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百科> 正文

低碳环保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00:01:04

低碳环保的论文

2009年12月7日的哥本哈根峰会在一夜之间让“低碳”的概念广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低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到2010上海世博会各大场馆设计中无所不在的环保理念,“低碳”注定要成为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所谓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则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样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多了,对气候就会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像现在全球特别关注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会自然现象就会接踵而来,所以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在1943年,有一件十分著名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洛杉矶。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其实造成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很简单: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当时所用汽油为含四乙基铅的汽油)。这些排放物,在阳光作用下,特别是在5月份至10月份的夏季和早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为了更好的做到“低碳”生活,我列举出了一些可行的的方式:1、 尽量少的穿牛仔裤,因为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来打磨,而且要对各种化工染料进行提取,排碳量高。因此,在面料选择上,不妨选择一些“低碳”材质,如棉质、亚麻、丝绸等天然织物,尽量避免选择化纤质地的服装。2、 最好不要使用私家车,每次出行,若使用私家车的话,每辆车所消耗能量的15%才被真正利用。3、 少用纸巾,制造纸巾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因此,可以使用手帕。4、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石油不可再生。5、 每当洗衣服的时候,最好攒够一桶衣服再洗,这样可以减少洗衣机的电功率,既节约了电,也节约了水。6、 少的使用塑料袋。一只塑料袋在超市里买,可能只有5角钱,可它造成的污染却是5的几十、几百倍。7、 夏季使用空调,最好把温度调至26摄氏度,这个温度最节约电量。8、 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所以我们要低碳生活,从小做起。

哥本哈根峰会在一夜之间让“低碳”的概念广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低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到2010上海世博会各大场馆设计中无所不在的环保理念,“低碳”注定要成为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的概念  低碳生活的碳,并非老百姓家里烧的木炭,而是二氧化碳的碳。所谓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则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比如说,我们每天吸入身体的是氧气,而呼来的是二氧化碳,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二氧化碳。这样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多了,对气候就会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像现在全球特别关注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会自然现象就会接踵而来,所以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目前,低碳生活这一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开始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受到时尚人士的热捧。“低碳生活”,不光是指节电、节油、节气,它也可以带来健康享受。为了节能减排,人们必须从改变衣、食、住、行、用、玩等生活细节入手。  (二)低碳生活的方式  低碳生活确实是一种回归理性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工业文明社会之前,甚至是在几十年前我们过的就是低碳生活,但是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就迅速把人类的生活推到了高碳上,当然高碳生活不能持续,那么我们如何在保持现代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呢?  其实,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除了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现在我们从衣、食、住、行、经济活动这五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是“衣”。大家都知道年轻人喜欢穿牛仔裤,其实牛仔裤是最不“低碳”的。就牛仔布的加工而言,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来打磨,而且对各种化工染料的提取,排碳量高,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导致过敏性皮炎,引起瘙痒、疼痛、红肿或水泡。此外,化纤面料衣物透气和吸湿性差,影响汗液蒸发和皮肤呼吸,还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因此我们尽量少选择化纤制品作为贴身衣物穿。此外,在面料选择上,不妨选择一些“低碳”材质,如棉质、亚麻、丝绸等天然织物,尽量避免选择化纤质地的服装。  第二是“食”。众所周知,猪肉和肌肉是要大规模消耗粮食来生产的,每年中国消耗世界上猪肉和鸡肉比例的一半以上,而生产一斤的猪肉或鸡肉要消耗五倍以上的粮食。如果大家都去吃猪肉和鸡肉,就刺激了这个产业的发展,其实是完全走了一个错误的路线。国外畜牧业的发展70%的都是草食性动物,而不是食粮型的动物。所以,对生活中肉类的选择还是要以草食性的动物,如牛、羊为主,另外再配一些水果和蔬菜,不要过多的去吃用粮食转化的肉。综上,我们应该做到均衡膳食搭配,改变偏重肉食的习惯;少吃垃圾食品,多吃素菜瓜果。  第三是“住”。我们应该尽量去住小区楼房,面积不大,墙体较多,这样一家一户墙壁也可以传递热量,使房间更暖和。如果住别墅,四面都是通风的,这样一户一套别墅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大的。另外在房屋的玻璃采用方面,尽量使用双层玻璃,或者在玻璃上贴一层单向辐射的膜,防止采进的光迅速向室外反射扩散,因为把房子的隔热层搞好,就相当于节省了一半的能源供应。在房子的装修方面,装修材料大多都还有不等量有害化学物质,装修材料过多导致污染的综合集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消散,并且,对材料进行加工业要使用能源。在低碳时代,我们应根据家庭人口数量选择合适户型,降低水电的用量,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节约了开支。室内装修应以简约、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不要过度装修。在家庭内多摆放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调节空气、消除异味。  第四是“行”。如果使用私家车的话,一辆私家车本身就一两顿重,加上发动机的散热损耗,即使没辆车做五个人,一辆车所好能量的15%才被真正利用,而就大部分都被损耗了。所以,一个人开车出门,就是真正的浪费,是巨大的犯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走路,少坐车,上下楼尽量爬楼梯,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减碳。远距离的上班族,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选择步行上班,可以健身、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每日食欲、防治颈椎疾病、促使骨骼强健、避免骨质疏松、锻炼两个足弓、预防静脉血栓等。此外,锻炼应选自然、健康的室外运动,而不是依赖电动健身器械来进行;应以适中强度进行,以不感到吃力为度。这样减碳又保健,可谓一举多得。  第五是经济活动。我国很多地区目前还在使用传统的柴火和锅灶。在甘肃南部用晒干的牛粪等作燃料的,燃烧秸秆,浪费了大量能源和资源,不利于低碳的发展。我们应该将低碳经济跟生态农业联系,注重开发生物能源,把能够循环利用的东西充分利用。例如沼气的开发利用。沼气是以畜禽粪便和麦草作为原料发酵过滤而成的清洁能源,其使用使人们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些大型养殖场用沼气来进行养殖,朝气还为一些酒店和小区供应能源,沼液和沼渣又可以做成一些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样形成了循环利用模式,将达了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减少了污染,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目前我国的电力70%以上都是靠煤炭转化来的,水电只是占到10%多一点,其他的能源只占到5%,所以我们中国现在的耗电就是最大的高碳。现在人们为了克服高碳,开发低碳能源,都做了许多努力,比如风力发电,用硅发电,光发电,用硅晶体多晶硅来进行光电转化,制造计算其中的硅电池,这样利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可再生、无污染能源进行生产活动,对降低生活中的排碳量,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极为有益的。  其实,低碳生活不止以上几种生活方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低碳生活意义  “低碳”生活要求每个人都要从节电、节油、节气这些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到它无可救药时后悔莫及,从现在起,从自身做起,大家都来推行低碳、环保、文明的生活。

