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内涵帝在此
首页 > 学术论文 > 财政研究邓子基论文奖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开心土星

已采纳

《供给侧改革》(贾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供给侧改革

作者:贾康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2-1

页数:260

内容简介:

“供给侧”在经济学领域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中央领导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引发多方热议。迄今为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已努力进行了多年的相关研究,形成“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供给侧改革”绝非简单可贴标签的供给派复辟或模仿,而是基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而对接“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攻坚克难系统工程。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从新供给的时代背景、理论建树、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三大部分展开,力求对“供给侧改革”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力求立足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取向下,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化事业,提出以改革为核心“守正出奇”的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

作者简介:

贾康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和中国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肃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多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多次受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主编出版《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院长、秘书长),并积极推动“PPP研究院”(任院长)等交流活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和跨界、跨部门学术交流平台。

苏京春

经济学博士,现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邀成员。著有《避陷阱、求坦途:中等收入阶段的福利赶超与经济赶超》,合著有《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之路》《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建言》《新供给经济学》等,参与译校《联邦制全球对话(第4卷):践行财政“联邦制”》并参编多部学术论著。曾参加多项国内外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论文曾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税务》(复印报刊资料)、《经济要参》《改革内参》等收录转载。2012年荣获“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1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年度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

100 评论

我是基里连科

《经济奇点》(Steven Hill)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经济奇点

作者:Steven Hill

译者:苏京春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7-8-1

页数:550

内容简介:

工人阶层曾经是全世界最有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阶层之一,然而现在正在经历一种令人警醒的转型期。

越来越多的工人发现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他们开始变成自由职业者、临时工或者个人承包商。即便是那些全职的、专业的工作岗位,也正处于这场不可预测的转变当中。未来十年,在亿美国工 人中,将近一半都会受到影响。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势必将取代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因此,工作岗位的前景看上去暗淡无光。

现在,硅谷技术和华尔街野心蠢蠢欲动,它们联合起来,试图让我们相信这样一种实际上的经济,即所谓的“共享经济”,它由诸如“优步”、“空中食宿”和“任务兔子”等公司构成,这些公司声称它们能够将“自由的劳动力”变成“独立承包商”或“自己的老板”。而实际上,这些工人都被迫去做一些特别琐碎的工作(也可以将这些工作机会称为“微工作”),然后从这些公司丰厚的利润中赚取一丁点儿微薄的薪水。

而且这种“共享面包屑”经济实际上也只是冰山一角——中产阶级正在随波逐流,漂向一个就业和生活每况愈下的更为糟糕的未来。史蒂文•希尔的这部《经济奇点》是对这场“新经济”进行盲目庆祝热潮当中的一种反思。它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硅谷领导者及其艾茵•兰德式自由主义的幻想最终必将步入穷途末路。

《经济奇点》还提出了颇具实践性的政策解决方案,试图推动美国经济和安全网的改革,通过践行一种新时代“新政”来维持美国作为一个“伟大国度”的长盛不衰。

共享经济,是“福”还是“祸”,是“共享”还是“独享”,是“给予性”还是“攫取性”经济,是“创新性”还是“破坏性”经济,是“绿色”还是“灰色”经济,是经济的“救星”还是“尽头”,抑或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

共享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奇点阴霾重重,是否将会引发新一轮经济崩溃?

“自由职业者社会”正在形成,“兼职者”“临时工”“中产阶级农奴”将何去何从?

共享经济的未来之路在何方?共享时代的经济解决方案是什么?

《经济奇点:共享经济、创造性破坏与未来社会》深入探究真实鲜活的共享经济从业者生活状况挖开共享经济的核心与本质,揭露共享经济的“悲剧”和“阴暗”面,聚焦共享时代的经济解决方案:建立新经济下的新型社会契约,让新经济在信息和创新时代发挥作用。

《经济奇点》在经济稳定性与持续扩张的技术之间复杂的结合点上,提出了一种既带有挑衅性又带有补救操作性的观点。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希尔在《经济奇点》中提出的尖锐批评可能会对广大读者产生影响,读者在进行下一次旅行或短租时,或者选择到机场的出行方式时,将工作不会选择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来完成,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助长共享经济企业的剥削,让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去做“优步”司机,赚着比最低工资还要少的薪水,而且要把自己的卧室通过“空中食宿”出租出去赚点钱来弥补生活开销。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如果有人想了解技术究竟怎样破坏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并且如何侵害了整个社会的安全网,还想了解政策制定者究竟应当怎样回应,才能够保障不断增长的临时工经济中的那些工人能够获得足够的福利,那么《经济奇点》应被推荐为必读书目。

——劳拉•丹德烈亚•泰森(Laura D’Andre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总统经济委员会前主席

