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院校代码10352。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17年10月,学校被列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简介
丽水学院,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丽水最高学府和唯一的本科院校,是浙江省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宁波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共同参与,对口帮扶丽水学院。
截至2021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1008.16亩,校舍建筑面积38.74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00人。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4月,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
重点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光源与照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音乐学、口腔医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电子商务。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
省级重点专业:园林、化学、旅游管理。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技术、遗传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旅游会计、旅游规划与开发、动物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口语、分析化学、油画风景写生、视唱练耳、C语言程序设计、植物生理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
丽水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化研究与应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医学。
”十一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础数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生态学学科。
”十二五“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学学科、生态学学科、基础数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口腔临床医学学科。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学学科、生态学学科、数学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口腔医学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126人,其中教授91人,博士19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8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3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该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1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市级研究院:丽水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生态经济研究所、民族体育研究所、刘基研究所、有邦化工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畲族文化研究所、机械科学与产品设计研究所、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所、中草药技术开发研究所、高压水射流研究所、金石研究所、龙泉青瓷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4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4月,该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期刊2000余种,电子图书64.3万册,拥有硕博论文278万余篇,已建成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丽水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30日,原名《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月,学报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是《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报文摘》固定引用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丽水学院怎么样?
2000年全日制在校生4764人(其中本科生578人,专科生1743人,中专生2443人)。学校还设有进修部(培训部),承担中文、数学、物理、生化、英语、政史、小学教育、计算机教育与应用、行政管理、财务会计、公关文秘、学前教育等高师函授教育及高师自考(本、专科)助学,第二专科学历教育,中学校长培训,实用技术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培训工作,特别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000年在册函授学员1225人。全校教职员工553人(校区225 人),其中专任教师334人(校区165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及相应高级职称者74人(校区31人),讲师等中级职称者201人(校区72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28.5亩(校区183亩);校舍建筑面积10.04 万平米(校区4.9万平米)。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培训中心大楼、音乐楼、美术楼、学生公寓等30多幢。拥有计算机中心、多媒体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地面卫星接收站,电化教育闭路系统、语音室、电教中心等现代化教学场所和设施,拥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13处。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和溜冰场等体育活动场地齐备。并设有1932平方米的师生生活综合服务区。图书馆现有藏书48万余册(其中校区18万册),中外期刊1千6百多种,拥有1000多个阅览座位,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学校深化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计算机和外语教学,突出素质教育。开展规范化课程建设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作;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拓展教学的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学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迄今为止,承担各级科研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科技开发项目近百项,获得专利9项。获国家发明奖1项。现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2顶,省社科联项目l项。出版专著、编写各类教材50部;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科研论文150O余篇。3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校在机电、稀有金属回收、秦汉文、陶渊明研究、刘基研究、陶行知教育研究等方面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校办有《丽水学院学报》和《丽水学院报》,引进并建立“林三渔教学、科研奖”和“张其友科研基金”。
学校认真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倡导“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单位和治安安全单位;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省有关部门的表彰。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和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成绩,几年来名列省高校前茅。学校被授予“浙江省治安安全单位”、“丽水地区文明单位”和“浙江省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至今,学校已向社会输送普通高校毕业生7729名,函授毕业生1816名,两校区中师毕业生9102名。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丽水市中学师资紧缺、学历偏低的状况。 年轻的丽水师专,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21世纪,为发展教育、振兴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丽水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后由处州师范学校到丽水师范学校,1977年设立浙江师范学院丽水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先后经历了几次合并。2000年8月,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并入丽水师专。2003年3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由丽水工业学校与丽水农业学校合并而成)合并,并以此为基础筹建本科层次的丽水学院。学校于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07年3月,以丽水卫校为基础组建了丽水学院医学院。学校主要承担为丽水市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浙江省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校园占地919亩,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00万元,馆藏图书114万册。学校设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机械电子与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有23个本科专业和26个高职高专专业。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800人。
师资队伍