春节期间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即京梅与郭耕合著的《地球伦理》。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因为,地球发生了问题。“地球怎么了?1这是两位作者开门见山发出的一问,其实也是作为读者的我辈,常常感到纠结的问题。北京这个冬天超过一百天未见雪花,这难道是正常的吗?坐在温暖的书房里,窗外是初阳的勃勃生机,我捧读此书,心里想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地球本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但对于它,我们却越来越感到陌生和恐惧。我们不知道在最近的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尽管有许多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比如《2012》。 传说往往把地球的毁灭归于宿命,归于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其实,地球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源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和自以为是。如果说人类有原罪的话,那么,这就是它的原罪之一。和地球的生命长度相比,人类的历史微乎其微,但人类始终没有学会以谦逊的态度处理与地球的关系,不肯承认我们在与地球有关的时间-空间中所处的次要地位。相反,在很多时候,人类是以征服者自居的。虽然它曾是地球所创造的众多物种之一,但在与其他数百万物种的激烈竞争中,人类竟然脱颖而出,逐步占了上风,在其他竞争者面前掌握了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最近这一百个世纪,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已经变得高不可攀,不仅自命为万物之灵,而且以万物皆备于我的心态君临地球。如果说,我们对于人类在迄今为止一万个世纪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内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遭遇的艰难困苦所知甚少的话,那么,对于最近这一百个世纪人类究竟做了什么,我们还是比较清楚的。 京梅与郭耕在其著作中所探讨的就是这一百个世纪之内的情形。我不知道是否与郭耕一直在做动物保护有关,书中比较多地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其中专有一章聚焦触目惊心的人类餐桌,进而讲到动物的处境,再进一步讲到自然环境,讲到森林、湿地的破坏,河水的被污染。他们选择对话的方式,多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切入,很少讲大道理,但其中又隐含着必不可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突出的是,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思想在他们的议论中都有所体现;他们未必是其信徒,但他们的一些论述未必不能成为当今提倡“地球伦理”、“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思想资源。他们的谈话,轻松自然,生动活泼,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书中对于“素食”近乎神圣的强调,其中讲道:“素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内修,一种内敛,一种学养,人应该有所禁忌,素食,既是行为举止的改变,更是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是从人的精神、道德层面讲的,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约束;他们还从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界内部关系中发展出一套逻辑,强调素食对于平衡各种关系的重要性。比如他们讲到,如果全人类都选择肉食,则地球的石油储藏只能消费13年,而如果全人类都选择素食,则可以延长至260年。 还有,过度肉食已经使得中国土地不堪重负,甚至雪上加霜,草场沙化,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能源过度消耗;还有,为了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对野生动物大规模地屠杀,很多物种灭绝,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最后,他们归结到一种理念,就是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也正是他们对于地球伦理的一种解释,一种认定。 我想,这里所谓回归自然,恐怕还不是要把人类轰到森林里去,重新过上茹毛饮血的日子,这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使人类认清自己在自然中,也就是地球中的地位,别把自己当成统治地球的暴君,别以为自己有多少特权,要学会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平共处,平等相待。 这不仅是素食还是肉食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信仰和世界观的问题。人类从自身经验中发展出来的人道主义,其实就相当于现代世界的宗教,它与以往宗教的区别就在于,它相信人的力量,维护人的尊严,相信人的至高无上性。它的积极的一面,是引领人类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包括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工农业;而它的消极的一面,则表现为以人为中心来规划这个世界,最初的动因也许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和反抗超自然的上帝的需要,但随着人类知识和力量的增加,人道主义那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就有可能破坏人与整个世界的和谐关系。 然而,希望人类放弃人道主义,从而选择一种更好的世界观,其实是比放弃肉食,选择素食更难实现的目标。在这里,自然保护问题也许会陷入两难,因为,以人道主义为底色的自然保护论者,往往还是从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现实出发,主张保护对人类有用的资源。 事实上,自然是个有机的整体,有用与无用,都是地球的一部分,按照佛学的说法,一粒微尘也是有灵性的,也是应该平等相待的,只保护“资源”,不顾及其他,这样的环保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人类才会有未来。这个未来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也许没有人知道,但它恰恰给人类提出了一个真正的理论问题,也是对于人类智慧的一种挑战

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发展低碳经济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低碳排放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一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即全球实现低升温目标下的排放水平。目前较多讨论的是450ppm、550ppm浓度目标下的排放水平。在这种全球排放水平下本国或本区域的低碳排放。二是在本国或者本区域在本身自然资源条件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目前我们更多的采用第一种方式来进行判别,但各个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实现低碳排放的时间区间可以不同。目前世界上提出的低碳的概念基本上是指在某一个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如日本和英国的研究机构提出的低碳社会,就是指在2050年实现60%到80%的温室气体减排。日本政府已经于2008年7月份公布了到2050年的减排目标,采用了该研究的结果。一些城市如伦敦、巴黎、芝加哥等也提出了低碳概念,同样也是设置未来年份的减排目标。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低碳经济或者低碳发展应该是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自己可能实现低碳排放。从长期来讲,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目标支持全球最终实现将气候变化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如2100年到2150年升温控制在2℃左右。 我们也参与了上面提到的日本和英国的合作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针对中国低碳社会的研究。这里的研究目标是在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低碳社会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享技术和对策,看中国有可能实现的低碳未来。有可能这些技术或者政策会滞后进入发展中国家,但或早或晚可以进入发展中国家。目前重要的是要有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低碳发展的探索,给发展中国家做出示范。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可以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内涵提供一定的参考。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已经有较好的经验,如丹麦、德国、英国等。但大规模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根据研究,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包括调整经济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的产业结构;全面实现用能技术的先进化,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大范围普及先进高效技术;全面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使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占据重要位置;全民参与,改变生活方式,寻求低碳排放的消费行为;发展低碳农业,增强森林覆盖和管理。对中国来讲,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争取在2025年左右使中国工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力发电、水电要进一步大规模普及,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技术要进行接近商业利用的示范;全面大力发展核电,特别是着重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进行大范围的公众意识提高,使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行为。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方方面面与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节能减排努力是很一致的。因此低碳经济并非一个新的、额外的努力,而是要对现在的国家能源、环境对策进行扩展。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去年年底在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指出,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根据《京都议定书》达成的基本共识,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而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义务和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所以说,对中国来说,目前推行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但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高碳”国家,如果一旦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在资源上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的技术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中国的经济目前正处于爬坡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停下来,因此造成的高排放问题将很难解决。根据能源所IPAC模型组的研究结论,中国有可能在未来明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进而有可能在2030年实现CO2排放的峰值,2050年达到大幅度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促进全球实现气候变化减缓目标。低碳经济未来是可能实现多种社会发展目标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国家经济发展三步走总体目标、中国构建科技创新强国目标都有一致性。同时实现低碳经济的额外投入不大。近期可以采取继续推行节能政策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政策,例如中国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减排目标。经过全面努力,中国的节能技术发展目标可以是在2020年和2030年达到全球最高的能源效率。根据现在的能源政策,中国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目前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很多新建基础设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例如在发电方面,国家发改委已经颁布条例要求新建火电站必须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二氧化碳的减排可以为我们带来一定的效益,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他们拥有比较关键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全球来进行分享。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实现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或者欧盟,还包括非洲和南美。目前中国有很多减排技术需要从美国和欧盟进口,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因为很多技术目前已经具有成本效益,所以在2030年或者在2020年之前中国需要大规模的推广这些技术。中国需要推行一揽子政策,相信中国的能源政策和节能政策在今后会和气候变化减排政策整合起来。中国有自己的节能政策,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减排政策,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06年中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今后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可能会翻番。还有就是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和纯电力汽车今后很快会投入到中国市场,而且价格并不昂贵。这会比当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丰田混和动力汽车便宜很多,目前混和动力汽车过高的价格会让中国人承担不起。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于成本优势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于成本优势。和日本、美国、欧盟相比,中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发展低碳经济。从燃料角度来说,在中国采用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可能会比普通的火力发电更低一些,虽然超临界初步投资非常高,但是因为中国存在投资过热,所以发展低碳技术的资金问题不是很大。根据对未来的预测,在2030年之前,即使是按照最低的能源发展情景,中国仍然会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这个问题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这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技术组合对减排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中国可以用来发展超临界技术的时间不多,因为需要尽快进入下一代先进发电技术,即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以为普及碳储存和捕获技术(CCS)打下基础。中国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对IGCC的技术非常重视,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自有资金用于这项技术的开发,这是多方共同合作的结果。一些先进省市,如北京、广东、上海等,是可以实现在2020年之后率先全国进行减排。这些省份的经济结构已经或者正在进行调整,主动或者被动。

