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胖了
《浅议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摘要】适当的赏识教育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无原则、无规范、不恰当、“奖过其实”的赏识,也是背离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的。
【关键词】赏识教育 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91-02
赏识教育是我国近几年中小学一直提倡的教育方式,也称为激励教育、夸奖教育,其本质是肯定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挖掘其不断进取的信心和潜能。作为家长,曾接受过孩子学校举办的实施赏识教育的培训;作为教师,在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有意或无意且有区别地采用赏识教育。综观二十余年的赏识教育实践,认为赏识教育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但若滥用赏识教育对学生也是无益的。
一 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积极因素
要实现成功的教育,教师进行适当的赏识是核心。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提供展示的平台。
1.赏识教育的原动力――爱心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没有爱,就不会有创造的喜悦,不会创造喜悦,对教育、对学生就没有爱的情感。良好的教育是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真实的情感。博大的爱心,真实的情感,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用一颗善良的心启发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强、自立、自信,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2.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使其成才的有效途径。高尔基曾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作为教师,尤其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尊严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公民、好学生,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崇高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善的人,是一个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的人。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和欣赏学生,使学生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作为教师要遵循的教育规律和不能忽视的教育原则。
3.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信任学生
新世纪、新时代需要充满自信、性情开朗而又有能力的人,一个学生时代就自卑、性格懦弱的人,很难立足于未来的社会。因此,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因材施教、不轻易批评学生,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生活是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
4.实施赏识教育的点金术――肢体语言
赞美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用语言、用眼神、用适度的动作。用适度的动作表情更容易使学生感动,让学生产生超乎寻常的积极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学生要多一些关注的眼神,给予学生一种嘉许。面部表情是心灵的显示器,微笑时的赏识是一种肯定,严肃时的赏识是一种激励,学生需要微笑,需要掌声;教育需要微笑,时代更需要微笑。
总之,只有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才能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二 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弊端
教育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是育人成才的手段、方法,而手段和方法是技术,当手段和方法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艺术,所以赏识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绝不是无原则的赞美和表扬,更不是功过兼包。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对不切实际的夸奖和宽容进行反思。
1.赏识教育的情感误区――溺爱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的注意力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家长认为孩子成功就是家庭的成功,所以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殊不知,这种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会让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形成什么都可能的概念。因此,只要孩子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孩子的全部探索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过分赏识,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益。
2.赏识教育的另一误区――平等
有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违心地共同批评或共同表扬孩子。在一群孩子中,有的孩子做得对,有的孩子做错了,甚至还违反道德和纪律,但有些老师为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担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总会说:你们都不错,都是好孩子。看似平等的教育,其实忽略了某些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做错的孩子会认为滥竽充数也可以得到赏识和表扬,而做对的孩子会产生消极情绪。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教育上的短见,教育功能上的舍本求末。而这种平等赏识的误区,在公开课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无论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正确与否,老师的评价都是“很好”、“不错”、“有见解”,或不作评价,几乎听不到一句对错误观点的评价,让学生不知道自己观点的对错。这种无节制的表扬,会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切忌为赏识而赏识,以致忽略了对错误观点的批判,失其公允。
总之,教师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并有所收获,走向成功所必需的,但无原则、无规范、不恰当的赏识,也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相背。乔叟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因此,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务必把握好“度”。
参考文献
[1]东子.求求你,表扬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漩海灵猫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赏识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赏识教育》
【摘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教育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和幸福之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 有效手段 学会自我赏识
引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摘自《周宏赏识教育理论》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赏识教育是我做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我近几年作为教师的感受。下面两则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胆小心细的学习委员――刘雨思
