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08 09:46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 青海 西部

  【论文摘要】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为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为此,应当从几方面入手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 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3] 孙发平:论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任务[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4] 苏建军、赵宏利:青海省生态旅游建设构想[j].青海科技,2005(1).
  [5] 张国勇、张建立、燕浩鹏:浅析旅游环境保护[j].商业现代化,2006(1).

上一篇: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下一篇: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