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编导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研究论文(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08:56

  

第1篇: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对于高校中舞蹈编导人才的培育来说,需要同学们拥有本专业的技能、文化的视野、艺术的修养、实践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因此,这相对于单纯的培养舞蹈表演者来说会更复杂,需要学校将舞蹈编导人才培育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式。尤其是现阶段高校扩展招生的情况下,标准的舞蹈编导教学对学生们的个性、素质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舞蹈编导老师必须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方式,促进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效性。


  一、高校中舞蹈编导专业学生表现出的问题


  1同学们缺少意志力


  对舞蹈编导主业的同学们来说,对身体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因为舞蹈编导专业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超强的训练,会消耗掉同学们的体能,这就需要学生们要有良好的体力。此外,一个良好的舞蹈作品是需要学生长期磨炼以及不断修改才能够使作品得到很好的发挥,然而现阶段的学生缺少一定的耐力,就需要老师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其思维能力。老师要满足同学创造和求知的需求,拓展其对文化的视野和对艺术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其走向艺术修养的创作之路。


  2同学们缺失兴趣


  兴趣反映了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与热情。因此,只有感兴趣,才能使同学为了专业的学习而努力,静下心来去研究,这样的精神状况,对舞蹈编导人才的培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倘若在不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舞蹈创作,也将是不完美的作品。这就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优劣以及观众对舞蹈产生的共鸣。在编辑舞蹈的过程中,首先要让编导明白舞蹈对其自身的意义,想要表达出怎样的情感,才能够带动自身的灵感,编辑出令人满意的舞蹈。老师要在根本上激发同学们对舞蹈编辑的热爱,才能够提升课堂效率。老师在积极引导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带领同学们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的实现做进一步的努力。


  二、高校中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


  1以创新性专业人才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


  对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培育,主要专注与编导专业的办学特色[1]。在高校中,舞蹈编导的专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为了能够更好适应教学发展的目标以及独特性的办学思想,高校基本会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舞蹈编导教育工作的重点。舞蹈编导人才的培育,不单单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沿用与发展,而是需要在现有的状况下,利用有助于自身进展的优势进行新思想的教学。


  2逐渐的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高校拥有独特的办学特色与创新思想,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只有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完美融合,才是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创建出既满足同学们的发展特色,又要满足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目标,使高校对舞蹈编导专业人才进行培育的重点。培养出一大批具备专业舞蹈知识和表演技术的人才,也是高校创建现代化教育管理与发展的基础。


  3同学们既具备专业的知识基础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对于舞蹈知识的培养,并不单单是指掌握舞蹈编导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而是利用对一定舞蹈的编辑,可以在抒情和叙述等方面展现出的热爱生活、反映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在心灵上震撼观众。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者,不仅要掌握对舞蹈感性的认识,更要在理性上把握好舞蹈编导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手段,可以把抽象的事物更为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但是,除了可以熟练使用舞蹈的知识,更应该把中国的文化展现出来[2]。在舞蹈多元化的当下,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自身的道德思想结合起来,才能够将不同类别与风格的舞蹈得以汇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将其表现出来,这才是高校中舞蹈编导专业人才最根本的文化素质。


  三、加强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提升同学们自身的文化素质


  首先,舞蹈编导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了解舞蹈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审美与学习能力,能善于发掘现实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并将这些美的东西运用舞蹈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不单单要求同学们具有能够观察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感悟生活。


  其次,舞蹈是通过同学们借助自身的肢体表现能力而展现出的语言,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专业的人才德、智、体三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够适应环境的考验,并拥有吃苦的精神。尤其在增加自身身体素质的方面,要大力增强此方面的培训。


  最后,由于舞蹈来自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3]。因此,让同学们拥有良好的心理情绪可以反映出同学对自我展的状况以及个人的审美能力,这对于整个舞蹈编辑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提升高校中同学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高校中,对同学们理论知识的培养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与时间,这对同学们的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就相对较弱,对将来的实践操作和就业机会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学们在课堂教学中对老师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虽然也是实践的一种,但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是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舞蹈动作进行结合,并跟上音乐的节拍,这同时也是提升学生们舞蹈节奏的一种方法。


