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议排水行业的改制与转变

发布时间:2015-11-06 09:27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改制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改制的形式、改制的深度、改制的阶段上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改制这一概念原是指一种组织制度的上改革,也就是将事物中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改革。这是改制的基本定义。改制的种类又表现在多个方面: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等等,同时,以针对行业划分又表现为:农、林、牧、渔、采矿、制造、建筑、信息、金融、计算机服务等等不同行业的改制等。我们最早所提的改制多指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发展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也就是这样由此拉开的。接着,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更加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而在这里我所指的改制却不是以上所指的宏观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化,而是微观的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改制。即:正如有关报道所指出的:事业单位改制是对特定的事业单位从管理方式、产权关系和体制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和调整,包括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方式改变等,使其成为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主体的一种重要改革形式。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将转为企业的意义上的改制,是一种性质上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排水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越来越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排水与给水是个相对的概念,给水通常是指将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用水水质要求的工厂。通常称为自来水厂或简称水厂。而排水原意是将一个地区内多余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除到该地区以外,是排除与处理多余水量的措施。引伸的含义则为将工厂、居民生活使用过的自来水即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提升、利用和排放。而实现这一职能称为是污水净化厂或污水处理厂。可以看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大,水资源严重匮乏,这一现实的问题日益困扰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我们身边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一个个单位的污水处理系统日趋完善,排水已在消除污染、中水回用、防汛抗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排水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日常的生产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由于不产生经济效益,财政拨给的资金又有限,要靠有限的资金去发展去维持运营和强大,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排水行业的改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去,有人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等同起来,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可以说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决策权力高度集中统一、排斥市场作用、以精神鼓励为主要激励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暴露,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1979年,邓小平指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邓小平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发展。
  而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排水做为事业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了出来。一方面,设施、设备、日常运行费用占有着大量的社会资源,给国家、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背靠政府,缺乏必要的生机和活力,岗位职称终身制,分配收入一贯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排水行业的改制势在必行。
 二、转变是改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转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也就必然会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由排水行业向企业发展,在职工的心理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如一些职工认为单位现有状况、待遇尚可,会以为改制可以慢慢来,可以走一步说一步;而一些职工担心转企后,管理形式、管理制度不同,工作压力大,担心影响今后的收入,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抵触情绪;但同时,又有一些年轻人、技术人员则早已厌倦了事业单位不死不活的现状,寄望于一种新的理念推动单位的发展。多年来由于排水行业体制和行业特点,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人员的素质较差,真正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人员只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懂技术、能胜任岗位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改制是必然的,而观念的转变又是改制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改制首先要求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驾驭全局和挑战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并抓住改制这一机遇,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为全面的改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海尔”公司在转制和发展的过程中,其许多做法是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在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海尔集团的发展经历: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冰箱总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1984年员工820人,年生产电冰箱740台,销售收入348万元,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亏损147万元,出口为零。当时企业面临的大环境是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面对的市场环境又是近100家电冰箱的厂家,而且国外产品蜂拥而至,各种牌号的电冰箱充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这时海尔的领导者审时酌度,看到了质量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转变职工思想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985年4月,冰箱厂当众砸毁了有严重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质量意识,可以说现在看来他们砸的并不是单单的冰箱,而是一个旧的体制,一个旧的思想观念。
  到2005年海尔集团实现了全球敬业额1039亿元,同比净增30亿元,其中海尔品牌产品的出口和海外生产产品销售预计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40%。实现了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目前海尔集团在49个国 家和地区拥有18000多个营销点,产品销往8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成千上万企业竞相仿效的对象。
三、 改制既要内部挖掘潜力,又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内部挖潜就是将“排水”这一商品细分化,寻找市场,挖掘市场,渗透市场,取得个性化发展的新空间。将污水处理的各阶段的各种附着物充分利用起来,来开拓排水发展的新空间。我们试想如果将净化的污水进一步再利用,不仅能促进种植业、养植业,甚至可以扩展到畜牧业的发展空间。污泥的深加工处理利用,完全可以替代现行的化肥和农家肥。同时,积极发展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又可大大开拓生产和民用等领域的空间。如此看来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们没有去开拓、没有去研究、没有去分析市场要什么,如何发挥出自身的特点。面对当今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谁找到了市场,谁就找到了生存的命脉,谁就可能产生顽强生命力。同时,谁丧失了市场,谁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机会,谁就有可能被历史淘汰。
  在内部挖潜的同时,走入市场就显得更加重要。污水厂的改、扩建可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如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以及PPP等多种投资合作方式,通过这几种投资方式,使污水厂的发展不再束缚于财政拨款,污水厂的改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污水厂的发展才能走上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四、改制要勇于创新,更要实事求是
  对于污水厂来说,提高水质、水量,为净化的污水再利用寻找出路是我们当前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合格的水质和足够的水量,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长久;而净化后的水没有出路,则更是要影响我们事业的逢勃与发展。我们要充分现有的有利条件,加快内部改革的步伐,并针对现有劳动力充足这一状况,沿着积极发展主业,逐步带动副业的途径,充分发挥职工的能动作用,利用我们目前这个行业所特有的最大优势,快速发展,探索新的出路。
  排水行业的改制没有什么所谓现成的成功模式,是要靠自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的、不断形成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改制中一定要有创新精神,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污水行业的起步比较早,以太原市为例,太原排水管理处下设四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分别为北郊污水处理厂、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知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最早的北郊污水厂始建于1959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设施、设备陈旧,生产工艺严重滞后。其它几个污水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要创新就要改变现有的状况,而单靠财政拨款又资金有限,因此,太原排水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以PPP合作的特许经营方式。(PPP是指公私合作关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一个资助模式。)几年来太原排水与三家公司合作,实现了两个污水厂的扩建改造和一个新建污水厂的建设,实现了质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
     过去人们是一进入事业单位一切就不再象企业那样追求进取了,原因是思想的松懈和观念上的改变。同样,今天我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这一切都由不得我们再有一丝的大意和麻痹,过去企业中流传的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事情就有可能在你我中间发生。只有彻底转变思想和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扎实苦干,变压力为动力,我们才有出路才有发展。瞻前顾后,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停滞不前,结果只能是被社会所淘汰。

上一篇:浅析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管理

下一篇:关于内部审计范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