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姑娘0122
《理学的演变》 万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 《理学的演变》(台湾版) 38 万字 台湾文津出版社,《理学范畴系统》 万字 人民出版社,《中国心性论》 34 万字 台湾学生书局,《中国心性论》(韩文版) 韩国法仁文化社,《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万字 东方出版社《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主编) 29 万字 浙江人民出版社,《心灵超越与境界》 34 万字 人民出版社, 《论王夫之的真理观》 万字 《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二辑,山东出版社,1980《论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万字 《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朱之瑜评传》 万字《中国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4),齐鲁书社,1982《薛 宣哲学思想与程朱理学的演变》 万字 《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魏晋隋唐哲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佛教研究新成果》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情况》 万字《中国哲学年鉴》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言意之辨及其意义》 万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略论朱熹哲学的理》 万字 《宋明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论朱熹理学到王阳明心学的演变》 万字 《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王夫之哲学与朱熹理学》 万字 《中国哲学》第10辑,三联出版社,1983年《继续开展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形而上与形而下》 万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柳宗元道论简析》 万字 《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简述理的演变》 万字 《中国哲学范畴论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论理学形成三阶段》 万字 《晋阳学刊》1986年第2期《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 1 万字 《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朱学的演变和李退溪哲学》 万字 《李退溪哲学の历史的位置》,日本东洋书院1986年(中、英、日文)《论朱熹哲学范畴体系》 万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理学》 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论儒墨两种思维方式》 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1期 《论理学范畴乐及其发展》 万字 《浙江学刊》1987年第4期《论理学范畴系统》 万字 《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浅论中国心性论的特点》 万字 《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万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万字 《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质及困限》 万字 香港《明报月刊》1988年10月号 《朱熹哲学的终极命题-天人合一》 万字 《朱子学刊》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儒家的人本主义能不能适应现代化》 1 万字 韩国《民族文化论丛》,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1989《周易的天人哲学》 1 万字 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16期,1989《墨荀心性论的特质及其比较》 万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禅宗心性论试析》 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3期《陆王心性论概说》 万字 《浙江学刊》1989年第5期《略谈儒家关于乐的思想》 万字 《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宝文堂书店,1989年5月《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是否有相似之处》 万字 台湾《国文天地》第48期,1989《五四怎样看待儒家?》 万字 同上《从理学范畴系统看儒家思维特征》 万字 《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科学、民主与传统道德》 万字 《学术月刊》1989年9月号《薛 宣哲学与理性主义》 万字 《运城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儒家精神哲学及其发展提要》 万字 台湾《鹅湖》1990年1月号《从精神超越到形体享乐》 万字 《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李退溪关于心的阐释学》 1 万字 台湾《孔孟月刊》1990年2月号《李退溪与陈白沙心学思想之比较》(韩文) 2 万字 韩国《退溪学报》第65辑,《〈老子〉や〈易 云〉かりみた中国古代の生命哲学》(日文) 万字 日本《 咸道》1990年第9号《王阳明龙场悟道》 万字 台湾《国文天地》第66期,《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 万字 《福建论坛》1990年第6期《玄学主体思维散论》 万字 台湾《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万字 《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评冯友兰的境界说》 万字 《学术月刊》1991年5月号《中国哲学主体思维の中医に及ぼす影响》(日文) 万字 日本《 咸汪》第1号,《中国古代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 万字 台湾《孔孟月刊》1991年4月号《庄子の养生学について》 万字 日本《 咸汪》第2号,《〈易经〉的整体主体思维》 万字 《学术论丛》1992年第2期《怎样理解民族精神》 万字 《学术月刊》1992年3月号《王阳明の九华山の行とその思想发展》 万字《王阳明と湛甘泉の旧迹调查》,日本东洋书院,《王阳明の〈天人合一〉の学を论す》 1 万字 