  3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变创新教学的模式


  对高校舞蹈编导专业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查可以知道,有些高校对于舞蹈编导专业的课程并没有相对合理的设置,最突出表现在时间的安排上。由于高校所要进行的各类活动和比赛比较多,因此对课程的安排中设置了较大一部分休息的时间,而这些休息的安排并没有通过知识实践的课程展现出来。所以,在保障确保理论课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基础上,再把多余的时间进行合理的使用,才能够将理论课程利用实践的方式展现出来,使知识得到提升。舞蹈编导老师要在安排编导课程的时候,适当引导同学们的创新能力[4]。


  4通过课余的时间增强交流


  沟通和交流是增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多元化舞蹈编导专业的今天,更需要把个人的观点和大家进行共同分享,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同学们在互相交流中,能够使自己对文化的传承与向往得到培养,从同学们对审美的角度提升其舞蹈的效果,这对于提升我国民族文化与品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


  高校中,对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任务,同时需要各个方面不断努力。对于人才的培育模式,不但要保证其质量,更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性地培育出一批拥有专业技能的實用型人才,让更多舞蹈编导专业的同学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推动我国舞蹈编导专业不断发展。


  作者:吕明珠

  第2篇: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电视节目类型日益丰富,制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基本适应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然而进入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后,网络节目越来越多,加剧了电视节目行业竞争激烈。这种情况下,电视编导必须运用创新思维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类型、形式、内容,减少节目同质化,提高电视节目品质,走“内容为王”发展道路。为此,需要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增强电视编导的创新意识,以创造出品质更高的电视节目。


  1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概述


  1.1内涵


  创新本身是一种能力,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所谓的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认证。电视节目制作包括节目规划、拍摄、编辑等多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创意,而创意主要来源于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人物,从整体上把握的节目定位、形式及内容,是否具备创新思维直接决定着电视节目的创意性。所以,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是电视节目有创意、有新意的关键,想要提高电视节目品质,必须加强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


  1.2特点


  1)时代性。艺术来源生活、反映生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理应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社会风貌,体现时代精神,確保节目内容符合社会实际情况和需求,这就要求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电视编导要掌握电视节目的时代性,反映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以促进电视节目发展。


  2)开放性。推陈出新、开拓创新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条件,也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基础。想要促进电视节目发展,唯有提高电视节目制作的开放性,积极借鉴国外成功节目的技术、经验,从中吸收精华并为自己所用。所以,开放性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电视节目制作必备的特征。


  3)新颖性。新颖性是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主要体现在节目理念新、节目观点新、节目风格新、节目主题新、节目形式新、节目制作手法新等方面。在艺术领域,创作的新颖性一直是追求目标之一。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制作自然不能固步自封,要广纳谏言,开拓创新,提高节目本身的新颖性。


  1.3构成


  电视编导创新构成的主要内容是发散性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体现在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电视编导进行节目编制时,借助发散性思维创造节目主题、风格、形式、内容等,使节目以一个新颖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保证电视节目的时代性、开放性新颖性。


  电视节目制作思维发散的同时也应有一定的收敛,准确把握电视节目的定位、风格,使之与社会、时代相适应,符合人们的需求、社会主流意识,宣传正确价值理念,传播社会正能量。从以上两个方面看,电视编导通过发散性思维收集相关的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加以分析、比较、整合,最终以合理形式表现出来,为观众呈现新颖的电视节目。


  2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电视编导想要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需认真考虑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影响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电视理论认识程度。部分电视编导对电视理论及其制作的认识不深,倾向于自身价值取向,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不能体现社会、人们的需求,与观众的审美需求不符,进而降低节目效果。第二,创作环境。电视编导所在单位的机构体制对创新思维培养有着显著影响,如果单位内部不鼓励艺术创新,不能创设一个百花齐放的创作环境,就不能有效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因此,单位要为电视编导创造一个艺术创新氛围,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鼓励电视编导节目创新,利于发展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第三,创作激情。电视编导的创作激情直接影响着创作行为,在创作激情不高情况下很难开展有效的创新活动,所以创新激情影响着创新思维养成。


