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

发布时间:2016-03-26 11:34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只有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才能参加综合笔试,笔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充分说明了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我国执业医师的准入门槛,在每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考生最担心的是实践技能考试。据有关资料介绍,实践技能考试失分率最高的项目是基本技能和体格检查,而基本技能里大部分是外科技能操作。因此,如何开展外科学实训教学改革,强化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对外科学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_些学生认为只要理论考试及格就行,对实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认真、主动的态度。因此,笔者在每一个班的第一次课上都会先向学生介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和考试流程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确要成为_名临床医师必须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是第一道门槛,必须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综合笔试。加深学生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认知,使其明白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外科学基本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根据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修订外科学实训大纲和指导手册

 

  以前外科学实训大纲和指导手册没有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相挂钩,且要求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不同。因此,应根据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制定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手册,使外科学实训教学最大限度地涵盖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内容,操作要求尽可能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相同,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执业医师考试体系,培养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基本操作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重视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其能力,完善其培养机制。制定实训指导教师岗位相关政策和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实训教师培训与培养,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3]。同时,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根据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统一操作标准,做到对每个动作示教准确、规范。每次实验前均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师的操作手法和动作,让每位教师均能以规范的操作手法进行教学。

 

  4开放实训室,开展技能竞赛

 

  在保证合理实训课时比例的基础上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室进行外科基本操作练习。开放实训室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技能操作训练机会,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实训课的不足;同时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中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或随时反复强化练习较为薄弱的项目,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将每年的5月份定为技能大赛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踊跃参加竞赛,在竞赛中提升实践能力,做到以赛促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校期间扎实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和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QQ截图20160225165008.png


  5规范实训教学考评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我们模拟执医学生在校学习的医学理论知识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巩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进入临床实习后,医学生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在带教教师面前是学生,在患者面前是医生。对于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而言,如何转换好角色,是职业生涯中的_个挑战。临床医学生面对患者无时无刻不存在医患沟通问题,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

 

  1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现状

 

  1.1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缺位

 

  当下我国日益加剧的医患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作为医生能为缓解医患矛盾做什么贡献呢?唯有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才是解决之路。培养优秀的医学生是医学事业薪火相传的一项伟大事业。医患沟通技能已被列为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七大领域之_1],可见医患沟通在医学诊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医患沟通的专业化教育是缺位的,医患沟通教育只限于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中,仅仅2~3个学时,没有独立的沟通教育时间。这种现状对临床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引发的医患冲突不胜枚举。最为经典和特殊的案例为2007孕妇李丽云案件,患者的代理人始终拒绝签字手术,医院方虽付出很大努力,但最终孕妇和腹中胎儿全部死亡。撇开医事法律和医学伦理问题,单从医患沟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该案例体现了一系列医患沟通能力的缺失,这也是传统医学教育中重病轻人诊疗思想造成的,没有完成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1.2医学人文教育缺失

 

  我国从高中阶段开始到大学阶段实行文理分科教育,临床医学均是招收理科生,不论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还是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均注重医学科学知识的教与学,对人文社会科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医学怡怡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医学生人文素养知识的结构性缺失,影响了其对疾病社会心理因素的关注,使其难以形成人文精神。1.3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

 

  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浪潮下,其理论及技术的传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加之受就业压力影响,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上,在诊断上过多依赖现代化的检验和检查手段,大大压缩问病查体时间,忽视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氛围下耳濡目染,医学生自然会淡化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2国际上医学界对医患沟通教育的研究

 

  国际上特别是北美的医学界对医患沟通做的系统研究,值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从医德医风、职业操守、无菌观念、技术要求、操作规范、技术要领、熟练程度等方面制定了客观、全面、严格的评分标准,对每位参评者进行单独考核4]。采取以口述结合操作的形式考评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并将技能考核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外科学总成绩。这样在制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外科基本技能学习的认知程度,从考评和竞赛等方面督促学生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总之,外科学实训教学是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其过程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适应临床工作和顺利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因此,在外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制定外科学实训大纲,按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标准开展实训教学,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和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以LBL联合CBL为基础的八年制内科学教学实践

下一篇:矫形外科学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