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融论文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22:31

  第一篇: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若干思考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呈持续向上的趋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但是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严重失衡,产能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不同时期政策倾向的引导,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部分产品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转变使得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的迹象非常明显,并且具有非常高的通胀预期。因此,对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认真的思考,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有助于加快改革进程,引导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实现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结构性问题的表现

  1.产品市场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各个产业部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和政策倾向等原因使得各部門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发展失衡问题。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结构性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带来的通胀预期和经济过热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鉴于此,我国政府及时制定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性引导,供给侧改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尤其是对国企改革更是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目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国企的结构性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其他的一些国企经过市场化改革以后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一些僵尸企业经过改革重新焕发了活力或者被市场化淘汰。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其发展的形式和方式也更加丰富。通过对企业进行改革,以达到对产品市场结构进行调节的目的,进而有效解决产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2.要素市场结构性问题。要素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取决于经济体的资源禀赋状况,对于我国而言,地大物博,各种生产要素的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国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要素禀赋资源的制约,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性。归根结底,产品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主要还是由于要素市场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所导致的。在当前开放经济背景下,要素市场结构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物流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使得很多企业都突破了原有要素禀赋的制约,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生产要素,成本比较高,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难以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不有利。因此,可以认为要素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只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还需不断的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从其他方面弥补企业发展由于缺乏要素资源而造成的劣势。


  3.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由于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没有发展起来。实际上,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时代,并不存在市场,也无从谈起市场经济。当前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无限的动力。但是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却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就上市来说,有整体上市和借壳上市两种形式,但是壳资源毕竟有限,并且整体上市周期非常长且审核严格,即使企业资本结构比较优良,想要上市也非常困难。但是对于一些国企来说,可以通过增发等方式来实现上市目标,但是民企在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由此可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对于企业发展在某些层面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三、针对经济金融形势的若干思考

  1.针对产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要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做好战略规划,使企业明确发展方向。要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并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的产能进行调节,以达到均衡产品市场的目的,在确保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也要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针对要素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要拓展企业获取要素的渠道,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增加要素的流动性,并且加快物流行业的产品创新,尽可能的降低企业获得要素资源的成本,确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3.针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要加快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创新资本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四、结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难题,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制度层面着手,用制度对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改革的成果和改革红利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3-3.

  [2]]胡艺严.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6,(30):30-30.


  来源:中国经贸 2017年20期

  作者:何关峰



  第二篇:金融扶持地方经济转型侧重点研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之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地方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机构的扶持。针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难度较大、金融结构不够协调、金融工具功能有效发挥不足等现状,金融机构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转变和创新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及时找准经营的侧重点,积极实行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结合的手段,在扶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投融资结构的更加合理。


  一、为实体经济发展解决燃眉之急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金融扶持的重点应该是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只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才能同时确保自身的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内涵很丰富,外延非常大,实际上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时,实体经济的主体应该是制造业,当然还有服务业。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财经》杂志年会的主旨演讲时说过:“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实物,不能只强调物质的生产,也要包括服务”。如果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进行自我循环,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和膨胀,那么后果会非常严重,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曾获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说过:金融业要发展,就必须及时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实体经济需要金融业的扶持时,金融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企业创造的产品及服务价值已占到GDP的60%左右,缴税占到税收总额的50%,同时还为社会提供了80%左右的就业岗位。然而,金融对这些企业的扶持力度却相对较弱,融资贵和融资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些企业。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多种综合因素,但资金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扶持实体经济,既是金融业打实根基,确保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2017年度,绍兴市的重大项目有696个,总投资6100亿,其中有379个属于实体经济项目。为了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绍兴市在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力争全年实际到位资金达305亿元以上的同时,还获得了本地多家商业银行的资金注入。


  绍兴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时,不是眼光盯着老工业、老产品、老客户,而是目标放在市场认同度高、有内核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绍兴是全球纺织业的标杆,绍兴的纺织业目前正在迎合绿色化、个性化、功能化趋势,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大文化创意力度,不断做新做精做专做强产品。此前,绍兴某企业在推广“组合式定型机余热回收装置”产品时,因资金一时没着落而无法与某印染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建行绍兴分行获悉后马上派出人员赴实地开展调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创新推出节能收益权质押授信业务,为其授信800万元。该企业负责人非常激动地说:“没想到节能收益也能进行质押,现在我随时可以启动项目,建行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


  怎样更好地将有限资金用来支持实体经济,建行绍兴分行的做法是:与实体经济企业共生共荣。为此,该行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规范业务经营、服务实体经济”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活动细则,明确活动目标为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缓解实体企业融资困境,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并以此来增强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建行绍兴分行还以活动为载体,积极从产品服务、客户支持和信贷总量提升等方面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如嵊州宏达制衣有限公司亟需实现内销外贸并举扩张,但资金缺口较大,建行绍兴分行针对企业实际情况,积极跟进给予贷款700万元,帮助企业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将100万件低档针织服装生产能力替换为年280万件高档针织服装生产能力,帮助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


  二、为新兴产业崛起提供资金支持

  早在2009年12月,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四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在大力研发金融创新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信贷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操作流程,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好的金融配套服务,以推动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技术集成和要素集约,使之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对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加快当地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作用明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成了各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头戏。新兴产业既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又有风险大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特征,但也有回报率高的优势。作为金融机构在提供资金支持之前,必须对具体企业与项目进行深入调研,然后再能作出决策。


  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是调整产业的规划、布局和结构。就绍兴市而言,当前是着手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绿色制造项目落户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像抓好柯桥区纺织印染产业转型目前已成为绍兴样板,这项举措是重点整治低小散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绍兴市把重点放在了新材料、高端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信息经济等领域,如袍江开发区,现有1900多家工业企业,是绍兴市本级实体经濟发展的主体,今年就通过精准招商确立了20个新兴产业项目。


  资金支持是确保地方经济顺利转型的重要保证,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向新兴产业增加授权授信额度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为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抓好战略重点项目,建设银行绍兴分行最近又组建了由班子成员牵头营销的任务型团队,选取63个重点项目进行名单制管理,开展针对性营销,目前已落实申报项目类授信金额266.12亿,获批91.75亿元。全年投放政府类重点项目20个,金额19.85亿;签约待投放项目5个,金额26.89亿;已批复待签约项目3个,金额13.1亿。


  实体经济进入转型期后,金融服务的客户主体也在相应地变化。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积累了庞大资产,需要寻找优秀客户拓展业务范围,实行经营的新突破。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绍兴分行主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把住稳中求进、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宗旨,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积极创新产品,为绍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2016年,建设银行绍兴分行在扶持地方企业发展中,以“六型”客户和零售客户为重点,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龙盛、卧龙、万丰、新和成、水务集团等一批优质上市企业和国资控股企业业务得到有效拓增。全面完成小微企业“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119.25亿,较年初新增6.45亿;小微企业贷款户较年初新增259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7.16%,较年初上升27.14%。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应该体现在资金的“输血”功能方面。但在保增长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防通胀和防风险。


  三、为块状经济形成给予良好服务

  块状经济也称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在特定区域中既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又在地理上相对集中并有关联性的企业、供应商、服务商、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其在当地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往往较大,像轻纺原料、袜业、五金、珍珠饰品、衬衫、领带、轴承、机械、厨具、电声、化工、医药、风机、伞业、照明等。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块状特色产业在绍兴经济的发展中占有舉足轻重的地位,突显出了商品小、市场大的产业格局和成本低、效益高的比较优势。这种块状经济已产生了企业小、协作大的集群效应和资本小、集聚大的群体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已成为绍兴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依托。区域性块状经济,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程度很高,集产供销研于一体,并使技术和资金等要素高度集聚,形成了产品的科技优势、价格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金融机构要不断改进服务手段,为地方块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像绍兴市,块状经济特色明显,许多小微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非常大。对此,金融机构要注重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和利益链,形成由前者为后者做融资抵押担保的格局,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和融资困难等问题。


