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发布时间:2015-07-04 09:06
【摘 要】文章阐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辅导员引导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人际交往引导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引导的必要性
  
  1.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交流信息、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切磋学问、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大学生通过交往在学习、思想、性格、才能、情趣等许多方面相互取长补短,这种互补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沟通情感,有助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人的感情需要宣泄,也需要交流。大学生之间有许多共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时常会感到失落、孤独、紧张、焦虑等情感体验,需要与人倾诉,需要通过交往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情绪,维护好身心健康,感受美好的生活。
  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年纪轻,阅历少,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与经验,因此在交往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个别人身上甚至产生了极端的后果。如果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我国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根据我们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的经验,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大比例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引起的。因此,高校辅导员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引导
  
  1.自我中心的影响与引导
  自我中心是指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去认识和处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难与人相处,这种人自私、自利、自负,做人处事都是以自我为标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总是强调自我需要的理由,从不考虑他人的需要与要求。
  对待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地引导,纠正他的自我认知,让他客观地评价自己,要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集体中去,让他为他人服务,为集体做事,在参与和付出中感受快乐、体会成就感,培养关心他人,乐于贡献的优良品质。同时要教会他们交往和与人相处的技巧,帮助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正视集体的力量。更为重要是要对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测试的知识,使其能凭借心理测试工具对照心理健康标准了解自己,提高他们的心理防卫能力,预防上述心理状态产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自我调节。
  2.自我封闭的影响与引导
  自我封闭通常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试图与世隔绝。在我们接触的学生中有的人与同学、老师交往缺乏兴趣;有的人不善交际,不知道如何与同学、老师接触;有的人自视清高,不屑与周围的“凡夫俗子”交往;有的人怕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和同学、老师交往;有的人只有狭小圈子,把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他们与大多数人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长久下去,由于缺乏正常的交往而孤独。
  从以上自我封闭的影响和表现来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引导:
  首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辅导员要引导他们转变认识,就是要有改变自我封闭的愿望,了解自我封闭的危害性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才有可能从自我封闭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其次,就是要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他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自我封闭的人只有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接触他人,建立社会关系,从心理上感受到周围的人是友善和真诚的,这样才能逐步从自我封闭的阴影中走出来。辅导员关键就是要帮助他们拆除心灵上自我封闭的屏障,才能从根本摆脱自我封闭的阴影。
  再次,要为自我封闭的学生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辅导员对有自我封闭心理的学生要亲近、关心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针对他们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特点,要选择他们有兴趣的话题与他们交谈;要根据他们喜欢独处、不喜欢热闹场面的特点,引导他们参与演讲赛、舞会、野炊等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在集体中的快乐,从个人的小圈子中走出来,投入到集体的怀抱中来。
  3.过分自卑的影响与引导
  自卑通常是指人们由主观和客观而造成的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过分自卑的人心理总是罩着一层凡事不如人的阴影,害怕交往、心存疑虑、行为退缩,缺少足够的耐挫力,遇到不顺利的事总认为是个人能力差,埋怨命运不好。有些人甚至有“社交恐惧症”等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人看事看人都是静止的,不能从发展的角度去看事物,以至陷进自卑的苦水中不能自拔。
  对待过分自卑的学生,辅导员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了解他人。要让学生明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这种相互间的差异是无法相比的。因为,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没有必要时时、事事、处处与人比长短,关键是要自己能够认识和把握好自己。要引导学生正视自我,了解自己的缺陷,正确对待挫折,以勤补拙,扬长避短。同时,要全面了解与考察学生的特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恰当的运用好场合,让他们展现自身的优势和才能,感受到成功,找到克服自卑的动力。但要注意的是,大学生自卑的原因千差万别,辅导员一定要全面观察深入调查了解,找出原因,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及时进行指导,达到克服自卑的目的。
  4.猜疑心重的影响与引导
  猜疑是一种无根据的推测,凭个人的好恶,先入为主,先下结论再找原因的一种性格特征。猜疑心重的学生对别人总是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对他人有戒心,总是戴着面具看人和与人交往。面对这种学生,辅导员要采用的引导方式是:
  一是要引导学生消除疑心。消除疑心最根本的就是要去掉私心,只有做到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要教育学生为人坦诚、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引导学生及时与同学真诚坦率的交换意见。当出现疑问和不同意见时,应冷静、诚恳、坦率,把疑问和意见摆出来,心平气和与对方交流。这样才能消除疑心,以诚相见,达成共识。
  二是要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实事求是的处人处事。教育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要主观武断,要从事实出发,对人对事深入全面观察以后再作判断,摆脱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
  三是教育学生正确把握好自我价值。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中、在集体中,他是他,你是你,谁也替代不了谁。在认识他人、了解社会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无端的怀疑他人,对他人言行也不要太在意,得失思想不要太重。同时要提醒学生防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问题外,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嫉妒心重、孤独固执、过分期待、欺骗、虚伪等,辅导员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2]胡凯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4.

上一篇:测谎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

下一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