同上《浅谈范仲淹的易学思想》 万字 台湾《国文天地》第86期,《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 万字 《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老庄哲学思维特征》 万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退溪的情感哲学》 万字 《浙江学刊》1992年第5期《范仲淹的哲学与理学的兴起》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从孔子的境界说看儒学的基本精神》 万字 《中国哲学史》创刊号,《怎样理解传统文化》 万字 《哲学研究》1993年第1期《心灵与境界-朱子哲学再探讨》 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1期《李退溪的心性哲学》 万字 《韩国学论文集》第1辑,《论郭象的玄冥之境-一种心灵境界》 万字 《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朱熹的心灵境界说》 万字 《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印,,台北《谈谈吕氏春秋的生命观与养生学》 万字 《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4期《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 1 万字 《哲学研究》1994年第1期《汉末批判思维与人文主义哲学的重建》 1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中国的心灵哲学与超越问题》 万字 《学术论丛》1994年第1期《〈吕氏春秋〉に於ける生命观と养生(その一)》 日本《 咸汪》第6号,1994年3月《从心灵问题看中西哲学的区别》 万字 《学术月刊》1994年10月号《〈吕氏春秋〉に於ける生命观と养生(その二)》 日本《 咸汪》第7号,1994年10月《怀念荣捷先生》 万字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4卷第3期,1994年9月《心灵与境界-访蒙培元研究员》 万字 《哲学动态》1995年第3期《中国的情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万字 《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万字 《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期《谈谈〈儒学与现代化〉》 万字 《当代韩国》1995年夏季号《心灵与境界——兼评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 万字 《新儒家评论》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儒、道、佛的境界说及其异同》 万字 《学术论丛》1995年第5期《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1 万字 《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回忆与断想》 万字 《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漫谈中国哲学与现代文明》 1 万字 《江淮论坛》1995年第2期《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 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李退溪的心灵境界说及其现代意义》(韩文) 1 万字 韩国《退溪学报》第八十七、八辑,《粟谷人学思想的现代性》(韩文) 万字 韩国《粟谷公论》1996年第2期《自由与自然》 万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主体·心灵·境界-我的中国哲学研究》 1 万字 《今日中国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换一个视角看中国文化》 万字 《亚文》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观-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蒙培元研究员》万字 《大众日报》《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 万字 《孔子研究》1997年第1期《冯先生的两个关怀》 万字 《东方文化》1997年第2期《目的与工具》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中国意识与人文思考-蒙培元先生访谈录》 万字 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10号,《良知与自然》 万字 《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中国的德性伦理有没有普遍性》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论自然》 万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三联书店,《儒家哲学关于命的学说》(合) 万字 《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万字 《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学术创新、学术批评与学者良知》(访谈)万字《中国大学生》1998年9月号《刘蕺山的人学思想》 万字 《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8年《中国文化与人类发展》 万字 《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解悟与超越》(蒙培元答客问) 万字 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19期,《李退溪的心灵哲学》 1 万字 《当代韩国》1998年冬季号《人对自然界有没有义务?》1万字《国际儒学研究》第六辑,中国社科出版社,《孔子仁学的多角度审视》 万字 《大众日报》1999年2月20日《我的求学生涯》 1 万字 《安身立命之道-为学与为人》,中国致公出版社,《儒家哲学中关于理的学说》 万字 《中国传统哲学新论》,九州图书出版社,,北京《儒家论乐》 万字 《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生态观》 万字 《大众日报》.