  绍兴的块状经济起源于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发展初期规模很小。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绍兴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小企业联盟,使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块状经济。这种经济形态通常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辐射型,主要体现为乡镇区域小板块;二是集散型,区域范围较大并以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块状;三是跟风型,即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大众化产业;四是园区型,一般是通过当地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引入的相关产业,这类块状经济,产业层次高、专业性强。截至目前,绍兴市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块状经济38个,年销售规模达20亿元以上的超过20个,在50亿元以上的有10多个。


  发展块状经济,除了财政鼓励外,更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一是要想方设法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实行信贷倾斜策略,如对产业集聚圈内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实行利率优惠,或者有针对性地推出利率费用较低的产品;二是要不断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发展并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三是合理推出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融资、股权质押等业务,帮助当地企业以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渠道开展融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占有率。笔者认为,服务地方块状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商业银行的重点战略,对客户支持要做到融资和融智。前者是为客户提供高效、个性化的“融资”便利,后者是必须量身设计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


  金融服务地方块状经济发展,立足点是必须大力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重点在设备更新、技术开发、基础研究、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资金服务。摒弃之前只服务大企业和大项目的传统做法,主动解决为地方块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政策空间实现利率市场化,缩小管制存贷款利率比例,通过风险评估,针对企业信用等实际情况,发放不同利率的贷款。


  四、结语

  金融机构要把自身当作现代产业来看待,追求发展效率与经营效益,在大力配合地方经济转型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当然,金融机构在扶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寻求突破口,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和客户的具体情况,实行差异化和特色化操作。只有围绕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经常性地创新经营手段,在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金融保障的同时,不断提升金融工具扶持经济发展的实效性和精准化程度,才能努力造就金融与地方经济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作者单位为建设银行绍兴分行)


  来源:今日财富 2017年16期

  作者:陈盼霏


  第三篇:浅析中国金融反洗钱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一、引言

  为完善银行卡境外交易统计、维护境外交易秩序,2017年6月外汇局发布通知,自9月1日起,境内发卡金融机构向外汇局报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发生的全部提现和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交易信息。


  该举措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境内银行卡境外提现明细数据,包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在境外通过金融机构柜台和自动取款机等场所和设备发生的提取现钞。二是境内银行卡境外消费明细数据,包含用户在境外实体和网络特约商户发生的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不含)以上的消费交易。报送由开卡金融机构完成,将数据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匹配,以查处违规违法操作,并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消费。

  外汇局加强银行卡跨境交易统计,能进一步提升金融交易透明度、统计数据质量等。先暂且不说1000元的上报规定是否合理,如此举措充分体现:我国的金融反洗钱工作虽任重道远,但认知度及重视度在不断提高。


  二、中国反洗钱工作所遇困境


  (一)洗钱手法多样化复杂化

  在赌场用现金或刷卡购买筹码,分散交由不同马仔进行赌博或是筹码兑换,最终换回现金码或便于存储的支票,完成黑钱洗白的过程。

  开设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伪造虚假发票和贸易往来,营造资金循环投资假象,适时为“黑钱”冠以经营活动所得之名,进行洗钱。

  鉴于艺术品、高价值的奢侈品,因其真实价值难以准确估量,洗钱人员通过购买继而转卖他人获得款项,或者虚假购买珠宝等来套取现金,以掩盖其资金真实来源。

  利用开拍电影的名义,借实际成品与虚报成本、实际票房与虚假票房之间的差额,达到洗钱目的。

  哈瓦拉地下钱庄、非法换汇向海外转移资金、偷渡现金、布谷鸟拆分洗钱、保险频繁退保、旅行社高价值机票酒店虚假代理、信托买卖、海外不动产投資、信用卡套现等都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洗钱方法,同时往往多种洗钱手法交叉使用。

  近年来,由互联网支付、P2P借贷、众筹融资、比特币等构成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迅猛,同时也冲击着我国尚不健全的金融反洗钱体系。


  (二)反洗钱法规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刑法》和《反洗钱法》仅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限定为: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组织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


  而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当前的组织卖淫犯罪、偷逃税款、私分国有资产罪、赌博罪以及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严重犯罪等也大多伴有洗钱行为,但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无法追究其洗钱罪的刑事责任。

  再从国际社会的反洗钱立法经验看,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四十项建议》在我国规定的七种上游犯罪之外还包括贩卖人口和组织偷渡、伪造货币、性剥削、假冒和盗版产品、谋杀、重伤、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20种上游犯罪。

  可见,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仍需向发达国家请教以适应国际反洗钱法规要求。


  (三)金融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发达国家的监管及司法部门,对于违反金融反洗钱工作的银行或机构,有着较为严苛的监控和惩处手段。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对于汇丰银行涉嫌墨西哥洗钱案,因为AML未做到尽职调查、涉及为sanction制裁国家做交易等原因,罚款19.2亿美元;法国巴黎银行被指控从2004-2012年利用美国金融系统为苏丹、伊朗和古巴三国转移资金,罚款89.7亿美元。

  而我国对于本土银行的金融风控,仍停留在文本主义、报送阶段、流于形式,而对于应报未报、误报漏报等失职或不配合行为,国家对其处罚力度较轻,监管机构对于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及责任意识亦需要提升。


  (四)银行人员反洗钱技能及金融风控技术

  调查显示,目前很少有银行成立专门职能部门从事金融风控及反洗钱工作,往往我们的反洗钱专员由后台操作人员、合规或财务兼任,无法专注于反洗钱工作,也认识不到其重要性。而本身,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较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反洗钱业务培训,缺乏必要的反洗钱意识和专业的反洗钱审查技巧。

  同时由于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局限性,尚未建成支付清算系统与支付交易监测系统的对接,对于大额支付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仍然采用手工搜集和统计进而报送,工作繁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报送层级复杂,无法实现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


  三、强化金融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金融法规政策

  从立法上上,应加快现有《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完成线上网络与线下银网点的风控对接,以适应互联网洗钱新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要建立以防为主、严厉打击的有效反洗钱模式。防,就是金融机构及特定高风险行业建立起一整套风险防范制度,包括客户识别、客户资料保存、报告制度,以及对客户有风险分类制度,对高风险客户、行业、地区的定期检查制度等。严打,就是利用我们建立起反洗钱信息系统,及时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资金,准确打击犯罪行为。


  (二)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控技能

  1.扩大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控角度

  反洗钱是个持久战,金融机构应扩大反洗钱监控视角,从事前、事中、事后多角度进行风险把控:

  事前,即客户开户阶段,应严格审核客户提交的资料,做好KYC(“knowyour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尽职调查,完成联网核查及黑名单调查,为不同客户建立风险评级,设置警报限额。

  事中,按法规要求完成客户交易材料审核、记账及后续申报。如涉及公转私、跨境交易等交易,应根据银行业务流程要求,电话联系客户提供相应凭证并做好存档。

  事后,设置风控系统,审核触发系统的警报交易,根据客户背景及来走钱情况,辨识交易的真实性,如遇存在可疑的交易与客户,及时报送监管机构。


  2.研发更智能的反洗钱监测系统

  从金融机构数据采集角度,首先可开发先进的基层银行现场验证软件,以确保客户信息的正确性,其次,引入更加科学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使可疑交易数据能更及时、更完整地得以采集和传送。再次,针对网络洗钱的特征,可以改进反洗钱的监控系统,将大额度支付与银行财务系统连接,将可疑账户与资金关联账户交易信息实行自动监测。

