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激发政治学习兴趣 构建课堂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6-09-08 15:52

  创造学习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的政治厌学现象上升。本文从厌学的原因入手,结合教学实际,探究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创造学习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政治厌学现象却呈上升之势,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政治厌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政治厌学之风逐长,不但家长茫然、教师忧虑,也和我们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而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开展,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为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厌学,并使之好学、爱学、乐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与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又一个新的契机。笔者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活动,调查学生的政治厌学现象,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和途径进行探讨,使新课程的理念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体现课改精神。

 

  一、置身于生活实际,把政治课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增强政治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死”的教材讲“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现象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政治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政治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尽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件中找例子来说明,置身于学生实际,引起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文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说到两者的关系时,播放了2008年10月28日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傅某砍死教授的事例,联系前几天发生在自己校园内学生打了一位女教师一记耳光的事情,看到听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后,让学生分两组进行辩论,一组认为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重要,一组认为思想道德修养重要比科学文化修养重要。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在辩论过程中提倡人人参与,畅所欲言,各抒其见。由于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对问题认识的角度、广度和深度也不同,这样在辩论中可以相互评价、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和知识。依据学生各自发表的意见,探讨了两者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以及对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大家达成了一致的观点: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和缺失,甚至危害社会。正如但丁所说的:“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既达到了育人的效果,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结合,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政治学习情境,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文化、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联,增进对政治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政治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产生。

 激发政治学习兴趣 构建课堂生命力

  二、培养学生探究政治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维空间,培养政治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在不断的探究之中变得越来越深刻。随着对内容的深入了解,没有兴趣的知识会变得有兴趣,因此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所有高中生的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而猜想是探究的开始。在上课时,笔者就会让学生去猜想,同时在黑板上列出学生各种猜想,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变得很浓厚了。例如:在上“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课时,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先不要看书,而是让学生看幻灯片的资料(假如在座各位都是空调生产商,假设空调价格将全线上涨,整体水平将上涨20%年以上,而且我国城镇的空调拥有率处于较低的状态,空调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的空间,面对如此情形,你一般会怎样一做?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模拟决策。每个同学都模拟一份自己的企业决策方案,然后请几位同学站起来讲他的企业决策方案及其理由。有的同学说:“假设我原先有四十台机器,现在我将再购买十台,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更多的空调,因为空调价格上涨,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有的同学说:“我会采用更新更好的设备,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进行总结(用图表表示):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

 

  从而可以看出:价格是一种信号,反映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需求变化。接着教师趁机拿出第二个决策:(就由在座各位引领的投资者争相进入空调市场后,整个空调行业生产规模一年来以30%-40%增长率迅猛发展,空调战蓄势待发,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们又会作出怎样的决策呢?)学生的兴趣更加浓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探究的激情也高涨起来。笔者则及时告诉他们:“在选择探究的题目时,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不能盲目猜想,否则就会偏离探究的方向。”这样,学生都会为证实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兴趣盎然地进一步探究。猜想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兴趣,而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积累和探究欲望。

 

  三、政治教师良好的素质和先进的教育方式,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

 

  “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魏书生)。

 

  1. 政治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位创造性的政治教师,他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真理的占有者,而应是新知识的倡导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作为信息源的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征、心理因素、爱好特长等因素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教材,设计课型,选择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复习、评价等手段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这是一个把教学理论、业务知识、教学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能力。思想政治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2. 得当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课堂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课堂导入的精心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的导入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讲《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时,用播放电影《天下无贼》的片断导入(故事梗概:小伙子傻跟随身带着打工5年挣下的6万元钱乘火车,准备回家盖房子,娶媳妇,不料被窃贼盯上,遭遇了一段“危险之旅”)播放完这段电影画面后,教授问:“傻根的6万元钱在最后虽然分为为少地到了家,可那段经历实在是让人心有余悸!请大家思考:傻根可否有更安全、方便的办法让这6万元钱安全到家?”听到这问题后,学生积极地回答:

 

  A生:可以通过邮局汇款,安全又省力。

 

  B生:可以存入银行,带个存折,回家乡银行支取。

 

  C生:可以办个信用卡,存取两便。

 

  D生:可以让家里人先在老家的银行开个户,告知账号,傻根就可以直接把钱存入自家的账号,连存折都不用带。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是很好的,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有很多同学都是提到了把钱存入银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这一框的知识。自然的导入,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也可用妙趣横生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可用笑话“双方都要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灵感,增强了政治课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语言的幽默风趣。语言的幽默是吸引学生学习政治奇妙的润滑剂。教师的幽默语言,是教师手里的无形教鞭,引人入胜,让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为学生创设一种乐学情趣。在讲“股票、债券和保险”这课时,讲到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有何特点时,引用了股民对当前股票评价的一则笑话:“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鳄鱼进去壁虎出来,蟒蛇进去蚯蚓出来,老虎进去小猫出来,巴西足球队进去中国足球队出来。”这几句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学生马上联系到股票的特征“高风险”,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轻松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政治课中克服学生厌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巧设问题,设置悬念,巧妙的结尾,多种评价方式等多种方法。笔者相信只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就能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不断地给学生学习乐趣的体验,深化志趣,让他们终身受益。

 

  作者:陈玲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上一篇:中学政治高效课堂中活动过程的育人价值

下一篇: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