1、基本情况:刘雨思,东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学习委员。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爱好广泛,喜欢读书,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2、老师评语:刘雨思同学:你是一个积极上进,勤奋好学的女孩子。你思想纯朴,待人随和、诚恳,处事稳重;同学关系好,热爱集体,乐意助人。你纯真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思维灵活,记忆力好,自学能力较强。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写作业的速度令人惊讶,而且作业本干净,每当我看到你工工整整的作业,就忍不住停下来欣赏,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也很让我喜欢。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你是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负责,收发作业,认真及时。你总是默默地为班集体的每一项活动增添光彩。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老师祝你更上一层楼。
3、案例背景:在开学初,我就宣布,本学期由学生们自由竞争小班干部,竞争时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讲,说出自己的优势,并表明如果选上了会怎么做。在准备期间,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书里夹着一个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班刘雨思同学给我写的“一封信”。意思是,她非常愿意竞选班干部,并给我做了保证。可是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不敢去演讲。因此给我写了这封信,想请求我的帮助。
4、案例分析: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赏识自己。赏识自己是自信的基础,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有很多优点。老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赏识自己的氛围和机会,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赏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他们就会从潜意识当中发现自己有着很优秀的一面,从而带动了其他方面的进取心,并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非常好。
5、辅导策略及成效:看过信后,我分析:她由于弱小,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此才表现为缺乏自信。于是,我当天下午就找到她,诚恳地对她说:“好多同学都告诉我,你的字写得非常好,而且每次做卫生还非常积极,你为什么不竞选小队长?”可是她还是说:“我太想当了,就是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说。”我说;“你给我写的信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演讲稿,你就把它背下来吧,我相信到时你一定会说得特别好。”得到了我的鼓励,她非常高兴,一再表示一定要背得熟熟的。到了竞选那天,看到不少同学都发了言,于是我暗暗给她使眼色。开始她红着脸犹豫着,当第九名同学说完之后,她一咬嘴唇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大声地说:“大家好,我叫刘雨思……”一串精彩的演说之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刘雨思成了第二小组组长。后来她的胆子越来越大,学习成绩提高的很快,到期末考试,竟然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个学期,竞选班干部,当选为学习委员。在语文课教学中我经常把刘雨思的作业本拿到课堂上当样本让大家学习,,在办公室里我还让其他老师欣赏雨思的漂亮的硬笔书法,赢得了同事的赞许的眼光,我还在课堂上把这些事告诉雨思及全班同学,雨思听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同学听了露出羡慕的神情。在县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6、案例感悟:在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很注意观察他们,努力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被赏识就是被信任,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盼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努力。“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被教育者发展方向上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捣蛋大王劳动委员――李高强
1、基本情况:李高强,东街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劳动委员。性格开朗,生性好动,学习成绩一般。不遵守纪律。爱好唱歌,擅长跳街舞。崇拜迈克尔.乔丹。
2、老师评语:李高强同学:课堂上,你总是聚精会神;从你上课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六一汇演中你使尽浑身解数为大家表演了街舞赢得大家的掌声,老师为你自豪。但是,你身上还有诸多的毛病,例如自习课爱说笑话,课间爱和同学打闹,老爱给老师惹事,老让同学告你的状,出现问题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是个小小男子汉,聪明、勤劳、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如果你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爱学习,不贪玩,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发挥出来,你一定让大家刮目相看。试试吧,你一定行!如果你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大胆一些,认真把字练好,你一定是个优秀的学生。
3、案例背景:李高强是我们班上有名的捣蛋大王,调皮,多话,喜欢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引起大家注意;而且经常缺交作业,上课不专心等。经常惹事、找事,大家多不喜欢他,都不愿意和他做同桌,班会上几乎变成了批判他的专题大会,为此我很头痛,我经常找他谈话,有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有时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他无动于衷,脸皮很厚。完不成作业,家长也请不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二階堂真红
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 赏识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主要围绕发现学生优点这个环节展开,教师在其教学活动当中要以一个赞赏的眼光来鼓励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本文立足于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赏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运用
赏识教育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还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本文采用多种方法,针对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赏识教育的概述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所谓赏识教育,其主要将尊重人体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使得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能够得到承认,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给予其充分的激励和引导。
(二)赏识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不仅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认可程度,也是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与心理认知的比较。学生的自信从何而来,来源于师长的有效的信任,对于学生主体来说,其在听到教师的表扬之后,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内在动机的核心就是“认知动机”,这样一种形式上的动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产生驱动力,不仅是追求信息方面的驱动力,也是学习活动本身的驱动力。通过赏识教育,能够不断对于学生进行奖赏,从而较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在学习过程当中具有内在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进步。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处于性格趋于成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意识还处于发展当中,并且年轻气盛,难免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一定的矛盾性,在一些时候,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或者进行情感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其本身就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教师的行为会对于学生性格的发展方向带来重要的影响,更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运用赏识教育来营造民主自由的班级气氛,能够强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走向人生的舞台。
