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4

猫猫不在家叻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ophiabruce

已采纳

【主要成份】双氯芬酸钠。 【性状】 【药理毒性】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三酰甘油)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双氯芬酸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非临床毒理研究:给大鼠口服双氯芬酸钠达每日2mg/kg,长期观察,没有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一项对小鼠二年的研究中,每日用药2mg/kg,也未见到任何肿瘤易发倾向。各种突变研究没有发现双氯芬酸钠诱发基因突变。给大鼠用药每日4mg/kg,雌雄均未发生不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mg/kg;小鼠经口390mg/kg。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吸收快,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5%,大约50%在肝脏代谢,40%~65%从肾脏排出,35%从胆汁、粪便排出。 【适应症】1.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或子宫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次,或者一日1~2次,或遵医嘱,餐后服。 【不良反应】1.可引起头痛及腹痛、便秘、腹泻、胃烧灼感、恶心、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2.偶见头痛、头晕、眩晕。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0T),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升高。3.少见的有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水钠潴留,表现尿量少、面部水肿、体重骤增等。极少数可引起心律失常、耳鸣等。4.罕见:皮疹、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呕血、黑便、胃肠道溃疡、穿孔、出血性腹泻、困睡、过敏反应如哮喘、肝炎、水肿。5.有导致骨髓抑制或使之加重的可能。 【禁忌】1.对本品及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有过敏反应、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2.消化道溃疡患者。 【注意事项】1.血液系统异常、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2.因本品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3.对那些有胃肠道症状或曾有胃肠溃疡病史,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如需应用双氯芬酸,应置于严密的医疗监护之下。4.心、肾功能损害者正在应用利尿剂治疗、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以及由于任何原因细胞外液丢失的患者慎用。5.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停药。6.个别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如发生肝功损害时应停用。7.有眩晕史或其他中枢神经疾病史的患者在服用期间,应禁止驾车或操纵机器。8.应注意与锂制剂、地高辛、保钾利尿剂、抗凝血剂、降糖药和氨甲蝶呤等药物合用时的剂量及不良反应。9.体重较低的患者应降低本品用量。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在妊娠期间,一般不宜使用,尤其是妊娠后3个月。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儿童用药】16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服用。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双氯芬酸可增加地高辛与含锂制剂的血浆浓度,减少肾对氨甲蝶呤的排泄。因此,与这些药合用时应特别谨慎。

309 评论

Diana~蜜桃

双氯芬酸适用于钠缓释胶囊:滑囊炎,腱鞘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疾病,骨科,风湿免疫科。用法用量口服,本品须整粒吞服,勿嚼碎。一次50 mg(1粒),一日2次,或遵医嘱。2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不适、腹痛、烧灼感、反酸、纳差、便秘、恶心等,其中少数患者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可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严重不良反应。 4.其它少见的有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患者出现黄疽、皮疹、心律失常、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3禁忌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4注意事项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5.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l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6.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 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8.有肝、肾功能损害病史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9.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10.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致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血清尿酸含量下降,尿酸含量升高。5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三酰甘油)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双氯芬酸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非临床毒理研究:给大鼠口服双氯芬酸钠达每日2mg/kg,长期观察,没有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一项对小鼠二年的研究中,每日用药2mg/kg,也未见到任何肿瘤易发倾向。各种突变研究没有发现双氯芬

136 评论

静静仰望静

双氯芬酸钠包括多种剂型,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的作用是抗炎以及止痛,相对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来讲,本品无退烧的效果。双氯芬酸钠在临床当中主要的适应证是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可以缓解以上疾病导致的关节疼痛,也可以缓解痛经、创伤、严重感染引发的疼痛。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具有退烧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此外,还要查明导致发烧的具体原因,比如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发烧的常见原因,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咳嗽等症状,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进行处理,如阿莫西林胶囊等。服用双氯芬酸钠后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其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建议在进食后再吃本品,以降低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几率。另外,对于双氯芬酸钠,不建议自行用药,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如需长期用药,可能还需要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15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药制剂酒剂工艺研究论文

    不如你写个中药炮制法的现代应用吧。分析一下其具体方法与应用意义。很好完成的,

    优优妈妈050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缓释工艺研究硕士毕业论文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

    我知道你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酸性脱漆剂研究论文

    脱漆剂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废弃镀锡钢板是冶炼含锡易切削钢的原料,其表面印刷的漆膜在冶炼前脱除,否则在高温冶炼过程中会分解成芳烃、卤

    woshiyujiaolo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研究论文

    【主要成份】双氯芬酸钠。 【性状】 【药理毒性】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

    猫猫不在家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镀硫酸铜添加剂研究论文

    网站首页大学资讯电镀铜原理方程式是什么2020-05-15 11:41:30来源:今天小编来给大家针对这个电镀铜原理方程式是什么的问题来进行一个介绍,毕竟当下

    jiujieayiyu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