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6

bluelights
首页 > 学术论文 > 国外关于网络霸凌的法律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妮子乖乖81

已采纳

从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看国外如何治理校园霸凌

上周末,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不少网友的朋友圈都被北京市“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刷屏,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使得校园暴力相关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中关村二小事件”发酵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年建校,目前有中关村校区、华清校区、百旺校区3个校区,曾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小学”。然而,近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该校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名学生家长称,自己10岁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甚至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此后,因为学校处理不当,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并被诊断成急性应急反应。

由于事态扩大,形成舆论压力。12月10日,中关村二小发表声明称,发表声明:“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我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

然而,声明内容形式化,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引起更大反响。尽管也有网友认为家长不该借舆论向学校施压,但大多数网友仍然继续质疑事件真相,并对学校的处理方式感到遗憾。

国外如何治理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个全世界都面临的顽疾。各国相关部门以及学校从不同角度寻找校园欺凌的解决之道,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

美国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联邦政府由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组成了“联邦预防欺凌委员会”,督促各学校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并指导各州制定反校园欺凌的法律或政策。如果学校未能对学生相关权利履行保护职责,则由司法部或教育相关部门来一起保护学生的相关权利的实现。

目前,全美有约40多个州颁布了反欺凌法,主要针对学校霸凌,把霸凌和其他的骚扰区分开来。在校园枪击案频发的今天,这些法律要求学校职员见到欺凌时必须立即报告和干预,调查并惩罚加害者,通知家长,还需要提供心理咨询援助,以防欺凌升级到枪击。

美国官方有专门的反校园霸凌网站,和各类预防霸凌、研究霸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体系。除此之外,美国近年来也向部分州的学校派驻警察,警察除了维护学校秩序外,还负责督学工作。

日本

日本校园霸凌现象出现早、问题多。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日本国会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法案规定,在学生因遭受霸凌受伤或长期缺课等重大伤害时,学校有义务调查相关事实,并告知学生监护人。该法还规定,当欺凌行为被认定有可能对学生身体或者财产造成重大侵害时,学校有义务报警。

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学校教职员工接受相关培训,还将应对校园霸凌的表现纳入教师的评估系统。文科省还会组织学生会和儿童协会开展道德教育和交流活动,并举行面向监护人的科普讲座

日本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设立了“校园欺凌问题对策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当学校中发生因校园霸凌问题而出现自杀等严重事态时,该机构具有自行调查的权力,对校园霸凌事件进行调查,防止学校或教育部门牺牲学生的利益。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当地的校园霸凌现象也比较严重。2003年,澳大利亚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常见的校园欺凌、暴力、骚扰等问题,制定了《国家安全学校框架》(NSSF)。这是澳大利亚及全世界第一份国家级别的安全学校建设指导政策。它不仅以法律为前提,更强调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参与和全方位的合作,提供评估标准以及提供关键措施和实施策略,帮助解决安全学校建设遇到的实践操作问题,分别从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学校管理层、校本政策、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9个方面制定了安全校园建设的核心标准。

韩国

正在遭遇弹劾危机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上台之初就誓言将在任内大力根除这一危害韩国社会的毒瘤。韩国政府分别于2012年、2013年和连续出台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了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电话117热线。

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人性教育振兴法》,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定人性教育成为韩国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必修课,韩国也成了世界上首个推行义务人性教育的国家。根据法案,各级政府和学校将人性教育设立单独预算并制订相关教学计划,所有教师也必须参加人性教育培训,以确保义务人性教育落到实处。

贯彻法律法规学校责任重大

12月11日,海淀区教委发声称,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依法依规,积极指导,妥善做好当事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海淀区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确保不再发生校园伤害事件,确保每一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海淀区教委提到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是2016年11月1日由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的,旨在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学校作为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基本执行者,责任尤其重大。培养教师相关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从源头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根本要求。遇到相关事件后,学校不能一味回避责任,压制处理,而应当正视问题,积极改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除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应当努力培养每个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

255 评论

Cora菱角

措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255 评论

满天星RF

很多儿童涉及或参与网上欺凌活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一切行为发生在遥远的空间,并不察觉得到在个人网页重复污辱,极可能导致对方恐慌甚至担心人身安全。此外,在 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网络欺凌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失业青年或者是愤世嫉俗者便非常容易把自己对政府,社团,企业以及社会的不满化为网络欺凌的动力。而在学校中因为品行恶劣而被忽视的学生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怒火撒向无辜的路人。除了网络欺凌本身,背后暗含的社会问题也值得社会反思并解决。