绿色低碳环保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除了能保证吃喝,私家车也渐渐多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新世纪初,人类为此付出了代价:大量的污气排放,让地球大氧层受到了破坏,南极上方大氧层被破坏,出现一个大洞。南、北两极的冰川陆续融化,威胁到了两极生物。没了大氧层的保护,温室效应也威胁到了全地球。全球变暖,是因为大氧层被破坏,太阳制造出的紫外线射到地球上,使地球变暖……再这样下去,地球被成为一颗火球!  还有没有救呢?当然是有的。只要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身上开始,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拯救自己——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主要从衣食住行做起。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5千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多吃素,减少肉食排出的二氧化碳。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少开车,多乘公车,这样才能减少二氧化碳。  除了这些生活上的必须品可以节省,还有一些节约的小窍门。  洗脸池下面的一根水管可以用一个废旧桶代替。用好的水顺着洞流进桶,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我还用废瓶盖做了一个“去鳞器”,将五六个啤酒瓶或饮料瓶盖,交错地固定在一块木板上,留出把手。用这种自创牌“去鳞器”既方便又省钱,真正做到了低碳!  一筒盒装牛奶,牛奶喝完了该怎么办呢?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扔掉!这可不行,想做到“低碳”,还得学会变身大法!  牛奶盒摇身一变,变台灯:将牛奶盒卧放,用剪刀剪去饮用口,一个有洞的长方体做好了。在宽面上剪一个洞,放一根水管,在里面放好电线,接通灯泡,把灯泡放在盒子里。用另一个牛奶盒固定在桌上就完成了!  牛奶盒再摇身一变,变储物盒子。平时常常会弄丢的小东西在盒子里安家再合适不过了。储物盒子做法也很简单,任意一面剪一个口子,放得进东西就行了!  牛奶盒十八般武艺之三,变身可爱又美丽的笔筒。首先,把盒子洗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盒子的顶部切下,盒子就变成了一个没盖的长方体,接下来,你可以用纸包装,也可以用一些你喜欢的废袋子上的花纹装饰一下!  要做到“低碳”很简单,我相信,谁都可以为地球付出一份力

“一种文明的进步、停滞或衰退,或者是人均能源消耗的增加、持平或减少;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持平或下降;或者是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冲击的减少、持平或增加”。 突出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并把它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表明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能源问题,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改革没有出路,很难委曲求全的时候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能源尚可自给自足,因为我国有自己的煤,自己的油田,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及生物能源。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油价上涨也并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总体平稳增长。然而, 若无远虑,必有后患。 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0%,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至3倍,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石油进口量仅次于美国。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的下限为5亿吨,上限为1亿吨,而预计届时国内的产量只有8亿到2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石油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至少将达到55%以上,与目前美国58%的对外依存度大体相当。显然中国的能源和部分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已经严重约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是,在基本国情教育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前不久,一个日本学者就“中国的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问题问了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竟无一人能准确回答。但同样就日本的此类情况问及日本人,就连小学生也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这种情况,发人深省,也凸现了加强基本国情教育,让节能意识深入人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严峻的“节能”形势之外,“减排”重任的完成也不容乐观。事实上,依据当前的经济增长惯性,我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企业或机构的排放量也很难立马降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发展模式已无法回应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因此,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品牌,我们就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具有约束力的减排责任,而这不可避免地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企业的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之所以依然十分严峻,主要原因就是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理念尚未真正确立。一些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将GDP增长作为硬任务,而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一些企业仍然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取,而忽视环境成本的控制和资源能源的损耗。正是基于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发展,这既为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突破能源和环境瓶颈提供了更大的动力。无法做到节能减排,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不能盲目地跟随西方工业化国家利用化石能源发展工业,不能盲目地加速地增加私家汽车……,否则,中国必将提前遭受能源危机的冲击!只有实施清洁生产和大力提倡文明消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变革,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是否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一张白纸,一张贺年卡,全国加起来将是多么巨大的数字,相当于保护多大的一片森林!如果全国照明灯具全部改换成节能灯,那么全国一年可节电约600亿度,而要生产这么多电,则需要300亿公斤煤炭。推进节能减排,仅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的落实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让我们每一个公民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着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人类有史以来,从原始农耕经济到现代工业文明,历经千万载,不断地在变化和发展中前进。然而,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自己裁量度大,气候变化无常,洪涝、干旱、雪灾、地震、海啸……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令世人既惊讶又警觉,终于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危及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创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绿色产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倡导低碳生活,需要采取绿色、健康、环保、科学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少抽一根烟、多栽一棵树;出门多步行,进门少用电;注重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节约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从改良环境,保护地球出发,优化生存空间,关爱生命健康。 如今,人们在享受高标准的健康生活同时,需要高质量的优美环境作依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环境相融相洽。大自然的恩爱,是人类的福祉。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非能力,态度决定行动。节约一滴水,爱护一棵树,绿化一块地,净化一片空气,做环保的先行者,当环境的保护神。你、我、他都是环境的受益人。 低碳生活从“碳足迹”开始。低碳环保从你我做起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2~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2008年8月8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在这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兴奋、激动的。因为,在这一天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是世界体育大家庭聚会北京的日子,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倍感骄傲的日子。我们应该还记得,这次2008奥运的三大主题之一的绿色奥运。现在,虽然08奥运会已经圆满的结束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绿色奥运”这四个字。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绿色”。“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我们必须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伸出双手,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整洁,更美丽,更和平。如果你还在随意丢弃废弃物;如果你还在公共设施上随意刻画;如果你还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那么请你赶快改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环境做出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像春天一样美丽!让我们的家园充满欢笑!让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着绿色,更加的绿色!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近些年来,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低碳环保的议论文

