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0

甜菜阿姨
首页 > 学术论文 > 旅游业在疫情下如何发展论文研究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菜虫娃娃

已采纳

其一,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发展与足够大的客流量息息相关,无论是湖南的张家界、还是湖北的黄鹤楼等景点都是需要客流量来支撑的。疫情的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因此,怎样及时地阻断传播,怎样迅速控制住区域传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去过很多的景区,发现景区附近的医疗卫生设施还不够完善。其二,地方地产业结构要合理调整。有的地区全部依靠旅游业的收入来发家致富,不发展或者弱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做法有待思考。怎样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民的口袋富了,社会才会更趋于稳定。大范围的停工宅在家,或者复工之后以旅游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当地的经济。其三,适当采用互联网平台+var技术来实现远程的景观欣赏。以此来弥补不能出门旅游的遗憾。虽然不能与亲临其境的感觉相比,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游客的好奇心。游客可以提前感受景区的景色,认为值得一去则会不远千里奔赴美景。其四,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很明显的对比就是,在城市的高楼居住的城里人十分羡慕农村的田园生活。我国农村还未开发的地域非常广阔,浙江近年来,大力推进“万村景区化”工程,“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在浙江遍地开花。据统计,2018年浙江新增A级以上景区村庄2640个、3A级景区村庄46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个。2019年浙江14个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果人口不再过于集中于大城市,也许疫情也不会传播那么快。

179 评论

熊大熊二喜羊羊

利用问题导向型思路,分析后新冠疫情时代中国旅游业如何发展如下:1、疫情已是常态化,已不是阻碍发展旅游业的主要障碍,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应对常态疫情和突发疫情的系列保障措施。保民生促就业发展经济是后期的主要任务,旅游业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行业又符合当前提倡绿色发展经济方式,国家会积极支持和推动旅游业更大发展,旅游业逐步恢复发展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而且就在当下。2、拥有14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大中国,旅游市场的内循环,压抑了2年的旅游消费逐步释放足以撑起整个旅游市场。3、疫情控制已是常态化,旅游市场是有限度有节奏的逐步放开。各旅游景区在大数据的指引下,会根据自身接待能力限量接待,旅游业的发展是稳步攀升积极有序的恢复,不会出现井喷行情。4、为适应稳定有序的旅游市场发展速度,旅游行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在旅游形式上应由观光游览型向向深度体验型转变,做足做细旅游产品的深度,获取更大的市场收益。5、旅游产品线也应由城市著名传统型向乡村旅居、民俗体验游、森林康养度假游、山地休闲运动游等深度接触大自然的农游体验型更宽度产品线拓展获取更宽产品线的市场收益。