在《经济奇点》中,史蒂文•希尔用近乎可怕的细节证明了这样一件事,即这些向美国工人及其家庭许愿能够给予更多更新形式的工作的方式,实际上让他们的经济地位更加每况愈下、预期风险更大,并且更加不稳定。值得庆幸的是,希尔不仅简单地预感到了这场大灾难,而且以一个见多识广的制度改革作为这本书的结尾,这套改革方案的提出将可能扭转这种悲剧的局面,毕竟这些只是现有工作形式的潜在威胁。任何一个对美国工作条件稍有所关注的人——无论是美国工人、工人的拥护者、劳动力市场研究人员还是政策制定者——这本书都是开卷有益的。

——珍妮特•C.戈尼克(Janet ),纽约大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生中心主任,卢森堡跨国数据中心主任

《经济奇点》是一部令人信服的著作——里面充满了大量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和一手资料——给出大量证据证实了现阶段被广泛热议的所谓21世纪商业模式的有害之处,而这些恰恰是平时最容易被忽略的。史蒂文•希尔的著作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有力度的论证,论述了现阶段所谓“共享经济”的许多已颇具共识的悲剧一面,并且提出了一个投资人、公民自由主义者以及每一个还在乎“美国梦”的人所亟须关注的现实。在最核心的部分,《经济奇点》实际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鼓励我们去勇于挖掘硅谷所带来的阴暗一面。这本书不仅提出了颇具深度的批评,还提供了一个颇具价值的积极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也许能够帮助美国的工人阶级逃离即将到来的大灾难。

——萨沙•梅因瑞斯(Sascha Meinrath),X-Lab总裁;

帕默•谢尔(Palmer Chair),宾夕法尼亚大学

史蒂文•希尔的《经济奇点》是一部至关重要的著作,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握现阶段关于“共享经济”一些争论的方向。它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共享经济的持续扩张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至关重要的法律法规发挥效力,而这些法律法规则是为重要公共目标服务的。

——迪恩•贝克(Dean Baker),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商,“击败新闻”经济博客博主

史蒂文•希尔对兼职的、不稳定的“优步经济”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评论,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新型亚经济是怎样游离在法律约束之外为工人提供工作并对全职工作产生破坏的。这是一场远程公司算法的暴动!

——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消费者权益倡议人士

史蒂文•希尔撰写了一部非常及时而且非常重要的专著,它针对“1099经济”的未来提出了许多真问题。作者的论述始于旧金山,这当然是一个观察那些正在改变我们所在世界的技术和商业创新的最佳位置。《经济奇点》应当作为每一位致力于为共享经济的红利如何惠及所有人而不是仅仅被一小部分破坏者所独占而进行努力的政策制定者的必读书目。

——伦尼•门东卡(Lenny Mendonca),麦肯锡公司名誉董事

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史蒂文•希尔的分析、评论与行动主义,都将帮助我们理解美国的政治经济学。他的最新著作《经济奇点》以惊人的洞察力引人入胜地论述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果我们再不去关注在那些经济巨头的控制下正遭到威胁的“美国梦”,我们就永远不知道美国人即将失去什么。

——卡特里娜•梵登•霍威尔(Katrina vanden Heuvel),《国家》杂志的编辑兼发行人

我们热衷于谈论技术的创新和破坏,但是很少去理解和讨论这些问题对社会产生的切实影响。史蒂文•希尔所撰写的《经济奇点》一书简直棒极了。这是我所读过的关于技术创新和“创造性破坏”在未来以极快的速度对我们所产生冲击的分析方面最好的书。

——彼得•史密斯(Peter Sims),硅谷行业协会联合创始人兼常务董事,

《小赌注:如何从那个细小的发现中得到突破性想法》的作者

史蒂文•希尔颇具反思的专著《经济奇点》充分剖析了所谓的“共享经济”。正如希尔所阐述的,工人所重新失去的安全保障被利用这种新兴模式的掠夺性资本家所有,而这些人仅占整个人口收入最顶层的百分之一。《经济奇点》这部专著提供了一个十分必要的反思,它论述了失去安全保障究竟是怎样影响经济繁荣的诸多方面的。

——罗伯特•库特纳(Robert Kuttner),《美国展望》的作者之一,

《债务人监狱:紧缩政治以及可能性》

这部专著充分论述了为什么“共享”经济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这是一个绝佳的观点。

——乔尔•罗杰斯(Joel Rogers),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社会:究竟在如何运转》的作者

作者简介:

史蒂文•希尔

新美国基金会(The New America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已出版专著五部,其中包括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欧洲的承诺:为什么欧洲道路是不安全时代最好的希望》。作者的论文和媒体采访多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金融时报》、《卫报》、《世界报》、《世界报业辛迪加》、《洛杉矶时报》、《国家》、《琼斯母亲》、《赫芬顿邮报》、《沙龙》、“Slate网络杂志”、英国广播公司、福克斯新闻频道、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美国政治新闻网”、“今日民主”栏目以及其他媒体。

