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

发布时间:2015-12-14 11:38

摘 要:计信息披露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但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因其的公共物品属性容易导致了无效率,为了改善这种无效率,有必要引入管制机制。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管制的理论依据,指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的出路。

关键词: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上市公司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据证监会的信息,2008年上市公司总市值占2008年GDP比例约95.4%,而近两年,我国证券市场更是发展突飞猛进,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远超过实际GDP总量,因此对于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会计信息披露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但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因其的公共物品属性容易导致了无效率,为了改善这种无效率,有必要引入管制机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立法规范和执行两个方面的内容。会计信息管制有效地减弱了信息市场失灵,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和富有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增进,直至“帕累托最优”。
  从实务上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管制已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而从理论基础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也是具有较多的理论依据: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的理论依据
  1.市场失灵。市场意义上的会计披露制度存在着市场失灵,由会计信息披露而导致的资源配置并非最佳,各经济主体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信息披露造成的经济利益不公平的状况也普遍存在。因此,政府对信息披露的管制是必需的、有益的调控行为。
  2.公共产品理论。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每家公司的最优选择都是少花钱少披露,向市场进行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就会缺乏动力。为解决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问题,对信息披露进行管制将是不得不考虑的措施。
  3.信息披露的垄断性。信息披露是证券所有权市场化和信息需求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实施信息披露基于这样的认识:证券市场各参与者都能够利用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决策,从而使证券价格反映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披露的本质是信息的公开,在证券市场中,通过传递财务和其他经济数据是企业广泛筹集资本的重要条件。在非管制的会计信息市场中,公司是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它不仅限制会计信息的产出,而且以垄断价格出售会计信息。相对于通过个人契约的形式获得会计信息来说,强制披露大大地节约了投资者的成本。
  4.资本市场公平性。资本市场的公平性是资本市场的社会目标。只有在所有现存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都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同样信息时,证券市场才是公平、有效的。因此,信息披露要在保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作用,就需要更多更好的管制,以防止内幕交易和信息市场的不公平性。
  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的现状探讨
  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理的理论及相关实务,我国政府是在借鉴各国作法的基础上加以融合并主要关注集中立法型监管模式。其中在1993年4月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1998年12月颁布的《证券法》就是借鉴美国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将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的规范统一体现在一部立法中。与此同时,我国也参照英国的作法,如1993年12月颁布的《公司法》,也对会计信息管制予以规范。除上述基本证券立法之外,我国还分别就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制订《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最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框架体系。
  上市公司信息监管虽然克服了一些证券市场失灵?并在缓解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促进证券市场有效性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的表现如下:
  1. 会计信息管制成本问题。
  王雄元(2003)从成本效益分析角度?认为我国对投资者的平均保护获利的程度比花费的成本要高得多。会计信息管制的成本非常高昂?包括:直接成本(公司制作年报、聘请会计师查核等各项支出)?间接成本(公司职员、投资者为符合信息公开所耗费的时间)?机会成本(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有些资料因不能立即公开所导致的成本)。既然强制信息披露的成本要远远大于收益?十分应该应取消信息披露制度?
  2. 证券市场机制不需要会计信息管制
  某些非管制市场理论学者认为无需政府监管?只要利用证券市场机制就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并纠正证券市场的某些无效性。张长江(2005)的研究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市公司将具有强烈的自利动机披露相关信。而 Gasterbrook和Fischer (1984)认为公司管理层有足够的动机自愿公开所有重要的信息。
  3. 对监管能力的质疑问题。
  会计信息管制是证券监管中最为复杂?难度也最大的部分之一?比如内幕交易监管就因其认定和取证困难而被称为“永远无法取胜的战争”。 会计信息管制机构的硬件设备及人员能力和水平能否应付这场战争值得怀疑。一项实证研究证明,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没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没有证据表明在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相对稳定且直接的关系。虽然我们不能否定我国这些年来制定并不断修订会计准则的工作,但至少可以说我们通过会计准则进行管制是无效的或者说效果不明显。
  4. 当前会计信息管制导致寻租和阻碍上市公司竞争力提升
  政府干预不足或过度所带来的间接成本;当准则制定是为了达到会计报告中的一致性时,经理人员提供信号的机会的减少;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披露不适当的信息会导致企业泄露商业机密,降低竞争能力;会计信息管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它与“寻租”过程往往交织在一起,会计信息管制的范围越广,其“寻租”的空间也越大。另外,间接成本还表现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任何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成本。由于会计信息管制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投资以及生产决策,所以任何信息生产的失误所产生的间接成本有时是不可忽视的,推及到整个社会,那么其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益就是减少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这种收益主要就是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支持以及促使其他相关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完善。可惜的是,目前我们并不能准确地知道准则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管制是否会改善社会总福利。
  三、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的出路探讨
  会计管制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会计问题,为此,人们开始对现行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提出质疑,并且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众多学者认为:传统的信息生产主要是基于企业个体进行的,这种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来源与需求的社会化相矛盾,因此会计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改革现行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是解决会计难题的唯一出路。所谓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就是由政府组织建立一个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机构,通过法律强制要求企业向该机构提供反映其自身情况的各种财务信息,由该机构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查验、汇总后按用户级别向用户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的信息生产方式,具体的框架安排:
  1.建立会计信息汇集点
  作为会计信息来源的原始经济信息,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完善,交易活动日渐规范,合法经济活动、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联系都以契约的形式表现出来。交易合同由交易双方共同持有甚至由公证机关公证,交易票据由税务机关监督,交易行为受工商管理机关、技术监督机关查验,交易资金由银行转移,由此使分散的信息源形成了诸多的信息汇集点。这些信息汇集点,不仅可以作为生产会计信息的原始依据,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可成为验证信息真实性的依据。通过汇集点验证后的信息比由会计主体单独列报的信息含量更大,质量更高,可信度更强,并可在信息形成的源头将虚假、伪造的会计信息排斥在会计信息生产系统之外,可有效杜绝“会计主体”传输无法得到验证的会计信息的行为。
  2.构筑面向社会活动的会计信息数据库
  会计信息汇集点将分散的会计信息传送到信息数据库中,由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进行接收、分类、验证和发送。根据管理中心的权威程度,分为国家信息管理中心和地方信息管理中心。地方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该地区或直辖市的定期信息集结、验证、整理和上报工作及其对该地区信息收集的具体管理、协调工作;国家级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定期从各地方信息管理中心汇总、统计信息及其对整个公共会计信息社会化生产模式的监管、监控工作。
  3.对信息使用者的权限加以控制
  考虑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后的信息使用者权限控制模式,实现信息传递的可控性,有条件地让不同身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提供并获得与身份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这个网络由国家有关部门监控,所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必须加入,每个个体有唯一的识别,进行经济活动后必须将经济活动情况提供给系统,并注明对方的识别,以便系统通过两个或多个个体所输入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对。

参考文献:
[1]彭家生;会计信息管制的合约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2]刘静;会计信息管制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3]饶曦;会计信息管制的几点思考[J].价格月刊2007年02期
[4]李辽宁;会计信息管制的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6期[5]牛文娟;论会计信息管制的成本及分摊[J].特区经济2007年12期
[6]彭家生;会计信息管制的效力有限性[J].财经科学2008年12期

上一篇:探寻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优化之路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