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7

土耳其电信
首页 > 学术论文 > 弱视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晴天娃娃o

已采纳

验光配镜诸因素的理性分析验光配镜不但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几乎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与衡量标准,虽然配镜基本上是正负相削,凸凹相平,但接受它的是有思想、有心理活动的人。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眼的调节、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视网膜、视细胞、视通路、视中枢等的不同,工作性质、工作时间长短、生活条件、生活及工作习惯、用眼习惯、视力需求等不同,所以验光制镜技术再高,不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尤其是心理因素)的影响,所配眼镜不一定适用。1897年Strat-ton在自己身上做了一个试验,他给自己戴上一副倒像镜,马上看到外界的物体都是倒过来的,造成行走困难,但他坚持配戴了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物体又正过来了,症状完全消失了。但当他摘掉眼镜后,看到的物体反而倒过来了,一段时间才又恢复正常。其实这都是视觉心理的作用,视觉心理又与本体感受系统协调一致,所以视觉心理又可以通过锻炼与经验而改变,这就要求我们验光师对所开具的验光处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充分估计配出的眼镜戴在患者眼前时会产生怎样的预后,并对患者有一个预后说明。比如:高度散光患者初戴眼镜,要告诉其可能出现视物变形的现象,要坚持配戴就会使这种感觉消失。预后说明还该包括戴上眼镜能够后可能出现的其它不适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该怎样去适应,这种症状大约会持续多长时间等,只有这样,才会使患者有适应的心理准备,才会配合适应。尤其渐进多焦点眼镜,此类说明更为重要,并且要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眼镜的各光区,如没有这个预后说明,患者一旦出现了不适症状,无论如何解释,患者也会心存怀疑,并认为验光师是在推卸责任,从而失去对验配人员及眼镜店的信任[1]。所以,一个配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素质,才可以胜任此项工作。1视觉对心理的影响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产生愉悦的心情,看到龌龊的事物产生厌烦的心理,在没有参照物的夜空,如果有浮云飘过,会看到星星或月亮在云中穿行,但如果用树枝缝隙或其它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则会看到浮云在飘动,而不是星星或月亮在穿行,所以前者是一种视觉的错觉,也是视觉心理错误的判断。在高大孤立的建筑物下面,看其顶部会产生建筑物向一边倒下去的错觉。如果从其顶部再往下看,这种感觉会更明显,闭上眼睛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经常在高处工作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因为被咬的人看到了咬他的蛇,才会“怕”如蛇形状的井绳,如其没有看到咬他的蛇,也就不会怕井绳了,还有“望梅止渴”,没吃过梅的人也不认识梅的人是不会看到梅而产生止渴的作用的,这两句成语是视觉心理的真实写照。在验光配镜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视觉心理产生的问题。如散光眼在没有矫正之前视物是变形的,可患者除视物模糊外,并不感到变形,这是因为其在不戴镜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凭着对事物的认知经验而生活,一旦戴镜矫正后,在视力提高的同时产生了视物变形,这是因为改变了其原来的那种变形的习惯而产生的错觉。