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联经济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东盟政治合作

发布时间:2016-08-18 14:0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在各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关联经济理论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政治与经济之间具有互动关系,通过探析关联经济理论,从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中找到政治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对于实现南南合作的成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1年成立至今,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理论上依然采用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缺少国内独创理论。2007年7月,新华社高级记者杜新先生出版了《关联经济:一种新的财富视角》,书中提出了关联经济原理,并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一原理的提出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一、关联经济理论对中国一东盟经济合作的启示

 

  关联经济,是对中国与东盟合作思维的一种探究,特别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譬如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对中国和东盟这个已经初步取得成功的 “南南合作”案例进行的深入分析和论证。关联经济理论的分析对象主要有三个要素,即区位要素、增长要素、战略要素。在关联经济理论中,区位要素是区域经济的第一要素,它对增长要素有着重大影响;增长要素是区域经济的第二要素,它能够提升甚至改变区位要素的功能及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战略要素是区域经济的第三要素,可对全局造成不可替代性的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起着关键性作用。区位要素、增长要素与战略要素相互影响,并且可能从要素转化成为优势,使得区域发展出现全新变化,其中,由于战略要素起着引领和撬动的关键性作用,格外受到关注。

 

  基于关联经济理论,更深一步探究区位要素、增长要素、战略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关联定律。“在时间与空间动态过程。区位要素、增长要素及战略要素的组合犹如魔方变幻,总有更佳组合。其中两种以上要素的关联组合,就有可能产生一种以上财富视角;随着每一种新要素递增,更多财富的边际递增效应或递减效应在生成;当某一要素因创新或弱化而发生质变时,其整个要素组合将可能发生质的转化,产生乘数效应或除数效应;特别是战略要素具有重大的撬动意义,促使要素配置的最优化或最劣化,最终推动区域财富生成呈现后发效应或遏止效应。关联定律的灵魂就是鼓励创新、发现财富”。可以看出,三种要素之间的良性组合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合理组合与配置三种要素,相对落后或较不成功的社会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关联经济理论,在当前的区域经济浪潮中发现和创造出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机会。

 

  正如学者李皖南所说:“理论是先导。理论来自实践,理论又将对实践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关联经济原理的提出,正是印证了这一轨迹,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不一定很大,但用经济关联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区域经济与外部性经济体系及市场体系之间的关联空间辽阔,所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实体呈三足鼎立之势时,内部与外部的贸易正、负效应关系都可能发生全新演绎。如果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能够尽快健全合作机制和市场规则,尽快在贸易互补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尽快获得整合、优化资源的能力,那么,中国与东盟不仅在贸易中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在世界贸易格局中获得一席之地,甚至可以影响到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中国与东盟正在激活亚洲,这种激活正在影响世界”。

 关联经济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东盟政治合作

  二、政治合作在关联经济理论中的作用

 

  “由于使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人们对同一问题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关联经济理论是从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角度来进行阐述的,但我们从中可以找到政治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往往会运用政治手段来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力图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获取更大的空间和权利,因此,政治合作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良好的政治合作可以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国家间和地区间的经贸往来具有保障性和促进性作用,可以提高合作国的经济实力。由此可见,区域发展和经贸合作的前提是稳定的政治合作。所谓政治合作是指政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摒弃隔阂、分歧与冲突,达成共识,团结一致的政治行为,这里所指的政治合作是指一国政治系统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系统的合作。当一个政府实际采取的政策也被其他同伴们视为是对他们自己目标的认定时,政府之间的合作就会发生。在合作双方彼此认同的基础上,将合作从政治领域推进到经贸领域,合作双方通过经贸领域的合作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合作。由此可见,政治合作作为各区域经济主体间的一种政治行为,可以在合作方之间建立政治合作关系,也可以借此促进彼此间的经贸合作,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和双方国际地位。

 

  中国与东盟原有的政治基础目前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将抑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合作进程。以上这些问题对中国和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影响较大,使双方在短期内难以满足对方日益增加的需求,这无疑会对双方的经贸合作形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广泛的政治合作解决稳定问题,才能使双方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其政治路线及具体做法促进和解决国内矛盾以达到其政治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一些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区域合作的国家间进行广泛的政治合作,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有效途径。

 

