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探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5-11-04 10:00

摘 要:

关键词: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前进,就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强人口素质,发展国民经济。如果人口发展变化与国家的国民经济相适应,就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如果人口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不相适应,则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延缓甚至阻碍作用。
一、我国人口素质现状
  一是人口身体素质现状。据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87.7/万上升到2010年的149.9/万,增长幅度达到70.9%。2010年医院检测的前5位的出生缺陷种类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和神经管缺陷。这些缺陷共占全部出生缺陷的49.1%。这就提醒我们要从根源重视人口的身体素质,推行优生优育,增强体质,使人口的身体状况和大脑机能健康发展。
  二是人口的思想素质现状。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与传统观念,少数人至今仍然存在一些“传宗接代”意识:“儿是后代根,女是人家人,养女不养子,就要绝一门” 。生了女孩,还想再生男孩,生怕不生男孩就无人传宗,没人接代,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大障碍。
  三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现状。没有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会有人们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会有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也不会有现代科学技术。在很多地区,文化知识越低,低年化结婚、生育率就越高,早生子早得福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快慢,与本国人口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人生观。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
  为了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我国就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首先,经济贫困是导致人口高出生率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数量影响生产发展和家庭收入,人们从家庭眼前利益出发,为了家庭的收入,多生孩子,孩子中学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出门打工挣钱,因为不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劳动力培养费用低,从而导致收入也较低,家庭经济得不到好转,越是贫困就越生育,导致恶性循环。
  实际上,一个家庭孩子多了,每个人的平均生活水平降低,不但影响子女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还影响下一代劳动力的质量,较难摆脱贫困,只有自觉执行计划生育,少生孩子,重视子女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家庭富裕创造条件。
  其次,经济发展不能代替人口控制
  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又进入经济改革开放,显而易见这是国家控制人口促进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正在开始建立。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越高,人口与经济的矛盾凸显,还是因为中国的“传宗接代”观念依然存在。个人经济条件越好越要生儿子传宗,不惜罚款生育。还有就是因为经济条件好转,离婚率提高,非婚生子女和再生育率也大大增加。
  因此,控制人口主要不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只有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子女教育、科学技术也都有很大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真正转变,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促使生育的下降,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靠经济高度发展诱发生育率的下降,靠市场调节来控制人口增长。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因此,必须对人口问题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把人口发展计划确立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使人口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摆脱了旧的生育习俗,从根本上转变婚育观念,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追求的不再是多生、生男孩,而是生育质量,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参考文献:
1、人口理论与人口知识    王秀银  黄山书社
2、人口科学发展新论  王战标  杨辉    浙江大学出版社
3、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文化部财务司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上一篇:建设工程变更造价管理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论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