  3电视编导创新机制的培养分析


  1)强化创新意识。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电视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决定着节目品质。为此,电视编导必须树立创新观念,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电视节目的形式、主题、风格、内容等,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提取、改造,进行艺术化的创作,制作高品质的电视节目。


  2)将创新变成节目制作的习惯。创新思维机制养成是一个漫长过程,电视编导想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应当将创新视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种习惯,成为电视节目制作必备的能力。在很多电视节目制作中,不少电视编导循规蹈矩,创新思维不足,难以做出有益的创新行为,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新颖性。为此,电视编导应当不断促进自己对电视节目的研究,重新思考节目的形式、主题、风格及内容等,反复推敲电视节目,避免思维定势,使创新思维成为节目制作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3)了解节目创作需求。电视制作创新讲究新颖、开放,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收敛,应当基于电视节目定位、类型等进行思维发散,确保电视形式与内容符合观众的需求。为做到这一点,电视编导必须充分认识电视节目创作需求,准确了解节目定位、类型等内容,根据节目定位进行有益的创新活动,避免走上错误的创作思维轨道,使节目内容、表现形式与节目定位相适应,达到艺术统一效果。


  4)不断开展推陈出新活动。推陈出新的目的主要是吸取旧方法、旧思维的精华,借鉴其他节目的制作经验,结合社会、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电视节目创新,制作具有新意的高品质电视节目。在这一过程中,电视编导要善于分析与借鉴,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节目制作手段制作节目,不断的推陈出新,形成良好的电视节目创新机制,促进电视节目不断发展。


  5)引入竞争机制。目前,电视行业存在很多同类型节目,电视节目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优秀的电视节目总是富有新意的,摆脱了千篇一律,所以节目创新是重要的。为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可以在电视节目制作上引入竞争机制,激发电视编导的创作激情,不断开拓创新,使电视节目推陈出新,符合观众的审美趣向。同时,也鼓励电视编导参与作用竞争,利于激发电视编导的创造动力,不间断地进行节目创新,形成较好的创新思维机制。


  6)发展电视编导的多向思维能力。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关注于生活细节,并对生活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众所周知,电视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再现。电视编导必须善于观察与分析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然后加以改造、加工,以新的视角编制电视节目,提高电视节目的创新性。定势思维影响着多向思维能力的养成,对创新思维培养有不利的影响。电视编导日常工作中要多多思考,加强自身学习,开拓视野,发展思维发散的能力,避免定式思维,摆脱单向思维的局限性。


  7)提高专业素养,把握时代脉搏。良好的专业素养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培养的基础,要想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必须提高电视编导专业素养。电视编导所在单位注重电视编导岗位培训,组织多样的培训与学习活动,畅通职业能力发展渠道。在此基础上,电视编导利用新方法、新技术等制作电视节目,紧贴时代脉搏,突显出电视节目创新的时代性。


  4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编导创新思维不仅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及品质,也会影响电视收视率。为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应当注重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維,形成良好的节目创新机制,促进电视编导对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等进行有益的创新,从根本上提高电视节目制作品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审美趣味。


  作者:陈斯

  第3篇: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


  舞蹈具有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它用较丰富的身体语言将人的内心世界及世界上的美好事物进行生动表达,它对于我们人类发展进程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文艺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舞蹈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也对舞蹈编导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舞蹈编导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本文从提高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在当今世界,创造性思维在各个领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作品不断出新,在提升观众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舞蹈作品的要求。


  二、提高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提高舞蹈编导工作者的文化修养。要想创作出一部好的舞蹈作品,首先需要舞蹈编导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舞蹈编导在面对同一事物、处理同一问题时,应该有独特的审美观念、标新立异的思维走向。只有如此,其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思维,从而去创作更具魅力、更能吸引人的艺术作品。其次,作为一名舞蹈从业者,平时要注意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情世界,是舞蹈编导工作的动力源泉,为优秀作品的诞生奠定基础。


