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高校电算化会计

发布时间:2015-12-14 11:44

摘 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为了加强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改变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以及方式,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运用日益完善的网络技术,将功能单一、效率低下以及数据无法共享等局限的单机版本软件进行升级,并实行了电算化会计改革。并且针对高校电算化会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且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作效率 电算化会计 相应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向财务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迈进。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在科目核算、项目辅助核算、往来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年末结转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 我国高校电算化会计的现状
1、 缺乏完善的电算化会计体系
  基于我国高校电算化会计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导致企业形成完整的电算化会计体系。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的电算化会计体系包括三方面即数据安全风险、非人事故风险以及管理安全风险。首先是数据安全风险,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会计数据都是直接存储到电子计算机磁盘上,基于运用电子计算机对电子数据进行非法修改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故而,无形的加大了数据安全风险,严重的影响到了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安全保密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是非人为事故风险,高校电算化会计非人为事故风险的主体是电脑,是指因外部原因造成数据丢失以及设备无法使用等原因致使财务数据永远丢失,给高校造成极大的损失;再次是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是做好电算化会计体系的核心,现阶段,我国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存在着时间观念意识不强,缺乏充足的管理意识,不能够对电算化会计管理各过程做到全面的掌握。故而,电算化会计人员掌握渊博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严格按照信息安全规则处事,将能够大大的降低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的影响。
2、 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滞后
  高校会计电算化自建立以来在不断的建立与完善之中,伴随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呈现滞后现象,首先是高校会计软件开发者缺乏全方位思想,具体表现在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只考虑到会计核算问题,没有涉及到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各种管理功能,使得软件没有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在未能使财务部门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以及分配政策等方面起到监督和辅助作用;其次是没有实现会计电算化信息的共享。基于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致使除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无法接触到财务信息,,此做法不仅造成财务人员提供的信息总是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而且将严重制约到了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不利于高校电算化会计的完善。
3、 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短缺,现有的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思想觉悟落后
  专业的电算化会计人才是促进高校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校会计人员虽丰富的专业知识,却对电子计算机知识一窍不通,容易造成因操作失误,引发财务数据丢失,甚至造成系统崩溃。另一问题就是,我国高校现有的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不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电算化会计出现的问题,最终将严重制约到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4、 信息共享性差
  高校管理信息使用,涉及教务管理、工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管理等部门。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各部门应利用网络技术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但长期以来,存在部门各自为阵,各使用一套管理软件,数据接口不开放,甚至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收费管理等系统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造成重复劳动,效率低下。
二、 促进高校电算化进程的相应措施
1、 不断完善电算化会计的体系
      第一,加强电算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伴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会计电算化朝着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意识势在必行,为此这就要求高校会计部门不断的引进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加强高校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第二,加强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我国会计数据大都是以记录的形式来保存的,是其它同行业部门处心积虑想要得到的,故而,应把数据安全保密问题作为首要任务,首次从技术上,应经常的更换数据存储密码或者不使用简单的密码,其次从思想上,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建立多级备份机制,并严格遵守“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要求做好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为不断完善高校电算化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通过内部财务监督能够了解目前应有的一些内控措施是否有效。在高校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对高校业务处理等进行评价与检验,有利于监测高校财务软件的可靠性,提高高校财务核算质量与管理水平。
2、 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构建网络平台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以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故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构建会计网络平台,实现高校电算化会计网络化存在着诸多的优势,即实现报账的智能化以及网络化、使得信息规范更加的严格详细以及可以灵活的供多元化信息。因此,需做到必须打破传统的会计模型,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将现代会计与电子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构建成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这样便可以为高校财务人员之间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所以,实现高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将为高校财务工作到来了一次质的飞跃。一定要重新组建现代会计模型,把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互相统一,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更加突出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时候,偏重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实现会计信息化改革的具体目标,高校将会通过互联网和校内局域网建立一个相对快捷开放、实时方便的信息交流系统,为财务部 门与高校内部其他部门之间,高校和外界之间可以保证流畅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会计电算化转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将会给高校财务工作再一次带来质的飞跃。
3、 加强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
  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已丢失了以往那种艰苦奋斗、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他们只疏于物资享受,导致其不能够紧跟当代高校电算化会计发展的步伐,专业的会计知识是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势必会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是不容忽视的,故而,应对相关的高校电算化会计人员定期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以及学习到先进的电算化会计知识从而,为实现高校电算化会计处于不败之地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准确处理初始化数据,为二维、多维核算奠定基础
  高校会计电算化要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人员需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本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要,熟悉电算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选用能满足单位决策分析和财务管理需要、通用性和灵活性强、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清理、核对和结清原系统账务,形成电算化会计系统初始化基础数据,结合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电算会计数据初始化完成,应确保科目余额与原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之间、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之间、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之间等勾稽平衡,提供准确初始化数据,为实现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雪慧,麻晓亮. 西部示范高中与非示范高中校长差异何在?——对西部某省20个县73所高中校长的调查[J]. 中小学管理, 2009, (02) .
[2] 邱毅.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及管理问题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11) .
[3] 朱季红. 加强银行财会管理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07, (34) .
[4] 林祥中. 对高校会计网络化发展趋势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7, (29) .
[5] 张晓玲,王芳. 民办高校推行两级管理初探[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2) .

上一篇:浅谈国库集中支付下的会计核算

下一篇:基层人民银行工会财务经审工作亟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