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面向能力培养的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12-21 16:47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是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的关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金融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也非常大,有研究报告标明,目前国内大约对金融人才有300万人左右的需求,人才需求从专业对口上升到能力侧重,这使得金融业经营面临人才短缺的难题。


在此种情况下,金融学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专业实操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更是对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已成为应用型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在,国内各大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都在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了金融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哈尔滨金融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打破了传统的“电脑+软件”方式,采用课内实验教学、独立实验教学、学年认知实习、毕业实践实习和课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年认知实习是重要的环节。


本文以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金融学专业学年认知实习进行实践教学探索。


一、基于调查问卷和学生反馈的学年认知实习比较


学年认知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认知专业,更好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适应阶段。


(一)实习方式


比较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11级学生采用的是到社会上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23家金融机构进行学年认知实习的方式,以下简称社会实习。2012级学生采用的分三期是在学院内以模拟训银行为主进行的社会仿真综合实习,以下简称仿真实习。


(二)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


比较社会实习由学校出面,联系实习地点,分配学生进行实习。在为期两周的时间,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特殊性,社会实习按照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和具体实习内容,如有的安排大堂经理,有的安排扫楼、扫街,查看规章制度,更多的是观察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


仿真实习是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前精心准备,模拟一个微型社会环境,设计不同的企业、机构以及相应的规则,突出仿真性,按照实际业务程序进行。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亲身了解实践工作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竞争、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仿真社会中,设计多家金融机构,在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下,不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操作,有竞争,有合作。学生的仿真实习是从微型社会的CEO和行长的竞选开始的,之后的招聘大会由各企业的CEO组织,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职业选择投放简历,双向选择,最后确认各企业人员和岗位职员。金融机构中的主要岗位有行长、柜员、会计、信贷、人资、大堂经理、监管等。在实习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教师和银行资深业务人员担任)进行业务培训后,各企业展开业务,整个实习在各企业员工考核和企业间合规性及绩效考核中结束。


(三)学生实习满意度


比较社会实习中,在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的学生满意度不同,在23家实习单位中,满意度为100%的有3家(均为接受实习学生人数少,为3人),满意度在60%以上的为4家,其他满意度都较低。


仿真实习共进行了三期,第一期满意度较低,第二期满意度有很大提升,第三期满意度最高。


(四)学生实习收获


比较在社会实习中,学生的收获主要在于观察到了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但绝大多数同学对业务的流程、要求不甚了解,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作用不明确。


在仿真实习中,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实习中提升的能力以及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后要提升的能力分析如下:


1.根据调查问卷中对受访者对于实习对他们职业发展的态度调查里,受访者认为本次实习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比较重要的比例为49%,其次认为很不重要比例为23.4%,认为非常重要22.6%,而不清楚的比例为2.8%,认为不太重要的比例为2.3%,说明多数实习学生认为本次实习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重要性。


2.在实习完成之后对于实习者提升的能力的调查中,比例在50%以上的选项有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加深知识理解,分别为53.25%和57.72%,而选择拥有相关从业经验的选项的占了42.89%,参与核心工作和明确未来职业规划的比例分别为36.99%和33.74%,选择提供就业机会和没有什么作用的选项的比例都为9.15%,其他的选项只有3.05%,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受访者提高的能力都偏向于与自身专业有关的选项,所以,此次实习对于大部分实习生来讲都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益的。


3.在对于受访者想加强的能力的调查中,61.94%的受访者选择了沟通能力的选项,其次57.16%的受访者选择相关专业能力,剩余选项里除了商务礼仪和其他的选项都集中在30%至50%之间,相对较为平衡。可以看得出受访者对于自己的沟通能力并不满意,希望得到加强,而且在相关专业能力上也需要得到提升,相比之下,大部分受访者并不注重商务礼仪的加强。(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在社会实习中,学生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而不允许学生接触业务。而在仿真实习中,61.02%的学生指出缺乏相关指导。


二、对面向能力培养的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笔者作为两种实习模式下的实习安排组织者和仿真实习的指导教师,对2011级和2012级金融学专业学生充分接触,广泛沟通交流,在仿真实习结束后进行了反思。


(一)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思考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学习,一直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生在课堂学,学生学习老师讲授的内容。实践教学多以课内实验课的“电脑+软件”为主,学生没有直观管,没有职业感受,进行被动的学习。仿真实习中,笔者看到了同样的学生不一样的状态。学生很认真,职业代入感很强烈,自己设计企业LOGO,制定规章制度,直觉进行考核,实习中发现问题,主动通过查找网络、查图书馆找答案,学习具有主动性。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知道“想学习”和“让学习”的差异。


(二)等待学习和期待学习的思考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学习,教师每学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传授,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没有期待,墨守成规。仿真实习过程中,学生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将来进入社会应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要求,对课程的期待性提高,兴趣增强。笔者在仿真实习结束后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一致认为学生有了很大变化,问问题的学生增多了,而且问题有了深度和广度,学生正在向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专业认知得到了体现。


(三)对课程设置的思考


仿真实习的结果表明,学生更愿意接受直观管强,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学习,而且学习的效果很好。那么,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是不是可以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加大独立实验实践课的比重,笔者认为,独立操作一遍所学到知识要比听一遍知识效果要好。


(四)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思考


在仿真实习中,学生反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相关指导,这和实习中的指导教师数量少以及实习指导教师对业务操作生疏有关系。很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业务能力弱,在实习指导上自然问题突显。通过仿真实习,教师也要看到自己存在的弱点,不断改进,同时金融学专业要不断引进金融机构的资深业务人员作为专任教师和客座教师的问题显现。


通过模拟社会环境进行仿真实习后的调查问卷,笔者看到了学生对这种方式的认可,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我们会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培养出能力强,高素质,符合金融机构需求的金融学专业学生。


作者:张涛 李广富

上一篇: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的监督之策

下一篇: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