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在空间造型课程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09-29 08:42

“知行合一”教学理念是指认识基本理论与在现实中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是相辅相成的,“知”指基础知识,“行”是指学生的实践,二者密不可分,“知”的目的是为了“行”,“行”的结果是为了检验“知”,注重教学实践中的“知行合一”,不仅能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展设计思维。 
   “空间造型原理” 是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以空间艺术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教学时易走两个误区:(一)单纯的理论灌输,陷入空洞晦涩的理论话语网络;(二)纠结于外形层面的造型语言,单纯练习手工技法,即知行关系脱节。因此应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从单纯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思考设计现象,在设计现象中分析总结出基本原理,在教学训练中运用基本原理去创造新的作品,由此达到“知行合一”。 
   一、在理论讲授上引导学生求“知” 
   知是行的前提,因为只有多知,才可能拓宽知识面。原研哉提出“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学也是一种设计行为,“知”的传授应直观易懂。由于空间概念本身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形式构成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又过于“行而上”,因此在理论讲授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为骨架,以分析设计实例,剖析设计手法为导引主线,以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为宗旨的解析式教学,全面展示空间造型的魅力。如在具体讲授“造型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相关理论部分时,除了引用罗马的坎皮多格里奥广场、土耳其的塞利姆清真寺、赖特的流水别墅等经典案例,也穿插“李布斯金的犹太人博物馆”,“北京奥体公园的设计”,“上海世博会掠影”等现当代的最新设计成果,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易理解的图像语言,并附以大量背景材料和分析图式,有重点有层次的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一方面,使理论知识深入浅出,改变了传统理论授课干燥乏味,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潜移默化地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的设计思维。 
   鼓励学生多求“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更新的设计手法被用在空间设计上,面对每秒都“刷屏”的设计现象,应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和范例进行进化翻新,注重探讨国内外当代相关设计学科的创新及学术发展,紧跟设计潮流,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看待基础理论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运用与变化。当下的新新一代视角多变,传递信息方便快捷,看到有趣的事物,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随手拍摄下来,并附以文字、声音等发在QQ、微信、微博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结合学生族手机党们的特有习惯,组建了班级群,发起了“随手拍认知活动”,鼓励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随手拍下自己认为形态塑造好的场景,并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水、地面)随时画下草图。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体验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在实际的环境中观察空间的形态的敏锐度,寓教于乐。学生可在平时生活中,节假日的逛街途中,上学的路上,随时随地观察场地特征,将场地上的视觉要素归纳成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并注意各要素的尺度关系。鼓励学生用图纸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图,把空间认知和把握从过去的生活体验感知上升到对空间形态构成的理性分析,在身边寻找形式美。当然借助现代流行的交流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形成注意观察身边空间构成的习惯是本活动的宗旨。 
   二、在演习训练上教育学生践“行” 
   行是知的落脚点,因为只有行,才能检验知的深与浅。课程中灵活安排与各部分讲授内容相结合的课程训练,巩固理论学习内容。比如讲授造型的基本要素时,安排 “演绎名画”训练环节;讲授形式与空间功能时安排训练课题“夏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空间设计的基本形态规律。 
   课题一:演绎名画 
   基本要求:通过解析名画中蕴涵的构成原理来帮助学生寻找设计灵感,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空间作品。 
   目的:增强视觉敏锐度,二维到三维空间想象力、空间转换能力的培养。 
   指导要点与步骤: 
   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绘画一般都有比较长时间的学习经验,通过对其熟知的作品,引发学生自己用分析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将自己感兴趣的画作平面构成化,以创造出有趣的形态,并将这种形态做为空间作品的创作源泉。训练通过“解析—抽离—转型”等步骤引导学生实现从平面思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解析”训练学生的视觉敏感性,能理性地看待隐藏在画面中的图形、轮廓、本景和不同色块之间蕴含的比例关系;(二)“抽离”指学生通过提炼名画中基本造型元素的构成关系,如控制线、模式、韵律和动感等,并进行适当的加、减、演绎、复合、分割、缩放、遮盖等操作,调整成转化立体作品前的理想平面;(三)“转型”指将平面中较为引人注意的正要素形体,转换成为体块,而相应构图中形的负要素的负空间和灰空间以及参考框架都可以处理成为背景。在“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型与型的关联而使空间形体处于多向延续,通过比对调整,直到获得满意的空间形式。 
   在“解析—抽离—转型”过程中,因为对名画作品特征的借用和重新解读要求对先前的构图体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注入新的想法,初始的设计概念在图形的变化和转换过程中,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清晰化,最终成为消化过后的自我意识的反映。学生从创意构思到形式的确立、材料的选择,直至完成设计作品这一系列的创作过程都贯彻自己的理念,树立了整体观念,成为本训练环节的亮点之一。(附组图1) 
    同样一幅名画,不同学生由于理解方式不同,解析抽离出的平面也不相同,同一学生的平面由于经过不断推敲比较,图形和背景交互作用,从初始平面状态派生出来的空间形式也是变化多样的,由此设计蕴含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本训练的又一亮点。 
   与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纯粹美学和抽象形体构成原理和技巧方面的“名画解析”训练不同,“夏屋”的训练安排在讲授完理论内容“形式与空间”后,旨在进行形式与功能之间的探索。 
   课题二:夏屋 
   基本要求: 
   在校园环境寻找作品摆放地,并分析该场景中的造型要素和空间氛围,将其作为创作出发点。 
   1.运用各种材料反映创作主题。 
   2.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各成员分别提交草案并进行讨论,共同提交最终成果,分工协作,控制造价。 
   3.作品大小高度在2m左右,材料不限,风格自定,手工制作。 
   目的:探寻功能与形式的最佳结合点。 
   指导要点与步骤: 
   形式是在设计目地的控制之下各要素的集合,如形状、尺寸、色彩、质感、位置等,它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训练步骤分为“场地调研——草图比拼——方案修改与确定——空间布置与方案执行——成果发布”。校园环境是学生所熟知并能亲身体验到的,在构思方案和实施的过程中,需多次对场地特征进行比对,运用所学原理知识探索其空间形式构成的关系。 