低碳是什么?低碳,意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就是指对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低碳生活是目前全世界环保主义者倡导的、保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健康生活方式。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源,比如森林乱伐,又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还不是人类们造成的吗?科学家发现,现在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比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第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新研究表明,当年的尼德兰人就是在气候突变中灭绝的。据我收集到的一份资料中所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是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潮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国际上用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来衡量这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目前,我国的碳排放量位居是世界第一。联合国正在推动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合作,并规定每个国家允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迹象表明碳排放量将来可能替代纸币成为未来的货币,发达国家争着在中国建风能、太阳能发电厂就是在用这样产生的电能换取中国大量的碳排放量以便将来买个高价。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给我们弄的圈套。人家的绿色能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就是不给咱们也不卖。反而是利用这个建立起来的新规则继续奴役咱们。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仅只是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在这关系了地球上的每个国家和地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事情上,我们就应当振臂高呼:“提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低碳生活,其实不仅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之类的宏大命题。即便在个人生活层面上,它也是好处多多的——既节省生活开支,又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其实,“低碳”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在离开房间或者关闭电脑的时候,随手关灯、拔插头,这只是第一步,这也是个人的修养的体现;在我们需要打印文件或者资料时,每张纸都使用双面打印,这相当于节约保留下了半片原本将会被砍伐掉了的森林;如果我们的家住在较高的楼层时,不坐电梯而爬楼梯,不仅是省下了大家的电,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在走进家门的时候,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电源照明灯都打开,人类发明电灯到现在只不过130年,而且之前的几百年里电灯都用得好好的;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够体现居家品味,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比树木更快;当我们的家庭里有了一辆小轿车时,可以尽量减少驾驶私家车的次数。当我们准备要去不远的地方时,我们应该考虑是否驾驶私家车,因为一旦启动小汽车的油耗,污染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换为驾驶自行车。“健康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出行”,即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具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特点。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文明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努力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这就是“绿色出行”。在低碳的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标题中的“从我做起”这四个字不会有多少人会注意到,但是巧妙地利用废物的一些妙招却可供一些“懒人”来使用,在一般的家庭中,都会有一些废弃的盒子,比如:肥皂盒、牙膏盒等,其实只要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地将它们废物利用了,比如:将它们制作成为储物盒,将一些化妆品、茶叶包放在里面;还可以利用方便盒、罐头瓶来制作一个装饰台灯;也能将废旧的报纸铺垫在书橱的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可以吸收书橱中的异味。将喝过后的茶叶渣晒干后,制作成为一个茶叶枕头,不仅舒适,而且还能改善睡眠……同时,多种植一些花草,也是挺不错的选择。因为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为家中增添一丝绿色。在阳台上,摆上几盆花,在闲暇的时候浇浇水,观察它们的生长,这也是不错的消遣。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系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系到每个国家和地区,关系每一个人。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快速消融。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气候变暖真的导致灾难吗?人们的疑虑不是没道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和我们有关系?当然,人类只要呼吸便会排放二氧化碳,可是总不能不让我们呼吸吧?这应该是那些轰轰向天空吐出一团团黑烟的化石能源企业的责任吧,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可是我们和那些能源企业的距离真的不相干吗?会有谁想过,这些消耗制造大量二氧化碳的企业最终把生产出来的能量输送哪里?谁又是他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脑,手机,热水器,空调,电灯……哪一样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升入高空的二氧化碳中,你“贡献”了多少?美国媒体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因此算作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在通常条件下空气质量预报中不报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50%的时候会引起窒息,所以应当避免到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地方去例如:储藏蔬菜的地窖,在去这些地方之前还要先通风。 我们面临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其实只要举手之牢就能让世界变的更美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代永续发展。低碳生活的悄然兴起,是全新的文明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上网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举手之举,就可以影响地球上万千生物的生存状况,何乐而不为呢。直到今天,人类受到的大自然的惩罚已经够多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开始保护唯一的家园。开始低碳生活吧,懒惰的人学会用完电器拔下插头,爱吃肉的人也开始习惯多吃点瓜果蔬菜,没有必要就用出去运动或进行一些自然的活动来代替整天上网…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做到低碳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过:“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只有我们才可以改变未来的生活。我们必须要想准备世界大战那样团结起来阻止气温继续上升,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他威胁着地球上每个人的权利和安全。”只要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就可以节约上亿滴水。虽然每个人这微薄的力量,可是团结起来这股力量是多么强大!同学们,平凡与不凡只一步之遥,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方气做起,让你我携起手来,共同开始低碳生活!宣传低碳生活!保持低碳生活

对于低碳生活,人们遭遇着类似的尴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也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却不得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专家指出,尽管人们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却可以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不可能过“零碳”的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同时,养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首选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加入到低碳一族当中并非难事,“低碳生活”细节贯穿在家居生活的各个环节,就拿日常生活用电来说: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接触良好才能节电;电水壶的电热管积了水垢后要及时清除,这样才能提高热效率;熨烫衣物最好选购功率为500瓦或700瓦的高温电熨斗,不仅升温快,还能节电;所有的家用电器尽量不使用“声控、光控、遥控”等作为控制开关,这样可节电10%~15%。这样看来,每个人都能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积极的贡献。或许有人认为,即使自己“低碳”了,也挡不住工矿企业的违规排放。但是,冰川融化、气候恶化,每个人都将受到惩罚。“低碳生活”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新的生活质量观。需要厘清的是,过“低碳生活”,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低碳的真实含义是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如欧洲现在建设了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隔热层可以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且能保持很长时间。在交通领域,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实上,每一个普通公民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尽享“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环保网站“互联网森林”的首页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10件减排案例就生动有趣: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1克;5层以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调调高1℃,平均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3千克二氧化碳……。这些告诉我们,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低碳环保 --------给自己留一片蓝天古往今来,地球妈妈哺育着我们人类。她给了我们一片蓝天,我们在这片蓝天下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地球妈妈无私的奉献,但是,现在的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论你有什么多重大的理由,你也不可以去破坏地球环境,因为什么没有了都可以再赢得回来,而地球没有了,你就真的什么都失去了。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破坏着大地环境,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 现在国家已经要求:避免使用塑料袋;节约用纸,不要随意砍伐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多种植物;少使用空调……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 我家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平凡的都不足以让人记住,但是在这两个平凡人的身上,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点。老爷爷和奶奶的儿女为他们租了一套房子,他们很忙,很少来看爷爷和奶奶。爷爷奶奶很爱养花,但却从来看不到花瓶花盆。他们是用废旧的饮料瓶减开当作花瓶的,至于那些饮料瓶,也不是他们买来的,是捡来的。奶奶家里有空调,但他们却从来不用。只有在家里有客人的时候,他们才开风扇。我问奶奶原因,奶奶却说:“现在不是提倡低碳生活吗?我这么大年纪了,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就干点小事,一来节约了,以后子孙就能很好的生活了;二来给孩子们省钱了。”多么真实的答案,他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我还看到,他们用洗菜的水浇花草;拖地的水冲厕所;他们也很少看电视,经常出去散步,看到瓶子什么的就捡起来;买菜的经常步行,去远一点的地方就骑自行车……经常有人说他们舍不得花钱,也许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但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对地球妈妈的爱和子孙后代的生活健康。他们的心让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美丽的光点。 虽然他们现在做的只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 给自己留一片蓝天,给自己一个美丽的家园;给自己留一片蓝天,让子孙后代能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下;给自己留一片蓝天,让小草给翠绿,让花儿更芬芳;给自己留一片蓝天,让地球妈妈再次展开笑容……