译者:苏京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合著有《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等,著有《避陷阱、求坦途:中等收入阶段的福利赶超与经济赶超》、《中等收入陷阱历史考验与制度供给创新》等,参与译校《联邦制全球对话(第4卷):践行财政“联邦制”》,并参编多部学术论著。曾参加多项国内外课题研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曾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税务》(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经济要参》、《改革内参》等收录转载。2012年荣获“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1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年度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2014年荣获“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二等奖,《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荣获2016年“中国好书”称号。

351 评论

非非1227

邓子基1923年出生在福建省沙县,年幼时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孤儿邓子基的童年没有享受到同龄人应有的欢乐,而是被迫从小就开始面对生存的艰难。在邓子基的记忆里,童年缺衣少饭,能吃到的最好的饭就是八宝饭.邓子基:八宝饭可不是我们现代的八宝饭,就是米很不干净,很多沙掺着.就是米很差.生活的艰辛却不能磨灭他的志气,小小的邓子基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邓子基:一个百货店当学徒,没有工资,混口饭吃,后来我蛮聪明的,一个月开始赚2元钱.利用2元钱的积累起来开始上学读书.从此以后进入了求学的道路.颠沛流离的生活,艰难困苦的求学,使他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汗水和努力,邓子基:打摆子,发烧,照样上课,一个班主任说这个孩子生病了怎么还来,我说,课不能不上,作业不能不做.天道酬勤,人品及学习成绩优秀的邓子基终于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中学和大学的学习.1949年解放前夕,已经是中学教师的青年邓子基一腔热血参加地下革命活动,在战斗中迎来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邓子基:整个形势年轻人向往光明,通货膨胀、官场腐败,年轻人看不惯。新中国的成立完全改变了邓子基的一生。这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大楼,当时经济学院的前身是经济研究所,汇集了一大批经济学精英,时任厦大校长的王亚南教授在国内经济学界的声望很高。王亚南教授是《资本论》的翻译者之一,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1950年,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开始招收《资本论》研究生。年轻的邓子基慕名而来,带着理想和抱负来到了王亚南教授的研究生班。邓子基:那时候新中国有两个有名的,一个北大的,一个就是王亚南,他第一个招研究生,我对这个行业很热爱,对校长很崇拜,就去了,他看中了我。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生班,邓子基的眼界和学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王亚南大师的风范和学识深深地震撼了年轻的邓子基。邓子基:他叫我好好学习,要掌握马列主义,也要了解西方理论。做学问要虚心,要谨慎、要讲方法。正是在那时,邓子基定下了自己的理想:将来也要象王亚南老师一样,教书育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1952年7月,29岁的邓子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届研究生。之后,他留校任教,这一留校,就是半个多世纪。邓子基:我不想离开,我从小就立志当老师,有没有机会离开呢?有啊,有地方叫我出来搞财经工作,北京要我去当这个长那个长的,都联系了我,我都不去,我觉得当老师很好。半个多世纪来,邓子基培养出数万名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生300多名,博士100多名,博士后3名,这些学生在祖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是厦门大学景色优美的芙蓉湖,湖面上水波荡漾,湖畔绿柳婆娑.文化大革命时,邓子基和100多位老师一起,就被隔离在芙蓉湖畔的一座平房里,接受审查.邓子基:很难受,想不通,我工作积极为什么这样,查我的书,断章取义,有人揭发,想不通,你也得通。回忆起这段非常的日子,邓子基却依然豁达.邓子基:压抑是压抑,但还比较乐观,有的人去死了,我没有这个念头,家里还有人,也没什么大问题,很坦然,浩浩荡荡.文革结束后,邓子基和他的同事们奔走相告,他以加倍的热情投入了恢复办学工作,第一步就是办财经专业试点班.邓子基:搞计划,找人,开始招生,很困难,重新起炉灶,很难得,恢复办学了。在邓子基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厦门大学的经济学科教学力量越来越壮大、雄厚。厦门大学财政学与货币银行学两个硕士点、博士点和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先后建立,1982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开启了我国综合大学创办学院的先河。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财政论文研究

    财政学的多元化特点要求财政学教学方法必须更加多样化,并且不断革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

    珊珊来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政研论文获奖

    优秀论文的获奖感言 敬爱的院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很荣幸获得院论文评审一等奖,并代表全院荣获奖的同事们在此表达我们对医院领导感激之情。 首先,我很感谢医院为

    刘小贱爱花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财政研究邓子基论文奖

    《供给侧改革》(贾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供给侧改革 作者:贾康 豆瓣评分:5.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2

    内涵帝在此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财政学论文研究什么

    财政学理论经历了经济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研究领域和方法论不断扩充套件与丰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乡镇的管理,使乡镇

    大熊简单明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财政研究论文投稿

    对地方财政研究的意义答案如下:意思是寓意美好,幸福的,所以是写经常规则的时候就好了。

    winwing16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