  从数据接收及报送角度,首先央行需要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站监管系统,各金融机构通过该网站系统直接向央行发送本单位的数据和信息。其次,在该监管系统上建立一个查询和反馈信息的窗口,使辖区的被监管对象的情况可以及时清晰地反应给反洗钱监管部门。最后,建立保密系统,加强网络的保密性。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控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迅猛,但不落实实名制、滥用POS机、个别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系统建设滞后、无法查询交易者身份等问题,也成为洗钱诈骗的重灾区。

  因此,需要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控:落实互联网开户、交易实名制;强化平台对于客户电子版省份证信息真实性的核查;清理整治不合法不合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制定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要求网上平台定期回访客户,做好客户维护、信息更新及可以上报等。


  (四)培训激励反洗钱专员

  面对反洗钱专员往往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的现象,中央银行应带头成立专门的反洗钱部门,在各总行、支行设立反洗钱科,然后强化反洗钱队伍。通过强化反洗钱岗位人员培训,培养出专业的反洗钱队伍,从而提高反洗钱的有效性。同时,向公众开展反洗钱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创办宣传专栏进行媒体宣传,还可以通过发宣传单、街头问卷等形式进行宣传,使社会各界加强对反洗钱的认知。


  對于反洗钱人员意识不高、技能不强等问题,除了加强在职员工的反洗钱能力培养,定期组织反洗钱专项培训,还可以引进一批懂法律、税法、外汇等知识的专业人才,从已有人员中择优选拔反洗钱岗位人员,组建更为专业的反洗钱队伍。

  设立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操作与管理相对独立的岗位,具体落实到对于反洗钱专员个人,即将其经营业绩和绩效脱钩,形成独立的反洗钱岗位工作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使其可以更加客观分析辨识可疑交易。


  (五)强强合作

  1.国际合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洗钱困境,除了运用本国法律对洗钱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外,还应通过多边和双边的公约和条约来加强互联网领域的反洗钱国际合作。

  中国将于2018年至2019年接受FATF的第四轮互评估。如果能通过本次互评估,不但有利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梳理良好的国际形象,更有助于向全球展示中国的稳定金融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外交、国际经济与金融领域掌握主动权。


  2.金融及非金融机构间合作

  洗钱不仅仅局限在银行交易模块,事实上不法分子会利用各种监管漏洞进行洗钱,因此需要构建公安、海关、税务、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横向联网,结合人民银行网络、金融机构网络与社会网络来分析反洗钱网络的实时性与动态性,提高了反洗钱工作效率。

  人民银行积极倡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了国家层面、金融系统和人民银行内部三个层次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逐步扩大反洗钱资金监测范围,以建成了覆盖全国银行业的资金监测网络。


  四、结束语

  洗钱行为会扰乱我国的经济秩序,导致大量资金外流,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打击洗钱行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反洗钱工作是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国政府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反洗钱与金融改革同步进行,建立良好的反洗钱生态环境,减少社会犯罪率。作为社会公众,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洗钱活动对国际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危害,学习相关法律规章,共同打击洗钱犯罪。


  【参考文献】

  [1]毛术文.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4).

  [2]阎琰.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3]花亚军.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难点剖析与建议[EB/OL].

  http://

  [4]杨杨.我国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EB/OL].http://


  来源: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作者:翁晓燕



  第四篇:普惠金融体系下我国农村扶贫创新研究


  2016年11月15日,國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社会整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仅需要城市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了缓解和消灭绝对贫困,提出了区域瞄准扶贫政策,通过设定592个国定贫困县有序消灭贫困人口。21世纪以来,区域瞄准扶贫政策更为细化,从原有的国定贫困县到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村再到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区域瞄准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贫困人口逐年递减。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按照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扶贫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了71464万人[1]。虽然我国的减贫事业在世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扶贫攻坚的任务依旧繁重艰巨,尤其是需要面临宏观经济调整、经济增长疲软、市场经济频繁波动等严峻挑战。我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背景下产生的,如何保持经济持续性增长的同时减小贫富差距是我国农村地区扶贫创新的核心目标。


  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改革的新理念,其在促进社会各个阶层享有同等的金融发展权、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为更多农民提供金融支持,减少金融约束,保障农民的生存和生产。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将“普惠金融”作为党的执政纲领,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5年底,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内我国要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普惠金融体系,立足于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者、农民以及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有效的金融服务。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由我国推动和参与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高级原则》,为各个国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体现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普惠金融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要消除社会不同阶层金融资源禀赋的差异,促进经济金融的均衡发展。贫困人口长期落入“贫困陷阱”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普惠金融实质是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以及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从金融广度和金融深度2个角度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普惠金融不仅体现在资金融通的便利性以及可得性,对于不同阶层自身金融素质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推进的作用。作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教育,可以增加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所以,在普惠金融体系下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本研究试图从普惠金融的全新视角探索未来我国农村扶贫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人力资本提升作为切入点分析普惠金融中金融教育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逻辑关系,深层次挖掘普惠金融与农村扶贫的内在关联,旨在为我国未来的扶贫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普惠金融体系下农村扶贫研究进展

  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论述。MYRDAL[2]从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系统性地制定了反贫困战略,并强调人力资本水平对减缓贫困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其观点相一致的还有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SCHULTZ[3]研究认为,贫穷国家的落后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匮乏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过度轻视,构建人力资本型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张伟宾等[4]通过分析扶贫政策、收入分配和减贫效应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扶贫政策对农户生产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力资本3个方面。目前来看,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瞄准偏差,未来给予贫困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和能力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手段,这与普惠金融的内在本质相契合。段应碧[5]回顾了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总结出推动产业化扶贫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及提高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有效扶贫。张全红[6]实证研究了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结果指出,扶贫资金短期来看对贫困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而长期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扶贫资金并不能真正减缓贫困,如果使用不合理会加大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现阶段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是否改善了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和能力,而金融资源约束则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最大障碍。所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市场参与和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普惠金融的发展最早源于民间金融,其从最初的小额信贷逐渐过渡到微型金融,到现在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王颖等[7]从我国经济史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普惠金融的本质,并认为普惠金融存在三大层次:融资覆盖面的资源配置普惠;要素收入公平性的收入分配普惠;补充性金融投入再分配普惠。普惠金融的本质就是从金融广度的视角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SHARMA[8]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印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与普惠金融在多方面具有正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BRIGHTHELMS[9]从贫困的视角阐述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更多国家迈过“贫困陷阱”,从而实施经济快速发展。王宁等[10]建立了一个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完善贫困地区信贷市场,建立有效的普惠金融体系,降低贫困农户的信贷门槛,使更多的贫困家庭获得信贷的机会。江春等[11]研究认为,金融体系帮助贫困群体的最佳方式不是直接提供大量贷款给最贫穷的人,而是通过金融发展以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运行、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看出,普惠金融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发展理念与减贫逻辑相一致,这更加说明基于普惠金融的框架下可以探索出一条创新我国农村地区扶贫机制的有效路径。


  2理论模型构建

  在普惠金融体系中,金融教育是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人类具有公平发展权的应有之义。在公民先天禀赋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获得金融服务,从而减少自我金融排斥的概率,金融教育必不可少。一方面金融教育可以提高公民扩大金融服务边界,另一方面也是自我人力资本的提升。本文在Solo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教育起作用的人力资本要素,通过经济学理论模型挖掘金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均衡效应,并进一步找出减缓贫困的有效路径[12]。


  首先,假设模型为连续时间,构建基础的Solow模型。

  Y(t)=K(t)a[A(t)BIF(t)]1-a(1)

  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A表示技术,BIF包含了原始劳动和金融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的贡献。

  BIF(t)=L(t)P(EIF)(2)

  L(t)=nL(t)(3)

  式中,L表示勞动,按照固定增长率n递增,P(EIF)表示农民平均人力资本对农民平均受金融教育年限的函数。

  P(EIF)=eEIF,>0(4)

