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复杂形势下如何保障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发布时间:2016-11-08 10:34

  国家提出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那么哪些属于不协调?哪些属于不平衡?哪些又属于不可持续?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逐渐深化,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急剧增加,世界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内,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稳中求进,即在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力求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有新的进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业经济要在不平衡中找平衡,在进退两难里找主动。所以,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就越发重要了。

 

  “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

 

  新时期经济运行工作要探索新思路,具体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要积极探索新的监测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将继续发生变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如何在运行监测协调工作中应对这些变化,即只有遵照胡锦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的要求,在工作中进行探索。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执行有计划、按比例的方针,无论宏观分析还是微观分析,其分析结果是差别不大的,窥一斑而知全豹,因为豹子身上的斑点是均衡的。

 

  现在的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国际国内因素互相叠加,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工资调整、放贷规模、物流、电力供应以及国内外政策取向等,都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加之每个因素对各类企业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例如,电解铝、铁合金等企业对电价调整十分敏感;电厂对煤价调整最敏感;外向型企业对国外经济危机、汇率调整最敏感等。这种复杂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改变经济运行监测的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分析研判的能力,使之与客观世界相适应。

 

  第二,要努力查找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那么哪些属于不协调?哪些属于不平衡?哪些又属于不可持续?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来探索。

 

  “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多,而这些问题又是结构问题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消费总量问题。回顾2010年, 2010年末全球69亿人,消费原煤73亿吨,人均1.06吨。其中我国13.4亿人,消费33.9亿吨,人均2.53;国外55.6亿人,消费39.1亿吨,人均703公斤。我国人均消费量为国外的3.6倍。从储量看,2010年全球探明储量为8609亿吨,人均125吨。其中我国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人均85;国外探明储量7464亿吨,人均134吨。按静态计算,我国可使用34年,国外可用191年。

 

  二是投资拉动的可持续问题。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来,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因素,但投资的增长拉动高能耗产品的增长,高能耗产品增长拉动能源总量消耗增长,这与能源总量控制出现了矛盾。

 

  三是关于消费率的问题。1990年,全球平均居民消费率60%,低收入国家为77.8%,中等收入国家60.3%,高收入国家59.8%;中国48.8%,而美国66.7%。我国消费水平较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是技术进步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我国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与经济效益并不相称。如钢铁工业,19911995年累计产钢4.3亿吨,销售收入1.15万亿元,利润84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3%。二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很快,淘汰平炉炼钢、提高连铸比、采取高炉喷煤、加热炉改造等。按目前的价格计算,合计降低成本应接近千元,增加的利润应该达到几千亿元,但遗憾的是,现在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亏损边缘,技术的进步没有转变成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是变成了抬高铁矿石价格的能力。

 

  五是外贸问题。外贸是国家间互利互惠、互通有无的一种贸易形式。贸易无非就是商品交换,是一种把产品变成货币的手段。贸易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外贸的比重逐步缩小;随着国家产业规模的增大、经济体系的健全,对外贸依存度会逐步缩小。外贸对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减弱。

 

  六是物流问题。我国大宗商品物流主要是煤炭、冶炼物资、水泥等。2010年,我国各类运输方式总计货运量达324亿吨,比2009年增长14.8%,高于GDP增速。和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比,增长42.2%。从公路运输看,2008年开始,我国公路运输呈现爆炸式增长。2010年为4.34万亿吨/公里,和2009年、2008年和2007年比,分别增长16.7%32.0%2.82倍。由于区域布局不合理,大量重物资通过城市公路进行长距离流动,消耗了过多的社会资源,加大了工业成本,导致了交通堵塞,损坏了公路设施。如果这种现象不尽快解决,今后物流总量增长高于GDP增长的态势究竟能够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七是行业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但是,最近的情况表明,差异化的发展导致许多行业、许多企业、许多地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而这种分化态势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经济运行监测,就是要深入研究这些分化现象,分析分化的原因。

 

  八是工作岗位的提供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从整体看,我国劳动力比较充足,但是近来情况有所变化,一方面有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有的岗位招不到人,说明我国劳动力结构问题已经出现。劳动力需求结果是由工业结构主导的,劳动力供应结构是由人才培养结构主导的,两者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但是现在两者不协调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必须进行劳动力培养结构调整,两个结构调整能否和谐统一,也是十分重要的。

 

  上述八个问题,是当前工业系统面临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果深入研究,可能还有很多。总而言之,这些问题都与结构有关,如果结构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他问题也不易处理。

 

复杂形势下如何保障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既要窥一斑,也要知全豹

 

  加强和改进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该围绕着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这一核心,认真查找影响因素,及时发布预测预警,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加强和改进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应当注重以下五点:

 

  首先,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以工业经济运行与外部条件的关联为重点,勾画出一条影响经济运行因素的脉络,应该有宏观的、全面的、整体的思考。如工业与能源供应、工业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与进出口、工业与财政政策调整、工业与金融政策调整、工业与物流变化、工业与环境保护、工业各行业间及行业上下游、工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可增加供应等。

 

  其次,要仔细研究行业规律。每个行业的内在规律不同,对外部条件的需求就不一样,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也不一样。只有掌握了行业的内在规律,才能发现行业运行中的问题,才能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建议。例如,原材料工业和投资关系密切;消费品工业与老百姓工资增长关系密切。

 

  再次,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于经济运行分析,没有宏观就没有高度,没有微观就没有立足点,两者相辅相成。在当前分化严重,窥一斑而不知全豹的情况下,要想既要窥一斑,也要知全豹,是要下大力气的。要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更要统筹兼顾,全面系统地看问题。

 

  此外,要注重加强要素保障协调。为了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协调性,要加强对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工作指导,促进资源配置,向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向流动。

 

  与此同时,要紧紧跟踪能源、资源等生产资料和粮食、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态势,密切关注企业用工、用地、融资、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及人民币汇率变化等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要切实抓好煤、电、油、气、运的保障协调,注意协调好能源需求与供应的和谐、良性关系。

 

  最后,要团结协作开展工作。进行行业分析,随着所分析的行业数量越来越多、分析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所获得数据和相应要付出的工作量就会呈级数增加,而现在的人力、物力都不能满足这样庞大的需求。

 

  所以仅仅靠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是不够的。今后希望各方面机构联起手来,会同各相关协会,在监测方法,系统建设,建立模型等方面一起努力,共同开创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新局面。让我们的工业经济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平稳运行,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业经济要在不平衡中找平衡,在进退两难里找主动,在此情况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就越发重要了。

 

  差异化的发展导致许多行业、许多企业、许多地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而这种分化态势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

 

  经济运行分析,没有宏观就没有高度,没有微观就没有立足点,两者相辅相成。在当前分化严重,既要窥一斑,也要知全豹

 

  作者:肖春泉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22

上一篇: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主动谋划推动鹤壁工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