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劳动力市场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

发布时间:2015-11-18 09:54

摘 要:2008年7-8月份间,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爆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导致美欧经济急速下滑,作为中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地,美欧经济的衰退直接导致珠三角和长三角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减少,紧接着这些企业大幅裁员并缩小规模。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
  2009年初,随着全球各经济体出台的大手笔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初步奏效,中国经济最先复苏,但是,此时,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现招不到员工,花钱找不到人,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广大的农民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议价能力。为了吸引农民工,珠三角企业最先提高最低工资,紧接着,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状况,全国各地开始了一轮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浪潮。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报道,2010年年底到2011年6、7月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首先,2010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人数是611万,2011年达到659万,第二,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越来越紧张。企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逐渐下滑。一边是出现劳动力短缺,另一边则是劳动力的严重过程,这一结构性矛盾不禁让我们发问,难道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素质的大学生出现了过剩而低技能的农民工却出现了紧缺?难道中国已经提前达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了吗?
   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学者、媒体、企业家都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总量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都阳认为,“民工荒”的出现在于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上每年新增劳动力的绝对数开始递减。人口因素是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相对长期的因素,所以说今后我国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不可避免。二是结构性缺工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民工荒的出现是某一个时段的、结构性的、局部区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不能够适应于岗位的需求,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三是季节性缺工论。每年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缺口最大的季节发生在过年过节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意识对于农历春节的意义重大,因此即使厂商出再高的工资农民工也不愿意留在工厂继续工作。四是代际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王美艳认为,第二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父辈学历较高,对于工作的定位相对第一代也要高。在第二代农民工更高的工作需求,与现有产业结构无法适应的问题,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外出农民工就业的新问题。五是体制性缺工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认为所谓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与结构问题,这些体制与结构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难以在短期内立即实行彻底的改变,就造成了目前这种城乡收益巨大差别问题、福利待遇天壤之别问题、长期的三农问题和短期的民工荒问题。
  关于用工荒,学术界也有过重要的论述,其中,包小忠(2005年)最早在2005年提出在中国出现“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的问题,他认为最早在广东和江苏地区出现的用工缺口的真正原因并非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而是厂商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低,作者认为,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提供的工资水平高于留在农村的收入,甚至高于农村地区收入加上农民工迁移成本的总和,因此,最初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地区出来之后,城市部门的资本家提供给他们一个低于城市部门工资水平的收入,但是随着城市部门生活成本的上涨,厂商必须提供更高的收入,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工资存在着粘性,因此城市部门资本家资本家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上涨较为缓慢,导致用工缺口的产生。蔡防、王美艳(2005年)认为,2004年左右发生的用工短缺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大造成农民工不愿意出来就业,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劳动力的结构出现了偏差,企业真正短缺的是有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工,而不是无技能水平的普通农民工。
  其实,笔者认为,要想解开用工荒的真正原因,我们需要沿着用工荒的现象一步一步地探寻。实际上,用工荒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非常简单,既然出现用工缺口了,那么说明农民工或者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产生了不均衡,这是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之所以产生不均衡,是因为厂商提供的工资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厂商招不到工人,那么把工资提高得足够高不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工人了吗?用工缺口自然就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厂商将工资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他们的产品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将面临滞销,企业就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我国产生用工缺口的真实原因是,随着出口导向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沿海地区的非贸易部门的价格逐步提高,而近年来住房价格的迅速飙升加剧了这种成本的上升,非贸易部门和房价的上涨提高了沿海地区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升迫使他们要求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我国农民工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仅仅反映了生活成本的上升,而绝非是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沿海地区密布了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完成产业升级和区域转移的,但是他们进行产业升级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其投资不足和投资缺乏连续性,出口导向型国家在发展初期是可以进行代工和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它们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才能适应市场竞争,但是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长期得不到资金支持或者资金支持不具有可持续性,导致它们的投资不足和不连续性,因此它们的产业升级进程非常缓慢,完不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质的飞跃。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也可以作为解释用工缺口的原因而存在。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初源头产生自1998年的大专院校扩招。根据笔者测算,从2002年至2010年,我国按照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的大学生人数合计约为1098万人,但是扩张之后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人数合计为3445万人,8年的时间我国多制造出2347万大学 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目前,大陆农民工总数2亿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亿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2.3%;本地农民工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7.7%。我国从2002-2010年8年间多余的大学生人数相当于中国整体农民工人数的10%多,相当于外出农民工的20%,也就是说,高校扩招使我国从2002到2010年8年的时间将20%的农民工变为大学生。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农民工市场出现短缺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则出现了严重的剩余两者同时存在的现象了。但是这仅仅解释了部分农民工短缺的原因,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高校并没有将招来的大学生真正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有生力量,我国的高等院校虽然不是以企业制的形式经营,但是却会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在我国大专院校扩招过程中,高校大规模扩招文科类学生,文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要普遍高于工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因为招收一个文科类学生的边际成本要小很多,而文科类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差,因此,我国的大学扩招一方面将农民工的后备力量转移到大学校园里,应一方面也造成了大批招不到工作的“天之骄子”。
  关于民工荒的问题解决办法,笔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过多地担心也没不必去联想人口红利耗尽和刘易斯拐点,首先,随着东部地区用工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支,未来两到三年东部地区仍然从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两个选择,第一是关门停业,第二是去中西部劳动力富余和成本较低的地区投资,无论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都会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会减轻用工缺口,其次,未来几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会自动回归其农民工地位,他们将不得不接受与农民工一样的工作和待遇。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和倒闭导致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降低,而大学生回归农民工本位却能够增加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作用,我国劳动力市场未来几年将逐步回归均衡状态。
  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高校扩招抽调一大部分本应该是农民工的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文科理论在劳动力市场毫无用处,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对专业技工的巨大缺口,这表明我国高校扩张过程中的结构发展非常不合理。笔者认为,为了解决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以及用工缺口,我国需要审慎对待大学扩招问题,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大批短平快而且与公司所需技术对口的技工来充实技工市场的缺口。

上一篇:节水型社会运营管理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