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12-10 11:30

       《初中物理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学习的终身性,强调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我在物理教学尝试并开展了“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总结了一些虽然浅显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有着实用价值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就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物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进行探究的前提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好奇就是探究的原动力,人人都有探究的天性和潜能,只是长期以来这种天性和潜能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忽略、所压抑而已。新一轮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的好奇、质疑激发出来,这也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前提。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骑自行车时,要想让车子不停下来,你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停地用力蹬呗,不用力车子就会停下来。”我抓住时机马上切入提出问题:“那么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呢?下面我们就分正反两方来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依据来辩证自己的观点。”同学们的好奇、质疑瞬间就被激发起来了,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的同学找出了很多自己有亲身体验的事实依据,而持反驳意见的,敢于质疑的一组虽然没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但却不服输,都在那看书,过了三分钟左右,这组同学终于有人站起来反驳了,原来他们是用书上的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说服了对方,在说服的过程中双方有质疑有回答,有提问补充,就这样把教材上的探究实验已经分析的差不多了,这时教师再一次及时切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同学们就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来分胜负吧!”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始,同学们的探究愿望势不可挡,而且没有任何强制,是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放松大胆、无拘无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我想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会终生难忘! 
  二、要善于运用实验的方法,,再现教材中结论的探究过程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如果仍然像以往那样直接给出书中的结论,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就不能达到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以及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教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再现某些结论的探究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学会实验探究的步骤,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 
  如在教学《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课的时候,我根据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将本节课设计为物理探究课,首先通过复习电压、电阻的相关旧知,创设问题情境,自然引出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用谈话法引导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什么这么猜想?接着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分工协作,共同动手实验,教师到各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实验,并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最后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问题的层层深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实现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的过程。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物理探究性学习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靠教师传授知识,而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主要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我们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后台”,不要害怕学生理解不了操作不了,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试一试。如我在教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就非常信任同学们,大胆地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物品有:橡皮泥、筷子、矿泉水、水杯等)自己动手准备实验、设计实验,这是部分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不仅拉进了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当然,这是在类比教材上的探究实验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既降低了难度,也照顾了学生的差异,不同的方案让学生相互交流,使其从触觉、视觉不同角度認识压强,让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总之,我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把知识教“活”,帮学生学“活”、用“活”,不仅学生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各种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情感意志、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培养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长青乡第二中学校)

上一篇:初中毕业班数学讲评课中的有效纠错探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