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 人生理想论于生活之浅谈

    人生理想论于生活之浅谈

    摘要:人生理想,在古代称为人道。在《左传》中有这样的话:“天道远,人道迩。”在《论语》中的“道”也专指“人道”。...

    发表时间:2024/01/29

  • 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2

    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2

    摘要:中国哲学以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而在人类文明文化史中独具一格,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这种独特理路...

    发表时间:2024/01/20

  • 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1

    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1

    1 中国哲学资源在《原理》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把中国哲学资源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是可...

    发表时间:2024/01/20

  •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与道家相比,孔孟荀是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 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务求建立一完备、自恰的秩序体系。道家之庄子则是以自然

    发表时间:2015/07/09

  • 《庸》《孟》与《易 传》

    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代表一一子思、孟子建立了一个以“诚”为道的哲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写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不仅接受而且发展了思孟思

    发表时间:2015/07/09

  • 老子的道与西方神哲学比较

    (一)前言 中国古书中讲道的地方很多,如《易经》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运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发表时间:2015/07/09

  • 论墨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及其哲学基础

    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的研究、古代思想家和学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队伍的培] 养和发展,以及与境外学界的学术交流情况看,对墨家思想的研究和关注,相对儒、道、

    发表时间:2015/07/09

  • 儒家“无为”说──从郭店楚简谈开去

    大凡燔经绎史者不能不注重出土文物──“历史一”,这恐怕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共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要求以考古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来印证书籍文献;到饶

    发表时间:2015/07/09

  • 《道养全书》易道融通思想发微

    易学与道教内炼养生的关系,近年来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这一课题,时贤已有 不少论述与发掘。笔者不敏,目力所及的就有潘雨廷著《易老与养生》(复旦大学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5/07/09

  • 中国的“阴阳”与西方的“因果”

    内容提要:作为一种渗透于民族“思维结构”之中的传统观念,中国的“阴阳”与西方的“因 果”一样,有着极为隐蔽、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由于这一影响,使得中国古代在人体自然

    发表时间:2015/07/09

  • 《周易》美学思想刍议

    摘要:《周易》中关于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天人合一、阴阳、刚柔以及神、感、文、象、意等范畴的阐述,成为从美学上解释各种艺术现象和理论的依据。该文对《周易》中美的表现、

    发表时间:2015/07/09

  • 道家哲学智慧的基本特点

    摘要道家哲学的智慧是围绕着作为宇宙究竟义的“道”发散出来的。由于它偏重于超名言之 域立论,故具有超越性,玄思性和否定性的基本特点。超越性主要包括超越名利、是非和生死

    发表时间:2015/07/09

  • 易学与晚明小品

    摘要:易学是晚明小品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晚明小品家的人生观、生活情趣,晚明小品理论强调小品短小、简易、新奇、独抒性灵、自然而然,皆直接或间接地吸取易学理论资源。

    发表时间:201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