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相关问题和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16 19:12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之一的非营利组织,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有效发展,成为非营利组织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非营利组织的自身管理特点,提出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使其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社会中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预算管理 问题探讨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精神产品或各种服务形式向社会公从提供服务的各种组织机构的简称。近几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之一的非营利组织,有效的预算管理在其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意义
  1、加强预算管理,可以较大幅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出资方放心
  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尽管出资者捐出资金后对资金不再拥有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但一定会关注该笔资金的使用方向及使用效果。预算管理会使资金使用公开,透明,高效,从而增强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
  2、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是非营利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反映了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公开、透明和高效。当非营利组织在强调追求效率性指标时,盲目追求规模,没有兼顾服务效果,必然导致服务对象满意度的降低,使出资者对非营利组织失去信任。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从而树立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二、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预算形式丰满,内容骨感,尚无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不是预算编制的管理,不能把目光集中在如何编制上。预算是一个过程,不仅包括预算的编制,还包括预算的执行与预算的监督与检查。尽管我国建立了《预算法》且已出台了公立非营利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相关制度,但这些非营利组织的相关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套严密、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大环境看,各个非营利组织之间预算管理混乱,小环境看,非营利组织内部程序不顺畅等。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预算编制不仅需要有财务人员的参与,还需要有各业务部门专业人员的参与,保证预算的编制不脱离实际情况。但非营利组织的现有各类人员能力水平程度不一,专职工作人员中懂得非营利组织运作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很少,少数员工对社会组织缺乏基本的常识和了解,这对预算执行的合理性、实际性、科学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预算的执行出现虎头蛇尾。
  3、尚无良好的预算监督机制
  预算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由于非营利组织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对预算管理也不够重视,财务人员只承担了单位简单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的辅助工作,另有业务部门在具体操作项目前不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内部监督作用大大削减,在年终决算中,对预算的整体执行情况没有一个标准严密的监督、考核方案,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预算的实际效果。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严格、统一、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引入评价机制
  领导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并提高对财务人员的重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决算的编制与审批等管理制度及具体方案。讲求绩效,责任到人,无论是项目预算,还是经费预算都必须严格执行。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如将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业务绩效指标;二是财务绩效指标;三是成果绩效指标,包括效益类指标和有效性指标。其中,财务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预算在业务活动中的执行情况和主要财务状况,其具体指标及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财务绩效预算评价主要指标
  2、提高人员素质,增加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人才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非常重要,人才的培养是开展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加大培训力度、选聘高素质人才、引入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针对全面预算、项目预算、经费预算等各类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体系,做到预算有标准,审批有原则,执行有约束,监督有力度,评价要科学。
  改革薪酬制度,建立薪酬激励模式,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增强吸引力,从而留住人才,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使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薪酬激励既要进行物质激励,也要兼顾非物质激励。
  (1)物质激励方面
  不断完善薪资体系改革,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固定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包含奖金、津贴,引进职位评价系统,实行具有差别化的薪资政策;根据员工贡献大小制定差别化的福利政策(这里指狭义福利),例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教育补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
  (2)非物质激励方面
  注重文化激励的重要性;国家法定的带薪休假与单位另行设立的短期休闲度假相结合,缓解员工因竞争激烈、工作紧张而带来的压力,给员工精神和体力上分别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定期培训,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从事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工作,从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对处于事业发展阶段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和良好的晋升机会;处理好竞争上岗、领导干部选拔中岗位比例关系。
  3、建立健全预算监督机制
  (1)成立预算监督委员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模式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确定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包括管理模式、内部核算体系、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等,以明确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建设的方向。内部管理体制一经确定,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整个体系的稳定性。
 根据组织的内部管理体制,明确规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设计起草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项目开展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工作人员从事相关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 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按有关制度、规定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或超常规业务要有明确的处理程序甚至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第二个层次是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事中控制。这一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财务人员的强烈责任感和称职的工作能力,并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已有的稽核、内部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非营利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管理预算监管委员会。预算监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监督审查财务报表等手段,对有关业务和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为主的事后控制。
  (2)业务部门自行监管,设立经济责任制
  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与预算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制。各业务部门或项目主体都是预算监督过程的成员,不论项目大小,经费多少,都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体系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核查与评估,防止资金挪用或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设定预算管理目标的同时, 应承担与预算目标相应的责任目标, 这是预算主体的经济责任。
  预算主体部门应将对责任主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奖惩制度也以签订责任合同的形式下达, 以对责任主体对设定的预算目标是否达到相应责任目标进行约束。如果预算执行者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不能达到相应的责任目标,首先, 由业务部门或项目主体依照预算责任合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其次, 降低业务部门或项目主体的信用等级, 该信用等级将直接影响以后同等条件下不同业务部门或项目主体预算资源拨付的顺序。如果业务部门或项目主体完成了责任合同的指标, 则其可得到责任合同规定的奖励, 并同时增加其信用等级。
  (3)接受外部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这里主要指社会审计。
  外部审计监督按内容可分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和对预算执行的监督。非营利组织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监督,由于外部审计机构不参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 所以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审计监督、出具审计报告更具有公信力,从而提升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高雷 张婷 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4
  [2]余满均 王丽萍 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 2007.7
  [3]王青 王双 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J/OL]http://财税与会计·2003-1-31

上一篇: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下一篇:基于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及利用的路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