  从公式(4)可以看出,农民受教育年限越长,农民的平均人力资本越高。现在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假设模型中每个经济个体寿命都是相同的,均为T,并且在生命中的最初S年用于金融教育,余下的T-S年用于工作,人口按照速率n增长,并且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人口数量也是按照速率n增长。

  N(t)=■D(t-k)dk=■D(t)e-nkdk=■D(t)(5)

  式中,N(t)表示时刻t的总人口,D(t)表示时刻t出生的人口,变量L(t)表示时刻t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即等于t-T时刻到t-S之间出生的人口数量。

  L(t)=■D(t-k)dk=■D(t)e-nkdk=■D(t)(6)

  ■=■(7)

  则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等于单位有效劳动服务的平均产出y*乘以每个农民受到的平均教育A(t)P(EIF),再乘以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

  (■)*=y*A(t)P(EIF)■(8)

  其中,y*为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产出。


  观察公式(8)中A(t)P(EIF)部分可以发现,农民受到金融教育年限越长,即可增加其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但与此同时观察■部分可以推测,接受金融教育的年限应该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接受金融教育的年限小于临界值时,金融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当接受金融教育的年限大于临界值时,金融教育是否会继续提高人均产出取决于A(t)P(EIF)和■的关系。从现有我国农村发展的状况来看,金融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金融常识与技能也较为欠缺。有的农民不了解金融产品和业务,就会产生自我排斥,抵触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便利的资金融通;有的农民不了解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就很难借助法律途径保障自己应有的权利。所以,完善我国现有的普惠金融体系,减缓贫困的脆弱性,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的金融普及教育,将金融知识纳入课本,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金融教育。同时要建立金融普及教育的评估机制,检验金融教育机制的有效性,合理利用评估方法定量分析金融教育的实施效果。


  3未来我国农村扶贫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本研究旨在通过普惠金融视角探究我国农村扶贫机制的创新性问题,在Solo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教育起作用的人力资本要素,通过理论模型挖掘金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均衡效应,找出普惠金融如何有效减缓贫困的有效路径。结论表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受到金融教育的影响,其传导机制是金融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人力资本又对人均产出产生影响。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探讨我国农村扶贫的创新问题。


  3.1贫困生成机制问题分析

  关于贫困生成机制问题,认为主要集中于收入贫困、权利贫困、人力贫困和知识贫困几个方面。其中,收入贫困主要包括绝对收入贫困和相对收入贫困,目前来看,相对收入贫困应该是未来扶贫创新的重要立足点。经济增长虽然有助于缓解贫困,但如果贫困人口缺乏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和能力,则经济增长会加重收入不平等,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相对收入贫困的问题会更加严重。权利贫困指的是农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缺乏应有的金融服务,最终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结构失衡;人力贫困和知识贫困主要体现在农户生产能力和生产知识的匮乏,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技能培训,初始禀赋偏低,在后续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获取新的生产技术能力,从而陷入贫困陷阱不能自拔。当然这3种贫困不是相互隔离和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缺少收入会导致缺乏教育,而缺乏教育会使获取知识的能力降低并进一步降低收入,最终使农户进入贫困的恶性循环[13]。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上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提升供给效率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G20杭州峰会上的“数字普惠金融”意图通过高效的技术创新手段为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全方位、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二者内涵高度一致[14]。更为重要的是普惠金融可以减少金融排斥,给予每一个公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这为消除权利贫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3.2普惠金融体系下对扶贫政策目标偏差的纠正

  目前,我国的扶贫政策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表现为国家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表现为没有精确瞄准目标,造成目标偏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从现实出发,通过对既定贫困群体进行准确识别,精确扶贫,精确脱贫,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指导依据。但是从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对贫困群体的准确定位难度很大,需要从不同层面对贫困人群进行衡量和评估,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贫困人群准确定位的问题。地理纬度的金融服务渗透性、人口纬度的金融服务渗透性、产品接触金融纬度、使用效用性纬度和金融基础设施5个方面是评估区域性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在一个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服务渗透性差,人均农户的存款和贷款余额低,则说明扶贫政策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生产和发展问题,存在目标偏差。普惠金融体系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个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并对扶贫资金产生的项目进行评估管理,并判断资金投放重点是否合理。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农户的消费基础以及偏好需求,披露贫困农户的真实信息,尤其是农户的资金借贷情况,并以小额信贷的方式优化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引导扶贫资金流向急需脱贫的地区。通过普惠金融指标的测度及时有效地对扶贫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精准扶贫的管理机制。


  3.3以国定贫困县为例,实证分析金融教育对贫困减缓的显著性影响

  本研究仅仅从理论层面找出普惠金融对人均产出的传导机制和显著影响,即普惠金融的发展加强了金融教育,金融教育的提高促进了农户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人力资本又对农户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产生影响。但是金融教育是否存在边际收益递减效应,其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临界点,还需进一步实证分析。未来可以从金融教育影响人均产出的路径着手,以国定贫困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实地调研,实证分析金融教育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效果,并观察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对经济增长存在临界点,最后探索出一条我国未来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国扶贫创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培林.中国扶贫开发报告(扶贫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anti-povertyprogrammeinoutline[M].NewYork:PantheonBooks,1970.

  [3]inginpoorpeople:aneconomist'sview[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5,55(1/2):510-520.

  [4]張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2):66-75,111.

  [5]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4-9.

  [6]张全红.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J].经济评论,2010(2):42-50.

  [7]王颖,曾康霖.论普惠: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J].金融研究,2016(2):37-54.

  [8]etweenfinancialinclusionandeconomicgrowth:EvidencefromtheemergingIndianeconomy[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policy,2016,8(1):13-36.

  [9]forall:buildinginclusivefinancialsystems[M].Washington,DC:TheWorldBank,2006.

  [10]王宁,王丽娜,赵建玲.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7-131.

  [11]江春,赵秋蓉.关于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理论思考:国外金融发展如何更好地减缓贫困理论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4-29.

  [12]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13]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J].中国社会科学,2001(3):70-81,206.

  [14]董晓林,朱敏杰.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4-18,152.


  来源:天津农业科学 2017年10期

  作者:朱宝 翟世婷



  第五篇:新准则下金融工具账务处理的重新划分及其影响


  一、背景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的问题暴露无遗,2006年制定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不再适应现代金融监管的需求。传统准则对金融工具分类的客观性太差,而且对金融工具日后价值变动会计处理的可验证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传统准则对金融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过于呆板,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的业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实务操作上,传统准则的指导性并不明显,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操作不同步。这些现象的客观存在对企业监管和风险管控十分不利。


  2017年3月末,有关部门完成了对新准则的修订工作。随后财政部于4月初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与企业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相关的修正版准则,其中就包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准则、23号金融资产转移准则以及24号套期会计准则等三项与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工作密切相关的修正版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为“新准则”)。以前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的现行的金融工具准则,都存在一些相同的现实性问题,即会计信息无法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真正地为管理者所用。本次修订的出发点是防控企业金融风险,但此次重新修订的目的在于让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情况,加强企业对金融资产状况的掌控,从而实行有效的企业管理。