  三、政治合作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平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多极体系逐步确立,这种多极体系代表着权力的分散,各个强权都在根据自身利益、关系亲疏以及内部政治结构来决定合作对象,呈现出复杂的政治局面。就东南亚地区而言,冷战后的区域结构则出现以下变化:美国与俄罗斯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减弱,日本与中国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各国又开始通过在该地区的活动以期获得地区事务主导权,这种同时存在着合作、敌对等多种形势的互动关系一直在延续,在冷战期间,中国对于安全问题支持双边协商模式,希望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解决。冷战结束后,“中国逐渐了解到参加多边协商机制是化解 ‘中国威胁论’的有效途径”,而且多边协商不仅钳制自身行为,其实也钳制其他国家的行为。“中国接受了多边安全对话机构一东盟地区论坛,并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上个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内,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中国的外交政策倾向于注重大国关系,直接导致东盟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下降。进入二十一纪后,中国的外交重点又向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同东盟的一些新成员国关系稳定,并在许多国际事务上开展合作。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帮助东盟国家,使中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取代美国成为东盟国家首选的合作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国与东盟都是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利益和发展途径上有更多共同点,二者之间的政治合作也更能使二者之间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彼此间的经济关联,对于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进步、平衡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享有安全保障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原来的两极格局演变为一超多强的格局,而且还在不断发生动态变化,世界格局处于国际结构转型期,如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来维系各自的安全利益,将成为各国政治和外交的核心内容。现代“新安全观认为是政治关系而非实力差距决定了国际安全的大环境,构成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共同安全利益、政治互信与经济发展”。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挑战,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一些不合理的国际游戏规则。现行的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非常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再加之一些大国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强权政治,他们不仅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规则的执法者,拥有绝对话语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深化,中国和东盟各国将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双方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行事,因此。中国和东盟各国必须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搞好政治合作,应对霸权主义的挑战。

 

  中国和东盟进行政治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双边关系,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下促进区域和平和经济繁荣,并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同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而维护双方在国际格局中的共同安全,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双方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国在强调不结盟、反霸权、双边协商的同时,也加强同周边邻国的政治、军事交流,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并且积极参与了多边区域安全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和东盟各国的交流和对话打下了基础,而东盟为了获得一个更安全的发展空间,除了不断吸纳其他东南亚国家加入东盟、加强自身实力之外,也积极与中国开展政治合作,极力保证双边关系和谐稳定发展。从中国和东盟政治合作的发展情况来看,东盟正在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将地区强权纳入对话机制。

 

  在未来的国际环境中,“运用武力的国家往往会在非安全目标上付出高昂的代价”,中国与东盟将在利益和安全认同的前提下加强政治合作,促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会有利于双方在国际格局中进一步维护各自的安全利益,以便从容应对恐怖主义势力和敌对势力的挑衅,同时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合作,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构建政治、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

 

  3、促进国际地位提升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上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已经构成的,以西方观念为主的规范和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国际社会的规范和规则对中国的约束和建构作用非常明显,中国不应该只是规范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新观念的供应者,中国在改变自身的过程中也应该影响世界。中国已从一个封闭的国家发展为该地区最具活力的国家,其经济规模日趋扩大,而且显示了持续增长的实力。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三,而东盟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也相当迅猛。但是,由于中国与东盟合作体的成员国还都是发展中国家,二者的综合实力及国民平均经济水平(尤其是东盟成员国)和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必然会使中国和东盟之间经济关联效应逐步显现,这有利于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合作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二者之间更好地谋求经济和谐发展,从而使中国和东盟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中国和东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中国是东亚地区的一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亚各国的支持与帮助。东亚的繁荣与振兴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与加强,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更有利于作为区域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提升。

 

  4、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世界大家庭里,经济上的关联意义远比军事关联意义来得更为深刻和深远,在经济的因素之上增添政治关联因子,将使经济关联更为牢固。“中国和东盟政治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双边关系,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下,促进区域和平和经济繁荣,并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周边环境。”从中国和东盟政治合作的发展来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形成了一个拥有18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总额不断发展,从1991年的20亿美元左右到 2007年达到1646.6亿美元,增长了十几倍,目前双方互为对方的大贸易伙伴。到2010年,中国取消关税,这将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意味着东盟国家将获得中国相当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也开始参加东盟这个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从此投身于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浪潮之中。“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与东盟将会面对更多的共同挑战与问题,因此,双方在这个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合作空间和范围,中国愿意与东盟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加强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合作,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更好地关联,更深入地开展区域内分工合作,促进双方进一步扩大开放,融入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双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处理与他国的贸易纠纷中争取到更为有利的位置,这些对于中国与东盟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从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来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等重大因素影响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性,世界经济贸易增速放慢,将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这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是一种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有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广泛的政治合作,保障其政治与社会稳定,充分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合作领域。提高合作质量,构建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经济体。会形成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作者:徐秦法 来源:学术论坛 2009年10期

上一篇:论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关系

下一篇: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创新策略探析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