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探索

发布时间:2015-12-15 10:49

摘 要:注重在学校建筑中增加学生集会活动或交往的场所;注重利用大会议室,半开放的庭院,在图书馆内增加交往活动空间,使图书馆成为交往中心;扩大对走廊的开发利用,合理设置座椅,便于学生课件休息与彼此间的交往;扩充餐厅的功能,除可做餐厅外,还用做学生会议室,学生作品展示厅等

关键词:学校;空间;开放式;人性化;组合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校建筑风格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现代教育思想和建筑思想催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变化主要是在教育目标上由培养规格一致的学生向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强调学生智力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学会学习,而且热爱学习,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注重教师的“教”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发展;建筑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种趋势目标指向建筑的个性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一致。
2.对国内传统教学空间设计的反思
  我国传统教学用房的组合设计,由于欠缺教育模式的理念,对空间与学生行为互动关系认识不足,教学用房使用者与设计者沟通不佳,教育改革观念偏颇等,使得教学用房的组合设计变成相同规格教室空间在“量”上的叠加,却很少有“质”上的突破。教学空间的组合变成“串糖葫芦”而到处移植,它己无法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学习空间的要求。它存在的主要缺陷有:
2.1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发展未受重视
  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存在“认知”、“语言”、“情绪”、“兴趣”、“游戏”、“群体”、“道德”、“人格”等行为上的不同,因而在生理、心理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建筑师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距,只是单纯地将其看作为“尚未成熟的人”,而未成熟的人较成人更多的是行为随时间、空间和场所的改变而不稳定,但这不同体的变化却常常被简化为“群体”的“多样性的统一”。
2.2消极空间泛滥
  在教学空间组合时,分区过于明确,缺少多种活动交融的空间,且由于办学模式的不同,有些学校盲目扩大组合空间中的共享空间,造成许多“消极空间”,缺少空间的层次,即“公共的一半公共的(或半私用的)一私用的”。盲目的大空间产生“虚无”空间,同时又会走上另外一极端——对小班化的迷思。  
3.对国外教学空间设计的思考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好,探其原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他们大力普及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日本学校建筑教学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空间的灵活设计
  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成为如今摆在日本学校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方面,若从内容、方法、形式、时间等多种因素考虑,不仅需要配备以多功能为目标、自由度很高的空间,同时,还要从各种活动与场地的利用方法方面,提供可亲手动手的学习空间,这要求学校教学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能够生动而又具体地反映出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认为实施开放教育必须以开放空间为首要条件,必须使学校教学空间多元化、充满活力。
  基于上述考虑,日本从1972年起,从欧美引进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跳脱传统“盒子群”、“装蛋箱式”的空间格局,开始偏重以教学群的概念来贯穿如三个班、四个班或五个班为一个班群,或在一个教室里设置多目的的空间,或拆除班级隔墙,代替以隔板、低柜、屏风等灵活多变的教学空间设计,期待达到以往教学无法满足的要求。
3.2  教学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日本文部省相当重视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互相启发、促进社交能力的提高,在交往中能使学生变得机敏,并发现自身与他人存在的意义。因此日本在所有学校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
  (1)注重在学校建筑中增加学生集会活动或交往的场所,或称作“学生中心”;
  (2) 注重利用大会议室,半开放的庭院,在图书馆内增加交往活动空间,使图书馆成为交往中心;
  (3) 扩大对走廊的开发利用,合理设置座椅,便于学生课件休息与彼此间的交往;
  (4) 扩充餐厅的功能,除可做餐厅外,还用做学生会议室,学生作品展示厅等;
4. 中小学校教学空间建设的发展趋势
  为了克服教室数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建筑空间浪费,功能开放空间设计受到重视。这种教室设计受到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影响,他认为,“建筑物服务的目的是经常会改变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去把建筑物拆掉,因此,我们要去建造一个实用和经济的空间,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
  开放式空间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体系。开放式空间主要基于活动于其中的个体行为模式,它具有双重含义,其一,为如何在狭小的空间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获得扩大的空间效果;其二,为活动者提供对外交往的空间条件。在空间设计时有必要对学生行为动感及其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预测他们的运动,想办法让他们在一天的生活中感到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同时重视细节设计,创造出对学生来说是规则的有序的,而同时由生动有趣的环境。而好的设计应当暗示着运动,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场所。
  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学习、活动式教学越来越成为普遍的趋势,发达国家教室设计的普遍趋势是刻意建设适宜个体和小组学习的“空间群气”,包括小教室和走廊小桌。它们的存在给学生自主活动准备了空间,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感,使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不受外界干扰。
5.总结
  未来,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人们对教育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今后的学校建设不断完善规划设计,为广大的少年儿童创造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布拉福德·帕金斯. 中小学建筑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黄献明. 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创新[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 2003,(5):6

上一篇:浅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

下一篇:我国证券市场失灵的经济学角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