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召开,但很多人还是对“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实,“低碳”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在 “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每一样物品的生产都要消耗资源和能源,都会带来碳排放,你废弃的东西也许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购买新的生活用品,自然会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量。 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听说在网上转账,不仅能避免在银行排队,还能减少纸质单据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于是我便开始向朋友学习在网上购物、交水电费、交电话费等,非常省时省力。 我不仅在家中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在单位也是如此。比如,尽可能少用打印纸,用过的打印纸反面再打印一次,能通过网络传阅的材料、文件,都用电子邮件发给领导和同事。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这是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改变过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告诉你怎样计算“碳”消耗量,生活中的减碳常识有哪些?家庭“碳”排放量如何计算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你知道每天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吗?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785。也就是说,你用了100度电,等于你排放了大约5千克二氧化碳。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公升数乘以7。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碳强度系数”19。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91。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碳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种树就是“碳中和”的一种方式,需种植的树木数(棵)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3。这些金点子中,涉及到洗衣机节水、食物储藏、烹饪、厨房节水、厨房去污、居住节电节水、汽车出行、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节电。现在,这些金点子已经被整理好收入低碳生活指导手册中。如,同样长的洗涤周期,“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标准洗”更省电;如果每个汽车司机都注意给轮胎及时适当充气,车辆能效就能提高6%,每辆车每年就可以减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

低碳环保论文1500字

2009年12月7日的哥本哈根峰会在一夜之间让“低碳”的概念广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低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到2010上海世博会各大场馆设计中无所不在的环保理念,“低碳”注定要成为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所谓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则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样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多了,对气候就会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像现在全球特别关注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会自然现象就会接踵而来,所以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低碳生活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在1943年,有一件十分著名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洛杉矶。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其实造成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很简单: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当时所用汽油为含四乙基铅的汽油)。这些排放物,在阳光作用下,特别是在5月份至10月份的夏季和早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为了更好的做到“低碳”生活,我列举出了一些可行的的方式:1、 尽量少的穿牛仔裤,因为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来打磨,而且要对各种化工染料进行提取,排碳量高。因此,在面料选择上,不妨选择一些“低碳”材质,如棉质、亚麻、丝绸等天然织物,尽量避免选择化纤质地的服装。2、 最好不要使用私家车,每次出行,若使用私家车的话,每辆车所消耗能量的15%才被真正利用。3、 少用纸巾,制造纸巾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因此,可以使用手帕。4、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石油不可再生。5、 每当洗衣服的时候,最好攒够一桶衣服再洗,这样可以减少洗衣机的电功率,既节约了电,也节约了水。6、 少的使用塑料袋。一只塑料袋在超市里买,可能只有5角钱,可它造成的污染却是5的几十、几百倍。7、 夏季使用空调,最好把温度调至26摄氏度,这个温度最节约电量。8、 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所以我们要低碳生活,从小做起。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播种的灾难时,大自然已愤然回击。海洋与大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全球不论哪一个海域,不管它与工农业活动区有多么遥远,从北极冰岛到南极大陆,到处都不同程度的监测到有害物质,唉!我以前喜欢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绿如蓝,成记忆了吗?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所以我们要低碳生活,从小做起。