  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1)对会计科目划分的影响。以往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收应付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新准则把应收应付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划分,按照它们的业务特点把它们分别列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并非是对金融资产的划分类型进行了数量上的改动,而是根据新标准(即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重新进行了定性要求,这体现了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传统准则在会计科目确认分类上比较复杂,而且过分强调企业持有该种金融资产的目的,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让人不免怀疑企业的真实意图。企业在进行金融资产分类时,经常利用一些会计手段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部分企业会在金融资产期初分类时做文章,通常他们会利用传统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时损益的处理规定,使其企业利润根据企业的意愿实现账面变动。若想增加利润,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卖出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方余额转入投资收益贷方;同理,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减少当期利润。新准则规定,如果企业把不是出于交易目的的具有权益属性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在会计期间将其价值变动纳入其他综合收益,那么会计科目今后不许再更改,以前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余额也不能结转至当期损益,同时资产处置时形成价差也不能計入当期损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企业依靠金融资产分类实现利润操作的空间。采用新准则后,企业对金融资产相机出售的行为几乎不复存在,企业再也不能利用这种方法来调整利润、粉饰报表。综上所述,倘若不考虑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企业将金融资产纳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范畴的可能性将会变大。从理论上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净利润波动的可能,使得企业平滑利润的难度系数加大。同时,企业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科目与综合收益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之间的差异将大大缩小,企业当前的综合收益表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2)对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新准则规定,以“预期损失法”取代“已发生损失法”,并按照预期信用损失对融资产减值进行会计处理。新方法主要应用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租赁应收款等金融资产。这与之前按照真实损失计提减值损失存在本质区别。以前保险业一向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资产减值损失视而不见,他们以该项减值准备不具有“重要性”为借口,忽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利润表的影响。如今在新准则的要求下,任何此类金融资产都需要按照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这务必会减少保险公司的账面利润,所以每一家保险公司都要做好面对行业业绩下行的心理准备。


  (3)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会计”是指企业将属于同一会计期间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传统套期会计准则对套期会计适用条件进行的规定过于严格,这就导致了在实务中企业无法将大量的套期业务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中国资本市场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将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结合的思想理念应运而生。新准则扩大了套期会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范围,主张以定性的套期要求取代定量要求、允许调节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数量来实现套期关系的“新平衡点”。套期会计信息预示企业金融资产风险的存在,给管理层提供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的时间,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管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业绩扰动。


  三、新会计准则对具体行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1)对银行业的影响。在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受到银监会和财政部的共同约束,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项目的变更应该不会对当前的银行拨备政策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大部分债务资产、权益资产都可以实现向新准则的平稳过渡。新准则实施后,投资期长的劣质信用债的价值将会明显降低。一部分企业会增加对权益性资产的持有以保障企业的利润收入,由于我国银行法这方面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我国银行不存在出于盈利目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况,因此,银行对金融资产的大体分类上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力相对较弱,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增加对银行业风险控制的资源投入,小微银行在这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资源布局上要考虑到地区性差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28期

  作者:庄馨予



  第六篇:互联网金融助力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大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小微企业本身融资难、生存形势严峻等问题却是其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近些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程喷井式增长,P2P贷款、众筹、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等模式映入眼帘,成为热点。互联网金融在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期限错配、时间地点的局限性上都得到了突破。小微企业从融资的难易程度、融资成本、时间地域限制等角度来看,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大大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还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当然,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模式产业自然存在着政策、监管存在滯后,产业不规范等的问题。

  综上所述,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对比分析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我国小微企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窘境

  1.1发展现状

  小微企业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我国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多、涉及领域广、企业构成复杂等主要特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几乎遍布于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国家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额也达到了国家税收总额的50%多,小微企业已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1.2面临的窘境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大。这几乎是制约所有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据统计,小微企业在所有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比例不足三成,且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的年利率高达40%~50%。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不规范。小微企业大多都是私营企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不被信赖。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其容易在经济的发展中逐渐被淘汰。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了,由于过度的依赖外部资源、缺乏核心技术,使之企业的原材料、技术、劳动力等多项成本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利润空间遭到压缩,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巨大压力。同时,重税负使小微企业难堪重负,增值税、城市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多项税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也导致了其信贷信用的降低,更是加大了其银行贷款的难度。


  2小微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融资的模式

  2.1互联网金融定义

  所谓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金融业务模式,金融功能和互联网平台是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2.2互联网金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Anderson于2004年提出了长尾理论,“长尾”理论指出需求较小但商品数量众多的尾部所占份额与需求较大但商品数量较少的头部所占份额大体相当。从小微企业来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相对大企业融资需求就是长尾,,也正是因为存这样规模可观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发掘了潜在的市场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3主要的借助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

  2.3.1P2P。P2P即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即个人对个人。P2P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的零散的资金聚集起来贷给需求方的民间借贷模式。P2P大大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从融资主体小微企业自身来看,P2P对融资主体的要求相对较低,手续相对简单,而且融资方式快,跨越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从资金供给的规模来看,我国一直是储蓄大国,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百姓会持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预防性资金占据主要比例,这部分资金的规模巨大,过去这部分资金主要通过传统的方式比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进行理财,利率较低,甚至赶不上通货膨胀。而P2P的到来,打破了这些传统,P2P平台可以提供贷款给小微企业且给予小微企业远低于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既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还贷压力,自己本身也可以保持合理的回报水平。这有效的解决了资金供给方的理财需求和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需求,一举两得。


  2.3.2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一些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和各大银行签约的模式,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完成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目前我国已经发放了26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主要以支付宝为代表,除支付宝外还有财付通、易宝支付、快钱支付银联商务等较大规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按市场份额算,这些较大规模平台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选择往往银行无暇顾及的小微企业,把业务扩展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上面来,重点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和资金归集,增加它们的资金周转效率。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小微企业的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并打包起来,将其做成标准的、符合银行需求的信息,进而帮助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


  2.3.3众筹。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由发起人、平台、跟投人构成。众筹以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众筹具有低要求和多元化。我国众筹平台上项目也是包括科技、影视、摄影等多个类别。从初创型小微企业自身来看,众筹无疑是他们为自己的项目争取资金的一个有力渠道。国内众多众筹平台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呈现自己的项目,进而增加自身的投资吸引力。同时,小微企业和平台之间的信息分享也得到提升,从而帮助简化融资过程。


  2.3.4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指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机结合,通过云计算技术采集、储存和分析数据,创新性地开展个性化金融服务,而且有效地缓解了传统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其中以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为例,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对其拥有的大量的电商平台数据、贷款申请数据以及外部搜集整合数据进行反复推演和验证,利用微贷技术和信息追踪技术可随时了解小微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和经营轨迹,这不仅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成本,且缓解了其与贷款平台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缓解了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问题。


  3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3.1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信息、科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提升。其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整合技术对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进行了大幅的创新和改革。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其更加关注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且通过快速便捷的集结方式大批闲散资金再借贷给需要资金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的线上交易特性也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便捷快速,客户也越来越喜欢和依赖线上支付。


  3.2互联网金融症结

  我国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的管理。随着互联网金融最近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大量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借贷平台疯狂跟风发展,导致对一些传统金融业务形成冲击,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些平台盲目的跟风发展也导致了其不断的倒闭,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风险和负担。此外,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信息技术尚不完善,网络诈骗、黑客攻击、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不健全等等问题都使互联网金融存在安全风险。此外,互联网金融处于初步发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致使不法分子瞄准法律漏洞侵犯他人利益。


  4未来展望

  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完善,还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建议从以下方面来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路。从其自身方面来说,其本身可以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响应国家“惠普金融”政策。从国家宏观方面来说,国家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和填补相关漏洞,二者齐心协力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为当今小微企业面临种种困境时的生存注入了有力的强心剂。互联网金融大大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大幅的降低了其融资成本和风险,缓解了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小微企业的发展充满了活力。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出现障碍就清除障碍,要更好地发挥互联网金融的自身优势,为社会金融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为国家经济的建设保驾護航。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02).

  [2]吴悠悠.我国互联网金融:问题、前景和建议[J].管理世界,2015(04).

  [3]王艳林.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参考,2015(09).


