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企业管理风险把控研究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20:32

  

第1篇:阐述供电企业管理风险把控


  1.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根源


  1.1内部因素引起的管理风险


  1.1.1供电企业一般都是国有性质的大企业,缺乏竞争,致使大部分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养尊处优,对业务知识缺少钻研和后续的学习,在管理上存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1.1.2供电企业管理人员不仅在有娴熟的职业技能,还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在工作上要做到严谨、规范,在相关条文的制定方面要在相关法律条文基础上详细说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1.1.3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遵守相关制度,因人情关系等因素而忽视了管理的职责,从而留下了风险隐患。


  1.1.4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如供电线路检修方面的管理漏洞,或偷窃电的管理跟不上。


  1.1.5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询私舞弊,利用职权不收或少收费,损害了企业的利益等行为。


  1.2外部环境导致的管理风险


  1.2.1来自地方政府对基层供电企业工作的干涉。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基层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私自出台各种供电优惠政策,干预供电企业管理,然而出现问题以后还要供电企业承担责任。


  1.2.2我国电法自实施以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其他法律体系之间衔接的不协调,在实际管理中会有许多法律的盲点,这就造成了相关部门对协电和用电的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为管理风险埋下了隐患。


  1.2.3随着法律的逐步普及,公民、法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供电企业管理风险的变数更大。


  2.供电企业管理风险的把控


  研究管理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与化解管理风险,从而有效保护管理人员的管理安全,全面提高管理效率。要防范和化解供电企业管理风险,就必须围绕着建立平安供电、和谐供电、阳光供电、效能供电而展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防范意识,各级供电企业都要把防范管理风险、构建平安供电切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基层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确保供电人员的管理安全。


  2.2要摒弃“权治”思想,克服“人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供电企业要强化对供电人员的“法治”教育和“管理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管理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人人心,克服管理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


  2.3要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


  2.3.1要求供电企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针对本系统的每一个岗位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及追究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管理规程。


  2.3.2要求供电人员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自觉依法行事,努力克服管理随意性,尽力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质量,规避管理风险。


  2.4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电力企业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健全,规章制度也不完善。而风险控制一直是供电行业作风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应增强风险的防范意识,这也成为了当前风险管理的重点。


  2.5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要化解供电企业管理风险,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够正确开展供电企业管理活动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的工作态度,必要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协调能力等。因此,供电企业应统筹兼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加强供电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尽可能地提高供电人员的综合素质。


  2.6突出三个重点,降低廉政风险


  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存在着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降低廉政风险,是降低供电管理风险的重要环节。


  2.6.1突出决策权的“民主”


  进一步贯彻执行领导干部民主议事制度、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一言堂”,把领导决策过程中潜在的廉政高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2.6.2突出供电企业管理的“法理”


  对涉电审批、电价类别认定、用电比例核定、偷窃电处罚等行为,构建一条自由裁量权的“警戒线”,防止管理行为的随意执行。强化对日常供电管理权的监控,促进供电企业管理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2.6.3突出人、财、物、权的“公开”


  当前,供电企业涉及的人、财、物管理是一个廉政高风险点。公开操作,透明运行,才能保障干部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而降低风险。


  2.7积极俞对风阶


  一是大家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企业管理方方面面都存在着风险,我们要不断完善体制,把风险控制提高到企业管理的层面。


  二是加强工作风险防控、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现在各企业处于激烈竞争阶段,的经营风险和外界因素都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所以企业要时刻警踢,做好风险防控。


  三是风险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需要,我们要认真领会电力企业管理的意图,抓好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


  四是要把风险防控工作纳人到企业文化范畴,所以要不断的提高个人素质,加强服务意识,把企业风险时刻放在心中,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做好企业风险的防控,进人用方法促管理,用管理促发展,用发展促盈利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2.8实行权力制约,强化内外监督


  科学分权。供电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严格规划出不同权利的管理和行使范围,通过优化权力流程,减少非法定的和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建立起职权明晰、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


  2.9加强信息管理,有效掌控风险。风险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风险的控制与效果。建立风险信息报送管理办法,可与突出矛盾和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同时进行,及时发现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电力供应、故障报修、员工思想动态、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利于及早掌握信息、研究分析、果断决策、制定措施、强化疏导、降低风险。


  3.结束语


  企业在新的管理条件下,需要面对管理的诸多风险因素,所以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控制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加强标准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进行,企业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举措,控制企业管理风险的发生。


  第2篇:“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管理风险研究


  1、前言


  “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从专业分割的传统模式向横向贯通的两化融合模式转变,电网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由互相分隔向有所关联转变。电网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内外部形势条件,也必然面临着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营销模式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对管理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互联网+”下的相关环境形势分析


