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
按世纪惯例,“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之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教(christianity)包括天主教(the western church,亦称“公教”、“罗马公教”、“旧教”)...
发表时间:2015/10/04
-
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民间”理念与中国小说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其在当代的流变 与具体表现形态。一、“民间”一词的由来与演变,古典小说的三个重要的民间特征:
发表时间:2015/10/04
-
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
内容提要:1980年代在中国文艺界兴起了一次美学大讨论。那时美学专题充斥于各种学术刊物,美学专著层出不穷,美学译著也是汗牛充栋。美学一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显学。在美学
发表时间:2015/10/04
-
基督教艺术的边界
内容提要 本文从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的七个方面,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教的内涵,进而阐明了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与
发表时间:2015/10/04
-
艺术美的探求——台港及海外华人美学一瞥
内容提要 台湾、香港和海外华人对于美学、文艺学的研究范围甚广,对艺术美的探索已被放在主要地位。本文评说台港美学有关艺术美的种种探求,例如艺术美是什么,艺术美的特点,
发表时间:2015/10/04
-
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
内容提要 本文从学科定位的基本要求出发,对80年代以来兴起于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中的"文艺美学"的特性、对象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文艺美学"建构所面临的困难,一是作为其学
发表时间:2015/10/04
-
城市·水墨·现代性
90年代以来围绕现代水墨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现代水墨能否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以及它在世界艺术中的文化身份的问题,比起80年代中国画在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冲击下的危机与生存问
发表时间:2015/10/04
-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20世纪的中国,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在内的全面转型为特征,整体地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中国民间美术,处身这场
发表时间:2015/10/04
-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一、引言 20世纪初期,古老的中国正朝着一个现代形态的社会转换,然而却陷在鸦片战争以来内忧外患的泥淖里难于自拔。这激起了有识之士的忧愤和民众的抗争,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
发表时间:2015/10/04
-
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摘要】 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依靠直觉能够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能够创造性 地表现视觉意象,能够体现美的自然法则。而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技
发表时间:201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