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23 17:35

  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意在探讨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和谐社会必须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阐述了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以及管理。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第一次创造性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的治国理政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

 

  2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社会结构是一个母系统,包含一系列的子系统——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等等。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社会矛盾就比较大,社会冲突就比较突出,和谐社会就难以建成;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社会冲突就比较少,和谐社会就容易建成。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它们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互相促进,兼容共生。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和谐社会使一切创造激情得到充分释放,一切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一切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谐,是前进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创造中的和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社会要和谐发展,首先社会必须有稳定有序的环境。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说明,稳定有序应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个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中去认识,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作系统、综合、动态的思考与创新。

 

  ()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决定了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社会化。因而,公民道德建设要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形成社会化的道德教育的方法,赋予一切社会关系以道德教育的功能,产生出道德教育的综合社会价值,从而造就社会的和谐氛围。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确立的理论依据。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不能远离人的本质属性,也不能远离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客观要求,应紧紧围绕合格公民这个中心。从各国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共同趋势来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题,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日趋浓厚。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全面地提升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公民。

 

  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高素质、有民族文化根基、具有良好道德和精神的公民。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应强调公民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以培养公民的自我道德修养能力为基础,自主养成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

 

  ()内容:体现网络时代道德价值多元化的整体发展

 

  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否认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和德育传统,会使公民道德建设失去现实文化的根基,没有继承性的道德教育及伦理规范,会因失去相对稳定性必然消亡。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传授与当前的现实社会需要相一致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才能发挥公民道德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必须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适应网络时代道德价值多元化的整体发展。

 

  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离不开对全球性伦理道德的批判与吸收。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应跟上网络时代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德育内容,着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人们学会从全球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人类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

 

  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应以民族性和全球性作为基本视野。民族性和全球性,不但两者并行不相悖,而且可以有效地结合。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包含着全球性伦理道德的成分,而公民道德教育的全球性也体现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民族特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网络时代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纳入全球伦理的道德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视野中,对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培养既有中国传统美德又有全球伦理道德意识的合格公民,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途径:体现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动态发展

 

  公民只有不断地认知、体验、认同、选择以及践履社会道德的要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讲究实效性,实效性的关键是针对性,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和谐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应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地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尽管当前社会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就有可能转化为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和更新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不同角色公民的实际相结合。公民在社会中各自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有着各自不同的道德要求。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应针对不同角色公民的实际情况,建立分层次渐进的公民道德建设目标。把对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道德追求区分开来。把广泛性与个别性区别开来,使公民道德建设目标层次分明,就能够有步骤地引导公民从低级向高级、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

 

  ()管理:体现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合力建设。由于道德规范涉及人的全部行为和关系,可以说,它与人的一生相伴随。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应当构成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也同样适应。需要构建一个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综合教育系统。建设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在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中,公民道德教育各有侧重。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四位一体,但各有特点,其具体要求也不完全一样。公民道德教育应成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崇高事业,渗透到公民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公民在这种大道德教育环境中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

 

  总之,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顺应网络时代公民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适应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的建设,应形成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四位一体相结合,不仅使之配合协作,而且致力于使各种德育力量、德育目标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公民德育一体化和制度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梅芳 来源: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57

上一篇:浅谈公平正义对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下一篇:法科生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进”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