一:大自然发脾气了//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星星像一盏盏小灯,照亮着蓝色的美丽的地球。 地球不知转了多少亿年,有一天出现了一种像猴子一样的动物。开始,他们对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很友好。可后来,他们的智力开发了,贪心也越来越大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张开手来到处掠夺。 他们乱砍森林伯伯的头发和胡子,做自己喜欢的贺卡,还有一次性筷子、纸杯子,经常在地球伯伯肚子里掏他们喜欢的石油、煤、各种矿藏和宝石。 就这样,他们把地球的头发拔光了,剩下了一片片光秃秃的世界。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空调的东西,把天空阿姨的裙子钻出一个又一个的大洞来,打碎了太阳的神秘宫殿一束束像刀子一样的光倾泻到大地上。他们天天向大海里扔东西,海洋妈妈的孩子们都被那些脏东西给毒死了。 “我们不能这样等死,要想办法救自己。”森林伯伯对天空阿姨说。 “可是,我们该怎么办呢?”海洋妈妈皱着眉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我们去求见伟大万能的大自然女神吧,她一定会有办法的。”天空阿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们来到大自然女神面前,流着眼泪倾诉着自己的苦难。“我们必须消灭他们,否则,我们就活不成了!”森林伯伯咬着牙,攥着拳头,气狠狠地说。 “现在消灭他们,还有点太早。你们可以先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向他们出示黄牌警告。如果他们不悔改,再消灭他们也不晚。”大自然女神的眼睛里闪烁着慈祥的光芒。 “好吧,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海洋妈妈和天空阿姨一起说。 海洋妈妈先发怒了,刮起了十级台风,房顶被掀开了,庄稼被刮跑了。天空阿姨的眼泪汇集成倾盆大雨,洪水暴涨,大地很快成了一片汪洋。那些高大的树木、楼房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淹没了。奔跑的牛羊转眼间被洪水冲走了。 苍蝇、蚊子到处横行,高兴地传播着瘟疫。各种细菌都跑出来,争抢着表演自己的本事,看谁的杀伤力最大,看谁的破坏了最大! 从天空阿姨裙子的漏洞里,发射出一种可怕的光,那光中带着毒素,站在皮肤上,皮肤就腐烂了。 森林伯伯对孩子们说:“咱们的头发被拔光了,把大地都变成沙漠,让他们永远也见不到鲜花和草地。” 空气脏了,水脏了,鱼成群结队地死亡了,雄鹰在天空中消失了,光秃秃的大地上最后只剩下了一群群像猴子一样孤立无援的动物——猴子! 于是,有一天,他们问自己说:“现在我们该怎么生活呢?”二:有一天,我到楼下去玩。忽然,我发现有一个泡泡慢悠悠的在半空中飘着,在泡泡里面,似乎还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看见了,就跑过去腾空一跃,把泡泡给打破了,将那个东西拿了出来。它是一粒种子, 上面沾满了灰。我把灰洗掉以后,仔细的看着它。这一颗种子的表面晶莹透亮,似乎上面还有很清新的泥土味。这真是一颗奇怪的种子。我盯着它想了一会儿,就把它种在花盆里了。夜深了,这颗奇怪的种子在月色下悄悄的发芽了,和着汽车的“嘟嘟”声,伸展着柔嫩的枝条。第二天早晨,我来看种子发芽了没有,我刚看它一眼,就惊叫起来:“哇!”爸爸妈妈应声而来,看见它以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原来,这粒种子已经长成一米多高的小树苗啦!只见它枝繁叶茂,每一片树叶上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我刚想靠近看一个究竟,小树却躲开了我。第三天,我再来看它的时候,它已经长成了一颗五六米高的大树,花盆已经被挤碎了。我们只好征求管理处的人员同意,把它移植到了楼下的院子里。很快,这里有怪树的消息传了出去,一个个记者闻声而来,闪光灯不停的闪烁。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看着这一棵怪树,激动地说“:原来这种树真的没有绝种!”我们听他的话得知,这棵树的名字叫做神奇木,它的树皮可以医治百病,而且,它还有知觉,枝干还能动。听完描述后,人们问我这一粒种子从何处得到的,我指了指天空,告诉他们:“从天而降!”我家这里有神奇木的消息从此成为了“爆炸”性新闻,人们一个个不惜一切代价来看神奇木,国家只好派出警察来进行保护,这虽然让这里有了一阵子的安宁,但是好景不长,神奇木的树皮能医治百病这一功能引发了人们的贪欲,使更多的人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趁着夜色去割树皮。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神奇木在对我讲话:“救救我吧,小兄弟!我原本是来这里找祖先的,还打算长住下来。可是现在,我要离开了。为了报答你,我给你一粒种子,再见!”第二天,我被楼下的吵闹声吵醒了,我在阳台上往下看,发现神奇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我难过地走回了房间,发现床头柜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那是神奇木留给我的种子!我捧着这颗种子,看着它。虽然它上面没有一丝生机,但是,我相信,有了它,一定会有奇迹发生……三:今天是6月5日----人类的世界环境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召开环保大会,商量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与此同时,自然界的环保大会也在悄然进行着。 大家都早早地来到会场。突然,一股恶心的臭味传来,使大家都不由得捂住鼻子。 “什么东西呀?” “这味儿真难闻。” “是谁这么臭呀?” “是我,我是水!”一个细小的声音回答。大家一看,啊,这是水吗?这是那清澈的水吗?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滩黑黑的发着恶臭的东西。 象伯伯关心地问:“是谁把你弄成这副模样的?” “是呀!”小鹿也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水听了大家关切的询问,忍不住流出了眼泪。“我本是清澈透明的, 可那人类却从不爱护我,他们把工厂的废水往我体内排, 把垃圾往我身上倒, 甚至把有毒的物质也往我身上扔,把我污染得面目全非, 结果造成人类严重缺水, 而我也重病缠身, 连小动物沾了我也会生病,我……” 水的哭诉还没讲完, 只见一团乌黑的气体飘进了会场,没等大家发问, 它却抢先开了口:“大伙儿都看见我现在的样子了吧?可又有谁能想到我曾经是多么洁净的空气呀!” 大家听了都非常惊讶。 空气咳嗽了两声, 又接着说:“洁净的空气难道不是生命的必需品吗?但人类却把工厂烟囱里的废气、毒气全部排放在我身上。幸好有树木帮人类和万物净化空气,不然的话,大家吸入被污染的空气都会得病的。 “可惜我们也无能为力了。”一个声音从角落里传出来。 原来是站在旁边的一棵小树在说话,“因为我的同伴越来越少了。我们树木家族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我们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的氧气,而且我们的树根还能抓住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呢!可是人类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还大肆砍伐我们,使我们家族成员越来越少了,害得小鸟们也无家可归了。” “我们早已是无家可归者了。”一只东北虎站出来说,“由于森林越来越少,加上人类的猎杀,现在我的家族成员屈指可数,全国野生东北虎只剩下不到20只了。” 最后,大家都沉默了。它们都在想:今天,人类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使我们无家可归;明天,他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样也会无家可归! 四:烈日曝晒,河水干枯,地面龟裂。一株坚强的蒲公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到一个比这儿更美好的地方生活,正与太阳抗争着。风姑娘轻盈地走过来,把小蒲公英带走了。 小蒲公英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妈妈曾经说过的美丽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 小河纵横交错,成千上万的树桩光秃秃地站在荒地上,一座座钢筋铁骨的高楼密密麻麻地挤在大地上……小蒲公英揉揉眼睛,再一次看了看这世界。那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树林、漫山遍野的鲜花还有松软的土地在哪儿呢? 风姑娘牵着小蒲公英飞到了海滩边,说:“孩子,你就在这儿安家吧!”小蒲公英望望这片土地,海滩边几棵芦苇低垂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匍匐在地上。海面上黑乎乎的一片,浮着许多死去的小鱼,一只小海鸥努力地清理着自己身上的石油污迹。小蒲公英问道:“小海鸥,这儿我可以生活吗?”小海鸥哀伤地说:“我多想有个朋友啊,可是这儿被石油污染了,小鱼们也死去了,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小蒲公英向风姑娘摇摇头,于是他们离开了海滩。 “我带你到森林去吧,那儿一定可以让你安家。”风姑娘温柔地说。妈妈说过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可以为他们遮雨蔽日,小蒲公英憧憬着。他们飞过海滩,越过了海洋,来到了大森林。小蒲公英听见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他瑟瑟发抖,低头往下看。大森林里堆满了血淋淋的动物尸体,它们的尸体被太阳炙烤着,心却浸在冰冷的血泊里;猎人们正带着猎枪瞄准小动物;不远处,伐木商们正忙着将一棵棵参天大树往外运;一只小麻雀正从一棵倒下的大树飞到另一棵大树上,它哀鸣着…… 小蒲公英无助地望着妈妈所在的方向,低下了头。“妈妈,我的家在哪里?”风姑娘轻轻抚摸着小蒲公英,正想将它带走。小蒲公英突然间挣脱了风姑娘的手,它要去找属于自己的家。小蒲公英飞到了高山上,高山上架着高压电缆,设有核电站,那里充满了各种射线;小蒲公英飞到了小河边,那里的工厂污染了河流,一只疯猫正疯狂地跳着舞;小蒲公英飞到了沙漠边……小蒲公英终于在一座楼房的阳台上找到了安身之处,那儿有一小撮泥土可以供它落脚,那儿没有杀戮没有污染,小蒲公英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然后茁壮地成长。它等呀等呀,可是大雨始终没有到来,于是,它开始渴望哪怕是一滴水也好。有一天,小蒲公英欣喜地感到有一滴水落在了它的身上,它急忙睁开了眼睛,然后又忧伤地闭上了眼睛。原来那是一个孩子面对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在哭泣! 小蒲公英静静地等待着,一直到现在,它还在静静地等待着……