《开辟儒学研究的新境界》 万字 《孔子研究》1999第3期《孔子德性学说与天人关系》 万字 《大众日报》《怎样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孔子德性学说说起》 万字 《鹅湖》期《天·地·人——读易传的生态哲学》 万字 《周易研究》2000年第一期《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 万字 《齐鲁学刊》2000年第一期《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万字 《新视野》2000年第一期《孔子的知情合一说》 孔子2000,2000年7月《中国哲学中的情感问题》 孔子2000,2000年7月《敬畏之心》上 中 下 孔子2000,2000年9月《情感与欲望》(上) (中) (下)一 (下)二 孔子2000,2000年9月《情感与知识》(上) (中) (下) 孔子2000,2000年9月《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万字《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冯友兰—用汉字写作的哲学家》 万字《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漫谈情感哲学》(上、下)万字《新视野》2001年第1期、第2期《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在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万字《哲学动态》2001年第2期《叶适的德性学说及其批判精神》 万字《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万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知识,还是境界?》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大师风范,学者胸怀—写在汤用彤全集出版后》 万字《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冯友兰的哲学之思》万字《中国图书商报》《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0. 9 万字《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从粟古的仁学看儒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万字《当代韩国》 《中国哲学的特征》
小小骷髅
著 作《中国禁书简史》(二人合著 第一作者)a.收入大陆版《中国禁书大观》 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b.台湾版《中国禁书大观》第1册 台湾竹友轩出版公司1992年c.日文译本,名《中国の禁书》 日本新潮社 1994年d.单行本学林出版社 2004年《漫话二十四孝》(独著 )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2年《沈周年谱》(独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本书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优秀奖(1995)。《中国隐士文化》(韩文译本 中文本二人合著 第二作者) [韩国]东文选出版公司1997年《明代诗文研究史1368-1911》(独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年版《史记精读》(独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记一百句》(独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东亚汉籍版本学初探》(独著) 中西书局2014年版 《古书鉴藏入门》(二人合编 第一编者)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7年《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文学卷》(第一主编兼主要撰稿人)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古籍印本鉴定概说》(二人合编 第一编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合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合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学习院大学所藏明刊本图录》(二人合编 第二编者) 日本学习院大学2015年版论 文1990年李白诗歌与齐梁文风 《上海文论》1990年第1期1994年《奇石蜀葵图》与沈周早年的翰墨因缘 《朵云》1994年第2期1995年明诗总集编刊史略——明代篇(上) (二人合作 第一作者并执笔)《中西学术》第1辑 学林出版社1995年1996年明诗总集编刊史略——明代篇(下) (二人合作 第一作者并执笔)《中西学术》第2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蒋天枢先生与《陈寅恪文集》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1期陈寅恪先生《广州赠别蒋秉南》诗试笺 《海上论丛》第1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从学术名著的版本变迁看二十世纪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 《复旦学报》1996年第4期1997年明诗总集述要《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1期陈寅恪先生与德国 《德国研究》1997年第3期姑苏城外的明代四大画家墓《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1期高丽本鉴定入门 收入《古书鉴藏入门》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1998年孙艾事迹考《朵云》总第49期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1999年《明文海》与黄宗羲明文研究中的两重性 《中国文学研究》第1辑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陈寅恪朱师辙往来唱和诗辑《中华文史论丛》第58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图引考——兼辨沈周《云水行窝图》的本事 《新美术》(中国美院学报)1999年第4期2000年新发现的唐篔手书陈寅恪诗(二人合作第一作者并执笔)《百年》第8期 日本东京《百年》杂志社2000年3月沈周画壁传说考(二人合作 第一作者并执笔) 《新美术》2000年第2期2001年《袁枚全集》校补 《中国文学研究》第3辑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重话《再生缘》 《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6期2002年《万宝全书》杂考 ——兼与吴惠芳女士商榷收入《海峡两岸古典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2003年明代绘画中的“古典”和“今典”——重读沈周《石田稿》稿本札记之一《新美术》2003年第3期2004年诗画合璧と近世中国士绅の社交方式《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第25号 2004年3月明王谔等作《送源永春还国诗画卷》再探《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第2卷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2005年域外汉籍及其版本鉴定概说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1期美术世界中的文学文献——以一件明代诗画合璧卷子为例收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卿云集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006年东亚汉籍版本学序说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2辑 