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如何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问

发布时间:2015-12-16 16:06

摘 要:本文从对“循环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指标概念的理解入手,对信息化建设促进循环经济所起的作用从八个方面进行了举例论述,阐明了信息化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环节。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 循环经济
  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民小康社会是我国在“十一五”建设期间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各级政府在其制订的发展战略计划书中均以显著位置提到了“循环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两个重要指标,这显然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策有关。胡锦涛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和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Harvestr Wheatsheaf 1990)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社会经济活动安排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它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节约原始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Reuse),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产品和包装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再循环”,(Recycle),要求商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成为再生资源。  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同时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居世界第二,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1%,沙化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草地退化面积达2/3。

  以目前中国经济的总量,继续沿用旧的增长模式已无法避开能源、资源、交通瓶颈的制约。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循环经济无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惟一的经济表现形式。因此,中国的发展只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道路。

  “信息化”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是社会生产进入“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它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开发、加工处理、整合集成、选择服务等手段达到资源配置、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研、资源利用、产业规划调控、城乡建设开发、国防事业、环境监测、企业管理、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都已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循环经济”恰恰也是这样一个大“目的”。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于提高技术水平。其中包括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等。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在清洁生产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中的渗透,将成为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因此信息化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从“3R”原则着眼,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其作用:

  (1)建设全社会范围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提升环境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我国的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已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开展了多项环境信息应用,积累了大量环境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多种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国家环境数据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环境统计、环境质量和生态遥感调查等专项数据已整理入库。

  (2)建设各行业的应用信息系统。  我国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建设领域目前已建成“全国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纺织企业生产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车间空调能源监控系统、印染企业生产过程在线检测系统、自动化清洁生产平台等已为建设节约型纺织工业作出了贡献。煤炭行业中“山西省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网络系统”已经产生了很好效果。而煤炭行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矿山安全生产的4D地理信息系统、抗灾救灾决策指挥系统将会发挥更全面的作用。交通行业中的综合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水上大面积溢油应急系统及其成套环保技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港口重大危险事故控制系统等交通安全重大关键技术也都已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其他行业类似的工作也很多,如电力、钢铁、石油、水利,等等。

  (3)建立用于开发(含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类资源的设计研发系统。如建立各类基础数据库用于存储、加工、整合、衍生出优化数据集,以电子虚拟方式开展设计、试制、运行、评测等环节的工作,可以极大的节约资源、经费、时间,干净、有效地达到“减量化”的原则。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已将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石油的勘探开发,实时地对样本进行图像分析,使开采成功率大幅度地提高。同时电子科研(E-science)、网格(Grid)等尖端项目已开始在我国科研、高校等系统试运;更不用说各行各业已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了。

  从上述方面看,无论从已有成绩角度或是需要改进提高的角度看,“信息化建设”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循环经济”是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导向,所以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成为构造“循环经济”的关键战略环节。把握住这一关键战略环节,就能在“循环经济”这一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方,调控有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续增长,稳健加速。从而使我们在大力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同时,造福自然,造福人类,造福国民,建设真正的全民小康社会。

上一篇:完善农超对接的途径分析

下一篇:对农村地区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发展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