一:大自然发脾气了//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星星像一盏盏小灯,照亮着蓝色的美丽的地球。 地球不知转了多少亿年,有一天出现了一种像猴子一样的动物。开始,他们对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很友好。可后来,他们的智力开发了,贪心也越来越大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张开手来到处掠夺。 他们乱砍森林伯伯的头发和胡子,做自己喜欢的贺卡,还有一次性筷子、纸杯子,经常在地球伯伯肚子里掏他们喜欢的石油、煤、各种矿藏和宝石。 就这样,他们把地球的头发拔光了,剩下了一片片光秃秃的世界。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空调的东西,把天空阿姨的裙子钻出一个又一个的大洞来,打碎了太阳的神秘宫殿一束束像刀子一样的光倾泻到大地上。他们天天向大海里扔东西,海洋妈妈的孩子们都被那些脏东西给毒死了。 “我们不能这样等死,要想办法救自己。”森林伯伯对天空阿姨说。 “可是,我们该怎么办呢?”海洋妈妈皱着眉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我们去求见伟大万能的大自然女神吧,她一定会有办法的。”天空阿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们来到大自然女神面前,流着眼泪倾诉着自己的苦难。“我们必须消灭他们,否则,我们就活不成了!”森林伯伯咬着牙,攥着拳头,气狠狠地说。 “现在消灭他们,还有点太早。你们可以先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向他们出示黄牌警告。如果他们不悔改,再消灭他们也不晚。”大自然女神的眼睛里闪烁着慈祥的光芒。 “好吧,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海洋妈妈和天空阿姨一起说。 海洋妈妈先发怒了,刮起了十级台风,房顶被掀开了,庄稼被刮跑了。天空阿姨的眼泪汇集成倾盆大雨,洪水暴涨,大地很快成了一片汪洋。那些高大的树木、楼房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淹没了。奔跑的牛羊转眼间被洪水冲走了。 苍蝇、蚊子到处横行,高兴地传播着瘟疫。各种细菌都跑出来,争抢着表演自己的本事,看谁的杀伤力最大,看谁的破坏了最大! 从天空阿姨裙子的漏洞里,发射出一种可怕的光,那光中带着毒素,站在皮肤上,皮肤就腐烂了。 森林伯伯对孩子们说:“咱们的头发被拔光了,把大地都变成沙漠,让他们永远也见不到鲜花和草地。” 空气脏了,水脏了,鱼成群结队地死亡了,雄鹰在天空中消失了,光秃秃的大地上最后只剩下了一群群像猴子一样孤立无援的动物——猴子! 于是,有一天,他们问自己说:“现在我们该怎么生活呢?”二:有一天,我到楼下去玩。忽然,我发现有一个泡泡慢悠悠的在半空中飘着,在泡泡里面,似乎还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看见了,就跑过去腾空一跃,把泡泡给打破了,将那个东西拿了出来。它是一粒种子, 上面沾满了灰。我把灰洗掉以后,仔细的看着它。这一颗种子的表面晶莹透亮,似乎上面还有很清新的泥土味。这真是一颗奇怪的种子。我盯着它想了一会儿,就把它种在花盆里了。夜深了,这颗奇怪的种子在月色下悄悄的发芽了,和着汽车的“嘟嘟”声,伸展着柔嫩的枝条。第二天早晨,我来看种子发芽了没有,我刚看它一眼,就惊叫起来:“哇!”爸爸妈妈应声而来,看见它以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原来,这粒种子已经长成一米多高的小树苗啦!只见它枝繁叶茂,每一片树叶上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我刚想靠近看一个究竟,小树却躲开了我。第三天,我再来看它的时候,它已经长成了一颗五六米高的大树,花盆已经被挤碎了。我们只好征求管理处的人员同意,把它移植到了楼下的院子里。很快,这里有怪树的消息传了出去,一个个记者闻声而来,闪光灯不停的闪烁。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看着这一棵怪树,激动地说“:原来这种树真的没有绝种!”我们听他的话得知,这棵树的名字叫做神奇木,它的树皮可以医治百病,而且,它还有知觉,枝干还能动。听完描述后,人们问我这一粒种子从何处得到的,我指了指天空,告诉他们:“从天而降!”我家这里有神奇木的消息从此成为了“爆炸”性新闻,人们一个个不惜一切代价来看神奇木,国家只好派出警察来进行保护,这虽然让这里有了一阵子的安宁,但是好景不长,神奇木的树皮能医治百病这一功能引发了人们的贪欲,使更多的人宁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趁着夜色去割树皮。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神奇木在对我讲话:“救救我吧,小兄弟!我原本是来这里找祖先的,还打算长住下来。可是现在,我要离开了。为了报答你,我给你一粒种子,再见!”第二天,我被楼下的吵闹声吵醒了,我在阳台上往下看,发现神奇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我难过地走回了房间,发现床头柜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那是神奇木留给我的种子!我捧着这颗种子,看着它。虽然它上面没有一丝生机,但是,我相信,有了它,一定会有奇迹发生……三:今天是6月5日----人类的世界环境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召开环保大会,商量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与此同时,自然界的环保大会也在悄然进行着。 大家都早早地来到会场。突然,一股恶心的臭味传来,使大家都不由得捂住鼻子。 “什么东西呀?” “这味儿真难闻。” “是谁这么臭呀?” “是我,我是水!”一个细小的声音回答。大家一看,啊,这是水吗?这是那清澈的水吗?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滩黑黑的发着恶臭的东西。 象伯伯关心地问:“是谁把你弄成这副模样的?” “是呀!”小鹿也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水听了大家关切的询问,忍不住流出了眼泪。“我本是清澈透明的, 可那人类却从不爱护我,他们把工厂的废水往我体内排, 把垃圾往我身上倒, 甚至把有毒的物质也往我身上扔,把我污染得面目全非, 结果造成人类严重缺水, 而我也重病缠身, 连小动物沾了我也会生病,我……” 水的哭诉还没讲完, 只见一团乌黑的气体飘进了会场,没等大家发问, 它却抢先开了口:“大伙儿都看见我现在的样子了吧?可又有谁能想到我曾经是多么洁净的空气呀!” 大家听了都非常惊讶。 空气咳嗽了两声, 又接着说:“洁净的空气难道不是生命的必需品吗?但人类却把工厂烟囱里的废气、毒气全部排放在我身上。幸好有树木帮人类和万物净化空气,不然的话,大家吸入被污染的空气都会得病的。 “可惜我们也无能为力了。”一个声音从角落里传出来。 原来是站在旁边的一棵小树在说话,“因为我的同伴越来越少了。我们树木家族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我们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的氧气,而且我们的树根还能抓住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呢!可是人类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还大肆砍伐我们,使我们家族成员越来越少了,害得小鸟们也无家可归了。” “我们早已是无家可归者了。”一只东北虎站出来说,“由于森林越来越少,加上人类的猎杀,现在我的家族成员屈指可数,全国野生东北虎只剩下不到20只了。” 最后,大家都沉默了。它们都在想:今天,人类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使我们无家可归;明天,他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样也会无家可归! 四:烈日曝晒,河水干枯,地面龟裂。一株坚强的蒲公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到一个比这儿更美好的地方生活,正与太阳抗争着。风姑娘轻盈地走过来,把小蒲公英带走了。 小蒲公英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妈妈曾经说过的美丽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 小河纵横交错,成千上万的树桩光秃秃地站在荒地上,一座座钢筋铁骨的高楼密密麻麻地挤在大地上……小蒲公英揉揉眼睛,再一次看了看这世界。那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树林、漫山遍野的鲜花还有松软的土地在哪儿呢? 风姑娘牵着小蒲公英飞到了海滩边,说:“孩子,你就在这儿安家吧!”小蒲公英望望这片土地,海滩边几棵芦苇低垂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匍匐在地上。海面上黑乎乎的一片,浮着许多死去的小鱼,一只小海鸥努力地清理着自己身上的石油污迹。小蒲公英问道:“小海鸥,这儿我可以生活吗?”小海鸥哀伤地说:“我多想有个朋友啊,可是这儿被石油污染了,小鱼们也死去了,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小蒲公英向风姑娘摇摇头,于是他们离开了海滩。 “我带你到森林去吧,那儿一定可以让你安家。”风姑娘温柔地说。妈妈说过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可以为他们遮雨蔽日,小蒲公英憧憬着。他们飞过海滩,越过了海洋,来到了大森林。小蒲公英听见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他瑟瑟发抖,低头往下看。大森林里堆满了血淋淋的动物尸体,它们的尸体被太阳炙烤着,心却浸在冰冷的血泊里;猎人们正带着猎枪瞄准小动物;不远处,伐木商们正忙着将一棵棵参天大树往外运;一只小麻雀正从一棵倒下的大树飞到另一棵大树上,它哀鸣着…… 小蒲公英无助地望着妈妈所在的方向,低下了头。“妈妈,我的家在哪里?”风姑娘轻轻抚摸着小蒲公英,正想将它带走。小蒲公英突然间挣脱了风姑娘的手,它要去找属于自己的家。小蒲公英飞到了高山上,高山上架着高压电缆,设有核电站,那里充满了各种射线;小蒲公英飞到了小河边,那里的工厂污染了河流,一只疯猫正疯狂地跳着舞;小蒲公英飞到了沙漠边……小蒲公英终于在一座楼房的阳台上找到了安身之处,那儿有一小撮泥土可以供它落脚,那儿没有杀戮没有污染,小蒲公英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然后茁壮地成长。它等呀等呀,可是大雨始终没有到来,于是,它开始渴望哪怕是一滴水也好。有一天,小蒲公英欣喜地感到有一滴水落在了它的身上,它急忙睁开了眼睛,然后又忧伤地闭上了眼睛。原来那是一个孩子面对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在哭泣! 小蒲公英静静地等待着,一直到现在,它还在静静地等待着……