  (二)创新舞蹈题材为舞蹈注入活力。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作品的素材是编导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将想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以此来达到创作者和观众在作品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共同具有的感知能力。所以,舞蹈作品需要舞者通过外在动作反映其内涵,表达舞蹈的“语言”。这种语言如果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就会更具感染力。因此,好的舞蹈题材都会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一些舞蹈作品看起来好像是编导的随兴所至,却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取得艺术上的成功。其实不然,作品成功的背后是舞蹈编导的一种生活积累,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由量变引起的质变,从而创作出艺术精品。


  (三)与时俱进并弘扬时代精神。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如少数民族的舞蹈,能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符合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民间艺术家能创作出较高艺术水平的舞蹈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在作品的主题和选材上,比较注意把握时代的节拍,契合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创新。他们在舞蹈作品中既体现了风俗性,又体现了时代性。其作品既反映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又反映了时代风貌,弘扬了传统文化。


  三、舞蹈编导技术


  舞蹈编导的理念是舞蹈创作的指导,舞蹈编导技术则是将创意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基础保障。所以舞蹈编导人员应该熟悉掌握舞蹈创作技术。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一)取其精华,积极借鉴。舞蹈编导应该在不断学习有关舞蹈的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对文史哲等相关方面也要有广泛阅读,从这些学科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舞蹈编导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外,也要注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在借鉴过程中,要走出生搬硬套的误区,取长补短,将中外古今优秀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升华创作主题。


  (二)以现实为基础,丰富舞蹈想象力。舞蹈源于生活,因此它必然要以现实为基础,表达现实生活中人类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但是舞蹈又是人们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因此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吸引观众,才能深入人心。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抽象化思考,将人的肢体语言通过一定的表演转化为形象艺术。缺乏想象力的舞蹈作品很难与观众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四、结语


  总之,增强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文化的迫切需求。因为观众的审美水平总体是在不断提高的,舞蹈编导不能“吃老本”,要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艺术元素,只有提高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舞蹈作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促进我国舞蹈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马筱婷

  第4篇:舞蹈编导专业在校生就业倾向调研报告


  舞蹈编导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各学科中起步相对较晚,随着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整体改革,全国开设舞蹈编导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近年来每年都有新的本科院校开设舞蹈编导专业,开设院校从艺术类专业院校、向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发展,彰显社会对高校舞蹈编导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综合素质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更高的期望。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舞蹈编导专业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及时了解在校舞蹈编导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倾向,是我们在新时期培养优秀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基础。


  一、调研问卷设计思路


  为进一步完善三亚学院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完成课程地图建设,保证踏踏实实的走好专业发展,三亚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教师团队在三亚学院以及音乐学院相关领导指导下,集中学习相关文件、借鉴相关院校专业办学经验,并在多次反复讨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调研方案。具体调研内容包括在校学生就业意愿及个人能力自评调研、往届生毕业走向调研、省内及国内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调研、舞蹈专业相关用人单位调研等四个方面。


  调研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掌握学生目标就业的几项基本数据:其次,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实践环节、兼职与实习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学生校外的实践、实习情况,分析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紧密度,深入贯彻我校“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再次,依据学生对自身掌握的不同方向的专业能力进行自评所得出结论,明确学生的专业能力定位:最后,对在校生进行访谈,清楚学生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为教材选择、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二、在校生就业倾向调研分析


  调研对象为全部在校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164份,回收问卷164份,回收问卷率为100%,有效问卷164份。


  (一)在校生目标就业去向分析


  从数据表明,毕业后希望从事舞蹈老师占有效问卷的42%、舞蹈演员占有效问卷的10%、舞蹈编导方向工作占3%,希望创业的占有效问卷的21%、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占有效问卷的16%、考研或继续深造占有效问卷的6%、企业职员和行政管理类占有效问卷的2%。数据上体现出学生目标就业面较广、选择面较宽的特点,但是由于舞蹈教师工作因其具有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等特点,因此成为学生目标就业职业的首选。在选择以舞蹈老师为目标就业岗位的在校生中,35%选择担任少儿艺术培训机构作教师:31%选择担任中、小学舞蹈教师:9%选择担任幼儿园舞蹈教师,由此可见,高中以下的非职业舞蹈教师,成为目前舞蹈专业学生最为青睐的目标岗位,占有效问卷的75%,尤其是少儿(艺术培训机构)舞蹈教师及中小学舞蹈教师。


