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法学论文>民法论文

试论中职学校寄宿生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探析

发布时间:2015-12-14 14:48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寄宿生(含在校外借宿的学生)犯罪与社会上其他刑事犯罪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寄宿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如何遏制和预防寄宿生犯罪,保护其健康成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寄宿生的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及区别对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  寄宿生  犯罪  预防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其中大部分学校超过60%的学生为寄宿生。中职学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应该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气质、能力,完成预期学业的主要场所。可是,近几年,随着寄宿生的增多,部分学校管理跟不上,造成寄宿生中出现了一些违法、甚至刑事犯罪现象,其人数虽少,但在社会、学校、家庭中引起的震动却是相当强烈的。

  笔者经过对一些案件进行调查跟踪分析。发现中职寄宿生犯罪呈现以下新的特点。如何预防寄宿生犯罪,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寄宿生犯罪特点

  中职寄宿生犯罪与社会上成人犯罪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自身许多不同特点。其不同特点主要有如下:

  1、犯罪类型比较单一。由于学校环境比较封闭,学校空间比较小,与外界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因而在校的寄宿生犯罪类型比较单一,受理的案件中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比较多,其中尤为突出的侵犯财产罪。侵犯财产罪,是指非法占有、挪用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他们大多是以获得金钱和财物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2、共同犯罪比例较大。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调查的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人员占总人数的62%,如邱某三人抢劫案件中,三人均是在校附近合租房屋寄宿生,一日晚上放学途中,遇见酒后回家的被害人张某,见张某摇摇晃晃在打手机,三人遂起意抢劫张某的手机,于是拳打脚踢抢走了张某的手机。开庭时,邱某说三人在一起互相壮胆,就不害怕了。

  3、犯罪行为具有预谋性。在受理的盗窃案中,行为人均是乘他人不在或不备时实施盗窃的,从近几年的案情来看,中职生犯罪前有准备,犯罪进行过程中有分工。如:被告人张某、温某盗窃一案,张某、温某与同班学生王某是好朋友,王某的父亲是包工头,张某、温某二人商量盗窃王某家,一日张某同王某打篮球,温某趁机偷来王某家的钥匙并到校外配制一把。次日,二人来到王某家盗走现金5000余元和照像机等物品,并连续作案多起。

  4、犯罪行为具有冲动性,中职寄宿生犯罪大多具有冲动性,他们作案时不考虑行为后果,案发后冷静下来,又悔恨交加。如在我市的几起故意伤害案件中,有3起使用了管制刀具,1起用拳打脚踢的方式。伤害部位大多为头部、面部、胸部等人体重要部位。这几起案件中致死1人,重伤1人,轻伤2人。案发后犯罪者均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后悔不已,有悔罪的表现,对自己的行为给社会、学校,特别是给被害人及家庭造成的损害和对学校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如:被告人赵某见自己的好友杜某与李某打架,就不由分说持刀上前朝李某的后背猛刺一刀,致李某失血过多而死亡,案发后,赵某后悔不已,本是同窗,理应帮助化解矛盾,却拔刀行凶成杀人犯。

  5、作案地点集中。犯罪地点除学校宿舍外,65%以上都是在网吧、练歌厅等娱乐场所或饭店等地。校外的寄宿生除在学校上课外,其余时间成了无人管,有的上网吧、练歌厅与社会不法人员鬼混,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如被告人焦某与网友(劳教人员)常在一起,盗窃作案多起。

  二、寄宿生犯罪原因

  中职寄宿生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造成其犯罪的原因也是复杂多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弱。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处在成长期,体内分泌的激素一方面促使全身组织迅速发育,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之情绪易激动且难以自控。此时如接受外部刺激极易产生冲动,导致行为过激而违法,甚至犯罪。

  2、是非观念模糊,道德观念蜕变。从调查的情形看,当今中职寄宿生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极不稳定,容易变化,探其原因,一是社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无数次的实践之中,经过理性思考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准则,人们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会得到社会道德的深刻认识,形成对社会道德稳定的认同,而寄宿生生活经历简单,涉世浮浅,对是非与道德的认识难以深刻。二是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冲击着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是非观念,而疏于家庭、学校良好教育的中职寄宿生自然美丑不分、是非难辨。