低碳环保论文2000字

你是山径的吧?

2000字太多了少点行不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2~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春节期间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即京梅与郭耕合著的《地球伦理》。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因为,地球发生了问题。“地球怎么了?1这是两位作者开门见山发出的一问,其实也是作为读者的我辈,常常感到纠结的问题。北京这个冬天超过一百天未见雪花,这难道是正常的吗?坐在温暖的书房里,窗外是初阳的勃勃生机,我捧读此书,心里想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地球本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但对于它,我们却越来越感到陌生和恐惧。我们不知道在最近的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尽管有许多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比如《2012》。 传说往往把地球的毁灭归于宿命,归于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其实,地球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源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和自以为是。如果说人类有原罪的话,那么,这就是它的原罪之一。和地球的生命长度相比,人类的历史微乎其微,但人类始终没有学会以谦逊的态度处理与地球的关系,不肯承认我们在与地球有关的时间-空间中所处的次要地位。相反,在很多时候,人类是以征服者自居的。虽然它曾是地球所创造的众多物种之一,但在与其他数百万物种的激烈竞争中,人类竟然脱颖而出,逐步占了上风,在其他竞争者面前掌握了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最近这一百个世纪,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已经变得高不可攀,不仅自命为万物之灵,而且以万物皆备于我的心态君临地球。如果说,我们对于人类在迄今为止一万个世纪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内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遭遇的艰难困苦所知甚少的话,那么,对于最近这一百个世纪人类究竟做了什么,我们还是比较清楚的。 京梅与郭耕在其著作中所探讨的就是这一百个世纪之内的情形。我不知道是否与郭耕一直在做动物保护有关,书中比较多地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其中专有一章聚焦触目惊心的人类餐桌,进而讲到动物的处境,再进一步讲到自然环境,讲到森林、湿地的破坏,河水的被污染。他们选择对话的方式,多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切入,很少讲大道理,但其中又隐含着必不可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别突出的是,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思想在他们的议论中都有所体现;他们未必是其信徒,但他们的一些论述未必不能成为当今提倡“地球伦理”、“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思想资源。他们的谈话,轻松自然,生动活泼,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书中对于“素食”近乎神圣的强调,其中讲道:“素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内修,一种内敛,一种学养,人应该有所禁忌,素食,既是行为举止的改变,更是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是从人的精神、道德层面讲的,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约束;他们还从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界内部关系中发展出一套逻辑,强调素食对于平衡各种关系的重要性。比如他们讲到,如果全人类都选择肉食,则地球的石油储藏只能消费13年,而如果全人类都选择素食,则可以延长至260年。 还有,过度肉食已经使得中国土地不堪重负,甚至雪上加霜,草场沙化,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能源过度消耗;还有,为了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对野生动物大规模地屠杀,很多物种灭绝,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最后,他们归结到一种理念,就是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也正是他们对于地球伦理的一种解释,一种认定。 我想,这里所谓回归自然,恐怕还不是要把人类轰到森林里去,重新过上茹毛饮血的日子,这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使人类认清自己在自然中,也就是地球中的地位,别把自己当成统治地球的暴君,别以为自己有多少特权,要学会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平共处,平等相待。 这不仅是素食还是肉食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信仰和世界观的问题。人类从自身经验中发展出来的人道主义,其实就相当于现代世界的宗教,它与以往宗教的区别就在于,它相信人的力量,维护人的尊严,相信人的至高无上性。它的积极的一面,是引领人类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包括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工农业;而它的消极的一面,则表现为以人为中心来规划这个世界,最初的动因也许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和反抗超自然的上帝的需要,但随着人类知识和力量的增加,人道主义那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就有可能破坏人与整个世界的和谐关系。 然而,希望人类放弃人道主义,从而选择一种更好的世界观,其实是比放弃肉食,选择素食更难实现的目标。在这里,自然保护问题也许会陷入两难,因为,以人道主义为底色的自然保护论者,往往还是从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现实出发,主张保护对人类有用的资源。 事实上,自然是个有机的整体,有用与无用,都是地球的一部分,按照佛学的说法,一粒微尘也是有灵性的,也是应该平等相待的,只保护“资源”,不顾及其他,这样的环保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人类才会有未来。这个未来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也许没有人知道,但它恰恰给人类提出了一个真正的理论问题,也是对于人类智慧的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