1·1实例举偶一位67岁妇女验光结果为-20·50DS/-1·00DC×90(R), - 20·00DS/- 1·50DC×85 (L),矫正视力为3·9(0·08),因初次配镜给-10·50DS(R), -10·00DS(L)试戴,其主诉:“不行,太清楚,太亮了,我接受不了”。模糊了几十年,稍微清楚点反而不习惯了;一位19岁的中学生,验光结果为-3·00DS/-1·25DC×180(R), -2·75DS/-1·00DC×175(L),但矫正的最佳视力为4·8,查其原镜为: -2·50DS/-1·25DC×95(R), -2·25DS/-1·25DC×85(L)当把试镜柱镜按原镜轴位调整时,矫正最佳视力为5·0+2。经电脑及检影验光再次确定,柱镜轴均为水平,但矫正视力不佳,患者也反映有不适感,为其按水平轴做了眼镜,并讲明他以前的眼镜是不对的,患者同意适应,戴镜两周后复查,矫正视力为5·0+3,而且无不适感。有些原镜在光心与实际瞳距相差较大者,年龄越小,更改后适应越快,有些患者拒绝适应,那么只能少许调整或按原镜配。有很多初配的患者,在试戴过程中,反映头晕、眼睛酸胀等不适症状,为其减低光度,矫正视力降至4·7同样头晕不适,但当为其调整回初次试戴的度数,并告之“这次调整就不头晕了,降到最低了”时,结果就真的不晕了。从理论上讲,屈光参差相差2·50D以上时,即不能双眼单视,但曾为一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相差6·00D的患者和一混合性屈光参差相差10·00D的患者配镜,配戴舒适。这些都是在试镜时对其合像、融像、立体视做了详细检查后才给予处方配镜的,并告诉患者检查的目的和适应的方法。患者愿意配合,故验配成功。教科书记载,配镜原则为近视是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包括近视散光及复性近视散光),远视是最佳视力的最高度数(包括远视散光及复性远视散光),但这个原则是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配镜者,比如:一较高度数的初次配镜者,一次给足光度可能会无法接)受,所以只能降低分次给足光度,这样就不能按照最佳视力来验配了[2]。2讨论对屈光度较高的眼在配镜时要分几次矫正,最后达到双眼视力参差平衡,提高视力;验光要准确,试镜的目的应使屈光不正者既提高视力,又感到舒适,戴镜后不头晕,视物不变形、不走样[3]。经反复试戴后再确定配镜处方,一般须试镜30min左右。如有不适尽快寻找原因;试镜时要询问以往戴镜情况,尤其是散光轴的改变对配镜者很重要,有人习惯旧眼镜的轴位,故一般不进行大的调整,以免戴镜者不适应;对近视,尽量用低度数矫正最好的视力;对远视,尽量用能接受的度数矫正最好的视力,同时,要根据年龄决定屈光度,如伴有内斜视时应尽量戴足度数;常见矫正视力不理想的原因有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等。由于度数太高,眼底又有改变,矫正视力常不理想。弱视是青少年矫正视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弱视眼佩戴足够的度数后,应要求病人加强用眼训练,以利于视力的恢复和提高;散瞳验光消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排除了因睫状肌紧张所造成的假性近视,反应了真实的屈光度,也为下一步试镜提供可靠的数据,所以12岁以下的儿童均应采取散瞳验光;对单眼近视或双眼屈光参差较大的人,可考虑佩戴隐形眼镜。总之,验光配镜的目的是使屈光不正者提高视力、佩戴舒适,以达到最好的矫正视力。对矫正视力不能提高者,应进一步查找原因[4, 5]。参考文献:[1]张萍·验光配镜是一门艺术[ 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8, 3(4): 59·[2]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8, 56-59·[3]叶秀荣,赵红地,郭淑萍·屈光不正562例验光配镜体会[J]·人民军医, 2006, (01)·[4]杨永松·简述与验光配镜有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3, (3): 23·[5]朱政法·验光配镜中视力不能矫正的原因[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3, (1): 19·

