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路径

发布时间:2015-10-13 09:10

 一、引言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利发生过一些大的案件(比如“银广夏”等),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在社会声誉滑坡的同时,审计质量也受到社会公众的一定质疑。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其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若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首先加强其内部质量控制。我国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外部主要是以监督的形式,通过审计、工商、财政、证监会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具体负责,是一种事后行为,对会计师事务所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会计师事务所降低执业风险和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途径还是加强其内部质量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不足而引发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引发审计风险,置会计师事务所于被动地位。综合考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根本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与控制存在薄弱之处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不足而引发审计风险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管理与控制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详见表2-1。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机构及员工考核机制不当在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对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保证,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都是采取合伙制。而我国,普遍采用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制。我国事务所的这种组织模式,直接降低了审计人员审计失败的成本。另外,在员工考核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采用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加成审计项目提成或奖金的形式确认审计人员薪酬,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却同时也会导致某些审计人员为了获取高额提成而刻意降低审计成本,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2、审计人员素质难以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业务需求逐年增加,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顺势而快速扩大。面对大量的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会招聘许多没有充分审计工作经验的人员,甚至雇佣一些短期工、在读学生等,审计人员的素质难以保证,从而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
  3、审计方法与手段未“与时俱进”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其审计方法并未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及时“更新”,致使审计手段无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步。在社会发展之下,企业各项业务之中基本都蕴含了各类信息手段,传统的审计手段与方法基本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审计质量也因此而难以被保障。
  (二)审计过程具有“封闭性”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过程基本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外部人基本无从观察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不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虽然都对其审计实施过程执行复核机制与质量控制机制,但是复核与控制依旧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审计人员负责,从而形成自己监督自己。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对被审计公司机密的保护,但是却从另一个角度上削弱了委托审计的意义,审计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审计业务的相关方利益失衡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通常会涉及三方利益关系,即:会计师事务所自身;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信息使用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不足而引发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三方利益失衡。现实中,由于审计费用等相关因素,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密切相关,甚至双方可能为了各自利益而达成“舞弊联盟”,共同“对抗”信息使用者。因此,相较于事务所本身与被审计单位,信息使用者在三方关系中更容易被边缘化与孤立。而审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建立在三方关系的协调与稳定的基础之上。三方关系的失衡,从侧面加剧了审计风险,影响了审计质量。
  (四)外部监督不足
  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而获取收益。若要切实保证其审计质量,离不开严格的外部监管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政策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进行监管。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日常业务中会受到多个部门的监管,虽然能形成多方位监管的局面,但是,监管部门彼此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无法真正形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严格监督。另外,我国目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管理政策与法规还存在尚待完善之处,间接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处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操作空间,审计质量也难免受此影响。
  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机制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内部管理问题。改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详见表4-1。
  1、优化事务所的组织结构前文已述,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不仅降低了审计人员审计失败的成本,而且也不利于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审计质量无从保证。对此,笔者建议我国应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合伙制形式,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素养培训在一项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是审计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与审计质量直接密切相关。因此,若要保证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素养培训,通过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保证审计质量。
 (二)选择被审单位时要慎重
  在很大程度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行为与经营成果直接决定着审计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择被审计单位时,应重点选择可以随时与其保持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单位,这是防范与化解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同时,倘若发现拟被审单位的风险过大,会计师事务所应不予承接。此外,对客户的选择并非只局限于新客户,当老客户出现管理层更迭或者出现财务危机时,会计师事务所应重新评估其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接受委托,以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三)重构利益相关方关系
  提高事务所审计报告信息的真实与合法性,要从重构事务所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着手,事务所经营利益的针对性不 足使得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事务所毕竟是经营性机构,其生存和发展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若其利益关系得不到明确,其审计事务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多少会受到影响。若将事务所的利益直接与信息使用者挂钩则将可以合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并进而提高审计资料的质量。另一方面,事务所利益与信息使用者利益挂钩也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一种正确回归。政府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建立专门的审计监督组织,并通过建立审计委托人的第三方角色合理监督和规范事务所的审计利益关系,以重构三方的利益关系有效监督和管理审计事务,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公平。
  (四)完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势,它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企业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事务所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展开。有效的内控机制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了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基于此,事务所应帮助企业完善其内控机制,建立严格的制度标准,对低效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予以修订。
  (五)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前文已述,在员工考核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采用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加成审计项目提成或奖金的形式确认审计人员薪酬,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合理性,比如,能够降低一定的审计成本和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但是,薪酬构成中并未将审计质量控制考虑在内。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设计全新的薪酬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审计人员的考核模式,调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作者单位:南京维施信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李莉,高峰.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模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 李越,王勇.对CPA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商业会计.2011(23)
  [3] 叶连茂.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商业.2009(30)
  [4] 李青.关于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 席龙胜.基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审计质量控制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6] 叶苗苗.浅议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体系[J].审计月刊.2011(21)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在会计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下一篇:浅探企业财务控制问题和解决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