326 评论

添喜lucklily

最近这两周,欧洲的多个国家以及北美逐渐开始复工了。然而,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地,感染的人数仍然在持续攀升,其中一些国家的新增病例数在两个星期内翻了倍。就在上周,世卫组织宣布,继欧洲之后,美洲地区成为疫情的新“震中”。可以说,这次疫情的暴发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多米诺骨牌会不会出现“回潮”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可能性,不少行业的从业者不得不开始重新做打算。此前大家只是觉得,扛过这段就好了,但现在得调整思路了,得琢磨如果跟疫情长期共存,怎么能杀出一条出路来。旅游业,可能就是一个不得不做出改变的行业。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有一篇文章指出,这次疫情将会给人们的旅行习惯,带来长期的、根本性的改变。Airbnb的创始人BrianChesky,管这种改变叫做“旅行的再分配”。我们先来说说,为啥旅游业可能是个不得不改变的行业。我们都知道,在疫情期间,旅游行业是一个受冲击格外大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外伤”,我们都能看到,也很容易理解,就是需求锐减。就拿航班来说吧。国际旅行数据提供商OAG做了一个统计,进入五月,全球航班的数量相比起去年下降了70%左右。在疫情较为严重的美国和欧洲,5月航班数量同比下滑接近85%。像是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去年4月总计承接了680万的旅客,今年4月只有20万人;而美国的交通安检部门呢,去年4月经手的旅客有7000万,今年只有320万。相比起欧美,中国的情况当然好很多,不过从数据来看,恢复的过程仍然路漫漫。根据OAG的统计,截止到5月份,中国航班数量相比起去年仍然低30%。不过,如果单看需求的下降,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件事对于旅游业的冲击。旅游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这本来就是一个抗压能力比较弱的行业。需求锐减,是旅游业的外伤;旅游业自己本身的脆弱性,也同时在制造“内伤”。我们还是拿航空业来举例。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可能会觉得,这个行业财大气粗啊,毕竟坐一次飞机那么贵,飞机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收费服务。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航空业是一个“薄利多销”的行业,利润薄到什么程度呢?《华尔街日报》做过一个分析,说在国外,如果一趟航班有100个座位,利润有多少呢?利润只有1个座位赚的钱。剩下的99个座位,覆盖了各种各样的成本,比如燃油的费用需要29个座位的收入来覆盖,人员薪水需要20个座位,政府税费需要14个座位,维修费用需要11个座位等等。反正这么算下来,这么一趟100人的飞机,得有99%的上座率才能赚到钱。当然,平均下来没有那么夸张。总体来说,对于国外的航空公司来说,上座率达到2/3,才有赚钱的可能。那咱们国内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在公众号“蓝翼说”上看到一个分析,说国内一趟航班,从每个乘客身上,也就能赚到一两杯星巴克的钱。如果把国内三大航的利润拿出来,除以运送的旅客人数,你会发现,国航平均运送一个旅客,赚63块;东航赚27块;南航赚20块,而这三大航的业绩已经算非常不错了。当然,这种计算方式比较粗暴,不过通过这笔账,我们能很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旅游业的抗打击能力不强。所以你看,为什么我说,旅游业可能不得不做出改变:如果疫情持续,或者说,在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反复暴发,旅游业现在这么脆弱的经营模式,是很难抵抗住这样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那么,旅游业具体有啥应对方法呢?难道只能大规模裁员么,缩减成本么?没这么简单。《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引用了Airbnb CEO Brian Chesky的观点,说现在旅游业面临的情况不仅仅是规模缩小。就像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他认为,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再分配”redistribution,旅游行业需要为“后疫情时代”主动做出调整。什么意思呢?首先是旅行消费的再分配:人们选择旅行的地点,将会本地化、乡镇化。本地化,很好理解。不少国家关闭了国境,或者要求跨境旅游进行隔离,所以很多人就转而选择了国内出游。比如,韩国4月份出去旅游的人里,有四分之三都是国内旅游。相比之下,平时这个比例只有一成左右。再比如,Airbnb发现,从全球来看,国内预订现在已经占据平台上80%的订单。还有不少人预订离自己家不超过80公里的民宿。《经济学人》分析,这有可能是人们怕隔离策略临时改变;距离近的话,即便隔离政策改变,也能开个车就回家。不过,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国内游客不是替代了国际游客这么简单。国内游的地点,也发生了变化。一句话概括这个变化就是,小镇雄起。你想啊,一个大城市为啥吸引人?不就是生活方式嘛。比如去纽约,得去百老汇看场演出吧?来北京,得泡泡三里屯的酒吧吧?但是疫情之下,大部分人可能更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摘了口罩,享受一下自然风光。更何况,展览、演出、社交场所本来也恢复得缓慢。这么一来,大城市的吸引力就下降了。《经济学人》观察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农村乡镇或者更偏远的地区旅游。比如,在美国,酒店连锁IHG,生意最好的酒店都是海边的;美国南部一些海边景点,入住率甚至高达六成。Brian Chesky认为,其实这种从城到乡的旅游偏好,本来就是一个长期趋势。只不过,在疫情发生之前,他预计这种趋势得二三十年才能成气候,没成想,疫情让它大大加速了。游玩的地点变了,人们策划出行的方式,也变了。过去出门旅游,大部分人会提前做规划,比如提前几个月、半年。但《经济学人》采访的一位旅游业专家指出,人们现在预订机票,要么是提前特别久,要么就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最后一刻。这位专家甚至开玩笑说,以前有人last minute最后一分钟预订,现在的做法可以算是last second最后一秒预订。背后的原因是担心疫情变化打乱出行计划嘛。

230 评论

stella840706

疫情之下,全国人民都在抗疫,旅游业遭受重创,未来的发展,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组织近郊游。

321 评论

喵喵咪儿

1、出境旅游的发展基础依然强固。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容。2010-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状态,经济平稳。尽管2020年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强劲的韧性和坚定的增长态势。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增速成功由负转正,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好态势。这些表明出境旅游发展的经济支撑依然强固。

可以看到,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保持收敛态势,典型城市的出境旅游市场保持稳定,包括交通、签证、支付、语言环境等在内的出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都有利于出境旅游的长期向好。目的地的竞争,通过中国出境游客的满意度的体现出来。2019年,目的地依然出现了更激烈的满意度竞争,这种竞争会在疫后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2、保存元气、保育未来。

疫情下,中国出境旅游企业反应迅速,在保障游客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游客权益的同时积极自救,谋划和准备未来。疫情爆发初期,第一时间启动安全保障机制,暂停业务经营,全力抗疫。推出免费退改,升级重大灾害保险等措施,全力保障旅客的安全。

分布在世界各地,带团出境的领队、导游尽己所能在境外采购防疫物资,并采取自行托运或通过航空公司等方式,将境外生产、符合医用标准的疫情防护用品带回境内,缓解了当时防疫物资不足的问题。

同时,出境市场主体尽力缩减成本费用支出,努力争取活下来。在复工复产阶段,积极修炼内功,培训员工,对各类业务的服务标准进行优化和升级。不仅力求维护好与目的地和资源方关系,通过直播、线上业务探讨、产品预售等形式保持竞争力。同时积极布局新兴业务市场,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一些市场主体尝试转战国内旅游市场,聚焦有潜力的业务模块。

