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精益思想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探讨

发布时间:2016-09-22 14:44

  精益思想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领域的体现形式为精益管理。而精益管理是一种被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具有极为突出的效益优势。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中暴露出效率低下、风险较高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秩序,有必要积极引入精益思想,实行精益化管理,以改善物流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此,对供应链环境下精益思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前言

 

  对于供应链,目前比较系统的定义为:其是一个通过多家企业、多个过程实现材料与产品转换并涉及顾客的过程。由这个概念可知,供应链中的企业具有一致的目标,转换过程具有完整性特征。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一环,直接与企业效益相关。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有必要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应用精益思想,实行精益管理。

 

  2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精益思想

 

  2.1体现形式

 

  精益思想最早形成于日本,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精益思想适用于诸多领域,其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就体现在精益物流上。该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迅速传播,因此,精益物流这个概念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并不陌生,甚至已经有部分企业率先进行了应用实践。

 

精益思想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探讨


  从本质上来讲,精益物流就是物流领域中精益思想的表现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减少非必要浪费。精益物流的要素包括:

 

  (1)顾客化。对于精益物流来讲,顾客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为价值流提供了动力。在供应链模式下,顾客是外部客户以及内部客户的统称。外部客户不难理解,内部客户则相对复杂一些,其中囊括了下道工序、人员以及部门等。尽管上游顾客并未在推动价值流流动方面做出太大贡献,但下游顾客却是其主要拉动力,因而,无论如何顾客都是最关键的参与者之一。所以,精益物流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做好顾客管理。同时,对于精益物流来讲,顾客化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2)准时化。速度是影响精益物流的又一要素。速度过慢对企业发展不利,但结合实际来讲,速度过快也未必就是好事。首先,速度过快将增大环境判断错误的几率;其次,速度过快有可能造成成本过高(运输要求过快使得库存量以及运费明显增加)。所以,其速度应以可满足顾客需求为基准,保持合理。对于精益物流而言,准时化属于衡量尺度。

 

  (3)合作共赢。以往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大多为竞争关系,利益是对立的。但在供应链环境下,不同企业的目标可以是一致的,因此,他们的关系也是比较特殊的。精益物流要求企业在发展中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这一点实际上也是物流职能存在的基础。精益物流的实现需以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支撑,所以,精益物流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合作共赢。同时,合作共赢也是精益物流运行的最基本准则之一。

 

  (4)供应链一体化集成。这一点涉及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动态联盟三项内容,其中,内部集成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外部集成可以借助战略关系管理实现伙伴间的信息共享,有助于强化目标的一致性;动态联盟指的是企业能够借助技术集成达到满足顾客要求的目的。因此,供应链一体化集成是精益物流实现的基础。

 

  2.2应用要点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思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集中反映在精益物流中。所以,精益思想的应用要点就是精益物流的运行要点。对于精益物流来讲,其实施原则包括:(1)以顾客视角看待价值问题,而不是以企业视角、职能部门视角去探讨价值的产生根源。(2)生产活动中的必要步骤确定应以价值流为依据。(3)应尽可能的创造无等待和绕道、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应抓住时机创造顾客拉动价值。(5)尽可能的杜绝浪费,不断完善。

 

  就目标来讲,精益物流的实施是为了优化服务、减少浪费。常见的物流浪费包括由需求不足导致的产品积压、由数量过多造成的多余库存、无法令人满意的服务、非必要加工程序和物流移动等,这些浪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和正常经营。精益思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需要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

 

  3结语

 

  供应链环境下,合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此种合作不仅体现在内部部门的配合与协调,还体现在企业彼此之间的关系上。简单来讲,精益思想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就是精益物流的运行与实施。精益物流能够借助精益管理方法的优势,帮助企业减轻浪费问题。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精益物流的实践也比较有限。但结合精益思想的应用效果来看,其能够在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等方面发挥出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并且,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物流管理领域中,精益思想的应用将是无法阻挡的趋势,其必将为物流管理创新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下崔芸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163

上一篇: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优化探究

下一篇:基于供应链系统的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