243 评论

紫草莓蛋塔

【内容摘要】 无障碍景观环境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措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无障碍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了无障碍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及细部构造和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无障碍/景观设计 1→无障碍坡道设计 2→无障碍台阶设计 3→无障碍绿化设计 一、我国无障碍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乘轮椅的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修建了许多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坡道。但总的来看,设计规范没有得到较好执行,很多设施流于形式,得不到认真的落实和管理,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在中小城市中,绝大部分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厕所等地方都没有无障碍设施。而一些公共场所的盲道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被占被堵以及遭破坏等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地方的盲道不仅不能起到向导作用,甚至会将盲人引向“歧途”。另外,公共设施、建筑以及盲道本身的设计不合理,也增添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无障碍设施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出现的尴尬局面,说明我们的设计、建设和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不够扎实,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的集体缺失。要在这方面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不仅仅是硬件方面的差距,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助残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这需要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更有赖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无障碍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这表明老龄化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尽可能满足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创建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景观环境,是景观设计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2.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特点,对景观环境有特殊的要求。首先,他们在生理上有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等现象;其次,他们心理上有重人情、重乡情的要求;同时他们还需要别人尊重,要求独立自主。这些决定了他们对景观环境有许多不同于健康人的要求。 3.无障碍景观设计的标准来自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应该视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对象给予合理的照顾。关键的问题是规划设计人员的无障碍意识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细部构造处理。 三、无障碍景观设计 1. 无障碍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 无障碍性指景观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危险物。老年人、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原因,健康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却成为障碍。因此,景观设计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积极创造增进性景观空间,以提高他们在景观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易识别性指景观环境的标志和提示设置。老年人、残疾人易遭危险是因为他们身心机能不健全或易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衰竭,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地避开。因此,空间标志的缺乏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为此设计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对方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的创造,合理安排空间序列、形象的塑造特征、鲜明的标志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来提高景观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易达性指景观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希望重返社会和渴望享受绿色景观环境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景观场所及其设施应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 可交往性指景观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残疾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方便老年人及残疾人的聚会、聊天、娱乐、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 2. 无障碍景观的细部构造设计 无障碍景观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作细致入微的考虑。 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厘米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坡道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 厘米X150厘米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另外,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迹要使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好能设置盲文。 园路:路面要防滑,并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厘米以下。路宽应在135厘米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度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文地砖的运用和引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栏,护栏扶手上最好注有盲文点字说明。 坡道和台阶:坡道是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克服地面高差,保证垂直移动的手段,对于轮椅要防滑,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高于1/12。坡长超过10米时,应每隔10米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厘米-35厘米,级高应在10厘米-16厘米,幅宽至少在90厘米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夜间照明。 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便于使用,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3. 无障碍景观的绿化设计 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因素决定了他们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比年轻人和健全人强烈得多。无障碍景观的绿化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绿化覆盖。要充分利用垂直绿化,通过形成“生态墙”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其次,在地形的处理上,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适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要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花絮、无毒、无刺激性的优良品种作为骨干树种。再次,在植物的配置上,要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景观建筑小品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让老年人、残疾人在视觉、嗅觉、触觉和心理上都充分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千姿百态和丰富的生态景象及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和残疾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社会的重视。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最大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刘连新、蒋宁山主编:《无障碍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2]江海涛主编:《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3]凤元利:“论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4]周文麟主编:《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科技出版社,北京,2001。|[5]丁成章:《无障碍住区与住所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6]陈挺:“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中国园林》,。

236 评论

圓滿如意妹

无障碍设计的思考参考资料:目前我国的无障碍设计和实施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天桥的无障碍设计,忽略了肢体残疾,知觉残疾,老年人,幼儿等这一类弱势群体.这为残障人士及老年人和幼儿在公共空间的行动带来了不便甚至困难。

214 评论

相关问答

  • 正视弱小的议论文素材

    阿瑟 阿什—美国著名的网球明星、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在一次输血是感染爱滋病,于1993年不治身亡。在他患病期间,曾有无数球迷给他写信。其中有一名球迷在信中表

    会吸烟的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预防近视论文参考文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让我们分辨美与丑,善与恶。能让我们树是多么的绿。瞧,花儿地那么的鲜艳。这时,你就会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美好的呀! 据统计:全国近视人

    没事就做吃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视剧论文文献参考

    视频属于电子文献,根据国标2005,格式如下: 电子文献  electronic documents 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

    大尾巴喵姬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影视剪辑论文参考文献

    影视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影视论文参考文献一: [1] 李和庆,薄振杰. 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02) [2] 钱绍昌. 影视翻

    sylviali110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影视系论文参考文献

    影视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影视论文参考文献一: [1] 李和庆,薄振杰. 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02) [2] 钱绍昌. 影视翻

    清晨依恋静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