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案例选择

发布时间:2023-12-11 10:46

  摘要: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改革主要依赖于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组织和实践对课程思政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案例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案例中不同思政教育目标的融入问题以及案例思政的实现方式和具体实践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案例;计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672-3198.2021.13.075


  0引言


  课程思政是推进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改革需要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它的课程思政就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来进行。由于在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方法时,必须结合特定的题目或者案例,所以,有目的地选择既能讲清楚课程的知识点,又能履行思政教育使命的案例就成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案例选择,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1案例由谁选择


  1.1教师选择为主


  任课教師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不但承担着课程理论的讲授任务,更肩负着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进行思政教育的使命,而计量经济学课程几乎全部的内容都是基于案例来讲解的,思政要素的提炼也主要来源于这些案例,所以,教师理应对课程思政的案例负责,不但需要恰当地选择能够讲解课程理论和方法的案例,更要在理论和方法的讲解中融入一定思政教育目标。


  1.2学生选择为辅


  教师为主的案例选择并不是说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没有主动性的学习不能够实现预想的教学目标,只有学生也参与其中,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被动的教育才会变成主动地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划定某些特定的范围,让学生参与一部分案例的选择。这个特定的范围,可以结合案例的组织设计来考虑。只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他们是可以找到合适的案例的,而在寻找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思政教育的目标就会逐步实现。但由学生进行案例选择的前提一定是教师有预先设定的思政教育框架,学生的工作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完成的,学生不能不受约束地任意发挥。


  2案例如何组织


  2.1总体组织原则


  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所选择的每个案例是为课程特定的内容服务的,相对来说,各个案例之间缺少特定的联系,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以能够解释概念和学习方法为前提,这就使得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对完整,而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缺乏重视。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会思考案例内容本身的意义,只会关注依托于案例之上的课程知识点或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方法是否得到了清晰的呈现。课程思政改革,就需要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不影响课程既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的前提下,让学生重视课程案例内容本身带来的思考。课程思政不需要也不应该改变课程既定的理论体系和教学重点,只是希望学生在完成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在案例分析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政案例的总体组织原则是不偏离课程原有的理论讲解体系,但在课程知识体系下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组织和设计。


  2.2具体组织方式


  在能够讲解清楚课程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方法理论的前提下,对思政案例的组织和选择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思政教育的目标设定主题,然后寻找相关案例;另一种是在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讲解需要而选择案例时,有目的地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案例,然后将所有的案例的思政教育价值重新进行梳理,获得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思政案例教育体系。尽管两种方式最后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但显然后一种方式更容易实施,案例组织工作能够比较容易完成。


  3案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基于课程知识的思政元素的提炼,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案例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要素,将它们系统性的提炼和总结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以案例来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就能够得以实现。结合以往的案例教学经验,总结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可以考虑分层次、分目标地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使命,具体地讲,可以从案例中提炼如下一些方面的思政要素,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1)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提倡。比如通过研究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这样的案例,提醒学生健康生活的重要,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对身边事的关注与思考。比如通过研究学校食堂饭菜销售数量与影响因素分析的案例,通过研究大学生消费支出与生源地、家庭收入、是否得奖学金等因素关系的案例,学会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得到有信服力的结论。


  (3)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认识。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比如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研究,地方教育支出与地区经济发展、地区人口数量、人均教育消费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与国内旅游人数、各类型人口人均消费、铁路里程数的关系研究,我国各行业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等。这些案例用真实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既能看到成绩,也能显示问题,对学生的教育和启示更有说服力。


  (4)对我国经济政策效果的科学评价。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不断地有具体的政策被推出,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测量,政策作用是否明显等,都可以借助计量经济学中具体案例来分析。比如关注中国储蓄和收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关系,就可以了解相关政策的效果。


  (5)对专业知识和专业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本门课程选修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其中大量的案例与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相关联,比如我国进出口贸易问题、股票市场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等,都分别能与各自专业的学习相呼应,案例所揭示的变量间的关系能让学生对具体的专业知识有更切实的体会。而且,结合这部分内容可以将案例搜集的工作安排给学生,这也能培养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敏感性。


  (6)对国外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国外版本的居多,教材中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国外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使用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自然就能够对国外的经济发展概况获得一部分数据上的认知,也能够将这些结论与我国类似问题的研究结论相对比,清楚认识两者的差异。


  (7)对科研精神的追寻。思政案例的选择除了需要考虑课程的知识点讲授所需之外,还可以考虑搜集一些故事类的案例进行讲解,以此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激励性,让学生对课程所属学科的发展多一些了解。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多次奖励成果都与计量经济学相关,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这些成果的意义,同时教导学生要对未知问题具有严谨的探索精神,要对科学问题保持热情,要甘于寂寞,不怕困难和失败,要具有努力拼搏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也应该成为学生以后做任何事情的一种行为准则。同时,结合课程的学科特征,鼓励学生求真务实,要以事实和数据说话,遇到问题不要想当然。


  4案例思政的方案如何实践


  好的方案还需要好的实践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工作需要借助案例教学来完成,思政案例的设计和选择方案明确后,接下来就必须寻找到有效的实践方式和实践途径。课堂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主要的实践方式,这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同时也需要学生层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的讲解只有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才能体现为设定的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4.1上机操作的实践


  计量经济学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课程所有的理论知识都依赖与上机实践来完成,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途径。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努力进行多种思考,这本身就是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了课程的理论方法的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只要案例选择恰当,问题设计合理,学生的每一步工作除了包含对计量方法的实践之外,同时必然包含着对案例问题的理解、分析和思考。每一个案例的上机实践的完成都标志着学生对案例问题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的接受,这种影响伴随着整个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


  4.2学生案例搜集和分析的实践


  上机实践操作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对教学选定案例的上机和分析实践,虽然也是以亲身的操作来领会教学内容和体会案例的思政教育含义,但还是缺少了自己对问题的独特寻找和发现的体验,而在教师的要求下自行搜集案例,设定研究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思考,这种案例思政的方式将更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理论方法的同时增强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案例搜集和案例实践的方式相互配合,学生对案例的政教育意义体验将更为深刻。教师可以围绕前文设定的几种思政教育目标来布置任务,明确学生工作的方向,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4.3案例讨论的实践


  通常数量分析类课程以习题演练和上机操作为主要教学实践方式,定性理论讲解居多的课程讨论课安排较多,但计量经济学课程在课程思政改革时,讨论课必不可少。这些讨论基本上针对课堂上讲授的案例、课后布置的作业案例、学生自行搜集的案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案例讨论,其设定的目的除了要增强学生对课程理论方法的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经济理论的认识以及由此衍生的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具有数据支持的结论更能够让学生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对案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的意义也更愿意主动接受。案例讨论可以安排专门的课时,也可以分散在方法讲授和作业讲评等各个环节,分散性的讨论和实践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它没有体现为刻意的说教,能够做到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自然融合,学生接受于潜移默化之中。

上一篇:浅谈金融数学专业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

下一篇:关于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的计量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