中华书局2006年越南本汉籍里的两种中国元素——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越南本《苇野合集》为例收入《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新发现的陈三立早年诗稿及黄遵宪手书批语 《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题画诗与明代的绘画鉴定——重读沈周《石田稿》稿本札记《学林漫录》第16集 中华书局2007年4月2008年从写样到红印——《豫恕堂丛书》中所见的晚清书籍初刻试印程序及相关史料《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1期从单刻到全集:被粉饰的才子文本——《双柳轩诗文集》《袁枚全集》校读札记《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009年『芥舟学画编』套印书版零片考《斯道文库论集》第43辑 庆应大学斯道文库2009年2月琉球本と福建本―『二十四孝』『童子摭谈』を例にして―《中国文学论集》第38号 九州岛大学中国文学会2009年赵景深先生旧蔵秦腔戏本『安安送米』跋《东洋文化研究》第11号 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2009年3月日本庆应大学图书馆藏朝鲜铜活字本《史记》初探《中国文学研究》第38辑 韩国中文学会2009年6月再说越南本汉籍里的中国元素——以新见两种越南本汉籍为例收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从周边看中国》 中华书局2009年传统雅集中的诗画合璧及其在十六世纪的新变——以明人合作《药草山房图卷》为中心收入范景中、曹意强主编《美术史与观念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安南本入门 收入(日)佐藤道生编《庆应义塾図书馆の蔵书》 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9年2010年From Prototype to Red Print: A Study on thePrimary Source in Yushutang congshuof the Test Procedure of the New Woodblock Printed Books in the Late QingDynastyThe history and CulturalHeritage of Chinese Calligraphy,Printing and Library Work, Edited by Susan M..Allen,De Gruyter Saur, 2010近世中国绣像小说图文关系序说:以所见几种元明通俗小说刊本为例《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010年第1期 台湾 中正大学 中文系2010年6月套印与评点关系之再检讨 《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书志学の実践と目録学 收入《庆应义塾大学附属研究所斯道文库50周年书志学展》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10年2011年红与黑:古籍套印本里的穿插之美 台湾《美育》2011年第1期绣像小说:图文之间的历史 《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9期越南汉籍里的中国代刻本 收入《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2012年琉球本与福建本——以《二十四孝》《童子摭谈》为例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年第1期十九世纪中叶日本画家田结庄邦光的上海游记及其与沪人笔谈资料收入山田奖治、郭南燕编《江南文化と日本—资料、人的交流の再発掘—》国际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京都 2012年宋本书根字纵题雑考 《复旦古籍所学报》第1期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线外之象:潘天寿《烟雨蛙声图》索隐 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2012年第3期越南燕行使者的清宫游历与戏曲观赏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5期被大师遮蔽的画家——重读沈周《石田稿》稿本札记《苏州文博论丛》2012年(总第3辑) 文物出版社2012年中国早期金属活字印本散考——以三种明弘治间无锡华氏会通馆印本为中心收入Metal type,originated from East-Asia & Scientific nature of printing culture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韩国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2012年12月蒋天枢、章培恒合作校点《诗义会通》纪事 《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26日2013年乾隆庚戌辛亥朝鲜燕贸活字考——兼探朝鲜著名活字“生生字”及《生生字谱》之来源收入《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2013年7月琉球人的汉文文献遗产 《文汇报》2013年8月12日2014年内藤湖南手批《困学纪闻注》批语辑录 《新宋学》第3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字体、色彩与东亚印刷文化——朝鲜本和明清内府本的比较研究收入East Asian Print Culture and Archives:Form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奎章阁第七届韩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 2014年8月琉球汉文尺牍小笺 《历史文献》第18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沙拉水果很好吃,我吃过。还有那种辣椒好啦好啦啊,舌头都红肿了。
本科毕业论文的话不用写太难的,可以写文化方面的,比如中韩两国某种文化或节日的比较;再就是语法类的了,想写哪方面的就看自己兴趣了。关于题目,如果不知道该写什么好的
《MarieClaire》,《DAZEDkorea》,《BAZAAR》,《COSMOPOLITAN》,《W》,《ELLE》,《VOGUE》等。《CeCi》杂志是
韩语的毕业论文可以写中韩文化对比,跟你一个专业,我也是当时无法下手,让莫文网帮忙解决的,很靠谱的说 中韩量词对比研究——369个韩语量词为中心 韩语汉字词与汉语
整理了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国语尊敬语的教授方法为研究目的的论文 ···중국인 대상으로 한국어 준대말의 교수방법은 연구목적으로 된 눈문을 정리했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