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 论现代司法理念的哲学基础

    【摘 要】司法理念是司法理论的重要概念。培育和运用现代司法理念是司法工作客观规律的本质反映,是司法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改革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本文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探

    发表时间:2015/10/05

  • 浅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摘 要】浅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因而,理论联系实际,

    发表时间:2015/07/08

  • 董仲舒易学哲学思想探析

    【摘 要】摘要: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

    发表时间:2015/07/09

  • 论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哲学思想 ——重读《实

    【摘 要】改造主观世界是毛泽东对变革实践的革命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彻底胜利的关键,也是中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毛泽东以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为逻辑

    发表时间:2016/04/20

  • 邓小平理论中的逻辑哲学思想初探

    【摘 要】邓小平理论中的逻辑哲学思想初探 邓小平理论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出发,说明了真理的判定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逻辑问题,而是一个与实践主体、目的、手论文联盟http://段、过

    发表时间:2015/07/07

  • 积极想象的理解与应用的哲学基础

    【摘 要】从麦斯麦手拿磁铁给病人催眠,弗洛伊德引导病人自由联想,到荣格从其自身的心理体验发展出积极想象技术,形成了探索无意识方法的演变轨迹。积极想象是意识与无意识直接进行沟

    发表时间:2015/07/31

  • 试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生态伦理思想

    【摘 要】论文关键词:传统哲学;生态伦理;和谐思想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和现代生态伦理追求具有内在一致性。挖掘和梳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对当代生态科学的理论升

    发表时间:2015/10/04

  • 《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 精神哲学诠释

    【摘 要】《论语》的伦理道德思想展现为何种“‘精神,形态”?开辟了何种“中国传统”?通过对《论语》进行精神哲学诠释可以发现,《论语》以“礼”、“仁”为基本概念,呈现具有“精

    发表时间:2016/04/10

  • 人生理想哲学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

    【摘 要】第1篇:中国哲学中的人生理想 中国哲学和其他哲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生的“道”,每一个中国哲学家的理论里都有教导人们怎么去提高自身的修养,怎么样去最求人生理想中的“道”。所以,中国哲学就像酒一样,在年份越来越古老的时候,味道也最甘醇。 一、中国哲学中的孔子人生理想论 人生理想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部分。关于人生的最高准则,中国哲学里是最

    发表时间:2023/12/07

  • 《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摘 要】摘要:《论语》的伦理道德思想展现为何种“‘精神’形态”?开辟了何种“中国传统”?通过对《论语》进行精神哲学诠释可以发现,《论语》以“礼”、“仁”为基本概念,呈现具有“精神”气质的伦理道德话语;建构了以“克己复礼为仁”为基本模式、“礼”的伦理世界与“仁”的道德世界辩证互动、透过“克己”扬弃两个世界矛盾的精神哲学;开辟了伦理—道德一体、伦

    发表时间:2023/12/11

  • 从中国哲学思想看变译的伦理基础

    【摘 要】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中国学者提出的变译理论,运用中国哲学观念探讨了翻译中变译的价值基础及行为规范,提出“变译伦理”的概念,并从传统儒道思想解释其蕴含的意义、价值基础与伦理机制,旨在进一步构建变译理论体系,深化翻译伦理研究,从而助力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建设。 关键词:变译;伦理;中国哲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变译伦理系统建构研究”

    发表时间:2023/12/06

  •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

    【摘 要】[内容提要]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术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上个世纪初,留洋的中国学者以胡适和冯友兰为代表,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的文献典籍,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这

    发表时间:2015/07/07

  • 浅谈荀子哲学社会思想

    【摘 要】摘要:所谓人物的社会思想研究方法,以人物为经,其它为纬来研究社会思想的一种方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不仅在儒学史上,而且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史

    发表时间:2015/07/08

  • 孟子语言哲学思想发微

    【摘 要】[摘 要]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正名路线,从名实关系的角度指出“弑君”与“诛一夫纣”的不同,从而肯定了“诛一夫纣”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他注意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环境能够影响人

    发表时间:2015/07/08

  • 中国哲学思想发源初探

    【摘 要】对中国哲学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思考始于春秋,其所以如此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生产力大发展,宗法关系 被打破,尤其是各国间的战争,为人们思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二是鬼神崇拜观念的淡化,个 人自主空间的扩大,辩证思维的相对发展,为人们思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精神条件;三是中国哲学家一 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身心统

    发表时间:2016/05/27

最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