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融危机原因探究

发布时间:2015-12-14 12:09

摘 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演变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国组要金融市场,严重危害各国实体经济。本文将从历史根源、政策制度、社会因素等方面对本次危机原因进行探究。以求从危机中反思,各国联手,共同应对危机,以保证全球金融市场持续长久稳定。,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历史根源;政策制度;社会因素
  引言: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时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瞬间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危机不断升级,对各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全球股市债市发生了剧烈的波动。本文将从历史根源、政策制度、社会因素等方面探寻金融危机发生的各种原因,追因索果,以求唤起危机意识,冷静思考,应对危机。
历史根源:
  继1971年美元与黄金挂钩制度被废弃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本位货币体系转变成为纯粹信用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但由于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两大阵营抗衡的格局发生巨变,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单一超级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与美国抗衡,也没有任何一种货币可以与美元抗衡。这期间,里根政府竭力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以期通过削弱联合国以及国际贸易和金融组织等的影响,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受其影响,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逐步减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业已存在的“特别提款权”随之消亡。因此,尽管主要货币之间开始实行有控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在美元汇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的同时,仍未震撼其国际影响力。失去国际秩序约束,意味着美元的大量投放顺理成章。
  并且,在纯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原本应该通过危机爆发消除虚拟经济泡沫,恢复因过度逐利而严重削弱的社会理性。但随着全球民主化进程的深入,政府往往在泡沫尚未完全消除之前,就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救市,以求稳定人心,获得选取胜利。此种情况不断积累,最终必然要在特定时期彻底爆发,由此产生的巨大冲击引发通货膨胀乃至全球化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
    以上所述历史原因为本次的金融危机做足了铺垫,但明显其影响力不足以让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以下将对一些更为直接的因素进行阐述
政策及制度:
  美联储对于一旦经济出现发生便会采取救市行为的宣言,助长了市场投机心理。尤其是格林斯潘的流动性注资和大幅度降息的方式,为许多国家央行所效仿,这就助长了市场对央行的依赖心理,从而使金融机构放松了风险防范。
  此外,危机发生后的干预并非是无成本的,从救市措施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就可见一斑。从美国自身而言,这主要体现在由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元对外贬值,从而导致通胀压力增大,美联储不得不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通胀上,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黯淡。具体来说,自从2000年前后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政府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一轮降息直接促成了2001年至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随之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启动了加息周期,在一年半时间内17次加息,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25%涨到5%,使得贷款利息负担大大加重,导致不少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低收入人群、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无力还款,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和信贷危机,金融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社会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银行业由于借贷额巨大利润丰厚,从业人员收入颇丰,掩盖了泡沫的本质。而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鼓励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被过度开发和滥用。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成批呆帐凸现,形成三角债。银行因此巨额亏损,引发大批裁员,甚至破产。
  并且,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政府银行鼓励人民超前消费,并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也培养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贪婪之心。但很明显,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衰退,人民大批实业,无力偿还欠款,次级债凸显,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便面临破产境地。
  此外,美国产业结构的虚胀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因。在过去的几十年经济发展中,美国第一、第二产业几乎大部本土从移出,转而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理论上打着研发的旗号,却在现实中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产业的空洞化。并且,近十年来,新兴产业在世界各国涌现,使得美国原本领先的高科技产业优势也相对削弱,其经济霸主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开始动摇,一超多强的格局逐渐改变。
  从以上三方面分析可得,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和虚拟膨胀的累积是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主要诱因。

上一篇: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下一篇:浅议新时期企业财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