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2-08 10:00

  儒学五常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向古老的传统医学渗透,最终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并内化为中医学核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予以浅析。

 

  《黄帝内经》为中医从业者所熟知,然黄帝即是传统文化中的传说的人物,足以表明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的,历代中医药名著的问世、中医理论的形成以及名老中医的培养,都是在汲取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对当时疾病的认识规律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收到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包含着古代哲学、军事学、气象学、历法学、自然观、儒家、道家、佛家等丰富的内容,其中尤以儒、道家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试从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简析如下。

 

  1、儒家文化在中医学中的影响

 

  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发展于孟子、荀子,历经各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创新发展,在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后,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启动了儒学思想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儒家五常也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中医名家的成长均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俗语就有儒不必医,医必须儒,如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李时珍、陈修园等,均是一代儒医,儒家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模式,内化为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儒家学说作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其主要的思想内涵为中庸之道仁爱之治

 

  1.1 “中庸之道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中庸之道即中和,在《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到受中庸之道思想的广泛影响,中医学在理论体系和临床治疗方面,无不蕴含着的思想。中庸一词出自于《论语 · 雍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准则,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要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及,和谐相处,反对处理人和事的极端化倾向。的思想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治疗中均有体现。在理论上,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即要求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患病时即相互之间的不和谐关系表现出病理的变化;中医学的养生观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是在讲阴阳交感,化生万物,阴阳和合,方可健康长寿,中医学讲求阴阳的交感运动,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其实这就是的思想;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才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状态,如若出现制约不及或制约太过,则就表现为病理状态,身体也就表现相应的症状,即不和谐的佐证。在临床治则上,追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其实也就是通过药物的调理达到机体的寒热、虚实之间的动态平衡;清代医家程钟龄把治法归纳为八法,其中就包含和法,即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医家戴天章《广瘟疫论》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明代张景岳把方剂分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不和即人体生理功能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要以和剂治之,这些在治法或方剂的组成上都体现着的思想。由此可见,中医学中从理论的形成到临床的治疗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

 

  1.2 “仁爱之治的中医学体现

 

  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思想为仁爱之治,以仁爱之心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儒家追求的道德理想。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悲恻隐之心非仁人君子可有也?!先修的仁心,后才可操仁术,如此才可谓苍生大医”;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苦,中以保身长全,即不论是君王亲人还是贫贱百姓,亦或是自身,医术都是一种仁术,医者都要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以仁术救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已经被视为仁术,即儒家的道德思想,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说医者,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仁人君子都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在人们观念意识里所形成的圣人,可见医为仁术突出了医者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些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医者的道德基础。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医生培养中的医德培养,鼓励成为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中医学上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医者医德医风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故古人把医者的道德修养纳入医德范围。

 

  2、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医

 

  20世纪初,中医理论家恽铁樵提出西方科学不是学术的唯一途径,东方医术自有其立脚点的观点,细细思考,中医学的立脚点就是其所产生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进行高级中医药人才培养时,非常强调加强学员的国学修养,因为中医学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在研究中医理论时,要注重她的整体观,既不能脱离中医学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观,也不能脱离其社会属性的人文观,因此在中医的发展与完善道路上,必须抓住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石,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熟读理解中医经典,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药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中医药的发展思路与理论基础,并且要学会中医研究,要站在中医的角度上出发去研究,而不是一味的用西医的标准来研究中医,脱离中医学的基点,产生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医学,要用一门医学的标准来验证另一门医学,这本身就没有科学性可谈。所以中医的发展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积极寻求中医的革新之路,在自己的土壤中再生,不断地汲取中外科技文化的精华,发扬广大,再创辉煌。

 

  作者:罗斌 田建辉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 20151

上一篇: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目的与意义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两线并行"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