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子雄霸天下
简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的前身是 1983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连云港职业大学,1999年3月易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于2008年9月迁入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功能设施更为齐全和现代化的新校区。现开设60多个专业,涵盖工业制造、农林、生化、土建、制造、电子信息、环保、轻纺食品、财经、旅游、公共事业、艺术、外语等12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大类,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经、艺、农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多人,普通全日制专科学生8000多人,成教及中专生2000多人;学校有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4人。学校图书馆藏书69万余册,各种期刊1200余种。目前已建成84个校内基础、专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学校自主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7个,并拥有多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锻炼,坚持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之路,先后推进和深化了教育教学、人事制度、科研体制、产学研一体化、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并将产学研一体化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近年来,学校在招生、就业、对外合作办学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校从200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已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注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韩国木浦技能大学、汉拏大学、木浦工业高等学校、日本佐贺女子短期大学结为友好姊妹学校,每年互派留学生、进修生40多人;另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也有着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信息与服务网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就业去向多为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我校被连云港市政府列为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07年,获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表彰。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努力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满足广大青年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愿望,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
向土豆要努力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很好的高职类院校,不管从师资力量、专业开设、教育设施等方面表现的都很出色,具体为:
1、师资力量。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18人,硕士283人,正高32人,副高20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比。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
2、专业开设。学校开设近50个专业。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
3、教育设施。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校内产教融合企业6家,总投入7000余万元。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之初,学校与全国一百多所职业大学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实现了“办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08年,学校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办学条件和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铸就了“大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以上内容参考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发展规律有四条:商品价值规律、社会价值规律、柔性化运作规律、边际效用递增规律、超越性运作规律
[1]何志强,朱家德,税学丽. 规模、区位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基于四川中小企业融资的比较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3). [2]史
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大理大学拥有1个云南省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校级研究机构。云南省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是省级优秀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均可以用作中、高级职称的评定或研究生毕业。《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是由吉林省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