  3、缺乏挫折教育,受挫自暴自弃。中职寄宿生大多在家受宠的多,缺少挫折体验,而离开家庭相对独立生活后又面临学校、父母期望值高的压力,遇到挫折后,缺乏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和正确认识,也没有应对挫折的路径与方法,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4、爱慕虚荣,攀比心强。由于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致使中职寄宿生中家庭经济状况悬殊很大,而家庭经济好的中职寄宿生多有摆阔气、高消费倾向。他们穿名牌衣服、用高档手机、出行打的等高消费行为,对那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是一种诱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些中职寄宿生勒紧腰带宁可饿肚子也要效仿他人高消费。如吴某一日三餐并两餐,省下钱买高档化妆品,每周定期作美容。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捉襟见肘情况下很容易走上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如被告人李某在浴池洗澡后,误将他人的衣柜打开,见手机一部,遂顺手牵羊,将手机盗走。开庭时讯问其犯罪动机,他说,再过两天是同学生日,我过生日时,人家送我礼物很贵重,他过生日,我也应该给他买点拿出手的礼物。父母给的生活费花光了,只有自己想办法弄钱来给同学买生日礼物了。

  5、法制观念淡薄,利己主义严重。中职寄宿生大多只偏重学习书本知识,法律知识欠缺。很多学生没有用法律规范评价社会行为的意识,有的甚至是法盲。因此,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仅凭自己的好恶来评价社会行为,因此遇到冲突和矛盾时,缺乏理性思考,易做出违法行为。有的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听之任之,任人摆布,这也助长了违法中职生违法犯罪行为。如一些低年级学生面对个别高年级中职生实施拦劫抢钱等犯罪行为后的恐吓,忍气吞声,不敢向老师或公安机关报案,也就助长了他们的犯罪行为。

  6、家庭溺爱多,教育少。当今中职奇宿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得到溺爱,住校后,家长更是对其生活关爱备至,子女定期回家时,也只是关注其学习成绩,关注吃穿用,而疏于思想道德教育,既缺乏了解,又疏于引导,久而久之,有的学生不求上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膨胀,逐渐滑向犯罪深渊。有位家长,得知儿子犯盗窃罪,起初颇感震惊,认为自己孩子在校成绩名列前茅,吃穿用都不缺,怎能偷别人的东西呢,直到开庭时才相信。

  7、学校纪律不严,管理不善。目前,一些学校管理存在着问题,对寄宿生沉迷网络夜不归宿、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缺乏有效的制止,对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等严重违纪行为也未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处分;致使部分中职生在小错不断中不知不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预防中职寄宿生犯罪的路径

  中职寄宿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决定了预防其犯罪的路径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设刑事法律常识课,强化对学生法制教育。从对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犯罪的寄宿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强化对寄宿生法律教育刻不容缓,建议增设刑事法律常识课,聘请公、检、法部门人员,通过个案的剖析或展示图片、放录像等形式,经常给学生讲法制课,让法律伴随他们健康的成长。

  2、加强心理疏导,避免矛盾的激化。一旦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争执、殴斗的征兆,学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解和心理疏导。建议中职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特别注重法律问题的咨询,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或疑难问题,能及时找心理教师和法律工作者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消除逆反心理,避免矛盾的激化。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念上,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提倡和鼓励自我奋斗、自尊自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助友爱的精神和理念,消除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4、加强治安管理,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盗窃等犯罪活动的发生。中职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发现矛盾,及时解决,防止事态恶变,消除不安定因素。

  5、严格限制性措施,防止后果的发生。限制性的措施,是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认定和分析,在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以消除违法犯罪的诱因(Ac接第307页)和漏洞,防止犯罪发生,最佳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措施。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营业性舞厅、网吧等场所不允许未成年人进人等,只有严格地执行相关的法规,才能使那些免疫力低的未成年人无法接触到负面的影响。也就能制止或者减少犯罪。

  6、建立学校和家长联系制度。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心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学校不仅要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要定期将学生在校方方面面的表现情况告知家长,同时家长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外的情况,这样可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家长要在关心子女成绩、生活的同时,更重视子女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的提高。

  7、实施阳光教育。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中职生实施阳光教育、赏识教育,在对他们的问题进行管理教育的同时,也要看到中职生的长处、优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当一个人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时,缺点和恶习就会自然减少或被克服,就会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和毅力,就会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总之,只要我们加强中职寄宿生预防犯罪的措施而且措施得力、路径符合实际、合乎规律,就能减少或很好地预防其犯罪行为的发生。

上一篇:关于死亡赔偿金引发的同命不同价问题探析

下一篇:试析强化我国知情权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