在职教职工946人,其中专任教师73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教师 24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90人,正高45人。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学校与美国肯恩大学,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大学,西班牙伊塞普大学等国外7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丽水学院形成并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和民族性三大办学特色定位,围绕地方支柱性产业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符合国家标准、适应社会需要、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合格本科学院。 丽水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6年的处州学堂。学校于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主要承担为丽水市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浙江省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校园占地900亩,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758万元,馆藏图书97万册。学校设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机械电子与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体育系等11个二级学院(直属系)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共有23个本科专业和47个专科专业。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800名,在职教职工962名(专任教师733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60名,其中正高39名)。学校与美国肯恩大学,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大学,西班牙伊塞普大学等国外6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办学特色
丽水学院形成并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和民族性三大办学特色定位,围绕地方支柱性产业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符合国家标准、适应社会需要、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合格本科学院。
现任领导
书 记: 肖建中 副 书 记:周湘浙 张建平 徐德钦 纪委书记: 张建平 党委委员: 吕立汉 胡学云 郭献进 吕绍明 潘丽萍 院行政领导简介 院 长:周湘浙 副 院 长: 李江波 谢林森 吕立汉 院长助理: 钱栋霖 申世英 周湘浙介绍(1959年1月):汉族 中国共产党员 大学、教授 1976.10—1978.09 温州市电子机械厂工人 1978.09—1982.07 杭州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 1982.07—1987.08 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温州师范学院)教师、直属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87.06讲师 1987.08—1994.01 温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其间:1992.02-1992.07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1994.01—1995.01 温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1994.11副教授 1995.01—1999.09 温州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其间:1996.04-1996.07在杭州大学管理学院全省文教卫系统领导干部研修班学习) 1999.09—2001.12 温州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委员(其间: 2001.05-2001.07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省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1.12—2002.12 温州师范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2002.12—2003.04 温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03.04—2006.06 温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其间2004.11-2004.12在省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06—2010.04 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2006.12教授(其间:2006.10-2007.06在北京大学第二届现代大学治理与运行高级管理研修班学习,2009.09-2009.10在省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 2010.04— 丽水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是普通本科,就业率还可以,环境嘛一般,毕业后在浙江省内容易找到工作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前身是1910年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2000年12月,原浙江林业学校和浙江丽水商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树木树人,行知并进”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战略,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特色,培养敬业长技、爱岗忠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7年4月,学校在全省50所高职院校竞争性排位中脱颖而出,众志成城迈入浙江省优质校建设20强队伍,综合办学实力、办学效益、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学校占地470亩,规划用地120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资产总额4.43亿元。下设林业科技、建筑与设计、机电工程、会计、工商管理、旅游与贸易、继续教育7个二级学院,29个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7681人。现有教职工447人,其中专任教师401人,教授21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125人。省级教学团队2支、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2人,浙江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省“151”人才等共31人。现有实训中心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校内教学实训场所总面积16.83万平方米,教学实训设备总值超过6000万元,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校外基地380家,其中紧密型基地200余家。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适时开展“面向基层培养新时期护林人”定向培养,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举办林学(林业技术)本科专业。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优势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共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共6项。现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6门,在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项。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学校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农旅融合、生态工业等项目上持续发力。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合作共建日本农村研究中心,建立了丽水农民学院、乡村振兴讲习所、丽水职业教育集团、庆元食用菌学院、丽水旅游养生学院、天喜控股培训学院等平台,为丽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围绕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和打通“两山”通道,打造各类服务地方中心工作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紧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领域扩大社会培训范围。学校科研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2个、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课题、省哲社规课题等省级以上项目35项。
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积极开展“金扣子”育人工程,狠抓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提升工作,成效显著。涌现出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团干部、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省十大优秀青年等等一批先进个人。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为行动指南,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加强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高水平建成优质院校而努力奋斗!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要求
一般来说只要学分和绩点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的话就没问题了。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丽水市,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校起源于1910年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2000年12月,原浙江林业学校和浙江丽水商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对毕业论文综合评语
下一篇:人民邮电报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