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要素收入部门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18 09:10

【摘 要】要素收入的部门分配是指投入生产的各个要素按在各机构部门的贡献所进行的分配,这种分配比例关系,对主体分配格局和规模分配格局的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资金流量表中相关数据,对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所占有的各项要素收入的状况加以分析,从而了解各部门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掌握部门之间的结构特征,以揭示我国部门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特点。
  【关键词】要素收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营业盈余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三大类,其代表者即为劳动者、国家政府和生产企业,所以一国的经济主体包括:住户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而要素收入是各要素所有者(经济主体)从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具体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财产收入等;而要素收入的部门分配是指投入生产的各个要素按在各部门之间的贡献大小所进行的分配,如住户部门中劳动者提供劳动可获取劳动报酬,政府部门提供宏观管理可获取生产税净额,企业部门提供资本(从事生产活动)获得营业盈余和各部门的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用于投资)获得财产收入,这种分配比例关系,对主体分配格局和规模分配格局的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素收入的分配反映了应以要素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其报酬或价格水平高低的基本要求,因此对收入分配的要素结构进行分析对于合理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我国资金流量表中相关数据,计算我国2008年要素收入在各部门的分配构成(下表),对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所占有的各项要素收入的状况加以分析,从而了解各部门对要素贡献的大小,掌握部门之间的结构特征,以揭示我国部门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特点。
  一、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分析
  2008年,我国的住户部门共获得劳动者报酬150511.74亿元。从劳动者报酬支付的部门结构看(见上表),我国经济中45%的劳动者报酬来自非金融企业部门,表明非金融企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劳动者报酬支付部门;金融企业部门支付的劳动报酬则很少,只有2.88%,这是因为与非金融企业部门比,金融机构规模小,劳动者所占比例小,又显然不是主要的吸收就业部门;政府部门劳动者报酬的比例也很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政府部门规模之大,吸收公务员之多,劳动报酬占国内所有部门的15.43%;劳动报酬中的36.68%来自住户部门,表明我国经济中仍然存在”自给自足”特点,就其原因:首先我国现阶段依然存在大量的农户和城镇个体户的现实状况;其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对非法人的个体经济收入的处理方式与93SNA作为混合收入单独核算不同,在我国这部分个体经济收入和雇员报酬一起都记入劳动者报酬,因此我国住户部门的劳动报酬所占比例相对偏大。此外在我国获得的全部劳动报酬中有444.55亿元来自国外,约占总额的千分之三,虽然比例不大,但跟前几年相比增速很快。
  二、生产税净额的部门结构分析
  政府部门通过收取生产税获得政府财政的来源,而企业和居民部门从获得的增加值中向政府部门支付的生产税。对于企业和居民部门中享受政府补贴的部分,则形成政府部门支付的反向生产税流量。政府部门实际获得生产税净额,即收到的生产税减去政府补贴。
  2008年,我国政府部门共获得生产税净额50609.49亿元,其中占总额的84.13%来自非金融企业部门,它是我国最大的缴纳生产税的部门;其次是住户部门占10.77%,原因是我国的住户部门包含个体经营者;而金融机构由于规模小,增加值比重小,缴纳的生产税只占4.12%;政府部门本身属于非营利机构,不从事经营活动,不必缴纳生产税。但仍有少量附属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生产少量(2008年占总额的不足千分之一)的生产税净额。
  三、总营业盈余的部门结构分析
  总营业盈余(含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部门从获得的增加值中扣除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以后留存的企业盈余,同时通过提取折旧使得劳动手段的消耗得以补偿,为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
  2008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185950.29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67533.31亿元,缴纳生产税净额42577.28亿元后,留存的营业盈余达75839.70亿元,占国内总营业盈余的66.90%,其次为住户部门的,占21.87%,两大部门的营业盈余占全部营业盈余的近90%,原因是这两大部门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全部产业部门,其余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营业盈余只占7.46%和5.32%,金融机构规模小,而政府部门则为非盈利机构。
  四、财产收入的部门结构分析
  财产收入是资产所有者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资产归其使用而得到的收入,是因资产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出让而产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包括利息、红利等投资收益。
  2008年我国各机构部门的财产收入收支状况呈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非金融企业部门是最大的财产收入净支付部门,其所获得的财产收入占国内各部门财产收入支付的40.17%,而所获得的财产收入仅占国内各部门财产收入来源的28.54%,因此财产收入净额是很大的负值,2008年为-5180.56亿元,这是因为非金融企业是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产品部门,这些产品需要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转移到其他各部门去供它们使用,其中很大一部分以利息和红利的形式向资金所有者支付财产收入,从使用价值上看就是转移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到其他各部门。
  金融机构部门的财产收入及支出从绝对额上远远大于非金融企业部门,从结构上看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占国内部门比例分别为46.15%和46.06%,财产收入净额很小为754.59亿元,究其原因为金融机构的职能是执行金融中介,从存款人那里融入资金,然后贷给贷款人使用,因此会发生大量的利息收支,2008年金融机构支付的财产收入和获得的财产收入中利息收支分别占94.77%和98.13%,金融机构通过获取利差实现盈利,所以财产收入净额虽然较小,均为正值。
  政府部门的财产收入及支出规模相对较小,且大多数情况下收支差额为负值。2008年财产收入收支差为-1253.76亿元,财产收入的98.80%来自利息,支出的财产收入则全部是利息。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虽然有存款利息收入,但与此有关的更主要的财政活动是通过发行国债而融资,因此国债利息负担较重。
  2008年我国住户部门财产收入的收支占国内财产收入收支的比例分别为7.45%和21.87%,收支差额很大为7418.88亿元,且主要为利息收支差。这可以看出住户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资金有余部门,是主要的资金供应方,所以住户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财产收入净获得部门,因此会获得大量财产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而财产收入(利息的支出额)的支付非常小,这是由于在我国居民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很低所致。
  经过要素收入的分配,即收入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收入在各部门的分布有了很大的改变,非金融企业部门在支付了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净财产收入之后,初次分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2008年为22.34%,大大低于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金融机构也有所下降,而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则有了较大的提高,分别达到17.52%和57.23%,与部门生产格局比,部门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有了很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等.国民经济经济核算体系1993[M].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译.1993
  [2]袁寿庄,等.国民经济核算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德发.国民经济核算概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汉琪(1960—),女,上海人,贵州财经大学教授,从事国民经济核算教学与研究已有二十余年。

上一篇:手机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分析研究

下一篇:Z市德丰花园居住小区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