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0

新津东方
首页 > 论文发表 > 吴春福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misally

已采纳

英文名称: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成立时间】 1931年 【学校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职工1202名。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基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药学合作研究中心以及测试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中心、药用植物园等。 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专业8个,成人本专科专业14个。本科教育中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药剂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现有在校研究生1879名(博士394、硕士1485)、本科生5455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2002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7000余名。 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有教授71名,副教授17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2名,省级以上各种人才培养工程遴选命名73人次。建校七十六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高级药学、制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优秀领导者。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工作深入扎实。在药物新剂型设计与评价、创新药物的合成与筛选、中药与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药理与毒理学、药物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三级实验室,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近6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0余项,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93项,申请发明专利264项,获得专利证书33项,获得新药证书71个,发表学术论文499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60篇,出版专著、译著145部,仅2006年发表论文1315篇,SCI收录论文248篇,已连续五年居国内药学类院校的首位。学校主办的《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现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亚洲社会药学》等三种国际学术期刊于2005年创刊。 学校仪器设备先进,图书馆藏丰富。拥有可供教学科研使用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高精设备;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现有藏书65万余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目前已建立了数字图书馆,通过Internet,使师生很快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 学校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建设药学教育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历史沿革】 阳药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1931年 诞生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原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41年 在延安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药科 1942年 独立为延安药科学校;解放战争时期迁校东北(佳木斯),命名为东北药科学校; 1949年 迁校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药学系,定名为东北药学院 1955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将浙江医学院药学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上海制药工业学校(1958年)并入我院 1956年 改称沈阳药学院 1994年 经国家批准,更名为沈阳药科大学。原属国家医药管理局领导,是全国两所综合性药科大学之一。根据2000年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蕴能 校长、党委副书记: 吴春福 党委副书记: 李建春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王本奇 副 校 长: 毕开顺 副 校 长: 缪硕宁 【学校地址】 学校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是沈阳市较繁华的地段之一,生活、购物、娱乐都很便利。学校环境和谐优美,被评为沈阳市花园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职工1202名。 【组织结构】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基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测试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中心、药用植物园等。 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其中药事管理专业是沈阳药科大学设立最早,也是唯一的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等院校),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专业9个,成人本专科专业14个。本科教育中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药剂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在校研究生1879名(博士394、硕士1485)、本科生5455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2002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7000余名。 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学归国人员。有教授71名,副教授17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1名,省级以上各种人才培养工程遴选命名56人次。建校7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高级药学、制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优秀领导者。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工作深入扎实。在药物新剂型设计与评价、创新药物的合成与筛选、中药与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药理与毒理学、药物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三级实验室,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0余项,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52项,申请发明专利201项,获得专利证书25项,获得新药证书64个,发表学术论文367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12篇,出版专著、译著122余部,在2004年发表论文880余篇,SCI收录论文131篇,在2005年发表论文1014篇,SCI收录论文197篇,2006年发表论文1315篇,SCI收录论文248篇,连续几年国内药学类院校的首位。学校主办的《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现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亚洲社会药学》等三种国际学术期刊于2005年创刊。 学校仪器设备先进,图书馆藏丰富。拥有可供教学科研使用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高精设备;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现有藏书50万余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目前已建立了数字图书馆,通过Internet,使师生很快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 【学校层次】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二。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 学校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建设药学教育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346 评论

cHeN&Li$Li

中国人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就有保健 养生 的习惯,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这一习惯成为了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大众以生存为基本需求, 养生 几乎是一种奢望。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一个快速发展的 社会 ,高速增长的经济使百姓生活日益富裕,将紧随世界性 健康 需求强势增长的步伐,而使保健品行业充满商机和诱惑。中国的保健品行业是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而到底哪类保健品能成为将来几年内的重磅产品,给企业带来第 5 波财富—— 健康 财富,是众多投资者孜孜以求和正在探寻的。那就得从保健食品的发展沿革说起。

第 1 代保健食品 主要为以原形为主的产品,例如人参、天麻、冬虫夏草、鹿茸等。特点:(1)基本不破坏原来的形态,消费者或专家可以根据产品外形辨别;(2)使用时以煲汤、泡酒等为主要方式;(3)稍作加工,如切片等

第 2代保健食品 主要以多种营养强化食品为主,在1985 年左右出现。特点:(1)在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2)品牌扩张度和产品的品质不能达到同步;(3)产品的功效没有一个科学确切的评价体系;(4)口服液形式的保健品开始在市场出现。

第 3 代保健食品 是由国家正式认可的相关机构经过动物和人体试验,证明其具有促进某项生理功能,经政府监管部门批准生产上市的保健食品。特点包括:(1)产品的功效有一定的科学依据;(2)产品功效因子的基础功效没有更加确切的试验数据;(3)保健食品的种类繁多。

第 4 代保健食品 是明确了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或称为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及其量,其保健功能的作用机制也基本得以阐明的一类保健品。保健食品的特点包括:(1)建立科学正规的评价体系;(2)提取及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品的成熟度;(3)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保证了产品的品质;(4)各种与药物剂型形态相同的产品大量出现。

第 5 代保健品 可定义为在食品药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与食品制造加工技术生产出的功效成分明确、质量稳定、效果可靠、顺应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一类保健食品。第 5 代保健食品更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1)产品确定的安全性;(2)产品成分明确;(3)产品得到科学的功效验证;(4)产品在外观、口感及服用的方便性上都有本质性地提高;(5)解除了人们在服用产品时不良的心理暗示;(6)产品的形态多样。

以上摘自《中草药》期刊第2016年9月第18期,沈阳药科大学 於洪建 ,吴春福发表的《我国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

那在2020以后会不会出现 第六代产品呢 ???????估计已经不能在地面上满足生产需求了,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太空原料药以及生物菌株的持续的研发,那未来的市场格局将会是什么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我是窦斌- 健康 管理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央企 健康 产业社交电商导师。

让我们一起关注 健康 、学习 健康 、共同为中国 健康 2030添砖加瓦。

284 评论

嘟嘟的Daddy

沈阳药科无论学习氛围、师资力量、深造就业都是药科大学里最好的。你的成绩已经很高了,应该可以就读这所学校。药大的药剂专业无疑是全国第一。但这几年药剂专业就业不太好,而且我认为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一情况。所以是不是读药剂你还是要考虑一下。当然,你如果想搞药剂,沈药是第一选择。最好能读到药剂硕士博士。 药大是不能修第二专业的。 药大这几年就业确实不如以前了。这是大环境的结果。国家药监局的局长司长抓了一堆,所有企业都受冲击了。所有学校的药学专业都面临就业变差的问题。(转)

212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京大学吴福象发表的论文

    近日,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张利剑教授课题组与德国乌尔姆大学 (Universität Ulm)Martin B. Plenio教授课题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子

    国王的咖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长春王富春发表论文

    本人胃肠不好,偏瘦,想胖点,之前在中医院陈路德主任开的药,吃了两周胖了三斤,费用500多,偶然听交通之声宣传生修堂,预约名老中医曲生原市中医院院长,看诊时跟老爷

    冰比冰水冰10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吴忠论文发表

    吴忠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_中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

    养鱼的老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吴恒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

    呼啦啦呼嘞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吴丹发表论文

    制造工程基础 (课号30120233, 本科生)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 (课号40120613, 本科生)机械系统课程设计 (课号40120522, 本科生) 精

    陈英杰哥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