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12-08 19:12

  一、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背景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意见》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时,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在引领正确意识形态和导向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学术界围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


  近几年来,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主要目的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各大高职院校得以广泛推广和实行,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主要停留在单独的理论知识传授、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等主要环节上,未能形成相互连贯和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成效不明显。我们希望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实践教学的新规律、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逻辑的相融合给予一定的借鉴和支持,确保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高职学生的正确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健全心理人格和健康体魄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健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创新人才的需要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我们意旨在通过探索高职院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完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并且,结合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优秀成果,有目的地提出一套多元化的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模式。


  二、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化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开设,国内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研究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方面取丰厚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育人职责、育人功能的现状、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表现形式看,有学者人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意义与价值就是要帮助人们解决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前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显得更为突出: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学生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育人职责看,有学者认为,高校哲学科学工作者因角色的特殊性,承担着传授学业,改变传统政治工作的“唯政治化”的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单一灌输向多元内化转变。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价值水平,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具有前瞻性眼观,在新理论、新思想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新的施教模式,尤其是如何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的受教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哲学社会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现状看,有学者在调研分析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现状过程中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唯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错误倾向,使得高校哲学社会育人的作用局限于如何控制学生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个别现象,在多元文化意识的冲击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育人功能已经消弱。当然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效用在一定层度上,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际联系不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吸收不够,以至于导致缺乏说服力、吸引力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对学生成长产生严重误导;在教材建设中,存在教材建设滞后、课程时效性差等问题。


  从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和对策看,学者从高等教育层面、课程层面、课堂教学层面等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在高等教育层面上,张振刚等提出,要重视理论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探索,体现时代精神。从课程层面上,程光泉等提出,要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指导,紧密联系实际,为大学生解惑释疑。从课堂教学层面,雷光和等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以下四个环节工作:以充分认识课程特殊性为起点;以厘清事实为重点;以澄清价值为导向;以引導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为落脚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方面研究成果颇丰。虽然国外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法,但以“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形式,通过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象、内容、手段、效果等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指导。


  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强调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隐蔽性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学环节上,教师自己制定课程大纲并征求学生意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自主設置课程,有序地完成教学工作,师生之间交流畅通,信息透明;在教学模式上,欧美高校教师注重课堂提问和讨论,“启发诱导式”地让学生具体分析、综合评价相关观点和问题。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积极性高、趣味性浓,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创造创新实践;在教学手段上,欧美国家师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给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以强有力的辅助。


  亚洲如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如韩国在1995年政府颁布了《确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方案》、日本《学习指导纲要》、台湾教学改革中都明确提出,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主体性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展开,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变化能力。同时,不断拓展和丰富学生的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总体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视野下,国内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在高校育人问题研究方面,紧跟时代前沿,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功能的现状、实现路径和对策等方面均有涉及,不仅在理论问题研究方面深入各个层面,而且有许多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方面,国内研究与东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国内有些学者在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和对策方面对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但总体上还局限于理论阐述,数高校该学科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明显。


  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但现实的问题在于,高职院校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结合不足,且一些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培训、轻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更加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并且以“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特色等特殊性,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高职院校说起来重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育人时效性不高、相关学科师资队伍不健全、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践理论教学研究成果匮乏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视野下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视野下,进一步深入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在依据,通过对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实践教学模式,吸取其有效性措施,对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已形成创新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3-21.

  [2]靳诺,郑永廷,张澎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刘贵芹.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14.2.


  来源:魅力中国 2017年18期

  作者:黄黎明


上一篇:新丝路上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下一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