  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19期

  作者:冯小东



  第七篇:股权众筹在我国金融市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引言

  股权众筹指的是小额项目发起人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并介绍自己的项目,合格投资者通过网络平台对自己有兴趣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的新型投资模式。这种模式创立之后作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初期融资的一种新方式,以其高效的的过程、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以及丰厚的回报为优点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国内由于缺乏政策落实,股权众筹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国股权众筹的实施由于受到缺乏合法性、股东人数限制、小股东难以受到保护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困扰难以为继。本文借助对于国外股权众筹平台的分析,对我国股权众筹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探讨,提出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促进问题解决。


  一、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打破渠道限制;降低时间成本;弥补专业缺陷;提高投资效率。

  (一)打破渠道限制

  相较于传统融资方式,主要通过投顾或亲友分享与推荐间接与投资人接触,且只有极少创业者直接与投资人对接,股权众筹突破了渠道的限制。其能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网络大量投资人,以产生爆炸式的推广效果,并且能够突破参与群体的界限,挖掘广大高净值人群的股权投资潜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方式。


  (二)降低时间成本

  传统融资方式时间成本高昂,主要在于与投资人的一对一沟通与交流。而股权众筹则可以有效的缩短时间,降低成本: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优质项目以加速项目的筛选;项目经过平台的监控与淘汰可以有效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互联网平台根据投资人兴趣推荐投资项目可提高匹配成功率以降低对接时间。


  (三)弥补专业缺陷

  隐形成本较高是传统融资方式的又一缺陷:对于项目方而言,由于经验缺乏不能突出展示项目关键点:投资人数量有限,匹配需要运气且容易被骗;专业知识的漏洞导致对交易不能科学把控,易受损失。而对于投资方而言,则由于信息不对称易被欺骗。而股权众筹由于平台的介入与风险把控避免了这些缺点。


  (四)提高投资效率

  股权众筹平台能够帮助投资人和项目方进行信息交换,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众筹平台可容纳大小不同规模的项目而拓宽了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平台通过协助投资人对投资流程进行风险把控而减少资金滥用事件的概率。


  二、发达国家股权众筹的发展实践

  同样,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股权众筹在发达国家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法律的许可。在美国,2012年JOBS法案的签署扫清了法律的障碍,JOBS法案允许成长型企业每年通过网络平台募集不超过100万美金的资金,同时对参与其中的投资人、提供相关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融资企业均提出相关要求。此后,JOBS法案又几经调整,于是股权众筹变得师出有名。在此之前,三家股权众筹网站易悄然试水,分别是Crowdcube、AngeList以及WeFunder。


  Crowdcube是全球首家股权众筹平台,投资门槛只有10英镑左右。面对庞大的投资群体,Crowdcube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融资方提出申请,制定计划书,包括拟转让的股权比例、目标融资金额、股权类型、筹资期限等。经过审核后,Crowdcube安排项目上线,以供投资者进行选购。一旦融资成功,Crowdcube将向融资方收取500英镑的咨询管理费,以及融资总额的百分之五作为手续费。截止2014年7月,Crowdcube已成功为131个项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3000万英镑,投资者达到八万余人。


  这样看似简单的流程设计,大大优化了原有的风险投资运作模式。传统的风险投资公司运作,一方面需要安排销售人员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另一方面需要招募专业的投资团队,四处寻找项目,层层筛选后作出投资决策。同时还需要不断与投资者沟通资金投向、失败原因、未来计划等。现在通过股权众筹的方式,募集资金、投资决策的缓解都被省略了,只需做好信息披露,帮投资者完成整个投资即可。股权众筹在西方发达国家便迅速发展开来。


  三、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

  众筹模式在国外已被正式界定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在国内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13年,一家创业公司通过淘宝售卖其原始股票,吸引了一千多人参与,转让原始股共计一百六十余笔。但这个开放式的股权众筹产品很快被下架。依据我国的《公司法》规定,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三个月后,证监会对该公司的行为通报批评,但未给予相应惩处。至此,国内首次互联网转让股权的案例以触碰监管警戒线而失败。同时,国内就关于股权众筹的发展展开讨论,众多问题浮出水面从而引出更多思考。


  其实早在2011年,国内第一批股权众筹网站就已成立,包括大家投与天使汇。其对于项目的定位基本局限于科技创新项目,但对目标投资者的锁定差别较大。大家投允许草根投资人参与其中,进入门槛较低,而天使汇则锁定在专业圈层,普通人较难参与。另外,其收费标准也有差别,天使汇对项目方及投资人均收取百分之五的服务费,而大家投只针对项目方收取百分之五的服务费。他们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投资人股权代持等形式规避政策风险。滴滴打车、黄太吉煎饼等创业公司便孵化自股权众筹。而“浙里投”则源于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在小微金融領域的探索,是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首家推出的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有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时国内四家主流的股权众筹机构共募集资金超过十亿人民币。


  此类股权众筹平台的出现,为国内广大的初创企业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融资渠道。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又实现了投融资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了项目方与投资人的对接效率。这类平台的服务功能和社交属性帮助了投融资双方提升投融资能力。


  四、我国股权众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我国股权众筹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合法性问题;法规的限制性问题;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公司治理机制的问题;并购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一)合法性问题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鼓励,相对于初创企业对于股权众筹巨大的融资需求,金融市场也出现对于股权众筹逐渐扩大的投资需求。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我国城镇居民对于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国家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3万元。而居民可用于投资的数额与市面上较为普遍的金融投资产品的门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以一般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起投金额为五万元。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加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定期存款、存单等低收益的传统理财方式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理财需求。相应的,投资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余额宝等几乎零门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我国民众对于新的投资方式有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而股权众筹在我国的推行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合法性问题,我国《证券法》禁止任何单位及个人公开发行证券。这里的“公开发行”既包括不向特定对象发行,也包括向特定发行累计超过200人。那么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展示乃至交易等运作就会被认定为变相公开募集的违法行为,导致股权众筹很难操作。另外我国的《证券法》与《公司法》对私募与非法集资尚未作出明确区别,使得股权众筹的合法性暂时无法界定。


  (二)法规的限制性问题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由两人以上两百人以下股东出资设立。但在一定的范围内,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有利于非系统性风险的分散,降低信息送达的成本。而对于股东人数的限定则影响了股权众筹的操作,违背了其吸引散户投资人的初衷。


  (三)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根据股权众筹流程,资金募集期限内,募集到的资金会被冻结,待募集成功后划转至项目发起者的账户。通常项目发起者会是大股东,在资金运作、项目运营上与小股东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如若大股东违反契约精神,发生挪用资金等行为时,小股东的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四)公司治理机制的问题

  参与股权众筹的大多为初创企业,该类企业往往在公司治理机制上存在缺陷,导致信息披露的过程存在问题。而股权众筹为保护投资方利益对项目方信息披露有明确规定。再者,由于诚信机制的缺失,掌握更多不利信息的大股东倾向于操纵公司,使得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五)并购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初创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政策帮扶与资金注入。一定阶段后进行并购也会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国内并购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退出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该类企业即使通过股权众筹融资成功,却无法成功退出。


  五、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建议:明确股权众筹的合法性;调整私募股东人数限制;健全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健全公司治理机制;鼓励企业并购的退出机制。


  (一)明确股权众筹的合法性

  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合法性问题。当前我国居民的投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缺口,需求难以满足。部分不规范的借贷投资方式借此机会应声而起,难以形成良性发展。形成对比的是,许多创业项目面临筹资难的问题,好项目缺乏资金支持而濒于破产。面对这种情况,市场需要从法律上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使筹资者与投资者能够实现对接。

  由草根参与的股权众筹是对资金匮乏的创业者的支持,因此建议国家监管机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股权众筹与公开发行的界限,确定股权众筹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合法地位。


  (二)调整私募股东人数限制

  我国《公司法》对于股东人数的限制已对股权众筹的发展构成阻碍。传统方式下,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成本较高,并且随着股东人数的增多而增大。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信息披露的成本大幅降低。因此,传统的股东人数的限制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形成的成本减少优势已逐渐消失。站在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可以接受的股东数正在趋于无穷大。由此可见,放宽众筹业务在股东人数方面的限制是大势所趋。


  (三)健全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保护机制的建立需要逐步完成。首先要建立适当的投资者管理制度,筛选出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投资者并进行风险提醒;其次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杜绝虚假信息,让企业能够自我规范。最后应推进股东诉讼制度的建立,使受损股东能够获得补偿。

  (四)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针对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权力架构、委托代理关系尚未健全,建议建立自律性组织来健全相关机制,入诚信档案的建立等。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惩处机制,对于违规操作者进行惩处。

  (五)鼓励企业并购的退出机制

  通过适当的企业并购使得初创企业不仅能够获得融资渠道,并且可以成功推出市场获得补偿,避免股东权益受损。


  【参考文献】

  [1]杨东,苏伦嘎.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22(04):157-168.