  设计创意是整个方案的灵魂和引导者,它直接影响项目的外形,实现其设计目的以及潜在的本质特征。在对“夏屋”这一主题的设定中,作品应具有独特的识别性,能凭借其优美的形式来使人们感知它,使用它,并适应一定的特殊条件和环境要求,在环境中既是独立的个体视觉焦点,又能融入其中,与之结合成为整体。形状是形式的主要可辨认的特征,运用一些单纯的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来做基本形并加以变化成为简洁的形式,可以使作品更加容易辨识和记忆,因此,形体设计上鼓励单纯简洁。制作时,由学生选择限定空间的元件(如木板、绳索等),作品完成后要求能放置在场地上保存一段时间,结构和材料应讲究适用性和合理性。(附组图2) 
     方案实施前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的概念性设计,并在设计小组内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如方案的优缺点,预算造价是否合理,实现的困难度等。学生在设计时既可以从功能入手,以功能决定形的组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形式本身入手,先运用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形,再根据美学意义调整功能分配。 
   在设计和过程中体会形与环境的关系,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形式与心理感受以及形式与材料构造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是本训练的关键。训练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授课效果出发,时时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授课重点,注意基础内容衔接专业知识。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对其设计作品进行可持续性“调整”,本着系统性原则,使指导有方向,辅导有成效。 
   三、在教学艺术上体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理念融汇在空间造型课程中,丰富了讲授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其求“知”和践“行”达到“合一”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三种基本教学法: 
   (一)案例示范法。注重将教师本人的作品或曾指导过的优秀作品进行从设计构思、创作方法到表现手法、设计过程进行全方面剖析,系统性地演示基本原理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如在“复制的力量——2010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中的艺术作品《病毒系列2010》、《依椅》运用了点线面的构成手法达到丰富的展示效果;2010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的几位同学的《徐州市奎山公园改造方案》,以平面布局去完成功能分配,从多个角度启发学生,拓展学生知识含量。 
   (二)探究研讨法。是指学生在发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采用集体交流和研讨的方式进行,训练中鼓励学生用语言和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行性研讨,肯定其在学习中所走的能通向更多可能性的“弯路”,通过方案比拼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鼓励其探索式学习,拓展其设计思路。 
   (三)角色参与法。指在训练环节中,加强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考,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时每个学生即是“设计者”又是“评价者”,自己提出方案并对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方案提出建议,通过“调研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比拼——方案推敲与确定——方案执行与实施——成果发布与总结”等流程最终完成课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根据每组成员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现场指导,既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沟通交流,又注重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彼此的角色互换,学生在彼此方案比较与竞争中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各抒所见,取其所长,最终提出集体创作成果,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方案质量,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研讨法和角色参与法的运用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应构建合理的合作组织;其次,应以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合理引导;再次,强化汇报,实现认识提高。分组时应注重组员素质的搭配,注意男女生搭配,性格搭配,特长搭配,保证每组特质基本相当。角色设定时应使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并在每次讨论过后进行角色互换,避免学生的“跟蹭”现象。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如何高效高质的解决实践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以“导”代“教”,在方案实施后完成落实汇报,总结经验和成果,在回顾体验过程中提升认识。 
   空间造型原理作为专业设计课的前提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其教学中的“知行合一”,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维、专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得到训练,对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开发性效应。在教学时让学生理解基本元素作为造型语言的创作“单词”,形式组合方式作为“语法”,有了单词和语法可以造“空间句子”,但要使空间设计更加美好,必须能抒发创作者意图和情感。打造空间如同握在手中的杯子,通过改变杯型来使容纳更加丰富,而你就是握着杯子的人,只有掌握好原理知识,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健.艺术设计专业范例教学法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0(4):148~149 
   [3]杨开富,谢燕平.空间造型设计思维培养——空间构成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1(6):64~65 
   [4]李泰山.空间构成基础教学研究[J].《中国美术》2012(6):94~101 
   作者简介: 
   胡彬,女,1980年9月生于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景观设计与教学工作。 

上一篇:三维度切入,构建多元阅读模式的建设

下一篇:创新幼儿评价体系创建成长数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