  2.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百度百科,“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


  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互联网+环境下最核心的新技术领域,互联互通是相关新技术应用最显著的外在表现。


  2.2电网企业相关环境形势分析


  1)外部环境。“互联网+”并不是凭空冒出的概念,它是技术和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相关发展方向的自然总结。如智慧城市理念2010年即由IBM提出,现在则成为“互联网+”行动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目前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部分成果,包括不同行政部门或单位间的信息融合共享,以及向公众开放,提供互动可能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等。对企业来说,面对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渠道、商业模式、产业链条等方面的变化,亟需转变思路、创新求变,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内思考资源整合路径,通过协同、共享、跨界、联动等谋求更具效能的共赢可能,通过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迈向更具颠覆性的创新发展。对个人来说,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不但对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也为其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途径和模式不断提供更大可能。


  2)内部环境。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首次提出的“智能电网计划”提出,要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实现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这一计划为电网企业适应“互联网+”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从内部管理到对外服务总体发展方向正如《“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指出的那样:“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提高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全球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相关实践也将践行“互联网+”相关理念,实现能源、电力领域的商业模式、业务拓展、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3、电网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及所面临的风险


  3.1电网企业现行管理模式


  1)主营业务运营模式。电网企业主营业务的传统管理以规划、建设、调控、运检、营销等的专业划分管理为主,各专业上下游之间按业务流程需求进行必要的沟通,下游业务对上游业务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上游业务对下游业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国家电网公司自2010年开始推动的“三集五大”2变革,通过三中心及“五位一体”建设促进各专业间的协同,另外通过ERP、营配调一体化等信息系统,以及资产全寿命周期、内控等管理体系加强专业间的信息沟通和跨专业信息应用。电网企业运营模式总体上从专业分割的传统模式向横向贯通的两化融合模式转变。


  2)内外信息互动情况。国家电网公司目前采取内外部信息之间互相隔离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保障信息安全,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丰富及相关应用的广泛普及,已成熟应用微信应用、手机app等方式向用户推送信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内外信息互联。随着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公司也正局部尝试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融合应用。电网企业在内外互动方面总体表现为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由互相分隔向有所关联转变。


  3)创新管理情况。电网企业创新管理与国家总体管理模式相吻合,从评价类别上主要分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群众性创新三类,主要创新活动依托专业部门这样的专业组织机构条线进行,与“互联网+”开放互联的特性形式不够吻合。


  3.2“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面临的管理风险


  1)组织适应风险。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模式的“三集五大”变革主要是适应公司集团化运营、集约化发展、精益化、标准化,以及扁平化的需求而开展的。面对“互联网+”的新环境形势,考虑“全球能源互联网”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配售放开等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存在组织适应性风险,需要结合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具体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2)信息效率风险。“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存在量大、传输快、相互联通的显著特点,尤其是云计算的发展,对企业数据存储、应用模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目前的内外网相互阻隔、内外信息相互阻隔的具体管理模式需要进行优化完善,以保障信息传输及应用效率。


  3)适度创新风险。“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需要创新驱动,但过度创新则会损害企业利益,破坏企业自身优势,影响成熟体系效率。而创新不足,如创新缺少高度和顶层设计、创新量多质低或员工抵触创新等,则会导致企业逐渐落后,无法在新环境形势下占据领先优势。因此创新需要适度和有效引导。


  4、电网企业的应对策略建议


  4.1加强相关问题的战略性研究


  电网企业需要提前研究和准备,紧跟内外环境形势变化,就相关风险和问题开展深入的战略性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进行应用,推动企业及时调整变化,并引导企业创新方向。


  4.2注重创新的系统性


  适应环境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就是创新求变。电网企业要培养员工具备系统性思考和设计创新的意识和态度,并从制度和文化建设上加以保护和推动,从创新管理的组织、模式上加以保障和促进,使得全局一盘棋的氛围得以形成,并使得顶层设计成为创新流程的必经路径。


  4.3重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鼓励创新并不是鼓励盲目创新,因为任何创新都需要付出代价,包括资金、人力、秩序和文化影响等。对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合理的审查和选择,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抑制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行为。


  5、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作为大型央企,转变发展方式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就是创新发展。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在新环境形势及现有管理形式下,电网企业发展存在组织适应风险、信息效率风险,以及适度创新风险。为了更好地抑制风险、解决问题,有必要加强战略性研究,以及强化对创新的引导、管理,以推动电网企业以较小的代价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


上一篇: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发展效益论文(共2篇)

下一篇:企业管理文化创新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