二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适时原
则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情感变化的不同表象特征来进行表扬,譬如说对于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有的同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多年的经验,在成绩评定的时候会拿到高分,难免会喜形于色,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给予赞扬性赏识,要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自己的情况,认清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对于体育这门学科来说,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每个人爱好的运用项目也各不相同,很容易就会出现层次上的分化。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和发展需求,一旦发展某个同学身上存在情感盲点,就应当及时予以剖析和激励。
(二)适度原则
就教育本身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表扬和批评是同时存在的,不能将其分离开来,或者过分偏重于某一个方面。赏识教育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适度原则,就是将表扬放在一个主要的层面上,然后将批评放在一个辅助性的层面上来,使得受教育者的人格能够实现良性发展,使其能够认清自身的价值所在。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要想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的需要来进行表扬与鼓励,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勉强进行赏识,这不仅有悖于赏识教育的初衷,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使其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虚伪的教育。
(三)真诚原则
很多研究与调查都能够看出来,过分夸张的表扬对使得学生的耐性降低,失去挑战性与竞争性的意义,有的教师在表扬的时候只会使用几个空洞的词汇,如:你真行、真厉害、太好了、妙极了这样的夸奖,在学生眼里,这样的夸奖无异于一种敷衍的态度。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微微颔首、伸出大拇指,或者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够表达出来教师的欣赏之意。
三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
建立赏识教育的理念,就是将对于学生的上市纳入到教育教学系统当中来,不论学生以往的成绩如何,都应当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念头。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切勿当着诸多同学的面来责罚某一个同学,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得被责罚同学的心灵受到创伤,也会使得其他同学内心感到恐惧。教师本身应当具有较为强烈的进取之心,也要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内心钦佩于老师,才能够接近教师。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让学生看清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爱之中找到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
(二)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的赏识因素
体育作为一种充满着社会文化现象、崭新身体与智力的学科,其中充满了力量与美感。欣赏体育所带来的美感,无疑能够领略到这门学科所带来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从竞技角度来看,体育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运动员本身所发出的行为共同构成了一种美感,以友谊为主的体育竞赛,彰显了一种情谊之美;以比赛胜负为目标的竞技中,则彰显出来一种斗志。并且运动员在赛场之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美!从表演角度来看,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全运会、民运会等,其开幕式当中都能够看到较为丰富的'艺术节目,艺术与体育精神交相辉映,崭新了生命的蓬勃与朝气。通过体育学科的开展,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动态和谐之美的世界当中,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最佳时期。譬如说,当教师通过图像和影片为学生介绍国球——乒乓球的时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演示相应的动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怎样打乒乓球,还能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与竞技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充满激情,带着饱满的精神去进行学习。
(三)教学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
实行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以一个发现的眼光来发掘学生的优点,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那么赏识教育的价值就不能够得到凸显。就高职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举止和语言谈吐来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体育教师应当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有积极主动的热情,并不断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有的学生反应能力较差,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依旧要予以其一定的鼓励。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梦,并且在学生完成动作之后及时给出评价。具体而言,在每一节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找一位或者几位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做热身运动。当然,由于有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并不喜欢说话,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要予以更多的鼓励,多给他一些机会。教师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达到自己应有的高度。
(四)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事实上,对学生的尊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以批评和指责学生为主要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厌恶体育这门学科。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充分重视起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引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肯定和尊重,并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完美地实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蔡广浩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2]沈霞.赏识教育实践谈[J].青海教育,2014.
[3]李彩娥.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预防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4]李龙元.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
人们喜欢听好听的话,因为他们渴望被肯定,渴望自身的某处能出众。既然,你我彼此都希望被人赏识,哪我们为何不学会相互赏识呢?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教育所有,转载
《家庭赏识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提倡以鼓励、宽容为基本态度的教育方法,现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赏
这个可以去专门的作文网上寻找。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