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8

重塑新我
首页 > 职称论文 > 成人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NG0720HK

已采纳

终身教育视阈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体制 创新

论文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原则。改善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审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现存主要问题,提出几点终身教育视阈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策略。

一、终身教育的基本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5年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rlLengrand)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四十多年来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关于这一理念的阐释或表述的观点众多。尽管在表达和侧重上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都认为终身教育应该包括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贯穿于人生始终。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终身教育概念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揭示,终身教育除了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还应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体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二、我国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审视

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高等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的新型教育形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和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缘于多种因素,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育目标定位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制约和文凭趋向的负面影响,目前成人教育主要以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模式为主,且集中于发展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作为补充。学历、学位证书的获得成为大众追求的焦点,而作为终身教育理应着重提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无形中被功利所抹杀。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法上的单一性,使得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专业社会实践等环节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差距越来越大。成人教育实践逐渐丧失了引领、成人教育理论建设尤显脆弱。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持续高区位运行,使得成人教育的市场需求越发旺盛,办学主体的功利思想加重,一些高校为了经济利益只重招生数量、不重培养质量,对成人学员采取较为宽松、甚至放松的政策,使得成人素质教育成为盲区。

2、教学思想定位不清

从终身教育角度看,成人教育是中学(中专、职中、技校)、高等普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部分,在培养目标、接受对象和基本性质等方面有着特殊性,与普通高等教育明显不同,成人高等教育就培养目标而言,是各种实用型或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普通高等教育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的专业人才,是研究性、理论性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普通高校是对还没有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强调知识、文化的传承,而成人高等教育强调对有职业经历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的智能更新与素质提高。事实上,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开设的专业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现设专业的修改版。这种“半全日制”化的办学思想忽略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性,阻隔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基础,直接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技术革新缺乏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3、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

作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高等教育阶段的成人学习带有极强目的性、针对性,成人学习者大多追求知识的实用性。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以课堂(或虚拟课堂)为主,教学以教材为主,部分高校的教材版本过于陈旧,不但缺乏实用性,甚至缺乏专业性。作为实然的教学,不是一定要求教材内容体现最新专业信息,但成人高校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教材、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专业最新技术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和如何查找、查阅他们需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进而丰实教学内容,使得教学与时俱进。

4、教学形式和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形式上除了电大开放教育和和综合高校的网络学院有少部分网上资源辅助学习外,还是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教学形式和方法相对单一约束了成人教育的跨越发展。首要表现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不到位。在全面推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育思维定势,维持着单一的班级教学模式。成人教育要求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帮助学员去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适时、自觉地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由教师的权威主体向服务主体转变,由讲授主体向导学主体转变,创建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缺乏协作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要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教师以个体的形式就可以单独完成教学任务。成人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之处在于构建适合学员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教给学员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学员提供较为丰实的学习资源。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新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全球化、多元文化纷纷进入成人教育的理论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成人教育的研究语境。高等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中最贴近“生产力”的部分,面对诸多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从体制上有所作为。

1、积极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立法工作

尽管我国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对成人教育进行了若干规定,但由于缺乏专门的成人高等教育法的支撑和保障,各种地方性成人高等教育法规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综观国内外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迫切需要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立法,确定其地位、作用,确立办学主体的权利义务,依法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教学等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着力推进人口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化工作。

2、逐渐淡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趋向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以学历教育为主,这在很多大上受到现存社会对人力资源考量标准的影响,在文凭背后其实是晋级、升职、提薪等功利性需求,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这一侧面看在很多大程度上是受到学习者功利需求因素推动的,许多人愿意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是外力所逼、诱惑所使,学习过程与效果达不到预期。要真正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中学习者学习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除了在人事制度上实行一系列根本性改革,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上更应注重实用型非学历教育的拓展,为终身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夯实基础。

3、充分整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资源

我国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有限,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但这并不代表可用的教育资源匮乏。终身教育视阈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应注重个体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个体发展和为社会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成人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贴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为企业、事业等不同类型的单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的人才。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应增强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兼容性,多渠道、多形式地提供符合不同教育需求的教育服务。

4、合理设置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

终身教育思想中教育行为是伴随人一生的,个体所受的教育在实现所属社会预期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中的“健壮期”教育,其教育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的需求,实际生活中一般表现为个体的教育需要。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不但要体现个体的劳动能力和水平,还要关注个体的素质改善和提高。

5、科学进行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培养

端正自身“导”学角色的定位。“教育信息的多媒体化、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教育过程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具有更多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渠道”当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时,教师就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其主要只能就必须从“教”变为“导”。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师资培养注重教师快速了解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能力、对成人学习方式正确引导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能力、培养成人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梁士荣.开放教育特质论.开放教育研究,1999,(l).

[2]李超,刘萍.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探微.天津电大学报.12(1),总第43期.

[3]李鸿雁,刘朝晖.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新途径研究.教育与职业,(36).总第604期.

[4]叶丛如,刘细平.基于建构主义的互联网远程教育模式探讨.教育传播研究,2007,(2),总第93期.□

143 评论

pinkyoyo0403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如下: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96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途径。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以优势专业为

    W了然于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成人高考毕业论文英语教育

    成考大专毕业论文这样写: 成人高考毕业论文,论文两个字听着难,大家可以放心,并不会如全日制那样要求严格,主要是格式合规,语句通顺就可以了,我给大家整理了5点:

    爱我大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在创造 == =我觉得你如果不想花钱的话社会财富、增加国家税收、活跃市场经济、 == =基本没戏你是打算直接上交

    YXRS游戏人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成人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终身教育视阈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体制 创新 论文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原

    重塑新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高等教育期刊

    G4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喊姐姐~给糖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