大型旅游集团、以出境旅行社和OTA为代表的旅行服务业、出境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投资商、资源商、供应商、分销商、代理商和合作伙伴,积极转型,探索疫后旅游业的新常态,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自救措施和互助行动。

这些行动既包括资本和市场层面的举措,也包括广受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直播带货。可以看到,有的出境旅行社“在线”发力,瞄准网红经济新风口,推出线上商城,直播带货。有的借力海南自贸港,布局旅游合作项目。有的积极研究游客心智模式的变化,积极开发产品,强化培训员工,希望推出更有竞争力的出境旅游产品。

3、不惧风雨,目的地满意度水平保持稳定。

近年来出境旅游目的地满意度保持着持续改善态势。即便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有抱怨情绪的出境游客比例依然呈下降态势。其中有出境游客的宽容和理解,也有出境目的地提升竞争力的努力和付出。

4、对未来的判断和展望:未来依然好,行动正此时。

从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不均衡性。有些得到了有效控制,有些依然在持续蔓延,还有的情况是已经缓解的疫情又突然加重。大部分目的地总体上依然持谨慎态度。即使开放,当前穿越边境的行政手续将比原来更复杂,安全检查也更严格。

未来我国出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疫情的防控形势、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有人们心智模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其中有根本性因素和长期因素,也有影响因素和短期因素,各种因素交织,共同发挥影响。

5、相向而行的意愿和更积极的行动

出境游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和对目的地满意度的看法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目的地的竞争力强弱。无论境外目的地,还是市场主体,或者是其他相关方,都存在着有所作为的空间。

更需要各方拉手不放手。在相关领域保持密切沟通,分享经验,及时回应彼此关切。从客源地、目的地到市场主体,都应该更多聚焦共同关注,聚力市场复苏发展,相向而行。

包括积极谨慎地探讨小范围易调控的跨境安全旅游可能性。探讨研究开放条件,这些条件可以为有成熟的联防联控机制、相互间病例“零输出”记录、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有充足的接待能力等。

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方面持续创新。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正在加速复苏,也表现出偏爱安全、健康产品的特征。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有可能传递到未来的出境旅游市场。

安全、健康和品质将会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在此期间成长演进和已经形成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国内目的地和高端旅游产品,在相当程度上会产生替代效应,影响一些出境目的地和类似出境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中国出境市场会对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更挑剔,更加偏好高品质的产品供给。这就需要市场主体根据我国和世界防控疫情的形势以及游客心智模式的变化,合理规划疫中、疫后等不同阶段的推广重点和对应的产品供给策略。重点推广安全性高、满意度高和有吸引力高的境外目的地,以及系列特色出境旅游产品。

将出境旅游的安全和健康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同时,尽可能地保障出境旅游的便利性。适当的技术引入是保障出境旅游正常开展的重要方面。

263 评论

好吃鬼玲

在目前的疫情情况之下,中国的旅游业我认为就应该要按照国家的政策来进行坚守。在疫情不严重的时候就可以开放,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必须要实施封锁。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疫情给限制住。旅游业如果想要突围的话,靠的并不是旅游业本身,靠的还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力量。如果我们国家能够把疫情给遏制住,旅游业自然就会复兴。选择坚守还是选择突围,应该要根据我们国家的疫情状况来灵活的进行切换。

坚守

现在中国的疫情比较严重,疫情反弹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旅游业必须得是选择坚守。选择坚守说的直接一点,就是那些相对比较严重的地方要直接关门。但是在那一些并不严重的地区就可以正常的开放,因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把总的经济损失给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突围

旅游业想要突围,也就是说想要让旅游业复兴的话,那可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旅游业想要复兴,也就是意味着我们中国的疫情已经不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全国的旅游业都是可以重新开放的。但是旅游业的突围却并不能够由旅游业来做到,只能够由我们的国家来做到,由我们全中国的人民来做到。国家下达一个好的防疫政策,人民积极配合政府防疫,这样就可以把疫情给控制住。全国的疫情都控制住,没有什么新增的时候,那么旅游业就可以复兴就可以突围。

灵活应对

其实坚持和突围说的都是同一个事情,那就是要把疫情给控制下来。无论是哪一个,基本上都是旅游业本身所无法左右的,只能够靠全国上下一起努力。

172 评论

相关问答

  • 旅游业在疫情下如何发展论文研究

    其一,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发展与足够大的客流量息息相关,无论是湖南的张家界、还是湖北的黄鹤楼等景点都是需要客流量来支撑的。疫情的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甜菜阿姨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论文

    2003年始发于中国的SARS疫情蔓延全球,中国成为受灾最大的国家,2002年11月-2003年7月期间,中国确诊病例7429例,死亡病例685例, 死亡率高达

    小可爱mmd2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农业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这一理念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乡

    余文文21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疫情与旅游论文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超过5成的企业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就现金维持时间而言,34.0%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

    大宝儿061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疫情下旅游业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旅游 教育 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越发凸显,实践教学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教学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

    美棉家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