  [2]朱玲.股权众筹在中国的合法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4,(06):13-20.

  [3]孙永祥,何梦薇,孔子君,徐廷玮.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从中美比较的角度[J].浙江社会科学,2014,(08):146-151+69+160.

  [4]郑若瀚.中国股权众筹法律制度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5,(01):74-79.

  [5]鐘维,王毅纯.中国式股权众筹:法律规制与投资者保护[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17(02):19-26.


  来源:大经贸 2017年9期

  作者:张弛



  第八篇:农村推动青少年金融知识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


  1引言

  作为互联网中的虚拟空间,电商平台不仅能够为个人以及企业提供便利的网上交易平台,还能够为企业提供网上商务服务,保证电商平台各个交易主体及时的交流。而互联网金融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交易方式,其主要是运用社交网络、云计算、支付宝等互联网工具,完成资金的支付、流通以及信息的交流,保证各个电商平台交易的顺利开展。因此,对互联网金融与当今电商的发展进行探讨,对于了解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将云计算技术、在线支付、社交媒体、门户网站等互联网工具作为载体,提供资金的有效融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价值、价格信息的发布与传递等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在当今网络安全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体的认可与使用。互联网金融不仅实现了与传统金融的有效对接,还具有互联网的“分享、开放、客观、协同、公平”的精髓,使互联网金融拥有更高的参与度、更大的透明度、更强的协作性以及更便捷的传播速度,有效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为企业以及个人的网上交易提供了保障。


  3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探索

  3·1信息丰富、透明、对称

  传统的金融机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融资模式蕴含在市场交易中,比如国债股票;第二,在银行中资金的流转。这两种融资方式都是将资金从存储转变为投资者,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诞生,资金的运作模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搜索发布以及社交网络等,都与资本市场间的金融业务以及银行间的金融业务产生了极大的不同。究其根本,主要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资源分配方式有所不同,如果人们有资金需求,就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相关需求的匹配。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直接参与到交易过程中,而银行或者中介则不会参与到这一互动中。这种互动的开展就要求互联网金融环境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以及大量化,从而为社会提供一个公平、优化的发展机会。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个人融资、投资创业以及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扩张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3.2支付方式快捷、选择方式多

  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都需要银行支付来间接满足相互之间的交易,而交易方式选择则需要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相互了解,并且交易双方还需要进行复杂缜密的设计以及具有较强的风险规避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在交易过程中做大量的准备以及决策,并且制定决策失败的风险规避,这就导致了交易门槛风险的提高。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付宝转账、visa支付、扫码支付等进入人们的生活,使得交易更加简捷、选择性也更多,简化了人们进行金融交易的中间步骤。


  4互联网金融对电子商务的支持

  4.1有利于电子金融与电子交易形成统一体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诞生,相应的各种交易模式也逐渐出现并得到了极快的发展,比如商家对商家的B2B模式(代表阿里巴巴)、商家对消费者的B2C模式(代表苏宁易购)、消费者对消费者的C2C模式(代表淘宝)。此外,随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发展之间默契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团购模式,即C2B模式也开始出现并发展。如今,将电子商务作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渐增强自身的渗透力,以B2B为例,2016年我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0.14%。在B2B营收上,2016年我国B2B电子商务平台营收规模为260亿元,同比增长18.18%[1]。


  4.2有利于推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中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指的是网络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资金不会直接进入到对方手中,而是暂时寄放在第三方支付的虚拟平台上,这也是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关键一步。我们大多数人都使用的支付宝,就是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旗下的一种第三方虚拟平台,在这一平台中,所有人都必须实名认证,而且这一平台还会保留所有人的交易信息,比如,可以让交易双方查询对方的各项历史交易数据,以及卖家的相关信誉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了在交易过程中的信誉风险。近年来,电子商务得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第三方平台的支持,这也是保证电子商务实现与现实融合的关键所在[2]。


  5互联网金融与当今电商的发展对策

  5.1大力发展电商金融

  第一,相关行业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以及相关业务的宣传,增加其社会知名度,尤其是銀行应积极向客户宣传网络信贷的优势,提高中小企业对网络信贷的认识以及信任。第二,应保证信贷资金链的持续。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其应调整好资金信贷结构,将各项政策措施与信贷产品进行有效融合,适当降低信贷的准入门槛,缩减中间的审批环节,进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资金保障[3]。


  5.2实现P2P模式的专业发展

  在P2P模式中,小额借贷指的是互联网金融通过将额度非常小的资金聚集起来,进而将其借贷给具有资金需求的人群的一种互联网借贷模式。P2P小额借贷模式的社会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够实现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利用,还能够满足个人的资金需求以及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P2P小额借贷具有收益率高、门槛低、流动性强的特点,其主要是针对现代青年人群,因而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在我国,P2P模式的代表就是爱钱进,其在近日推出的理财产品中,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2%左右,且仅需50块钱就可以投资。总而言之,P2P模式的发展与当今电商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也更加符合互联网金融的特质与精神,所以必须要加大对专业P2P模式的发展[4]。


  5.3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目前,相关部门与行业应充分发挥资金对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商市场的作用,努力开阔电商资金的来源渠道,使资金大量的流向电商市场。比如,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手为个人投资者打造的网络闲置资金增值服务项目——余额宝,其不仅能够实现投资者资产增值的目的,还能够在支付宝平台上发布相关的理财产品,让用户直接购买。在2016年的报告数据中,余额宝规模为1.43万亿元,已经超过工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的1.09万亿元,正在逼近中国银行的个人活期存款余额1.63万亿元。中国基金报分析称,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余额宝在2017年9月底的规模有望超过中国银行2016年全年的个人平均存款余额。


  6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电子商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探索的阶段,目前大多数民众以及中小企业对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企业、行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有效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一雄.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08):40-41.

  【2】李学海,唐靖楠.互联网金融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与发展[J].北方经贸,2015(06):66+68.

  【3】钟颖.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89-91.