184 评论

今夕访古

具体什么时间交呢,我有。

243 评论

桃色蔷薇

网落欺凌,是指一种在网上生活发生的欺凌事件,是网络时代的新现象。即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这一现象在青少年及未成年中

164 评论

蔷薇朵朵7

数字技术多年来呈指数级发展 - 虽然这些进步为现代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知识,但它们也导致了网络欺凌的增加。“网络欺凌的定义因来源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定义是利用技术伤害或伤害他人,” PACER全国欺凌预防中心协调员Bailey Huston说。网络欺凌可能发生在网上任何地方,涉及社交网络配置文件,视频和图像共享网站,博客,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游戏或短信。根据Huston的说法,虽然网络欺凌并不一定比亲自欺凌更具破坏性,但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网络欺凌通常是目标所知的人,但它也可能是一个陌生人。网络欺凌可以匿名行动。网络欺凌可能会有更大的受众 - “因为帖子可以被看到,分享并且可能会传播病毒,”Huston解释道校铃响起时,网络欺凌不会停止。它并不局限于餐厅或走廊,因为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网络欺凌的目标可能常常让人觉得他们无法逃避正在发生的事情,”休斯顿说。网络欺凌的类型根据纽约州刑事司法服务司的说法,一些常见的网络欺凌类型包括:诋毁:在线传播有害,不真实或有害的谣言和言论,这将损害个人的声誉。排除:从在线组中故意排除某人。这被认为是网络欺凌的间接形式。火焰:战斗涉及在私人或公共在线环境中向一个人或几个人发送愤怒,残忍,粗鲁和粗俗的信息。快乐拍:将个人身体视为“恶作剧”或“笑话”,而其他人拍摄攻击或拍照以在线发布/发布。骚扰:发送一系列针对个人的有害,侮辱性的在线消息。假冒:假装并伪装成其他人,然后在线发送或发布材料,意图损害个人声誉。郊游:在线发送或发布有关包含敏感,私密或尴尬信息的人的材料(如信息和图像)。文字大战/攻击:通过大量平均短信和电子邮件追捕目标个体。诡计:从事欺手段以获取令人尴尬的材料,然后在网上公开。为什么孩子们会网络欺凌?“当涉及到欺凌行为时,并不是”孩子和青少年可能参与的'一刀切'的理由,“休斯顿说。“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欺负孩子 - 无论是亲自还是在线 - 经常寻求表现力量并希望控制自己。”例如,学生可能喜欢网络欺凌带来的信心和力量,或者他们可能会是试图以配合他们的同龄人。使网络欺凌特别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是与受害者的物理距离。经常欺凌涉及面对面的对抗和口头/身体暴力。另一方面,网络欺凌是以电子方式进行的,肇事者可以在闭门造车。“由于物理距离很远而且没有看到网络欺凌行为目标立即做出反应,因此使用技术更加残酷,”Huston说。“因此,网络欺凌的学生可能不会认识到他们行为的严重危害。”网络欺凌有多常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被引入手机和社交网站 - 这与网络欺凌的增加有关。以下是一些统计数据:从数据中心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2018年发现,高中学生的大约15%的人报告在过去一年内,网络欺凌根据网络欺凌研究中心的统计,在2019年3月接受调查的人中,有%的人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经历过网络欺凌。这是数字技术刚刚开始受到牵引的2007年(%)经历过这一数字的人数的两倍休斯顿参考了一项2015年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网络欺凌的人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欺凌。虽然男孩和女孩都参与网络欺凌,但女孩更容易网络欺凌,成为网络欺凌的目标。网络欺凌的后果网络欺凌对受害者有许多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情绪困扰,抑郁,学校暴力和学校避免。许多参与欺凌行为的年轻人 - 无论是从事侵略行为还是受害者 - 往往都有情感和社会困难。孩子自杀的决定很少见,是许多因素的结果; 然而,有时网络欺凌可能是一个触发因素。

155 评论

相关问答

  • 校园欺凌预防对策的法律研究论文

    近期国内外不断有血腥校园暴力犯罪的新闻见诸报端。这些报道警醒了人们,校园不再是一方净土。校园暴力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民众所关注的特殊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经济相

    寻梦的蒲公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国外关于网络霸凌的法律研究论文

    从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看国外如何治理校园霸凌 上周末,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不少网友的朋友圈都被北京市“中关村二小校园事件”刷屏,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

    bluelights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网络暴力的国外论文文献

    本期关键词是  网络暴力  :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 “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

    .芒果pa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校园霸凌行为干预研究论文

    措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

    是薇一的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网络公益法律问题研究论文

    我国公益 广告 事业的发展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公益广告与思想政治 教育 具有天然的同质性与同构性,运用公益广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弥补思想政

    1987分撒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