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发布时间:2016-07-21 17:40

  现如今,西方经济学家已经把研究微观问题当作是研究宏观经济的重点,甚至还用分析微观经济的方式来分析宏观经济学。由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不能有效解决涨滞问题和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使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陷入了困境,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对这种理念持有批评意见,意见多为在宏观经济学中,没有对微观基础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宏观经济学时,已经开始对微观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有些学者还通过分析微观经济的方式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尽管在研究宏观经济学时,要将微观基础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前提,但是仍然有些问题存在其中,所以,要进一步思考微观基础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以及非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


  1.分析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


  在凯恩斯将宏观经济学创立出来以后,一些有名的经济学家觉得凯恩斯通过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的宏观经济是乏味的经典力学体系。一些学家将其转移到新古典的经济学理论中,综合以及协调凯恩斯理论以及新古典的微观理论,将价格变为分析储蓄以及投资的微观基础。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于结合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机制颇有争议,大多数经济学家进行争议的方面主要为宏观经济学中缺乏微观经济的理论基础。事实上,自从开始了凯恩斯革命,就被货币学派所反对,新古典的综合派由于没有将微观经济新古典以及微观经济相结合而备受指责。为了使新古典的综合派的需求得以满足,所以将宏观预期引入到微观经济的选择理论框架中,清楚地将微观理论当作分析宏观的基础,并且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这个理论主张建立宏观经济理论,需要将个体最中优化的行为作为基础,通过对于宏观经济发生变动的预期选择最优行为,这种宏观行为将会使宏观总量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在宏观以及微观经济之间预期形成的机制理论构建了一座桥梁。


  近几年,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尝试对以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试图解决新古典综合派微观基础不足的问题,以及与微观经济基础不一致的问题。他们试图将新古典的宏观经济学进行预期,甚至承认在自然失业率中宏观经济学思维的存在,才使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基础得到了补充。而且,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经济学家不满货币理论缺乏微观基础,对货币为何存在以及货币重要性进行了解释,使已有货币的经济理论体系得到了维护。另一种变动方向质疑了传统货币的理论具有本质区别,觉得货币以及非货币之间没有本质区别,货币经济学不可以在不明确的货币概念货币经济学,有些经济学家试图在经济理论中取消货币独特地位,使得现实经济中当前货币受到干扰以及波动。在金融经济学以及货币经济与微观核心动力有关时是由于资本市场具有不稳定性造成的,实践与理论中体现微观化的倾向处于微观经济中,金融风险大多是因为金融微观结构安排以及设计造成的,是与市场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这也是发生金融微观化的原因。


  在国际贸易领域同样也有所体现,依据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该在资源稟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相同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结果会变成生产要素的价格接近均等,这样国际贸易的双方都会获利。然而国际贸易现实的情况告诉人们在资源稟赋、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均国民收入相似的国家才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这就是产业内贸易的现象,而且近几年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热门研究的领域。为了对这种新型国际贸易格局进行解释,在国际贸易的理论作用中人们对于不完全竞争模式的市场结构、递增收益以及规模经济开始重视,国际贸易的理论将扩展以及补充对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吸收与分析议论的方式和理论框架,这就使国际贸易的探究发展方向变为将不完全竞争模式的市场结构当成基础的方向,对于解释国家贸易的格局较为重视,会通过产业以及公司特点来解决。在宏观经济的增长领域,应用新古典的微观分析方式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方式是在微观基础上假设条件,站在微观的立场上通过生产函数与函数的有效约束,在对最优条件进行满足的情况下,将宏观的基本资本积累路径以及最优消费解出来。尽管这个模型是对宏观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但是却消除了微观以及宏观互相脱离的状态,而是在微观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宏观分析。


宏观经济学


  2.分析非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


  因为在现代经济的活动过程中,异质性的微观个体相互作用,现如今,没有将主流经济学中微观基础的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出现了质疑主流宏观经济中微观基础的问题。


  2.1将演化理论作为微观的基础


  演化发生在关于经济水平组织的结构中真实存在的包含文化、制度、消费偏好、法律体制、市场、商业、技术以及科学等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后,演化思想使人们在发展主流经济体系以外对经济演化理论进行了发展,演化生物学中的共同进化、自组织、适应性以及路径依赖等概念对经济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中对于这样的观点仍然流行,就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否为经济问题中较好的方式,经济变迁具有渐进式的特点,并且通过具有边际意义的效率进行改变,使宏观个体以及微观个体都得到了推动,再加上具有多样化以及异质性的特点,构成了解释过程的核心以及演化结构,在如今各种经济学演化的流派中尽管基本观点有分歧,但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提出了挑战,并且应用现代动态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来揭示制度的变迁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以此将经济学分析范式进行重构。事实上,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同,演化主要是依靠两种机制进行推动,第一种为创新机制,通过对系统进行创新而产生多样化。另外一种是选择机制,生物学中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争议比起经济学中的争议要更加广泛,这也是考虑在生物学中微观以及宏观争议的原因,演化生物学的理论包含了达尔文微观层面中的进行自然选择的理论与宏观层面中的排序理论,在演化生物学中集体选择是-个谈论较为热烈的问题,它不只是将宏观现象看作是个体对于行动不协调的总和。在经济演化的过程中合作以及竞争也等同于生物学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关于集体选择的存在也对将个体效用理论当作基础的行为进行了假设,一部分观点提出挑战人类社会存在认知表明了人类群体中有集体选择,由于文化会抑制或者造成具有可能习惯的个体行为,这些都和微观基础的争议有直接的关系。


  2.2后凯恩斯主义观念


  非主流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者,对于传统意义的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基础的争议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在新古典的视野中对宏观对象进行解释就是背叛凯恩斯理论。多年以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在对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进行讨论时,重点强调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宏观基础,而不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者比较倾向使用双项式的分析法,觉得宏观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与微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重要,他们试图建立紧密联系现实而且具有稳定性的微观基础。为了能够合理科学地解释个体的行为,就需要对限制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的因素进行考虑,有的学者觉得决定出可以选择的所有范围,已经超出经济决策公司进行处理的能力,因此只能够在一个宏观的环境背景中来实现决策制定的过程。使用习惯的决策规则将最大化的最优概念以及计算概念取代,将部分理性的概念进行了保留。大部分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者赞同这种观念,而且应用了制度方式对合适的宏观基础进行寻找并且确定。因为实际生活中的制度变迁是在由个人所组成的利益团体相互之间合作以及冲突中进行的。那么个人的行为怎样发展成集体的行为,想要对这种问题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解释,就需要将微观作为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提到的微观基础经济学原理具有有限的意义,所以,在宏观经济学中要认真研究微观基础的问题。在悠久的历史中,社会发展的变迁以及经济体制的改变导致在现代社会基本形势中只有市场经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形式提升了经济效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不仅对市场竞争有帮助,利于财富的积累,还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价值有帮助,这是建立完善的行为以及良好社会秩序的规范,它要求个人、家庭以及企业等各个微观个体都要对内在运行规则进行严格遵守,要求宏观经济可以使人们健康发展以及稳定有序的生活得以实现。


  李劲\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上一篇: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探索

下一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