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6 13:5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热门技术的渗透,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任务中的首要课题。20137月份,在学校统筹组织下,计算机应用专业组深入忻州市及周边区域行业企业调研,系统了解和分析了计算机/IT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基于忻州市工业学校发展实际的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通过系统调研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任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根据专业能力制订教学项目,最后根据教学项目形成具体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根据岗位、任务、课题、教材等内容,构建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这就促使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基本一致,实现了生产和教学的完整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企业项目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督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欠缺哪些知识,从而制订符合自身的职业规划,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目标不确定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制的要求,学校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将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1.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放在三年制的第二学期,重点是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做好铺垫。开设课程包括Windows XP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等基础课程。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过程中,学校先后组织了文案设计大赛、幻灯片设计与制作大赛、Excel设计与制作大赛,让学生在任务引领下开展学习,通过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大赛过程中,除了奖励获奖的学生外,还奖励优秀指导教师,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2.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放在第四、五学期,重点是开设专业骨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必备知识,从而熟练的开展工作。开设课程包括:Flash动漫制作、网络基础应用、企业网络搭建、Photoshop与图形图像处理、图文广告创业设计等课程。

 

  3.企业顶岗实习阶段

 

  按照课程教学贴近实际岗位的要求,在第三年教学过程中,学校积极推荐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从事机关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和公文处理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缩短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间的差距。

 

 c

 

  在实施项目引导、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据学校20157月份毕业生数据显示,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100%,专业对口率稳固在81%以上,企业满意度保持在94.5%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保持在86%以上。

 

  计算机应用专业除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还加大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确保了校企联系渠道畅通,通过加强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主动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四、小结

 

  学校的市场是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最终由企业进行检验。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行业企业发展及时动态调整专业建设,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等内容。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具体实施模式和对策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对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俊亭 来源:职业 201612

上一篇:分析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角色

下一篇:微课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