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视觉背景,促进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还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
发表时间:2015/11/11
-
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的思考
【摘 要】【摘要】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作为工作多年的品德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发表时间:2023/12/10
-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灵动起来的小学教育策略
【摘 要】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同学、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通过教
发表时间:2015/07/28
-
品德与社会课中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应用研究
【摘 要】杨萍(1983),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一、研究起因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
发表时间:2015/07/24
-
农村牧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境教育
【摘 要】摘 要:如今,我国农村牧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存在有些问题,尤其是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的课堂效率甚微。因此,农村牧区小学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每
发表时间:2015/08/27
-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摘 要】【摘要】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经济建设的目标,同时又是思想建设的内容,既要有法律的保障,又要有思想道德的维系。社会的和谐,是由构成社会的诸要素的和谐来实现的。人——是
发表时间:2015/08/14
-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 要】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建平县的《品德与社会》课改实验工作正在扎实、有效、稳步地推进之中。《品德与社会》在近半年的实验进程中,理念在冲击,思维在碰撞,观念在更新,方式在
发表时间:2015/07/06
-
社会正义与道德意识的自觉
【摘 要】摘 要:社会正义是政治哲学永恒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解决的思路上 ,逐步形成了制度与人心二元对立的中西两极思维。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 和中国文
发表时间:2015/07/08
-
中学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思考
【摘 要】【摘 要】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教育,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课 社会实践
发表时间:2015/07/07
-
引进源头活水 重组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方式
【摘 要】一、引入网络资源,让教材更有朝气 1.用最新的资讯充实教材,让教材更具吸引力。自新课改实施以来,2011年对课标也已作了一次全面的修订,但使用的教材的框架和内容还是基本没变
发表时间:2015/07/18
-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方式探讨
【摘 要】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对学生进行服务、管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如何
发表时间:2015/07/28
-
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具体思路分析
【摘 要】摘要: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是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笼,让品德与社会课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如,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创新性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知行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气勃勃;教师积极鼓励,课堂如沐春风。 关键词:创新;品德
发表时间:2023/12/09
-
巧设教学情境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
【摘 要】[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04
-
现代信息技术让品德与社会教学锦上添花
【摘 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能把道德行为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定发展目标,自觉内化,以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发表时间: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