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军队后勤中长期计划风险评估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1 04:26

  摘要:计划风险评估理论是计划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计划风险的理性认识、计划风险的产生原因、计划风险的评估准则和计划风险的应对策略四个方面建立了了计划风险评估理论的雏形,对于丰富和发展后勤中长期计划管理理论指导和实施后勤中长期计划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险评估、计划管理


  计划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也是管理的主要手段。计划工作的好坏既是管理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保证和提高管理绩效的关键着力点。就后勤管理过程而言后勤计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后勤目标与后勤决策的具体化,只有通过严密科学、切实可行的后勤计划,才能有步骤、有秩序地将后勤目标变成现实,保证后勤决策取得满意的实施救果:另一方面,后勤计划又是部署后勤工作、组织后勤供应保障活动的直接依据,协调控制和考评管理绩效的主要标准。因此,加强后勤计划管理理论研究,对于丰富军队后勤管理学科理论体系,指导后勤管理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中,计划风险评估理论又是计划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短期计划比较,中长期计划在实施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是一种不以计划制定者和计划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研究这种规律及其对中长期计划管理的影响,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个关系计划工作质量的实践问题。


  一、计划风险的理性认识


  在管理实践活动中,计划风险究竟是什么?目前管理理论界的学术观点还未形成共识,经过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出现目标偏差或目标定向失误,如后勤中长期计划安排的建设项目与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不相适应,而导致出现低效或无效保障的风险。一旦出现这种风险就会产生“计划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的严重后果。二是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实现计划目标,完成计划安排的任务,而使计划预期与计划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如5年计划安排的后勤建设任务,需要6~7年才能完成,这是一种由计划时间产生的风险:或5年内只完成计划任务量的80%,这是一种由计划任务产生的风险。三是不确定性、随机性主客观因素干扰而产生的风险。如资源供应不足而导致计划不能顺利实施:宏观环境重大变化的影响要求政变计划:主观判断失误而失去调整机遇等、这种风险在中长王期计划实施过程中比较普遍,产生的频率和概率比较高。


  二、计划风险的产生原因


  中长期计划产生风险的原因尽管非常复杂,有些现象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从风险形成机制看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主观方面,即计划编制者和计划决策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不适应中长期计划管理的要求。如责任心不强,缺少实践经验,计划编制方法落后环境变化动态预测不深入,缺少风险意识和风险评估等都可能降低计划工作质量,增大计划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二是客观方面,即计划执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干扰。由于中长期计划设定的时间参数较长(如5~10年)在计划期内宏观环境动态变化是必然的,如果在计划编制阶段对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和影响强度研究不深入,没有建立一套针对风险的应变对策,就会使中长期计划在环境因素干扰下失去稳定状态。基于上述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所以中长期计划编制与实施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计划风险的评估准则


  采用什么准则评估计划风险的性质、风险大小及危害程度,是风险管理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如果评估准则不同,对计划风险的认识也会产生很大差异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此我们以后勤物资储备计划为例对风险评估准则问题作一简要分析。由于战争其有突发性和物资消耗量大的特点,为保障战争物资需求,后勤必须充分重视和做好物资储备上作否则一旦战争爆发后勤就会出现难以完成供应保障任务的风险。对这种任务型风险机制,我军后勤认识是深刻的,在漫长的物资储备实践中一直采用“多储保险、少储有险”的评估准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物资不断丰富,这种以“短缺经济”为实践背景的风险评估准则受到了挑战,在后勤仓库中出现了许多过时或不适应部队需要的物资,严重降低了后勤物资储备计划的经济效益和保障效能。于是,有些学者提出要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反映军事经济规律的效益型风险机制,从任务风险和效益风险两个方面评估后勤物资储备计划的风险性质、风险大小和危害程度。


  从我军后勤物资储备实践看,有关战争物资储备的中长期计划既存在任务型风险,如高技术战争要求的后勤物资器材短缺,既有数量问题,还有质量和结构问题:也存在效益型风险,大量易筹措的物资器材或过时的物资器材仍然充满库存,既占用库容量,增大库容压力,又增加了仓储费用,降低了物资使用效益和保障效益。其实,从理论上考察,与战争需求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其风险是一种客观现象后勤物资储备当然不会例外。这是因为未来战争需求的调节参数都是动态的、可变的,如作战对象(X1)、作战时间(x2)、作战样式(x3)、作战地点(x4),作战规模(x5)、作战强度(x6)等等,都是对战争物资储备有直接重要影响的调控参数。为了适应这些战争保障的动态需求,后勤必须强化计划风险意识,提高计划动态调控能力。


  四、计划风险的应对策略


  中长期计划风险问题既然是一种客观规律,其理论指导意义是毋须置疑的。然而,在管理实践中如何遵循和运用这种规律来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加强中长期计划的风险研究提高计划的抗风险能力。在计划编制阶段除搞好环境因索的动态预测外,需深入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①该计划产生风险的原因是什么?②该计划在哪些领域可能出现风险,风险性质是什么,出现的概率有多大,风险的危害程度如何?③这些风险对军队后勤建设有多大影响?④当风险出现时,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减少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⑤能否在计划编制阶段采取主动前馈控制方式防范风险发生,如提前准备必须的抗风险预案。


  二是作好计划风险问题费效研究,提高抗风险措施的有效性,解决计划风险问题必须有一定财力物力人力投入,才能在应急状态下处理一些突发性、随机性风险事件,但是这些投入量是否有效,其效费比有多大,都是风险研究不可小视的。例如,航天试验的试验成本高达2亿元以上(未计人人员伤亡,设备破坏、信誉损害等损失),为了应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必须建立防范风险的应急保障机制(人员、装备、器材、物资等),假定建构这种机制需投入1000万元,则可获得解决其风险问题的费用与效用比值为1:20。在管理实践中,要注意建构那些费效比高的应对措施。


  三是建立“预测、预报、预警”机制,提高抗风险的应变能力。中长期计划的计划期较长,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是难免的,为了减少客观情况变化产生的冲击,需要计划管理人员从复杂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发现和找准风险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前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工作。预测主要是计划制定阶段的工作,预报、预警主要是计划执行阶段的工作,其功能与天气预报相类似。有关中长期计划的“三预”机制研究目前还是一个有待开拓深化的新领域,从国内外研究情况看经济领域特别是金融风险问题的研究相对成熟一些。在此,仅提出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动态控制”理论与方法,并将这种理论与方法川于研究后勤物资储备计划问题,如下图所示。


  根据动态控制图提供的信息,管理者可以随时观察到后勤储备物资所处的状态,当库存物资偏离目标状态时(或储备不足,或储备过量;或结构失衡;或质量达不到要求),即可采取预警、预报措施,提前做好调整库存的准备。当达到控制上限时(如超过最长储备时间,超过计划最大储备量),表明库存积压过大,会出现降低后勤效益的风险,此时应及时减少库存量将超过储存期的物资退出库存,使储备物资状态曲线向计划目标状态运行:当达到控制下线时,表明库存量不足,会出现难以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的风险此时则采取增加库存措施,使储备物资状态曲线逐步向目标状态运行。从理论上看,只要状态控制图中“五条线”的设置是合理的、科学的,在管理实践中又能通过快速灵敏的信息系统,及时获得后勤储备物资真实的数量、质量、结构状况,那么,在后勤物资储备中长期计划管理领域建立“三预”机制,也将是可行的、有效的。本文来自《军队政工理论研究》杂志

上一篇: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

下一篇:人大要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