  【4】刘自然,吕越.试分析互联网金融对电子商务的支持与发展[J].中国商论,2016(31):12-13.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年10期

  作者:唐海洋



  第九篇:以普惠金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决定了社会所有资源的组合效率与效益。然而金融也是一柄双刃剑,它会在财富分配上产生“马太效应”。《21世纪资本论》和危机后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对金融负面效应的反应。

  为了减少贫穷,世界银行GAP(GrouptoAssistthePoor,扶贫协商小组)曾在2005年世界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让每一个有金融需求的人都能够及时地方便地有尊严地以适当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需求不限于贷款,也包括存款、支付结算、保险和财富管理。这种服务不限于低收入人群,而是所有的人,但缺乏金融服务的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因而普惠金融的难点和重点是低收入人群。这种服务是公平不带歧视的,因而必须是方便而有尊严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必须是商业可持续的,只有自己能生存下去才能为他人提供持续的金融服务,因而是以适当的价格提供服务。这种价格必须覆盖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和风险。


  金融危机后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让各国领导人看到了缩小贫富差距的紧迫性,推动结构性改革和推行普惠金融是重要的政策措施。这种共识也写入了G20杭州峰会的公报之中。

  推行普惠金融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理念更新,二是制度建设,三是技术进步。


  首先是理念更新,让金融真正回归服务业,以客户为中心。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工具,银行曾统一管理过企业的流动资金,曾以拨款改贷款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管理,因而银企之间从未建立过平等的商业交易关系。银行的个人客户在计划经济中只有积极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责任,银行没有为客户服务的意识,甚至在文革时期把存款利息当作剥削而取消。正是这种服务意识的欠缺才留下大量服务空白,让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风生水起、鱼龙混杂,以致引发了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让所有的持牌金融机构树立服务意识、以客户为中心开发金融产品才能有普惠金融的服务。普惠金融不是某类金融机构的事,也不是金融机构内某个部门的事,是金融业的整体理念——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完善金融业的制度建设。普惠金融的制度建设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多层次的机构建设和多层次的市场建设;二是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机制的结合。


  在多层次机构建设和多层次市场建设中,要以成本效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为原则,区分不同的机构定位、市场划分和监管定位。普惠金融的难点和重点是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健全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因而很难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强求持牌的商业金融机构为之服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方法是利用熟人社会的信用约束来发展植根于社区的金融组织,比如信用合作组织和社区贷款组织。让这些植根社区的金融组织成为对接持牌商业金融机构的信用平台和毛细血管,解决贷款难的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离不开政府的扶植。适当的金融活动组织形式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但难以降低客户的风险成本。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比如扶贫户、小微企业等政府可通过担保基金提供增信服务,通过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共担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以及贷款贴息降低服务对象的融资成本。


  第三,普惠金融的推行会植根于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问题是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往受制于信息搜集和加工的成本较高,金融业服务的范围受到局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也有了服务于长尾客户的可能性。电商、社交网络、各类在线服务积累了客户许多行为数据。对这些行为数据的加工分析使人们可以对客户的行为风险做一定的评估,这为金融机构向没有信用记录的客户提供信贷服务提供了可能。小额信用的积累能为客户享受更多金融服务创造条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移动支付成为可能,让金融服务可以减少对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依赖,从而为地广人稀或贫困地区居民开立账户、获得金融服务打下基础。普惠金融会在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得到推广。高端客户会因信息技术的进步让财富管理更便捷有效,低端客户会因技术进步而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用普惠金融的理念推行金融普惠是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基础。在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发展经济时,适度控制杠杆率,既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也有利于减少杠杆运用带来的财富上的“马太效应”。充分运用金融工具,让低收入的人群获得小额信用放款,给他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財富,减少贫富差距。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给有创意的人给人力资本融资的机会,能鼓励社会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金融是柄双刃剑,要用普惠的理念用好这柄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27期

  作者:吴晓灵



  第十篇:金融理财知识的学习现状及学习途径探究


  一、金融理财知识以及高中生对此学习情况的基本概括

  (一)金融理财知识的主要内容

  所谓“金融理财知识”主要指的就是有关货币方面的相关知识,在这当中可以包括对货币的发行、流通,对贷款的收回、发行,甚至还包括对资金的存入、取出或者是汇兑等等。而对于金融当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则主要指的是:价值在基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区域进行交换的过程。在金融当中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依次为:金融对象、金融方式、金融场所、金融机构、金融机制。而对于金融理财来说,则主要表现在货币在运行和流通的过程当中,将这些资金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对有形资产或者是无形资产进行赎回或者购入,通过相关交易进而获取更大的效益,如:某些银行、证券公司、保险企业就是现当代最为流行的一些互联网理财机构。


  (二)高中学生学习金融知识的的基本现状

  现如今,随着我国在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大多朝向以升学为目的的课程学习当中,繁杂的学习内容以及极强的升学压力很难让高中学习对外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更不用说对于金融知识的学习了,纵观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依次将高中生对金融知识的学习现状分为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正规而系统的引导。在高中的学习过程当中,高中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针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等有关于升学方面的学科知识进行学习,而对于金融相关的知识学习尤为缺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则主要是由于我国有关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有关,在我国,目前仍旧采用应试教育制度实施教学,而且高中生想要顺利的上大学主要还是需要通过高考制度进行选拔之后才能够入学,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几乎不会对金融知识等方面的课外知识进行系统、正规的教学和传授,这就导致高中生对于金融知识的学习尤为困难,导致很难掌握最为基础的知识内容。


  2.高中学习内容繁杂、压力巨大。面对着升学压力,每一个高中生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于自身,有的来自于老师和家长,这也导致许多学生更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对金融知识进行学习,在这种环境之下,出了对考试所要求的知识进行学习之后,就是休息、吃饭,在这种简单、枯燥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就根本没有别的心情进行学习,进而也很难使得金融知识有效的被学生所了解和熟知。


  3.高中生在现当代很难找到良好的金融知识学习氛围。现当代,随着教育制度以及人们潜意识上的认知,对于高中生来说依旧以学习和升学为主,如果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认真学习课程内容,而是对外界的知识进行专注和学习的话,就会被老师或者家长以及其他的学生认定为不务正业,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劝导、批评,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对金融知识进行学习,进而半途而废,因此,没有良好的环境,也是促进高中生很难学习金融知识的重要因素所在。


  二、高中生对金融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介进行学习和研究

  对于金融理财知识的内容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丰富而又复杂的,不仅仅包括对财务的管理,而且还涉及到对相关资产的投资和运用等。而对于金融当中的财务投资来说,一般都会具备较高的风险特征,因此这种投资方式在风险上很难适應于学生现当代的一些条件和基本情况,但是学生依旧需要通过对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账务,才能够进一步的了解金融知识当中的概念,为以后的投资垫定基础。而在学习途径上,就可以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手机也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微信、QQ、新闻、财经评论等APP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也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性,因此,更好的适应于高中生的现当代情况,并能够在闲暇时间有效的环节紧张的学习压力,促进课程学习和金融知识的共同学习和融合。


  (二)运用自己的零钱进行“试运营”理财

  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在平时都会多多少少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零花钱,这时候,高中生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的这部分零花钱进行“试运营”理财,选择一些风险性适中的理财方式合理而有效的对自己的金钱进行管理,例如:可以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购买、运用自己的资金购买一些风险较小的基金等等,又或者,在目前来看,一些APP理财软件盛行,例如微信理财、支付宝理财以及网上银行等等,既没有风险,而且还会产生一定额度的收益,这种“试运营”方式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还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更深一步的接触到理财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为自身后期的发展垫定基础。


  (三)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交流等增加理财知识储备

  不用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群、不同本经的人士都会有着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财方式,因此,对于高中生而言,在紧张的学习之外,还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交流,多与一些懂得理财、具有理财经验的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和沟通,从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当中学习到相关理财技能以及知识,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以及成功的经验,为自己的理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的途径探讨[J].彭友.时代金融.2016(36).

  [2]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的途径探讨[J].邓楚依.现代经济信息.2016(17).

  [3]俄罗斯中小学试点开设理财知识课程[J].秦璟.世界教育信息.2013(06).

  [4]浅析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的途径[J].孙中行.时代金融.2016(35).

  [5]生活中高中生接触金融理财知识的途径探讨[J].刘晨宇.时代金融.2016(30).

  [6]浅谈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存在问题及途径[J].李许贝.财经界(学术版).2017(01).

  [7]高中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途径研究[J].周雨薇.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6(19).

  [8]从高中学生视角探析金融理财知识学习途径[J].郑文迪.现代经济信息.2016(23).


  来源:时代金融 2017年27期

  作者:刘睿昊


  


上一篇: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整理(10篇)

下一篇:浙江省财政金融合作支持三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