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3

真锈菜刀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吴哥窟的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chelkong

已采纳

概述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2]历史文化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记载,当时的国都名字“禄厄”。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 Wat”;“Angkor”,来自nagara,Wat是高棉语中的“寺庙”,“ngkor Wat”即“寺庙都城”。元成宗铁穆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110 评论

开心往前飞tt

吴哥窟,为1113年至1115年在位的苏利亚华曼(Suryavarman II)所建,为吴哥王朝盛世的经典之作,也是整个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整、最杰出的一座印度教寺庙,现在它更是成为了柬埔寨国旗上的标志

198 评论

小红红黑黑

在中南半岛北部的密林深处,坐落着一座神圣的巨石庙宇。千余年前,古老高棉民族在热带雨林深处,用智慧建筑了世界上最大的神庙,创造了古老高棉文明。他们何以在恶劣的热带雨林里雕刻出如此美丽的建筑?没有现代工具,他们如何将巨石搬运上几十米的高空,仅靠巨石表面形状和重量叠砌,不使用任何灰浆粘合剂,何以建造出雕刻精美的圣塔?却又为何突然消失,让世界遗忘这座神殿,让吴哥沉睡在雨林数百年?走进吴哥探寻文明的足迹…… (一)文明的兴起     时光倒回到公元1世纪,来自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的商队正穿梭在中南半岛,将茶叶,丝绸,瓷器运往遥远的地中海和远东大陆。驼队,商旅,文明,宗教,交互交融在一起,古老的中南半岛,伴随着贸易往来,成为东西文明交往的枢纽,一代文明古国正在兴起。公元1至7世纪,印度人带着他们的宗教开始统治中南半岛,婆罗门种姓成为柬埔寨的统治者,将印度的文化和宗教(印度教和佛教)在中南半岛广泛传播。直到公元7世纪,高棉人最终打败印度人建立了高棉王国。     公元802年,由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建立吴哥王朝,吴哥王朝(公元802~1431)曾经盛极一时,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为国土主体的大片土地。1181年,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时,发展至最高峰,领土覆盖大部分印度支那半岛及小部分马来半岛。“吴哥”取义梵语,都市之意。吴哥王朝期间,均定都吴哥,大兴土木,建造王城及大小寺庙600余座。其中,耗时30余年于公元12世纪建成的吴哥寺(Angkor Wat)充分展示了古代高棉名族的智慧和艺术成就。 (二)吴哥窟的前世     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是吴哥的第一位国王,于公元802年建立王权统治。高棉人信奉印度教,JayavarmanII是一位神王,高棉军队拥有数百头战象,他们征服周边大多数地区。之后的阇耶跋摩三世 (Jayavarman III)于公元881建筑了第一座神山式寺庙巴空寺(Bakong)和人工湖,并成为后世王宫建设的传统。公元893年,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在吴哥地区建筑了第一座寺庙巴肯寺(Phonm Bakheng)。之后王室争权,阇耶跋摩四世 (Jayavarman IV)迁都贡开(Koh ker),距离吴哥100公里。Prasat Thnom 贡开金字塔,作为金字塔型庙宇的代表,开启了吴哥建筑的另一篇章。20年后回迁吴哥,建筑了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的比粒寺(Pre Rup),亦是金字塔结构。其后,王室中兴,商业繁荣,陆续兴建塔扣寺、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的女王宫(Banteay Samre)。女王宫,以朱色砂岩构成,充满精致的浮雕,有"吴哥艺术宝石",体现了古代高棉雕塑的精华。     12世纪初叶,苏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II)的统治达到顶峰,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创造了吴哥历史最辉煌的建筑——吴哥寺(Angkor Wat)。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12世纪后期,内忧外患的高棉王国,于1177年被外族(Cham)统治,直到1181年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打败Cham成为国王。随后确立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为国教,开始了大规模纪念性建筑。在不到40年时间里,建造了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建筑,包括巴云寺,塔布隆寺(Ta Prohm)等,此时期是吴哥建筑最后的高潮。     13世纪末,阇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恢复印度教,使得大量佛教建筑遭到破坏,有些甚至被改成印度教内容,如塔布隆寺(Ta Prohm)和圣剑寺(preah khan)。阇耶跋摩八世 (Jayavarman VIII)死后,佛教再次成为国教,但是却是小乘佛教(Theravada Buddhism),随后延续至今。公元1431年,泰国(暹罗军队)攻占吴哥,高棉人被迫迁都金边,吴哥从此荒废,淹没在热带雨林深处数百年。直到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Hneri Mouhot发现吴哥遗迹,沉睡的吴哥渐渐苏醒在世人面前。 (三)揭开吴哥神秘面纱     高棉文明,从公元400年左右兴起,到1431年灭亡,前后发展1000年,是东南亚最大的连续帝国。在帝国形成期间,帝国有密集的文化,政治和贸易。高棉名族的智慧和文化充分体现在其建筑的艺术和造诣上。Angkor Wat作为上千座庙宇的集大成代表,展示了古代高棉帝国的巨大力量、财富和信仰。     原始森林里,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被护城河环抱的巨大庙宇。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圣塔的塔尖,照进吴哥的回廊。神秘的高棉文明开始揭开面纱。阳光洒进城池,听千佛之音回响在吴哥圣殿。文明的密码浮动在悬廊壁画,穿越时空的隧道,登上石阶,一代王朝的兴盛文明,正在被唤醒。