  (二)在校生目标就业城市(地区)分析


  对在校生的目标就业城市(地区)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解人才流动方向,调研数据显示,在校生希望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占有效问卷的68%:希望留在三亚及海南省内其他城市的占有效问卷的3%;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占有效问卷的20%;希望到东南沿海城市的占有效问卷的5%;选择其他城市的占有效问卷的4%,说明三亚本土及海南省内的工作单位对于在校生吸引力有限,由于“民间舞蹈常在消失和变革之中,同时也在不断产生新的民间舞蹈”,当前在校学生对于海南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没有对海南文化形成认同感,因此多数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就业城市(地区)为家乡,大量人才流失为三亚地方人才建设增加了压力,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三)在校生目标就业薪资


  通过对在校生就业薪资的期望值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对目标岗位的薪资期望值普遍偏高,就业薪资在8000元以上的占有效问卷的21%,其中大一学生中比例为27%、大二学学生为12%、大三学生为23%、大四学生为17%,我们发现大一和大三学生的比重做多,大二和大四相对较少;就业薪资在5000-8000元的占有效问卷的43%;就业薪资在3000-5000元的占有效问卷的36%,其中大一學生中比例为34%、大二学学生为30%、大三学生为23%、大四学生为47%,第一和大四的之中最高,尤其是大四学生占到47%:就业薪资在3000元以下的占有效问卷的0%。我们可以发现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在薪金要求上出现两极的现象,以反映出学生随着年纪的变化出现的心理变化。然而导致薪资期望值普遍偏高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受三亚市目前较高的生活物价水平影响,导致学生对收入支出的认识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显现出,在校生不了解企业薪酬体系,从而导致期望值过高。


  (四)在校生艺术实践、兼职与实习情况


  舞蹈专业属于表演艺术类学科,因专业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与课堂内容相辅相成,达到“以演促教”、“以演促学”的教学理念。调研旨在对在校生在校期间及寒暑假期间所参与的艺术实践情况、兼职情况和实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第一,对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环节的态度,以及学生对参与艺术实践对专业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做问卷调研,88%的学生能够认同学校提供的实践环节对于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有所帮助,并能够意识到实践环节对于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大一学生中认为有帮助的占大一学生总数的92%、大三学生中认为有帮助的占大三学生总数的84%;12%的学生认为实践环节对于个人没有帮助,充分说明艺术实践环节对于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提高个人专业技能确实具有的重要性。


  第二,调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兼职概况,统计分析学生参与兼职工作内容同专业领域相关度。数据显示,由于大一新生的课业任务较重、参与校内相关活动较多、课余自由时间较少,且还在适应大学生活、较为迷茫阶段,因此参与兼职工作的人数较少,占班级总人数的25%,大二学生占56%,大三学生占92%,大四学生占87%,在校生随着年级升高,越来越重视课外实习或兼职工作,大四学生比例下降是因为一部学生忙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课外实习时间也相应受到影响。同时我们发现,各年级学生兼职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度较高,专业相关度的总比例达到87%,其中以舞蹈演员和舞蹈老师的职业占比最重,还有一些学生能够做到兼职工作内容多样性,只有15%的学生没有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


  第三,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的假期实习情况调研分析,由于学生年级差异导致个人专业能力的差异,影响了在校实习情况的参与程度,年级越高,实习环节的参加度越高,年级越低,参与过实习环节的人数越少,大一学生在寒暑假选择实习的占10%、大二学生在寒暑假选择实习的占40%、大三学生在寒暑假选择实习的占64%、大四学生在寒暑假选择实习的占89%。数据显示,在参与过实习环节的学生当中,80%的学生所参与的实习内容与本专业相关。其中以舞蹈老师为实习内容的学生比例为63%(包含双向职业实习)比例最高:其次为舞蹈演员,比例为25%(包含双向职业实习)。只有15%的学生没有选择本专业相关职业作为实习内容。


