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福利经济学的若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0 10:49

  社会福利是指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经济福利是指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经济福利就是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对于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福利经济学的不同认识

 

  有的人认为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它以社会福利的增减为标准对经济运行或一种经济政策措施进行社会评价,试图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最优状态。但也有一些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只是实证经济学而已。庇古就曾认为福利经济学是从事福利原因的研究,是一门实证的研究。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家,多数都认为要论证社会福利的增减,必然要包含好或坏的道德判断,必须要说明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是好的,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是一不好的,福利和道德标准是无法分开的。

 

  二、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产生了由边沁等人提出的功利主义或效用主义,然后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门格尔等人提出的边际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分别有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不断出现和发展。而在20世纪5060年代,最著名的是阿罗提出的不可能性定理,即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福利经济学又出现了一个大的发展时期,而向效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则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再往后则出现了福利经济学与社会治理之间的结合,例如按照萨缪尔逊的定义,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社会:政府矫正市场力量来保护个人应付各种特定的意外事故,保障人民有一个最低的生活水平而不论他们的市场收入如何。对于福利国家一词其最早是由英国大主教威廉·坦普尔(William Temple)提出来的。1941年他在他的《公民与教徒》一书中,首创福利国家的概念,用来取代权力国家。而在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书》正式采用福利国家一词。1948年,英国工党公开提出福利国家的口号。[1]因而虽然福利国家不是以福利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福利经济学和福利国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是福利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尤其是通过国家干预实行收入再分配的有关理论和政策主张,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

 

  三、有关于福利的函数研究

 

  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试图指出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是某些人的利益或效用,还是所有人的利益或效用?当人们之间的利益或效用相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不同的利益或效用?

 

  最常见的一种函数是假设社会中共有n人,社会福利函数W可以记作: W = f(U1U2...Un) ,假定社会中共有AB两个人,这时的社会福利函数就可以写成:W = f(UAUB)。而纵观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在经历了古典效用主义时期、转折时期之后,进入了困惑时期和古典效用主义复兴时期。

 

  ()古典效用主义时期。

 

  古典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看作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或效用的简单加总,任何社会成员的福利都被平等对待,即w = u1 + u2 + ... + ui,其中,代表社会成员福利水平的"ui"是可以用具体数字123等等来度量的基数效用。

 QQ截图20160415112816.png

  ()转折时期。

 

  现代对社会福利函数的讨论最初是由伯格森和萨缪尔森分别在1938年提出并在1947年加以进一步说明的。伯格森和萨缪尔森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被称为伯格森萨缪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它是一种实值的福利函数(因此简称为小写字母的swf)。它认为,社会福利值w(用序数表示)取决于被认为影响福利的所有可能的实值变量zi,即w = w(z1z2......)[2]

 

  ()困惑时期。

 

  困惑时期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时期,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福利经济学家们被不可能性的结论困惑着,他们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社会选择机制才是可行的呢?到底阿罗式的社会福利函数存在什么缺陷,从而使合理化的社会选择机制不存在呢?对此,西方福利经济学家们进行了种种努力。

 

  ()古典效用主义复兴时期 。

 

  在这一时期,采用基数效用的许多社会福利函数出现了,例如,新古典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其中,ui表示如果作为社会中某个人i会具有的效用,πi表示相应的概率。这一函数是维克里和海萨尼等人在古典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基础上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后所得到的结果。 与此相对的是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rawlsian swf)w = min(u1u2...ui),即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中效用最低的那部分人的福利水平。[3]

 

  四、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与取舍

 

  在福利经济学领域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都有其不同的主张:卡尔多、希克斯、罗宾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主张效率优先,而勒纳、劳尔斯、米里斯等人主张效率优先,布坎南、奥肯、萨谬尔逊、伯格森等经济学家却主张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公平促进效率,有利于效率的实现,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是一致的.总之,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即不能只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

 

  作者简介:侯芮(199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社会保障,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鄂少卿(1991-),男,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社会保障,研究方向:社保基金管理。

上一篇: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探讨

下一篇:应用经济学在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