226 评论

michelleyi

写作思路:写吴哥窟在柬埔寨的文化意义,可以从吴哥窟的历史入手,然后转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1200多年前,苏耶跋摩二世统一真腊,并在802年定都吴哥,建立了吴哥王朝。吴哥王朝在唐、元、明时期与我国接壤,是当时东南亚最强盛的国家,鼎盛时大约拥有20万头战象。这时的吴哥城是当时东南亚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世界闻名的吴哥窟就是那时兴建的。

后来,由于大兴土木、连年征战,吴哥王朝逐渐衰落。大约在1431年,泰族人攻占并洗劫了吴哥城。随后,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史称“金边王朝”。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金边王朝不断地遭到泰族军队的入侵。

吴哥城被废弃后,成为一座埋没在雨林深处的古城。直到1861年,法国的亨利·穆奥重新发现了这一古迹,立即震惊了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吴哥窟现已成为柬埔寨最知名的文化名片。

150多年前,欧洲列强开始了全球殖民扩张,柬埔寨被法国控制,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二战期间,日本占领柬埔寨,法国的行政机构依然存在,但却为日本服务。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法国重新控制了柬埔寨。

1953年,柬埔寨发生了“争取独立的王家运动”,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领导人民取得了独立,还取消了王位继承制。

1975年,一支被称为“红色高棉”的左派势力取得了柬埔寨政权,在其三年多的统治期间里,社会动荡,约200万人死于饥荒、劳役和迫害。

在联合国的努力下,1993年,柬埔寨改名为“柬埔寨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西哈努克重新回国执政,柬埔寨终于进入和平发展时期。

如今,柬埔寨虽然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工业薄弱,属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不过,世界各地的人们仍然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吴哥时期的壮观古迹——吴哥窟。

193 评论

黑暗中的精灵88

作为高棉帝国的最后一个首都,吴哥窟是12世纪世界上城市核心,周围地区有成千上万的人口。但吴哥在十五世纪神秘地衰落,一些考古学家推断其突然被遗弃,原因可能是因为军事失败。 2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一篇论文却认为,沉积物分析显示吴哥城市的统治精英从13世纪初开始逐渐放弃吴哥。 悉尼大学地球科学家Dan Penny表示,从吴哥城护城河沉积物中发现的植物,花粉,矿物残留,土壤侵蚀的证据显示,人类活动在整个13世纪的吴哥都有所减少。 Penny和他的同事之前的研究表明,城市扩张导致水系统崩溃,部分原因是干旱和强降雨之间的快速转变,加速了该城市在14世纪的消亡。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是人为的离开导致水系统失修并最终废弃。 吴哥统治阶级离开的原因可能包括建立或加入靠近海岸的城市,有利可图的海上贸易路线。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吴毅的研究论文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关键词】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据WHO报道,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威胁人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狂睡不醒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敦煌石窟于阗图像研究报告论文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

    在路上嘚吧嘚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石窟类遗产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仕女形象成因的分析,认为敦煌仕女人物造型特征在于从宗教逐渐演绎为世俗人物,其艺术特点在于完美地表现出了女性的灵动与自然形象,其服装造型

    哆啦瞄瞄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吴晓磊研究论文

    水污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篇一 [1] 李昂. 污泥堆肥过程中污染物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D]. 沈阳大学 2014 [2] 邵雪. 耐盐菌的特性强

    haozai4130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吴芳吉研究论文集

    1896年吴芳吉出生在重庆杨柳街碧柳院。8岁时他随父迁回江津,10岁入重庆白沙镇聚奎小学,吴芳吉13岁时在2小时的作文课上写出以诗论文、豪放严谨、名噪全川的《读

    神仙姐姐S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