  (五)在校生个人专业能力自评


  个人专业能力自评调研包括考察学生舞蹈表演、舞蹈编创、舞蹈教学和艺术管理四个方面的专业能力,显示出目前舞蹈专业在校生整体专业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其中优秀生及拔尖生的比例较小,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自评处于中等或较强等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方面能力评价较高,有51%和50%的学生认为自身这两方面的能力处于较强和很强之间:有43%和44%的学生认为自身这两方面的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仅有6%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方面的能力较弱或很弱;学生自己能力相对较弱的主要集中在舞蹈编创和艺术管理方面能力较弱和最弱的人数比例最多分别占到占到总人数的17%和23%


  此次对在校生个人专业能力自评,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校生能够在了解国内其他院校专业能力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对自身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避免盲目自卑或盲目自信;第二,优秀生和尖子生的比例较低,中等或中等偏上人数比例占绝大多数,需要加强教学,提高优秀生和尖子生所占的比例;第三,学生个人专业能力自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通过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知结果,得出教师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投入更多时间,下功夫提高教学的方法,在培养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积极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此次调研,反映出学生自身对于校内课程所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让我们明确学生在哪些專业能力上有所欠缺,也对舞蹈编导专业在未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过程中具体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六)在校生对课程体系的意见及建议


  在校生对于现有课程体系的意见和建议,更多的集中在课程课时分配、专业能力训练、课程种类增减、补充师资等具体问题上。通过对在校生关于课程体系的一系列访谈,总结归纳为:第一,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现有课程体系的安排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专科的课程需求,积极要求增加课程量,以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第二,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更多、更长的时间解决基础肢体问题,因此学生更加重视在舞蹈教室里面所授的舞蹈基础实践类课程,相对轻视在文化课教室中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接下来课程设计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避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专业学习误区:第三,提高现有舞蹈专业现有师资水平,以适应学生对教师教授内容之所需。舞蹈专业目前现有教师虽然基本能够保证课时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对于专业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学生需要更多风格和不同领域的授课教师,每个教师教授课程种类复杂多样、不利于对课程的专项研究及纵向深入研究。


  三、正确引导舞蹈编导专业就业倾向的对策


  通过对三亚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对四届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倾向有了全面的了解,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各种印象因素,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长袁贵仁同志在201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讲到,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促进通识课、专业课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调研中我们已经看到我校学生认为自己在舞蹈编创和艺术管理方面能力存在不足,同时由于生源问题的因素,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不足和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缺乏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舞蹈的编导有用形象思维的潜能,作为舞蹈的编导者,应具备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艺术的创作都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掘出的,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其特殊性和典型性,运用其发现的成果创作与舞蹈之中,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加深人们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障学习在择业和就业当中能够游刃有余,切实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加强规划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当前在校生很多不了解企业运行体系,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导致许多在校学生对于工作的薪金期望值过高、对于就业行业选择过于宽泛,在择业和就业上容易出现偏颇。因此我们应为在校学生做职业生涯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踏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三)提高学生对海南企业认知,引导学生投身海南建设


  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一直注重海南文化建设,然而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舞蹈编导专业在校生对于在海南就业普遍缺乏认同。然而海南省承办的各类大型的文艺演出、各个景区和相关企业的文艺共组需求、中小学音乐教育、舞蹈先关培训机构,以及海南承办的多种文艺活动和赛事中,舞蹈人才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舞蹈编导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巨大的缺口。另外海南优秀的本土黎族文化中也有许多优秀的舞蹈文化也需要,海南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来保护和传承,三亚学院也承担着培养海南舞蹈文化工作者。但是创新不是主张随心所欲改动和抛弃民间和传统的舞蹈遗产,更不是全盘照搬外来的东西,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和发展民族舞蹈。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传统是创新的积累与储存,创新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在校生对于海南企业的认知,加强海南本土优秀舞蹈文化的课程建设,让学生加深入对海南黎族文化的认同感,在继承上来创新,引导学生投身海南文化建设,为三亚及海南本土舞蹈专业留住更多人才。


  作者:李羡

上一篇: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方法策略论文(共5篇)

下一篇:比较教育学发展启示研究本科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